首页 > 试题

叠字联大全

更新时间:2022-12-09 19:54:22 阅读: 评论:0

关于流浪大师的评论-sweep的过去式


2022年12月9日发(作者:好玩的大型3d网游)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

回文对联大全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趣味对联的18种形式

趣味对联的18种形式

一、拆字联:

拆字,也称析字、离合,是将汉字

的字形各部分拆离开,使之成为另几个

字(或形),并赋于各字(或形)以新的

意义。

此木是柴山山出

因火成因夕夕多

上联中“此木”合为“柴”,山山合为

“出”,因火和为“烟”,夕夕合为“多”。

二、谐音联:

谐音对就是利用语音相谐一语双

关,起到妙趣丛生的效果。

因菏(何)而得藕(偶)

有杏(幸)不须梅(媒)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2

横批:南北

上联少一(衣),下联缺十(食)。

横批,没有东西。意味着缺衣少食没有

东西。

三、回文联:

用回文形式写成的对联,既可顺读,

也可倒读。不仅它的意思不变,而且颇

具趣味。

风送花香红满地

雨滋春树碧连天

反过来为:

天连碧树春滋雨

地满红香花送风

四、叠韵联:

所谓叠韵联,就是全部由同音(韵)字

或部分由同音(韵)字组成的对联。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

上联中,相同相近的字紧挨在一起。

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

相如

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3

无忌

五、异字同音联:

把一个或几个字形、字义不同而读

音相同的字,分别安排在一副对联内,这

便是“异字同音”联。

饥鸡盗稻童筒打

署鼠凉梁客咳惊

六、相同偏旁部首联:经过精心构

思,利用偏旁、部首相同的汉字组成的对

联,称为“偏旁部首联”。

泪滴湘江流满海

嗟叹嚎啕哽咽喉

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迷途逝远返回达道游逍遥

七、数字联:数字联即在对联中嵌

入数字,使数量词在对联中有某种特殊

的意义,用数量词组成的对联。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个水手,

扯起七八幅风帆,下九江,还有十里;十

里运,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船,虽走

四三年旧道,只两日,胜似一年。

一叶孤舟,坐着二三个骚客,启用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4

四桨五帆,经由六滩七湾,历经八颠九

簸,可叹十分来迟;

十年寒窗,进过八九家书院,抛却

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

次,今天一定能重。

八、复字联:

一幅对联中一个字或多个字多次出

现,为“复字联”。

猪公狗公乌龟公,公道何在,公理

和存

鱼所肉所麻将所,所内者甜,所外

者苦

九、叠字联:

一幅对联中分别有一个或数个同样

的字相继重叠出现,为“叠字”联。

进进出出笑颜开,人人满意;

挑挑拣拣花色美,件件称心。

十、加词联:

在原有的对联上加词,改变原意。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十一、叠字读音含义不同联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5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海水朝(cháo),朝(zhāo)朝(zhāo)

朝(cháo),朝(zhāo)朝(cháo)朝(zhāo)

浮云长(zhǎng),长(cháng)长

(cháng)长(zhǎng),长(cháng)长

(zhǎng)长(cháng)消

长长长长长长长

行行行行行行行

长(cháng)长(zhǎng)长(cháng)

长(zhǎng)长(cháng)长(cháng)长

(zhǎng)

行(háng)行(xíng)行(háng)行

(xíng)行(háng)行(háng)行(xíng)

十二、反推联

无锡锡山山无锡

黄河河套套黄河

十三、改字联

古时候某地主用钱买了一个进士,

妻媳因而被封为“夫人”于是在门前贴了

一幅对联: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6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

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

贫民对该地主恨之入骨,于是在晚

间给改成了: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

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

十四、连环联

连环联,是一种制联方法,又叫顶真

格、联珠法,联中音节或句子首尾相连,

前后承接,

产生上递下接的效果,好像串珠子一

样,读来饶有趣味。

某地主过生日有个富人出个上联:

寿比南山,山不老,老大人,人寿

年丰,丰衣足食,食得珍肴美味,位列

三台,台享荣华富国,贵客早该来,来

之是理,理所当然。

有个农民对出了下联:

福如东海,海阔大,大老人,人面

兽心,心田不好,好一个老杂种,终久

必死,死无葬身之地,地起末打莫来,

来之后悔,悔之晚矣。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7

15、续字联

“续字联”又叫“加字联”,是对联的

一种修辞方式,即在原有对联上添加字句,

使其含义加深甚或发生“改变”。

明代翰林解晋,小时候在自己家大

门上写了一幅对联。

门对千竿竹

家藏万卷书

对面的邻居很不高兴,我家竹子怎

能给你成诗,就把竹子砍去半截,解晋

就把对联改成:

门对千竿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邻居就更不高兴了,把竹子全部砍

了。解晋就把对联改成了:

门对千竿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16、谜语联

对联和谜语合为一体,以之为谜面,

可以猜出谜底,这类对联就是谜语联。

你共人女边着子

篇二:千年绝对——那些巧妙著名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8

的对联

千年绝对——那些巧妙著名的对联

难联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

乎锡湖

过南平,卖蓝瓶,蓝瓶得南平,难

得蓝瓶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

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

东西淡水湾,苦农民,戴凉笠,弯酸腰,

顶辣日,流咸汗,砍甜蔗,养妻教子育

儿孙

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

童生考到老

一人是大,二人是天,天大人情,

人情大过天

拆字联

水有虫则浊,水有鱼则渔,水水水,

江河湖淼淼

木之下为本,木之上为末,木木木,

松柏樟森森

冻雨洒人东两点西三点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9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吾

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诸侯

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元宰

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

仍坚,古木枯不死

可人何当来,千里重意若,永言咏

黄鹤,士心志未已

回文倒顺

人过大佛寺

寺佛大过人

郎中王若俪

俪若王中郎

千年绝对——那些巧妙著名的对联

1/5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贤出多福地

地福多出贤

僧游云隐寺

寺隐云游僧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0

人中柳如是

是如柳中人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凤落梧桐梧落凤

珠联璧合璧联珠

静泉山上山泉静

清水塘里塘水清

秀山轻雨青山秀

香柏鼓风鼓柏香

叠字联

天近山头行到山腰天更远

月浮水面捞到水底月还沉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

看山,山已峻

望水,水乃清

千年绝对——那些巧妙著名的对联

2/5

风竹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

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1

带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数字联

万瓦千砖,百日造成十字庙

一舟二橹,三人遥过四通桥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

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

童子看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先生讲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尺蛇人谷,量量九寸零十分

七鸭浮江,数数三双多一只

有三分水,二分竹,添一分明月从

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大江

五百罗汉渡江,岸边波心千佛子一

个美女对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谐音联

清风满地难容我

明月何时再照人

檐下蜘蛛一腔丝意

庭前蚯蚓满腹泥心

千年绝对——那些巧妙著名的对联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2

3/5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

壁上几行文字哪个汉书

戏答联

上黄昏下黄昏黄昏时候度黄昏东

文章西文章文章桥上晒文章

五人共伞小人全仗大人遮

四口同图内口皆从外口管

天当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作琵琶路当丝,哪个能弹

鲈鱼四鳃独占松江一府

螃蟹八足横行天下九州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谜语联

你共人女边着子

怎知我门里添心

上联谜底:好

下联谜底:闷

日落香残免去凡心一点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3

炉熄火尽务把意马牢栓

上联谜底:秃

下联谜底:驴

千年绝对——那些巧妙著名的对联

4/5

吴下门风户户尽吹单孔箫

云间胜景家家皆鼓独弦琴

上联谜底:吹火筒

下联谜底:弹棉花

难联绝对

(古)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今)华夏国中,孔孟墨子一圣人

(古)烟沿艳檐烟燕眼

(今)雾捂鸟屋雾物无

(古)寂寞寒窗空守寡

(今)俊俏佳人伴伶仃

镶字联

塔楼亮灯,层层孔明

荷塘抠藕,节节太白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

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缺字联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4

一、二、三、四、五、六、七(忘

八)孝、弟、忠、信、礼、义、廉(无

耻)

二、三、四、五(“缺一”同“缺衣”)

六、七、八、九(“少十”同“少食”)

横批:南北意指(无“东西”)千年

绝对——那些巧妙著名的对联5/5

篇三:对联的二十九种对法

对联的二十九种对法

对联的格律,简称为联格或联律,

是指前人在对联创作实践中不断总结、

反思找出的使后学者有所遵循、可以避

免走弯路的格律。

对联的格律可以分为三方面来谈。

一是原来标有“诗格”的联格,它对对联

的对仗、格式等有着根本性的要求,却

从无联格之名。第二个方面,也已用作

联格,同样没有联格之名的种种对法要

求,通常称之为“对仗”;它对对联的对

仗格式也同样带有根本性的作用。第三

个方面,是有联格之名的一些格式但它

仅仅是对联诸格中的一个局部,如“嵌字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5

格”等。根据这三个方面,现将对联格律

分早期的格律、后出的联格、以及镶嵌

格等三方面分别介绍。

一、早期的格律

对我国早期的诗格作较全面整理的

应算是日本的空海和尚的《文镜(礻必)

府论》,他归纳整理了我国早期的诗格理

论形成此书,其中的二十九种对,后来

被兼用到对联创作之中成了最早的联

格。现将其摘录如下:

(—)二十九种对(节录,有些已

予简省)

1、的名对(又名正对、切对)

的名对者,正也。凡用文章,正正

相对。上句安天,下句安地;上句安山,

下句安谷;上句安东,下句安西;上句

安南,下句安北;上句安正,下句安斜;

上句安远,下句安近;上句安倾,下句

安正。如此之类,名为的名对。初学作

文章,须作此对,然后学其余也。例句:

东圃青梅发,西园绿草开;砌下花徐去,

阶前絮缓来。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6

元兢曰:正对者,尧年、舜日:尧

舜皆古之圣君,名相敌,此为正对;上

用松桂,下用蓬蒿,松桂是佳木,蓬蒿

是恶草,此非正对也。

2.隔句对(后人把它叫作扇格对)

隔句对者,第一句与第三句对,第

二句与第四句对,如此之类,名隔句对。

诗曰:昨夜越溪难,含悲赴上兰;

今朝逾岭易,抱笑入长安。

释曰:第一句昨夜与第三句今朝对,

越溪与逾岭对;第二句含悲与第四句抱

笑对,上兰与长安对,句为隔句对。

3.双拟对。

双拟对者,一句之中所论。假令第

一字是秋,第三字亦是秋,二秋拟第二

字,下句亦然。如此之对名双拟对。

诗曰:夏暑夏不衰,秋荫秋来归;

炎至炎难却,凉消凉亦追。

按:“拟”的意思是似,比。意指第

一第三两个重复出现的字,字义基本相

同,所以也以意思相同的两个字去对,

故称“准拟成对”。这一格相当于修辞中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7

的“间隔反复格”。

4.联绵对

联绵对者,不相绝也。一句之中,

第二第三字是重字,即名为联绵对。上

句如此,下句亦然。诗曰:看山山已峻,

望水水仍清;听蝉蝉响急,思乡乡别情。

或曰:朝朝、夜夜、灼灼、菁菁、

赫赫、辉辉、汪汪、落落、索索、萧萧、

穆穆、堂堂、巍

巍、诃诃,如此之类名联绵对。

按:联绵又作连绵。什么叫做连绵?

本来的意思是一种两个音节连缀成义面

不能分割开的词——即指单纯词——

如:饕餮、犹豫、仿佛、彷徨,都是不

能分开解释的由两个音节组成的单纯

词。这格用“联绵”两字,显然与“连绵词”

意义无关。这一格便是修辞格中的连续

反复格,即由可独立运用的和解释的、

意义同一的单音调,连着运用,即属此

格。曾经有人把此格称为“巧变对”,但

从所举的诗例看,“巧变对”不是这一格,

而应是“双拟对”这一格。诗例:“鸟去鸟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8

来山色里,人歌人笑水声中。”“有时三

点二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5.互成对

互成对者,天与地对,日与月对,

麟与凤对,金与银对,台与殿对,楼与

榭对。两句若上下句安之,名的名对;

若两字一处用之,是名互成对、言互成

相对也。

诗曰:“天地心间静,日月眼中明;

麟凤千年贵,金银一代荣。”

释曰:第一句中,天地一处;第二

句中,日月一处;第三句中,麟凤一处;

第四句中,金银一处。不在两处用之,

名互成对。

按:这例说得不清楚。细细琢磨,

此格的意思是,本来可成的名对的两字

已连在一起在同句出现;第二句同位出

现的这两个字,本来也可成的名对的,

但与第一句这两个字,本来也可成的名

对的,但与第一句的这两个字不成为的

名对,于是便叫做互成对。但例句中的

第一句与第二句的“天地”和“日月”,应该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9

是的名对,因为天地和日月同属天文门,

地本属地理门习惯性与天相对,叫的名

对,可知已成约定俗成的属性。天文门

对天文门,应是的名对,而不是互成对。

三四两句的麟凤都是祥瑞的兽和禽,虽

分属两门,从祥瑞角度看,可成的名对,

所以才是互成对。这一格,可归为“当句

对”,后世也不再用“互成对”之名。

6.异类对

异类对者,上句安天,下句安山;

上句安云,下句安薇;上句安鸟,下句

安花;上句安风,下句安树。如此之类,

名为异类对,非是的名对。异同此类,

故言异类对。

诗曰:“天清白云外,山峻紫薇中;

鸟飞随去影,花落逐摇风。”

按:不是同属一门的词语成对,便

属异类对。因天是天文门,山是地理门,

薇是草木门,风是天文风。树是草木门,

都非同门而成对。所以叫作“异类对”。

天、地本是异类对,从曹丕开始,便成

例外。他的《诗格》有“一言句曰:天、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20

地、江、河、日、月”,可见天与地对早

被认为是的名对了,后人也随之从不把

天对地当作是异类对。这是一个特殊的

例外。

7.赋体对

赋体对者,或句首重字,或句腹重

字;或句首叠韵,或句腹叠韵;或句首

双声,或句腹双声。如此之类,名为赋

体对。似赋之形体,故名赋体对。

句首重字:袅袅树惊风,晒晒云蔽

月。

句腹重字:汉月朝朝暗,胡风夜夜

寒。

句尾重字:月蔽云晒晒,风惊树袅

袅。(此例显然非古人的现成诗句,是把

句首重字例,改换词序而成。这种现成

句是有的,如曹丕《钓竿》中即有“钓竿

何珊珊,鸟尾何(竹徙)(竹徙)”句)

句首叠韵:徘徊四顾望,怅悢独心

惊。

句腹叠韵:君赴燕然戍,妾坐逍遥

楼。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21

句尾叠韵:疏云雨滴沥,薄雾树朦

胧。

句首双声:留连千里客,独待一年

春。

句腹双声:骏爱君健马,妾怜娱由

人。

句尾双声:妾意逐行云,君身入暮

门。

释曰:上句若有重字、双声、叠韵,

下句亦然。上句偏安,下句不安,即为

犯病也。但依此对,名为赋体对。

按:重字与第四种的联绵对,没有

多大的区别,不在于字所在的位置。如

说在第二三字便是联绵对,在第一二可

第三四字便不是联绵对,而是赋体对,

理由是不充足的,所以不宜如此划分。

凡重字的便可归入连续反复这一辞格。

叠韵:指双音节的词是同韵的,称

叠韵。如徘徊:paihuai。怅悢changliang,

燕然yanran,逍遥xiaoyao,滴沥dili,

朦胧menglong,今音不叠韵,旧时同属

东韵monglong则属叠韵。双声:指双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22

音节的词,是同声母的,叫双声。如留

连liulian,独待dudai,崎岖qiqu,暮门

mumeng,都是同一声母的,属双声的。

其他的古今音似乎都不属同声母,不应

属双声;独待、暮门也都不是固定的双

声词,所以也不应引以为例。

8.双声对

诗曰:秋露香佳菊,春风馥丽兰。

释曰:佳菊双声,系上句之尾;丽

兰叠韵,陈诸下句之末。

或曰:奇琴、精酒、妍月、好花、

素雪,意忆、心思,??如此之类,名曰

双声。按:丽兰lilan不是叠韵而是双声,

原文丽兰叠韵明显有误。

从或曰的例词看,应是以双声对双

声,才可称双声对。但其中的“心思”今

音不属双声,古音也不属双声。今音分

属X、S部,古音分属侵、支部。

9、叠韵对

诗曰:“放畅千般意,逍遥一个心;

漱流还枕石,步月复弹琴。”

释曰:“放畅”,双声,陈上句之初;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23

逍遥叠韵,放诸下句之首。“旷望、徘徊、

绸缪、眷恋”例同于此,何籍(借)烦论。

按:放畅fangchang是叠韵,不是双

声。再从所附例词来看,明显的是叠韵与

叠韵对,才是叠韵对。决不是双声对叠韵

叫双声对,叠韵对双声叫叠韵对。可以

肯定“放畅,双声”是错的。

10、回文对

诗曰:“情亲由得意,得意遂情亲;

新情终会故,会故亦情新。”

此格现在已大有发展,现不再赘述。

11.意对

诗曰:岁暮临空房,凉风起坐隅;

寝兴日已寒,白露生庭芜。

又曰:上堂拜嘉庆,入室问何之;

日暮行采归,物色桑榆时。

释曰:岁暮、凉风,非是属对,寝

兴、白露,罕得相酬,事意相因,文理

无爽,故曰意对。按:本来不能成对的

词语,只因“事意相因”,文字和道理也

合乎实际情况,所以可以是对,而称之

为“意对”。其实这不是对,当然也成不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24

了“格”。唐以及唐以后的格律诗作者及

撰联人,都没有按意对撰写的。初学者

更不能以此为据。

12、平对

平对者,若青山、绿水,此平常之对,

故曰平对也。其他皆效此。

13、奇对(无情对)

奇对者,马颊河对熊耳山。此马、

熊是兽名,颊、耳是形名,既非平常对,

故曰奇对。他皆效此。

又如:漆沮对四塞。“漆(谐音七)”

与“四”是数名(沮和塞是地理门),又两

字各双声对。又如古人名,上句用“曾

参”,下句用“陈轸”,“参”与“轸”皆二十

八星宿名(曾与陈同为姓)。若此者,出

奇而取对,故谓之奇对。

按:在对句中常用此格,出奇制胜,

出乎常规,故能出人意料,是叫奇,奇

而又巧,是这一格的最大特点,如:三

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

14、同对(同类对)

同对者,若大谷、广陵,薄云、轻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25

雾。大与广、薄与轻其类是同,胡谓之

同对。同类对者,云、雾、星、月,风、

烟、霜、雪,酒、觞,东、西、南、北,

青、黄、赤、白、丹、素、朱、紫,宵、

夜,朝、旦,山、岳,江、河,台、殿,

宫、堂,车、马,途、路。

按:本格说得较为含糊,所说同对,

从所举可对的例词来看,每一大类对中,

有两小类。也即是同门的词语中,有一

小类是完全同义的,另有一小类则不同

义。不同义的则可对,不犯禁忌;同义

的若对在一起,则犯合掌的大忌。这一

类如:酒觞,宵夜,朝旦,山岳,江河,

途路等。如单指同门不同义的词相对,

则与的名对没有什么两样,完全可以归

入的名对中。不必立此一格,由此可看

出空海和尚博采而未精梳的情况。

15、字对

或曰:字对者,若桂楫对荷戈,“荷”

是“负”之义,以其字草名,故与“桂”相对。

不用义对,但取字为对也。

或曰:字对者,谓意别字对是。诗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26

曰:山椒架寒雾,池筱韵凉飚(筱中文

为条)。山椒即山顶也,池筱,傍池竹也

(从字义上看,两者不能相对)。此义别

字对(因从字面上看,椒与筱同属草木

门)。

16.声对

声对者,若晓路(对)秋霜,“路”

是道路,可与“霜”对,以其与“露”同声之

故。或曰:声对者,是字、义俱别,声

作对是。

诗曰:彤驺初惊路,白简未含霜。

又曰:初蝉韵高柳,密茑挂深松。

“茑”,草属,声与“鸟”同,故以对“蝉”。

17、侧对(利用字的偏旁成对,或

称字侧对)

元氏曰:侧对者,若冯翊(对)龙

首。此为“冯”字半边有“马”与“龙”为对;

“翊”字半边有“羽”与“首”为对。此为侧

对。又如泉流(对)赤峰,泉字其上有“白”

与“赤”为对,凡一字侧尔,皆是侧对,

不必两字皆须侧也。

或曰:字侧对者,谓字、义俱别,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27

然形体半同是。

诗曰:忘怀接英彦,申劝饮桂酒。

英彦、桂酒字义俱别,然形体半同是。

按:此对只一字形体半同,英字草

属与桂字木属,同为草木门,故可对。

18、邻近对

诗曰:死生今忽异,欢娱意不同。

又曰:寒云轻重色,秋水去来波。

上是义,下是正名。此对也大体似

的名,的名窄,邻近宽。

按:从所举对例看,此格与第五种

的互成对,没有区别。如“生死”对“欢娱”

各自是同门对同门的,已经当句自对,

然后成对。“上是义,下是正名”这句话

的意思也不好理解。空海此格,来自《诗

议》,例对完全相同,“上是义??”全句也

照录原文。

19、交络对(也名“蹉对”,因有参

差成对之像,又名参差对。)

赋诗曰:出入三代,五百余载。

或曰:此中“余”属于载,不偶“出入”;

古人但四字四义皆成对,故偏举以例也。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28

按:这种对,是为了不以辞害意——

不因形式而损害内容的补救方法。所以

作“通变”的处理。原文所说,恐难理解,

另补几例,以助理解。

“春残叶密花枝少,睡起茶多酒盏

疏”。

“少”应对“多”,“密”应对“疏”,现以

“密”对“多”,以“少”对“疏”,故是参差成

对。

又如:

裙拖六幅湘江水,髻耸巫山一段云。

“六幅”应对“一段”,“湘江”应对“巫

山”,现在作交络状成对,平仄谐调,意

义不损。这两个例了,可以较清楚的说

明交络对(磋对,参差对)的含义了。

再举一例: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按理

是“舳舻”对“风潮”,“利涉”对“来往”,倘

不通变,调换过来,平仄不谐;参差一

下,平仄既谐,意义不损。由于通变,

故增此一格。由此也足见古人十分讲究

对仗,但更要做到决不以辞害意。这是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29

很值得重视的。

20、当句对(又称自对)

赋诗曰:薰歇烬灭,光沉响绝。

按:此格没做任何解释。前句的“薰

歇”与“烬灭”,后句的“光沉”与“响绝”,

各自在本句成对,然后再上下句成对,

这叫“当句对”,也叫“自对”。因“薰”、“烬”

同类,“光”、“响”同类,上下句不同类。

又例:“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

晚悠悠”的“小院”和“回廊”,“浴凫”与“飞

鹭”各自当句成对,然后上下句成对。

再如:孤云独鸟川光暮,万井千山

海气秋。也是同一对法。道理与前面的

相同。这一格,千余年来联界一直在用,

且也是用得较多的一种联格。

21、含境对

诗曰:修远长怀,寂寥无声。

按:这一格也没有作任何解释。看

例句,指字面上相对不很严格,只要大

体对得上就可,主要是看上下句的情和

境。情或境相同的,字面上大体过得去,

便是含境对。如例联是从司马相如的《上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30

林赋》中来的,其情与境是:一直在“怀

念”,怀念得十分悠远,陷入沉思,四周

便“寂寥无声”了(即使十分热闹,在“无

闻无见”中,当然也是“寂寥无声”了。上

下句情与境相同。

22、背体对

诗曰: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按:此格也无一字解释。从例句看,

其内容,下句和下句相反,字面含义也

相反,以上下内容和意义相反的成对,

这是后起联格中的“反对”。古人认为反

对为优,正对为劣。因为正对,常易犯“合

掌”之忌,面反对,不会犯合掌之忌;正

对要拓开思路较难,通常都顺着上句下

去,而反对则至少要从反向着眼,很容

易拓开思路。古人从多数例句进行过考

察,也结合自身的体会,自然得出了“反

对优于正对”的结论。

23、偏对

诗曰:萧萧马鸣,悠悠旆旌(谓非

极对也)。

《回文对联大全》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31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本文发布于:2022-12-09 19:54: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45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叠字联大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