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珍珠项链阅读答案

更新时间:2022-12-09 19:15:37 阅读: 评论:0

办晚辅机构需要什么证-向量叉乘


2022年12月9日发(作者:ca1814)

望江南阅读答案欧阳修

【篇一:2015届江苏淮安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

题word含解析x】

txt>(1)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2)更深月色半人家,。(刘方平《月夜》)

(3)千帆过尽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

(4)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零落成泥碾作尘,。(陆游《卜算子咏梅》)

(7)只恐双溪舴艋舟,。(李清照《武陵春》)

(8)马作的卢飞快,。(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之》)

(9)甘熙故居内有一楹联,下联为:志存淡泊,风雨人生一部书。

这不禁让人想起诸葛亮《出师表》中自叙本志的名句:

“__________,”。

2.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l分)

?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开轩面场圃,。(孟浩然《过故人庄》)

?曲径通幽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

此寄》)

?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正入万山圈子里,。(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__________,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⑴树木丛生,。(曹操《观沧海》)

⑵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⑷《次北固山下》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

3.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1-4每题1分,第5

题4分)

(1)往者不可谏,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仁者乐山。

(3)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5)在我国历代文人中,许多人具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范仲

淹的“_____,_______”,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是这种高尚情操的具体体现。

1.(12分)

①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应聘面试,主考官

只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抱过母亲的脚吗?”

②年轻大学生被主考官的提问弄愣了,满脸绯红。主考官接着又说:

“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抱抱你母

亲的脚。”

③青年红着脸走了。他弄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

也要按主考官的要求抱抱母亲的脚。

④青年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

靠替人做佣人才供他读完了大学。(a)青年大学生其实是理解母亲的,

也很爱他的母亲。但她压根儿没抱过母亲的脚,他不知抱母亲脚时

心头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⑤青年回到家里,母亲还没有归来。他想,母亲长年在外奔波,那

双脚一定很疲乏,今晚,我一定要替她洗洗脚,然后轻轻按摩一番。

⑥母亲很晚了才回来。青年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

拿毛巾,左手握母亲的脚。陡然间,他发现母亲的脚竟然像木棒一

样坚硬。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

地不肯松开。

⑦(b)那晚,青年大学生终于理解了母亲。

⑧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心情沉重地对主考官说:“我现在

才真正明白,做人是那么不容易,成才又是何等的艰难。你让我明

白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善待

自己!”

⑨主考官这时笑了,点点头说:“你明天来公司上班吧!”

⑩主考官旨在考验年轻大学生的悟性,岂料却让一个人的灵魂获得

了升华。

⑴年轻大学生从此铭记着母亲的艰辛,也一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

没几年,他便成长起来,而且做了一家大公司的老板。

⑵故事一度让我感动,也令我深深羞愧。

⑶许多年以来,当我终于长成一棵大树,当我坐在偌大的教室里给

那些虔诚地唤我老师的朋友谈创作体会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们:一

个人要想读懂人生真谛,不妨回去握握母亲的脚,那是一部比任何

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读懂了它,你就读懂了整个人生。⑷

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

【小题1】本文通过叙述一个故事,揭示了人生的真谛,贯穿全文

的线索是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划线的(a)句和(b)句中的两个加点词语“理解”的含义相同。

b.“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是比喻句,突出说

明母亲的奉献精神对儿女的教育作用之大。

c.第④段第一个句子是插叙,交代了青年的身世,为下文埋下了伏

笔。

d.本文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首尾照应,中心突出。

【小题3】青年大学生握母亲的脚时为什么“潸然泪下”?他的灵魂获

得了怎样的升华?(4分)答:

【小题4】从文中选出一个你喜欢的语句,然后说明喜欢的理由。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零点降生(14分)

(1)我的家乡有一种说法,凡是子夜零点降生的女孩都是十分幸运

的,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业有所成;村里就有一个零点出生的女

孩,她家境优裕,工作顺利,婚恋幸福,是全村女孩子羡慕的对象,

是大家心目中零点降生幸运儿的有力例证。

(3)母亲怔住了。

(4)晚上睡觉的时候,母亲坐到我的床边,温柔地掖着我的被角,

轻轻地告诉我:“妞妞,其实你也是零点生的。这些年妈一直没有说

出来是,是因为你的心太浮,怕别人的好话捧坏了你。不过,你要

知道,即使你是零点出生的,也并不是生下来什么都有的。天上掉

不下白面馍。咱村的那个女孩要是不学好,现在也不会是这样子。

你要是不努力,将来照样没出息。”

(5)我哭了。我开始后悔自己以前的自暴自弃。那一夜,我没有睡。

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今后决不吝惜自己的心血与汗水,决不辜负自

己零点降生的这份幸运。

(6)8年以后,我考上了大学。我是村里第一个正式大学生——一

这时我已经完全相信自己是命运的宠儿了。临走的那一天,恰好是

我的20岁生日,母亲给我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郑重地告诉我:

“妞妞,其实你不是零点生的。”

(7)我吃惊地看着她,好一会儿才明白她在说什么。我早已不在乎

零点不零点的事了,可她却还一直放在心上——也许只有母亲才会

把这样的事情放在心上。

(8)“我不过是为了给你鼓鼓劲儿才那样说的。”母亲解释的神态像

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孩子,愧疚而不安。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8年前

的那个夜晚,耳边也一字字地响起了母亲当初的话语。我忍不住泪

如泉涌。其实愧疚不安的应当是我,不是吗?

(9)从那一刻起,我彻底觉悟了:如果一个人只听从上天的安排而

忽略了自己的力量,是多么愚蠢啊!无论什么时候,一个人都没有

理由听天由命。其实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潜藏着许多好机会,但你只

能靠自己的双手去挖掘。天会刮风天会下雨但是永远也不会掉下白

面馍,你只能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开掘出一眼源源不绝的幸运之

泉。

【小题1】从文中看,“母亲”有哪两个方面的特点?(2分)

答:①

【小题2】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是什么?请根据原文词句作答。

(30字以内)(3分)答:

【小题3】为什么说愧疚不安的应该是我?(3分)

答:。

【小题4】母亲怔住了为什么怔住了?(2分)

答:。

【小题5】有人说,上帝如果给你关上了一扇门,那他一定会在另

一个地方为你打开一扇窗。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结合本文谈

谈你的感受。(4分)

1.阅读文言文。(16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

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①,忽忆戴安道②。时戴在剡③,即

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④方至,造门⑤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日: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左思《招隐诗》,表现隐居的乐趣。②戴安道:戴逵,字

安道。

⑤造门:这里是到门口的意思。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怀民亦未寝()(2)但少闲人()

(3)人问其故()(4)经宿方至()

【小题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欣然起行四望皎然b.造门不前而返潭西南而望c.王子猷居山

阴不可久居d.今方来,我欲辱之经宿方至【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

译下列句子。(6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3)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小题4】【甲】段文字描写月色,【乙】段文字描写雪景,二者

在描写手法上有何不同?试举例分析。(4分)

2.阅读下面语段(9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

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小题1】给文中划线句断句。(断两处)(1分)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知困,然后能自强也②是故古之王者

【小题3】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2分)a.如是再啮如

其言b.其反激之力至石之半c.湮于沙上于我如浮云d.岂能为暴

涨携之去可以为师矣【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

学,不知道。

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题。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①

宋?韩驹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②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因获罪被贬分宁县令时所作。②顾藉:顾念。

?请对首联中的“拥”字进行赏析。

?请结合全诗,分析“倦鹊”“飞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对比阅读诗歌,完成下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

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

沙堤。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

已归。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

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

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

动地描绘了出来。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

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

醉人的景象。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

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

盎然。(2)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

时的景物,欧阳修写的是()时的景物。

(3)欧阳修诗的三四两句,除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两种手法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修辞手法:

表达效果:

1.读下面几行诗,按要求写作。

我以为自己能读懂春天,原来,我只知道春天过了是夏天;

我以为自己能读懂青春,原来,我只把青春当成了一段时间;

我以为自己懂得了母爱,原来,我把母爱当成了早餐;

我以为自己懂得了友情,原来,我把朋友当成了玩伴??

请以“原来我没懂”为题写一篇600-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除诗歌

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③不少于600字。

【篇二:江苏省扬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

考试语文试题x】

xt>【小题1】报君黄金台上意,。(李贺《雁门太守行》)

【小题2】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

官归京》)

【小题3】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中,写山中早晚不同景色的句

子是:“__________,。”

【小题4】潜心读书有四种境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静

下心来,耐住寂寞,此第一境也;“__________,”(陶渊明《饮

酒》),沉醉其中,乐而忘我,此第二境也;“__________,”(杜

甫《望岳》),登临顶峰,高屋建瓴,此第三境也;“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人生有限,学海无涯,此第四境也。

2.古诗词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1分)

【小题1】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小题2】江山代有才人出,。(赵翼《论诗》)

【小题3】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用夸张手法渲染战斗气氛的句

子是__________,。

【小题4】愁有价格,“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愁有滋味,“剪

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愁有重量,李清照

说:“__________,。”

【小题5】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渺,波平浪静,一叶白帆

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这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__________,”的美景。

【小题6】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生事物无比美好,总会替

代旧的事物,正像刘禹锡在《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说的

“__________,”

【小题7】唐诗中有许多描写边塞奇异风光和将士戍边情怀的名句,

请你任选一类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

【小题8】十八大后,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大力弘扬勤俭节约之

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这使我想起了一句名言:

__________,;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珍珠项链nbsp;nbsp;(16分)

①去鼓浪屿旅游,给母亲挑了一串珍珠项链。淡粉色的,光泽很柔

和,珠子大小也均匀,虽然比不上名贵的珍珠,但已经花去我一个

月的工资。母亲生日那天,很恭敬地送给了她。②母亲很高兴,那

天父亲在森林公园附近的一家酒店里订了房间,想让母亲高高兴兴

地度过一个休闲周末。母亲虽然嘴里说太浪费了但还是很高兴。她

戴上了那淡粉色的珍珠项链,穿了一件墨蓝色的领口和袖子上有镂

空花纹的长裙。然后一家人出去拍照,六十岁的母亲那天依然十分

美丽。

③中午,我们在酒店的餐厅吃饭,母亲说要去一趟洗手间,谁知一

去半天都没回来。我和姐姐纳闷了,赶紧去找。在洗手间门口,看

见母亲在跟一个年轻的女孩说话,很客气的样子。见我们来了,母

亲对那女孩子说:我女儿来了,那么我们再见了!女孩微微地向母

亲弯了弯腰,匆匆走了。

④我和姐姐都以为那女孩是母亲的学生。

⑤一直到晚上回到家里我们才知道整件事的过程。

⑥母亲从洗手间出来,在镜前想梳洗一下。酒店的洗手间分两间,

外面梳妆,里面是女厕。她怕肥皂水弄脏了珍珠,就摘下项链放在

梳妆台的一个专门用来放小饰物的白色小瓷盘里。等到母亲洗完脸

再看,小瓷盘空着,珍珠项链不见了!台面上下都没有。母亲想了

想,洗手间里只有她和那个女孩,母亲梳洗的时候她就站在母亲身

边,现在那女孩正抓住洗手间玻璃门的铜把手,而且神色慌张要出

去,母亲叫住了她。

⑦母亲说,我知道我不能着急,哪怕是一点儿急躁的样子,也会把

这个女孩吓跑,就算我判断正确也没用。

⑧“姑娘。”

⑨“干什么?”那女孩一惊。

⑩“请你帮我个忙好吗?”

⑾“什么事?”

⑿“我有一条珍珠项链,是我的小女儿送给我的礼物。不是很昂贵,

但那是她用自己的工资为我买的。刚才我洗脸怕弄脏了,随手一放

就不记得放在什么地方,人老了,记性真不好。今天是我第一次戴

呢。要是找不到了,那我女儿可要伤心死了。因为今天是我生日。

我今天整六十岁了,一家人高高兴兴地非要到这儿来给我过生日。

其实,像我这样的年龄,我倒希望她们不记得我的生日才好。免得

老是提醒我一天比一天老。”女孩长久地看着母亲,紧张的神情开始

缓解,慢慢地脸上现出一丝微笑:“您一点儿都不老,您看上去比我

妈妈还要年轻,她才四十多岁。”她停了一下又说,“我帮您找找看

吧。”

⒀“那就麻烦你了,我到里边去找找看。”母亲推开了里边那扇门。

⒁过了一会儿,母亲出来。女孩用餐巾纸托着那串珍珠项链说:“您

看,是这条吗?”⒂母亲接过来:“就是它。还是年轻人眼睛好,真

谢谢你了。”

⒃女孩连忙说:“不用,真不用。”停了一下,她又说:“我也祝您生

日快乐!”

⒄就在这时,我和姐姐找来了。

⒅母亲抚摸着脖子上的珍珠项链,说:“那女孩,真不错。”

⒆“她偷了您的东西,您还谢她。您应该去叫保安。”我和姐姐叫道。

⒇“我觉得她也许不是有意要偷我的东西,”母亲说,“要是我叫保安,

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

【小题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限在20字以内)

(3分)

本文叙述了的故事。

【小题2】这篇叙事散文以为线索。请细读全文,在下面方框里,

把本文情节发展的脉络补充完整。(3分)

受赠珍珠项链

感叹珍珠项链

10.【小题3】细心的你已发现第7自然段在人称使用上发生的微

妙变化:依据上文,本段的三个“我”应为三个“她”,而作者却让“母

亲”改用“我”来叙述。这种人称变化的表达作用是什么?(3分)

【小题4】“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

的”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4分)

【小题5】文中的母亲是一个闪光的人物形象,请你结合文章内容

简要分析母亲的性格特征。(3分)

1.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nbsp;nbsp;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

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

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

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

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

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

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

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

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

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

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

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

其色丹。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2

分)a.尝贻余核舟一贻:赠送b.绝类弥勒类:像c.左手倚一衡

木衡:同“横”d.钩画了了了了:结束,完了【小题2】下列句子中

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能以径寸之木以至鸟

兽b.为宫室、器皿、人物中轩敞者为舱c.启窗而观中峨冠而多髯

者为东坡d.则题名其上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小题3】下

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作者对船头

上苏轼、黄鲁直和佛印的外貌、神情和姿势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

描写,显得非常逼真而生动。b.作者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两人,

一人悠闲自在,一人神情专注,写出了舟中轻松的气氛,跟船头的

情景互相呼应。c.作者在文中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笔法,生动

地介绍了王叔远的雕刻作品,表现了他高超的雕刻技艺。d.作者通

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雕刻品的各个细节,并按一定的空间

顺序写来,清楚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

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2)左臂挂念珠倚之,

珠可历历数也。

1.阅读下面古词,完成小题。(4分)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

蘋洲。

【小题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这首

词描写了—位深闺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b.“梳洗罢,独倚

望江楼”描写了深闺女子精心梳妆和倚楼盼望的孤独情景。c.“肠断

白蘋洲”写出了深闺女子因失望回到分别之地“白蘋洲”的痛苦心情。

d.这首词描绘了帆船、落日、江水、小洲等景物,富有画面感。

【小题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词

融人、景、情于一体,景有层次,情有起伏。b.“过尽千帆皆不是”

是感情的转折处,体现了深闺女子由希望到失望的相思之苦。

c.“斜晖脉脉水悠悠”是写夕阳西下,江水不断东流的自然景象,同

时也是在表达这一女子的思想情绪。d.这首词风格浓艳精巧,用词

精炼传种,绘景色彩明丽。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

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

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小题1】“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请你对这一句诗词进行

赏析。(2分)

【小题2】找出《水调歌头》中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这表现了作

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1.任选一题完成。

(1)请以“留在我心底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

(2)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在别人的关爱之中,当你睁开惺忪的睡

眼,闻到早餐的阵阵香味;当你走在干净的街道,看到路旁鲜艳的

花朵;当你坐在静谧的教室里,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当你遇到难

题束手无策,同学帮你解开疑惑??你,是否想到了感谢呢?请以“感

谢”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

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篇三:江苏省南京市2015年中考试题语文试卷】

txt>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

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

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

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

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

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

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

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7分)

1.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对联。(4分)

一片湖光比西子

千秋乐府唱南朝

2.对下面这幅书法作品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是《兰亭集序》帖,它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

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b.在“惠风和畅”“茂林修竹”的环境中,王羲之“游目骋怀”,乘兴书

写了这一书法名篇。

c.这幅书法作品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显得大气磅礴、雄

壮刚强、庄严肃穆。

d.此帖各字大小错落,字列之间宽紧合宜,整幅作品气脉贯通,率

意中尽显天然之美。

3.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

(2)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3)▲,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停车坐爱枫林晚,▲。(杜牧《山行》)

(7)▲,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8)大自然历来是文人的心灵家园。避乱金华的李清照就曾打算泛

舟排忧,但因忧思太

重,担心小船儿“▲”而作罢;退隐苏州园林的文人造园时不重实用,

而特别讲究“自然之趣”,也可谓“▲,▲”。

4.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栗树大都生在山里。秋天,山民爬上山坡,收获栗实。他们先将树

下杂草刈除干净,

然后环树刨出一道道沟垄,为防敲下的栗实四处滚动。栗实包在毛

森森的壳里,像蜷缩一..

的栗核。如果没有人采集,栗树会和所有植物一样,将自己漂亮的

孩子自行还给大地。

(选自苇岸《大地上的事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4月23日,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14年中国好书”颁奖盛典上,

南京师范大学朱赢椿的《虫子旁》,凭借对虫子世界的细致刻画与

独特感悟,获得科普生活类好书荣誉。《虫子旁》讲述的是一个被

我们忽略的虫子的世界。在那里,“一个水洼就是一片海洋,一片叶

子就是一顶阳伞,一个鹅卵石就是一座岛屿,而一块路边的石板缝

隙就可以成为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让我们照见了自己和自

己的生活。

6.你为初一新生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

请按要求填空。(5分)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朝花夕拾》是一本

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

动物为友的①;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也有反映他家

乡赛会风俗的③。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④和⑤,令人回

味无穷。

(1)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每处2个,3分)

(2)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短语。(2分)

④▲⑤▲

二(39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0题。(13分)

金山寺(并序)

[宋]梅尧臣

①昔尝闻谢紫微言金山之胜,峰壑攒水上,秀拔殊众山,环以台殿,

高下随势,向使善

工摹画,不能尽其美。初恨未游,赴官吴兴,船次瓜洲,值海汐冬

落,孤港未通,独行江际,②③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

异也。因借小舟以往,乃陟回阁,上上方,历绝顶以问

④⑤山阿,危亭曲轩,穷极山水之趣。一草一木,虽未萼发,而或

青或凋,皆森植可爱。东小

⑥⑦峰谓之鹘山,有海鹘雄雌栖其上,每岁生雏,羽翮既成,与之

纵飞,迷而后返,有年矣。恶禽猛鸷不敢来兹以搏鱼鸟,其亦不取

近山之物以为食,可义也夫。薄暮返舟,寺僧乞诗,强为之句以应

其请。偶然而来,不得仿佛,敢与前贤名迹耶。

⑧吴客独来后,楚桡归夕曛。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

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群。老僧忘岁月,石上看江云。

(选自《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7.下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昔尝闻/谢紫微言金山之胜

b

cd8.(1(29.《10.

有一天晚上母亲出去一趟,留下我看家带孩子;我闷得慌,便翻开

后父的一本书——大仲马的《医生札记》,里面夹着两张钞票,一

张是十卢布的,一张是一卢布的。书是看不懂的,我合上它,可是

忽然想到,一个卢布不仅可以买《使徒传》,大约还可以买一本讲

鲁滨逊的书。我在这之前不久在学校里才知道有一本这样的书:在

严寒的一天,在课间休息时,我给孩子们讲童话,忽然,其中有个

小孩轻蔑地说:

“童话,狗屁,鲁滨逊才是真正的故事呢!”

后来又发现几个小孩是读过鲁滨逊的,大家都夸奖这本书,外祖母

的童话不被人欢迎很使我生气,于是就打算读一遍鲁滨逊,为了也

能够说一句:这是狗屁!

第二天我带到学校一本《使徒传》和两卷破烂的安徒生童话,三斤

白面包和一斤灌肠。在弗拉基米尔教堂菜园旁边的又小又黑的铺子

里有鲁滨逊,一薄本黄色封面的小书,在第一页上画着一个戴毛皮

圆帽子、披着兽皮的大胡子,这使我不喜欢,可是童话书,别看它

们破烂,连表面看过去也觉得可爱。

中午休息的时候,我和孩子们把面包和灌肠分着吃了,我们开始读

一个美妙的童话《夜莺》,这个童话立刻抓住所有人的心。

“在中国,一切居民都是中国人,连皇帝也是中国人。”我记得,这

一句话,由于它的单纯、含着快乐地微笑着的音乐,还由于它有一

种异常美好的东西,使我感到愉快的惊奇。

我在学校里没能把《夜莺》读完,因为时间不够。我回到家里的时

候,母亲站在炉台旁,手拿着煎锅把儿,正在煎鸡蛋,她用奇怪的、

遏制的声音问道:

“你拿了一个卢布?”

“拿了;这不是买的书……”

她用煎锅把儿狠狠地打了我一顿,把安徒生的书没收了去,永远藏

在不知什么地方,这比挨打更令人悲伤。

(节选自高尔基《童年》第十二章,刘辽逸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6年版)

11.为什么“我”本想买讲鲁滨逊的书,却买了安徒生童话?(3分)

12.请联系具体内容,说说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3分)

13.从上文和其后的情节来看,一卢布事件给“我”带来了哪些后果?

(4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4-16题。(16分)

【材料一】

人们在荒僻地和那些远离居住区的地方都从未发现过麻雀。(甲)

麻雀,同鼠类一样,眷恋人类的住宅。它们在树林里,在广袤的田

野里都不乐意。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城里的麻雀比乡村还多。

它们乐于待在人多的地方,以便依靠人们生活。我们集散种子的各

处自然成为它们喜欢出入之处。它们又多又贪,它们尽干蠢事;它

们的聒噪令人心烦,它们的欢跃给人添乱;它们一文不值,它们的

羽毛一无所用,它们的肉不好吃。因此,它们到处被驱赶,人们甚

至不惜花很高昂的代价将它们轰走。

(节选自布封《动物素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改)

【材料二】

麻雀

[法]法布尔

麻雀属于鸟类,而不是昆虫,但是,它们与人朝夕相处,所以,我

心血来潮,在观察研究昆虫的同时,又想到了它们:麻雀在哪儿搭

窝筑巢呢?

每一种动物都应该具备一门生命攸关的建筑技艺,以便最大限度地

充分利用可使用的场地。

在尚未有屋顶和墙壁的年代,麻雀是利用树洞来作为其栖息之所的,

因为树洞较高,可以避开不速之客的骚扰,而且树洞洞口狭窄,雨

水打不进来,但洞中却别有一番洞天,宽敞得很。因此,即使后来

有了屋檐和旧墙,它仍旧对树洞情有独钟。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树洞,

麻雀就只好不辞劳苦地一点一点地搭建自己的窝巢。

令人惊叹的是它筑巢时所使用的材料。它的那张床垫可谓形状怪异,

由一堆乱七八糟

的羽毛、绒毛、破棉絮、麦秸秆等组成,这就需要有一个固定而又

平展的支撑物来支撑。这种困难对麻雀来说,简直是小事一桩,它

会想出一个大胆的方案来:它打算在树梢上,仅用三四根小枝丫作

为依托,建窝搭巢。它的这个窝巢悬于半空中,摇摇晃晃的,要想

让它不掉下来,可得具有高超的建筑技艺呀!

它在几根枝丫的树杈间把所能找到的东西——碎布头、碎纸片、绒

线头、羊毛絮、麦秸秆、干草根、枯树叶、干树皮、水果皮等等—

—全都聚拢在一起,做成了一个很大的空心球,一旁有一个小小的

出入口。这个球形窝体积庞大,因为它的穹形窝顶需要有足够的厚

度来抵御雨水。这个窝布臵得很乱,没有一定之规,没有艺术性,

但却非常结实,能够经受得住一季的风吹雨打。

我家屋前有两棵高大的梧桐树,树枝垂及屋顶。整个夏季,麻雀都

飞到这儿来栖息,生息繁衍。梧桐树交相掩映的碧绿枝叶,是麻雀

飞出其家屋的第一站。(乙)小麻雀在能够飞翔觅食之前,总是在

这第一站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吃得肚子滚圆的大麻雀从田间同来

也先在此歇息;成年麻雀经常在这儿开“碰头会”,照管家中刚刚出

巢的小麻雀,一边训诫不听话的孩子,一边鼓励胆怯的孩子;麻雀

夫妇常在这儿吵嘴;还有一些麻雀常在此议论白天所发生的事情。

它们从清晨一直到傍晚,络绎不绝地在梧桐树和屋顶之间飞来飞去。

然而,12年中,我仅见过一次麻雀在树枝间搭窝的。一对麻雀夫妇

忙碌着,辛辛苦苦地在一棵梧桐树上搭建空中巢穴,但是,它们好

像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不满意,因为第二年我就没看见它们再搭了。

瓦屋顶提供的庇护所既牢固又省力,何需再费心劳神地去搭建什么

空中楼阁呢?看来,麻雀们更加偏爱这种省时省力而又牢固的屋檐

下的窝巢。

(选自《昆虫记》,陈筱卿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有删

改)

【材料三】

但令四海常丰稔,不嫌人间鼠雀多

丰子恺

(选自《护生画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

[注释]画中诗句出自明代方孝孺的《百雀诗》:“曲巷高檐避网罗,

朝来饱啄陇头禾。但令四海常丰稔,

14.三则材料中,作者对麻雀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各出于什么原因?

(6分)

15.材料二中,作者详略得当地说明了麻雀是如何利用不同场地筑巢

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6分)

16.甲、乙两处都用了拟人的方法,但语言各有特色,请分别举例说

明。(4分)

三(54分)

17.按要求修改下面的观察日记。(4分)

x月x日星期三小雨转多云

今天早晨,我在小区运动场玩,①忽然看到双杠上挂着一幅蜘蛛网。

②我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么完整的蛛网。仔细观察后发现:它看上去

像是一个自行车轮,从“车轮”的中心伸出了许多细丝③,我数了数,

哇,有25条!它们又被一圈圈蛛丝连起来,就成了漂亮的网。④谁

能说蜘蛛不是不厉害呢!

(1)第①句中量词使用不当,应改为:▲

(2)第②句啰嗦,应改为:▲

(3)第③处标点不当,应改为:▲

(4)第④句有语病,应改为:▲

18.巴勒斯坦诗人达维什说:“当你做早餐时想想别人/别忘了喂鸽

子??”因为这世界有你,有我,也有他(它)。请以“想想别人”为题,

写一篇作文。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

名。(50分)

本文发布于:2022-12-09 19:15: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43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铊怎么读
下一篇:礼物阅读答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