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1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
波》原文翻译与赏析
【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
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
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
风雨也无晴。
【译文】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
走。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有什么可怕!我披着一身蓑衣,只管在风雨
中过上它一生。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我感到有些微冷。山头初晴的斜
阳却殷殷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
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赏析一】
本篇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虽处逆境屡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2
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乐观情怀。
词的上片以莫听穿林打叶声开篇,一方面写出了风大雨疾的情景,一方
面又以莫听二字写出外物不足萦怀之意,即使雨再大,风再烈,都不会受影
响;何妨吟啸且徐行承接上句,何不低吟长啸缓步徐行,突显出词人的情趣
和兴致。何妨二字写出一丝俏皮之意,增添了和雨挑战的意味。前两句是全
词的枢纽,以下词句皆是由此发出。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脚穿芒鞋手持竹
杖雨中前行的情景,轻胜马三字传达出从容之意,谁怕二字诙谐可爱,值
得玩味;一蓑烟雨任平生由眼前风雨进一步写到整个人生,表达了搏击风
雨、笑傲人生的喜悦和豪迈。
下片写雨停后的情景,料峭春风吹酒醒写醉酒被春风吹醒,暗示雨停。
微冷,风吹雨停,词人突然感觉有点冷,抬头一看山头斜照却相迎,已雨过
天晴;回首向来萧瑟处,回头看看那刚下过雨的地方,发出感慨:归去,也
无风雨也无晴。此乃本篇的点睛之笔,道出词人对天气微妙变化的顿悟,表达
了词人宠辱不惊的超然情怀。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是大自然的风雨,又暗
喻了政治风雨和人生的荣辱得失。
全词即景生情,语言幽默诙谐,值得一读再读。
【赏析二】
这是一首即兴感怀之作。穿林打叶指雨急风骤;何妨,是我行我素;
吟啸,徐行,指态度从容。竹杖芒鞋是平民生涯;骑马是官宦气派。一蓑
烟雨任平生,在风雨中行走,乃平生常风,任其自然,有何可怕?表露我心
坦然的态度。也无风雨也无晴,将全词意境和情绪作一总收束。通过冒风雨
前行的活动经历,悟出人生哲理,表明处世态度。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3
【赏析三】
这首词作于无丰五年,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在黄州已整整两年了。苏
轼在黄州处境十分险恶,生活在也很困,但他仍旧很坦然乐观。这首词作时苏
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在黄州已整整两年了。苏轼在黄州处境十分险恶,生活在也
很困,但他仍旧很坦然乐观。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
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
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
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
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
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
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
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
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
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
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4
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
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
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
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
途。
从这首词里,我们能看到他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以及超脱的人生观。
【赏析四】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
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属于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作者自有这种情
怀,遇事便触发了。《东坡志林》中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
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
常处生波澜的词来。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见性情。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
响,是客观存在,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那么便怎样?何妨吟啸且
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
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逗
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主脑,以下词情都是从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先说竹杖芒鞋与马。前者是步行所用,属于闲人的。
作者在两年后离开黄州量移汝州,途经庐山,有《初入庐山》诗云:芒鞋青竹
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用到竹杖芒鞋,即他所谓我是
世间闲客此闲行者。而马。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即俗所谓行人路上马蹄
忙者。两者都从行字引出,因而具有可比性。前者胜过后者在何处?其中道
理,用一个轻点明,耐人咀嚼。竹杖芒鞋诚然是轻的,轻巧,轻便,然而在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5
雨中行路用它,拖泥带水的,比起骑马的便捷来又差远了。那么,这轻字必
然另有含义,分明是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
何以见得?封建士大夫总有这么一项信条,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
身。苏轼因反对新法,于元丰二年被人从他的诗中寻章摘句,硬说成是谤讪朝
政及中外臣僚,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狱;羁押四月余,得免一死,谪任
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元丰三年到黄州后,答李之仪书云:得罪以来,深
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
不为人识。被人推搡漫骂,不识得他是个官,却以为这是可喜事;《初入庐
山》诗的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则是从另一方面表达同样的意思。这种
心理是奇特的,也可见他对于做官表示厌烦与畏惧。官的对面是隐,由此
引出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来,是这条思路的自然发展。
关于一蓑烟雨任平生,流行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
辈子,也处之泰然。从积极处体会词意,但似乎没有真正触及苏轼思想的实
际。这里的一蓑烟雨,我以为不是写眼前景,而是说的心中事。试想此时雨
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了,哪还有蓑衣可披?烟雨也不是写的沙湖道中雨,乃
是江湖上烟波浩渺、风片雨丝的景象。苏轼是想着退隐于江湖!他写这首《定
风波》在三月,到九月作《临江仙》词,又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之
句,使得负责管束他的黄州知州徐君猷听到后大吃一惊,以为这个罪官逃走
了;结合答李之仪书中所述的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而自觉可
喜,他是这一种心事,在黄州的头两三年里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白出来,用语
虽或不同,却可以彼此互证,一蓑烟雨任平生之为归隐的含义,也是可以了
然的。
下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实。不过说斜照相迎,也透露着喜
悦的情绪。词序说:已而遂晴,故作此。七个字闲闲写下,却是点晴之笔。
没有这个已而遂晴,这首词他是不一定要写的。写晴,仍牵带着原先的风
雨。他对于这一路上的雨而复晴,引出了怎样的感触来呢?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6
这就是接下去的几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萧
瑟,风雨声。夜雨何时听萧瑟,是苏轼的名句。天已晴了,回顾来程中所经
风雨,自有一番感触。自然界阴晴圆缺的循环,早已惯见;宦途中风雨的袭
来,却很难料定何时能有转圜,必定有雨过天青的遭际吗?既然如此,则如黄
庭坚所说的,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遭受风吹雨打的人那是要望晴的
吧,苏轼于此想得更深,他说无风雨更好。无风雨,则盼晴、喜晴的心事也不
需有了,这便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真谛。如何得到政治上也无风雨也无晴
的境界?是归去!这个词汇从陶渊明的归来去兮取来,照应上文一蓑烟雨
任平生。在江湖上,即使是烟雨迷蒙,也比宦途的风雨好多了。
【赏析五】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元丰五年三月七日所作。当时苏轼因
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官在黄州。为能深入地去理解这首词表现出来的那种复
杂而微妙的感情,有必要把作者在当时政治斗争中的遭遇作个简单的回顾。
苏轼从小就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曾热切期望能继承和发扬范仲淹、欧阳
修等人的事业,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此,在他考中进士走上仕途不久,就向
朝廷提出了改革政治的主张。由于他对尖锐的社会矛盾的认识没有王安石深
刻,所以当王安石提出比他激进的变法主张并雷厉风行加以推行的时候,他就
接受不了了。终于站到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对变法的旧党营垒中去了。但是苏轼
的反对新法与旧党领袖司马光等人的顽固态度是很有区别的。对新法,苏轼并
没有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凡是新法中符合他所提出的丰财强兵择吏等主
张的各项措施,他是予以肯定的,为此,他遭到了旧党中顽固派的排斥。激烈
的新旧党争,使他遭致了一连串的打击。可贵的是,挫折和不幸,没有使他消
沉颓丧,他总是以豪爽乐观的性格和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把自己从苦闷和失意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7
中解救出来。这首《定风波》词就表现了他的这种态度。
在《定风波》词牌下,作者加了一个小序,对为什么写这首词作了说明。
小序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其
中沙湖是地名,位于黄冈东三十里。雨具先去是指携带雨具的人先走了。
狼狈,是进退都感到困难的意思。
词开头的第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穿林打叶声是指风雨穿过树林在
叶子上发出的沙沙声响。用穿林打叶声来描写风雨声,很形象,给人以十分
真切的感受。风雨来临时,作者正在野外出游,身边并没有雨具,一般的人在
这样的境遇下一定很狼狈,会急于慌慌张张地去寻找个避雨场所。事实也是这
样,作者的小序就提到:同行皆狼狈。可是苏轼却一反常人之所为,不但没
有一点惊慌狼狈之态,而且显示了少有的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神态。他出人
意料地来了个何妨吟啸且徐行。何妨是不妨。吟啸,是指吟诗长啸。
徐行,是慢慢地走。苏轼在风雨之中独自漫步吟诗长啸,这种表现是何等地与
众不同!极富于浪漫色彩,通过这句,就把苏轼鲜明独特的个性一下子突现出
来了。苏轼的这一表现,使我们很自然地联想起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他在
《归去来辞》中写道: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要登上东边的
山岗放声长啸和面对着清澈的溪流而写作诗章的举动和苏轼上述表现何等相
似!正是由于两人性格和气质的接近,所以苏轼是那样地钦佩和赞赏陶渊明。
接下来的一句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芒鞋是草鞋,可见作者这次出外郊游是
一身野服打扮,他手持竹杖,脚穿草鞋。在苏轼看来这种打扮比起穿了官服骑
着马要强得多,这里从一个侧面,透露了作者一贯喜好自然、无拘无束的性
格。在上片结束时,作者用了这么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个不
同凡响的惊人之笔!它画龙点睛般地表现出了作者的胸怀、抱负,体现了全词
的中心思想。这句从字面上解释,无非是说,怕什么呢,自己的一生就是披着
蓑衣在风雨之中过来的,对此我早就习以为常、处之泰然了。任平生三字是
指平生饱经风雨,早已听其自然的意思。当然,这里的风雨,不仅是指自然
界的风雨,更重要的是指政治上的风雨。古往今来,诗词中的一些带关键性的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8
警句,往往是一语双关或富于多方面的涵义,具有十分深广的思想容量,经得
住人们反复的咀嚼和回味,能引起人们的深思。只要想想苏公一生坎坷的遭
遇,我们就能掂出这句的份量。确实如此,苏轼所经受的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实
在太多了。他一生长期被贬在外,尝尽了人世的艰辛。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
他对来自各方面的打击和挫折早已习以为常了。不惊恐、不退缩、任其自然,
坦然处之。总之,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非常形象地描画出了苏轼的气度、
胸襟以及对人生的态度,给了人们难以忘怀的印象。
下片中,自然界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换头后的第一句:料峭春风吹酒
醒,微冷。从吹酒醒三字中,可以看出,苏轼是在带有醉意的情况下出游
的。在被贬黄州期间,苏轼处境艰险、内心苦闷,因此借酒浇愁就成了常事,
有时竟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是说经略带寒意的
春风一吹之后,酒醒了,这时身上微微地感到有些寒冷。紧接着来的是山头斜
照却相迎一句,它写出了自然界天气变化之快,刚刚自己还在风雨中行进,现
在迎着他的却是山头的斜阳了。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化不定;而政治舞台上的
晴雨表也是升沉不定。社会上政局犹如自然界的气候一样,变幻莫测。回首向
来萧瑟处,这里的萧瑟处,是指作者刚才遇雨的地方。天气的突然放晴,引
起了作者回首向来萧瑟处的兴趣,看看原来下雨的地方,现在又发生了什么
新的变化呢。全词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作结束。这样结束,初看似乎不
太好理解,但仔细一琢磨就会感到这样写实在太好了。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发人深思。对此究竟应作怎样的理解呢?有的解释是这样的:政治场合的晴雨
表是升沉不定的,不如归去,做一个老百姓,不切实际地幻想着也无风雨也无
晴。这样的解释当然也不失为一家之言,但似乎和前面的谁怕?一蓑烟雨任
平生中所表现的情绪,以及苏轼其人一贯的气质并不太吻合。看来还不如作这
样的解释为好:回去,对我来说既没有晴天也没有雨天。也即无所谓晴天、
雨天。意思是晴天也好,雨天也好,对我说来都是无所谓的。这样就同前面的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前后呼应的,通过这种写法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心
胸、志向以及对人生的态度,从而作者的个性也就表现得更鲜明了。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9
总之,这首《定风波》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平常小事途中遇雨,借题发
挥,表达了作者在种种打击和挫折面前不退缩、不丧气,坦然处之的旷达心
境。作者巧妙地把自然界的风雨和政治变化中的风风雨雨联系起来,给人们以
多方面的联想,大大增强了词的韵味。
分页:1
2
本文发布于:2022-12-09 18:25: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41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