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课文原文、译文、字词及赏析
【作者介绍】
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北魏时期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散文家、
地理学家。出生于官宦世家.他的父亲郦范年少有为,在太武帝时期,给事东宫,
后来以他优秀的战略眼光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军师,曾经做过平东将军和青州刺史。
郦道元也先后在平城(北魏首都,今山西省大同市)和洛阳(公元493年北魏首都南
迁到这里)担任过骑都尉,御史中尉和北中郎将等中央官史,并且多次出任地方
官,做过冀州(今河北省冀县)长史,鲁阳郡(今河南省鲁山县)太守,东荆州(今河
南省唐河县)刺史,河南(今洛阳)尹等职务。
郦道元前半生,北魏正是鼎盛时期,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统一北方之后,
经过献文,文成等诸多帝王的励精图治,至后来的北魏孝文帝的积极改革,北魏国
力日渐强盛。郦道元也跟随孝文帝等人致力于统一大愿的实现。然而,在孝文帝死
后,北魏从500年开始,国内矛盾又开始高涨起来,逐渐走下坡路,至527年,六
镇叛乱,四方叛乱揭竿而起。在国家正值多事之秋的时候,郦道元慷慨殉国。长空
孤雁鸣,秦山鸟悲歌,在流星闪过之时,一代英豪就此陨落。郦道元在做官期间,
“执法清刻”,“素有严猛之称”。颇遭豪强和皇族忌恨。北魏孝昌三年(公元
527年),郦道元在奉命赴任关右大使的路上,雍州刺史萧宝夤受汝南王元悦怂恿
派人把郦道一行围困在阴盘驿亭(在今陕西省临潼东)。亭在冈上,没有水吃,凿井
十几丈,仍不得水,最后力尽,和他的弟弟道峻以及两个儿子一同被杀害。郦道元
从少年时代起就爱好游览。他跟随父亲在青州时候,曾经和友人游遍山东。做官以
后,到过许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游览当地名胜古迹,留心勘察水流地势,
探溯源头,并且在余暇时间阅读了大量地理方面的著作,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地理学
知识。他一生对我国的自然、地理作了大量的调查、考证
和研究工作,并且撰写了地理巨著——《水经注》,为我国古代的地理科学做
出了重大的贡献。
【水经注】
《水经》一书写于三国时期,是一部专门研究河流水道的书籍,共记述全国主
要河流一百三十七条。原文一万多字,文字相当简略,没有把水道的来龙去脉和详
细情况说清楚。郦道元,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
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
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虽然对
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缺乏准确记载,但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
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于是亲自给《水经》作注。为了
写《水经注》,他阅读有关书籍达400多种,查阅了所有地图,研究了大量文物资
料,还亲自到实地考察,核实书上的记载。《水经》原来记载的大小河流有137
条,1万多字,经过郦道元注释以后,大小河流增加到1252条,共30多万字,比
原著增加20倍。书中记述了各条河流的发源与流向,各流域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
理状况,以及火山、温泉、水利工程等。这部书文字优美生动,也可以说是一部文
学著作。由于《水经注》在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史上的巨大价值,历代许多学者专门
对它进行研究,形成一门“郦学”。郦道元在给《水经》作注过程中,十分注重实
地考察和调查研究,同时还博览了大量前人著作,查看了不少精详细的地图。据
统计,郦道元写《水经注》一共参阅了四百三十七种书籍。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
郦道元终于完成了他的《水经注》这一名著。《水经注》共四十卷(原书宋朝已佚
五卷,今本仍作四十卷,是经后人改编而成的),三十多万字,是当时一部空前的
地理学巨著。它名义上是注释《水经》,实际上是在《水
经》基础上的再创作。全书记述了一千二百五十二条河流,比原著增加了近千
条,文字增加了二十多倍,内容比《水经》原著要丰富得多。
《水经注》在写作体例上,不同于《禹贡》和《汉书•地理志》。它以水道为
纲,详细记述各地的地理概况,开创了古代综合地理著作的一种新形式。《水经
注》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从地域上讲,郦道元虽然生活在南北朝对峙时期,但是
他并没有把眼光仅限于北魏所统治的一隅,而是抓住河流水道这一自然现象,对全
国地理情况作了详细记载。不仅是这样,书中还谈到了一些外国河流,说明作者对
于国外地理也是注意的。从内容上讲,书中不仅详述了每条河流的水文情况,而且
把每条河流流域内的其他自然现象如地质、地貌、地壤、气候、物产民俗、城邑兴
衰、历史古迹以及神话传说等综合起来,做了全面描述。因此《水经注》是六世纪
前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述。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地理具有重
要的参考价值。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
的山水游记。郦道元以饱满的热情,浑厚的文笔,精美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
了祖国的壮丽山川,表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郦道元一生著述很多,除《水
经注》外,还有《本志》十三篇以及《七聘》等著作,但是,流传下来只有《水经
注》一种。
【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
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
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
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
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shāng)”【翻译】
在三峡的七百里之间,两岸山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
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者半夜,就看不到太阳或
者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断了。如果有
皇帝的命令急于传达,有时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大约有一
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行得快。
到了春、冬两季时,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出了各种景物
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
间飞泻冲荡下来。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乐趣。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早晨,寒冷的树林山涧一片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
鸣,叫声连续不断,声音非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
才消失。所以打渔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划分朗读
节奏】
名字:“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重
chóng岩/叠嶂zhàng,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曦xī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或/王命急宣,有
时/朝zhāo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jiān/千二百里,虽
/乘奔bēn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绝巘yǎn
/多生怪柏bǎi,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
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
/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
东三峡巫峡长cháng,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解】
【三峡】:选自《水经注疏》。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
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郦道元(466或472—527),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
人,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
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
址、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
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七百里】:约合现在二百公里。
【自】:这里有“在”的意思。
【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略
无,毫无。阙,通“缺”。
【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上。
【沿】:顺流而下。
【溯(sù)】:逆流而上。
【白帝】:在现在重庆奉节东。
【江陵】:即现在湖北江陵。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疾(jí)】:快。
【素湍(tuān)】:白色的急流。
【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飞漱(shù)】:飞泻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晴初】:天刚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属(zhǔ)引】: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
【巴东】现在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古今异义词】
1、或王命急宣(或古义:如有)
(或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
(至于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3、虽乘奔御风(虽古义:即使)
(虽今义:虽然)
【一词多义】
?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绝:沿溯阻绝(断绝)
绝巘多生怪柏(极,最)
哀转久绝(消失)
【通假字】
?略无阙处(“阙”通“缺”,缺口)
【词类活用】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
?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特殊句式】
1(两岸连山:省略句,省略定语“三峡”。2(重岩叠嶂:省略句,省略主语
“两岸”。
【重点语句翻译】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即使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到了夏天江水暴涨,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断了。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整体把握】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作
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
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
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雪白的激
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
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
谷里“哀转久绝”。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
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
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
“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文章先写
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
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
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
者以深刻的印象。引用的诗句表现了渔人漂泊不定的悲伤,衬托了秋的凄凉。体现
了作品的人文关怀。
【理解性背诵】
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写山高峻的句子: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写夏水的句子:
(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4、写春冬三峡水特点句
子: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用猿啼烘托三峡秋景凄凉、悲愁的语句: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6、引用渔歌,反衬(强
调、渲染)三峡深秋凄凉、悲愁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2003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
郦道
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三峡秋日
的
凄异景象将一去不复返。
8、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诗句,你想到《三
峡》
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9、作者描写了春冬之时的
八种景物是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怪柏、悬泉、瀑布。
10、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雄奇险峻,清幽秀丽。
11、本文写景的特点是:在四季变化中展现三峡奇异鬼谲的山水美景,寓静态于动
态之中,动静结合。
12、你喜欢文中那一点,说出喜欢的原因。
如;用词精当,趣;表愉快心情。或引用渔歌起反衬作用。13、本文语言精
致、洗炼,用语俏丽贴切,选一点分析。
如:描写三峡深秋清幽静寂,说明人们感伤程度。如:描写三峡春冬时,因急流
险滩,雪浪飞溅,故以“素”字修饰“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
字修饰“潭”字。
【赏析】
郦道元的《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江水注》卷三十四,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
作,以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
作者用“自三峡七百里中”起笔,既交代了描写对象,又介绍了其总体长度。
接着,作者先写山,用“两岸高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
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
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磅礴逶迤、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
者很快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
水是山的眼睛。作者按自然时令来写水,先写水势最大最急的夏季。用“夏水
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极写水势之险恶、水位之高、水流之急。“朝发白帝,暮到
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通过对比、夸张更加突出了夏季
江水暴涨后的水流之疾。再写水势减小的春冬,此时的三峡可用一“秀”字概括。
“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
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
观。“清荣峻茂”一句话四字写三物:“清”字写水,“峻”字写山,
“荣”“茂”写柏树。“良多趣味”,又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使得诗情画意融
为一体。写秋水,作者用一“霜”字暗示,写三峡秋景的清寒,并用猿鸣来烘托萧
瑟的秋高,让人不胜凄凉。
作为描写山水之作,本文并非单纯写景色,而是以情托景(如“良多趣味”托
出春冬景色之佳,“猿啸”“凄异”托出秋季景色之凉),缘情入景(如开头几句体
现了初赏三峡的总体之情,使人顿有雄伟奇险之感,以下再分写时而悚惧,时而欣
喜,时而哀凄的四季之情),作者以情而非四季的顺序来布局谋篇。
一切景语皆情语,初学写作者,写景状物要做到写出其特点,要和自己的思想
感情相一致。
郦道元(南北朝时期北魏人)的《水经注》一书,虽然是一部地理学著作,但由
于其中记述出川风物、神话传说、风土人情的文字,十分优美、洗炼、生动、逼
真,所以使得《水经注》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同时也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
值。《水经注》中的很多片段,作为语言文学作品,选入了大学和中学的语文课本
之中,《三峡》就是其中之一。
《三峡》选自《水经注•江水》,全文通篇只有一百五十五个字,但却已把三
峡的形势和一年四季的景色,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其中写到:急流奔泻、飞舟御
风、碧潭白浪、瀑布悬泉、峡谷深涧、悬崖怪柏、水清山峻、草茂木荣、猿啸寒
林、音回空谷、巴蜀渔歌、凄清谣谚„„三峡七百里山川风物,万千气象,春夏秋
冬、景色变幻,无不一一生动呈现。可以看出,这篇文字是极为省俭、精悍的,但
内涵却是极为丰富、充实的。郦道元被称为中国古代游记文学的创始人,他的《水
经注》中的写景文字以峻洁著称,所谓“片语只字,妙绝古今”,这一点在《三
峡》中也表现得十分突出。
文章开头,先总述三峡形势:“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
嶂,隐日蔽天,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群山相
连,没有中断的地方。山岩重重,陡障叠起,遮蔽了夭空和日光,不是在正午和子
夜时分,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通过这些生动具体的描绘,三峡山高峡窄的形
势,便令人如身临其境了。
文章第二段写三峡之夏:“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
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干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到了夏天江水暴涨,
大水溢上山陵,来往于江上的船只都被阻断。有时朝廷有紧急宣诏急需传达,使者
早晨坐船从白帝出发,傍晚就能到达江陵,这段路程有一干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
驾着疾风,也不能比这更快了。写夏天水大流急,只用了“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八个字,而为了说明水大流急的实际情景,下面用“或王命急宣”这样一件事例,
就十分具体、形象、有力地给予说明了。其中“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是叙述,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则是作者用比较的方法发议论,这种议论更加深了读
者的感受和印象。
按着时序,本该先写春,但文章却光写了夏,因为三峡山高峡窄,夏季水大流
急,峡中江水最有气势,最有特点。而写了夏,本该跟着写秋、写冬,但接下来第
二段文字却又先写春冬:“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献多生怪柏,悬
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春冬两季,峡中江水白浪翻腾,湍急
而流,至宽阔处,则深潭碧绿,清波回旋,婆娑的倒影中,只见断崖绝壁处,千年
古柏,怪状奇形;瀑布涌泉,自天而落,玑珠银柱,飞溅喷射在山林之间;水流清
澈、林木繁荣,山势峻险,茅草茂密,这江峡景色,真给人以无限的乐趣。前面先
写夏,着重写夏水暴涨,此时三峡最大特点是水大流急,写此则无暇顾及其它。而
相对于夏水暴涨来说,春冬则水势最为平稳,也最有对比的特
点,写这两季的三峡,有暇赏玩峡中丽影,两岸风光,以补前节之未及,所以
文中以“清荣峻茂”四字,极写此时三峡之秀美,并情不自禁地赞叹其“良多趣
味”。
最后,文章才写到三峡秋色:“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
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
裳’”。此节文字中并未点出秋字,但所写景色,皆秋色也。每逢初晴之日或霜晨
之时,秋林清冷,深涧寂静,时有高山上的猿猴长声吼叫,接连不断,显得异常凄
凉,荡漾在这空旷的山谷间,悲凉婉转,声音久久不绝。所以当地的渔人在歌谣中
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一节写秋,重点不在写秋景,而
在写秋情,写秋天的凄凉肃杀之情,这一段落中的“寒”、“肃”、“凄”、
“哀”、等字,都在于表现这种秋情,而这秋情也需具体化、形象化,单用上列的
几个抽象的字眼是难以表现得真切感人的,这里就主要是通过写猿鸣来具体、形象
地表现这种凄凉、肃杀的秋情的,而最后又以渔歌谣谚作结,其词不离“三峡”,
其声不离“猿鸣”,其情不离“凄凉”——“泪裳”。这就更印证了三峡秋情之凄
哀。
总括起来,全文四段,第一段主要写山,写三峡的山之多而高,第二段主要写
水,写三峡夏季的水大流急;第三段主要写景,写三峡的江流泉瀑、水山木草;第四
段主要写情,写三峡之秋的凄哀之情。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落笔看似随意自然,不
拘成法,但其匠心结构,精思布局,实在是让人称妙叫绝的。有选材加工而天衣无
缝,有刀砍斧削而不留痕迹,写山、写水、写景、写情,非无心也,是有意也,不
然,仅一百五十五字而将三峡的山、水、景、情的神髓精气尽皆写出,他人如何能
够做到,还有段落的安排,季节顺序的错置,也都是有意为之的。在文章中,把有
意表现为无意,把章法秩序表现为舒卷自如,这或者是文章作法中的“大巧若拙”
吧~
本文发布于:2022-12-09 18:02: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40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