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最早是由皮亚杰提出的。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
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应和平衡。
同化是指学习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刺激
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由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
顺应是指学习者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当学习者
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
应环境。
平衡是指学习者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
个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1、强调复杂的学习环境和真实的任务;
2、强调社会协商和相互作用;
3、主张用多种方式表征教学内容;
4、主张理解知识建构过程;
5、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
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
挥主体作用:
1、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2、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
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3、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
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面
发挥指导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
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
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
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
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
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本文发布于:2022-12-09 17:06: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37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