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实词虚词

更新时间:2022-12-09 16:38:45 阅读: 评论:0

2018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虔诚怎么读


2022年12月9日发(作者:吾家有女初长成)

第七讲文言文是实词虚词

(一)文言实词

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至于代词,

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文言词汇中出现频

率最多的是实词,较难掌握的也是实词。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通假字、

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

一、通假字

1.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古今通假现象是一

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要注意两点,

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则,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或相

近.

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要”通“邀”,读作“yāo”;

《桃花源记》陶渊明

二、要靠平时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通假字。注意,

如果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

如:“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中“齐”通“剂”,应读“jì”。

《扁鹊见蔡桓公》

2.辨析词的古今义

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

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

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

阳之北;”《愚公移山》中“河”专指“黄河”;而现在已是一个普通

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

再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中“走”是“跑”

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二要注意不要把连在一起的

两个文言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如“中间力拉崩倒之

声”中“中间”是两个词,意思是“里面夹杂着”。

3.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义。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

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阅读文言文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多

义词的情况,这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怎样确定它们在句子中

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

如:“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故”的意思是:旧的,

如:“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故”意思是:特意。

在学习时,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

4.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有些词在特殊

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叫“词类活用”。

例:(1)妇抚儿乳。《口技》乳,本义是“奶”,这里是名词作动词“喂奶”。

例:(2)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三则》蒲松林弛,形容词作动词,放下。

例:(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在这里表示“运”的工具,

译为“用土筐”。

例:(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刘禹锡乱,

“使……混乱”;劳,“使……劳累”。

(二)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主要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准

确掌握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十分重要。而唯

有熟读、精思才能摸到门道,掌握规律。因此,课文要认真学,有些

典型句子要背诵,常见虚词的用法可以整理成表,这样才便于记忆。

例如:

一、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②、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③、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

④、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⑤、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⑥、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吾恂恂而起。(《捕蛇

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

也作主语,译为“你”。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

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二、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

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

份”等。

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②、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例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④、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

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

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

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例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

系。

①、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

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

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

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③、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

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④、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例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

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⑤、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

断的结果。

例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三、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

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

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例如: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例如: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例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例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

记·货殖列传序》)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如: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⑥、表示被动关系。1、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

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

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例如: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

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

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四、乃

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

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

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

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

例如: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

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

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例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例如: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4.“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五、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

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

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

“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例如: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

为“胜过”。

例如: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例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

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例如: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六、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

(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例如: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

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

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

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

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

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

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

省去。

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七、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

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例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

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

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例如: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③、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

的”或“我(自己)”。

例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

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④、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例如: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⑤、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

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

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例如: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八、与

①给予,授予。例如:与斗卮酒

②结交。例如: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③和、同、跟。例如:竖子不足与谋

④参加。例如:蹇叔之子与师

⑤赞许。例如: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⑥帮助。例如: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⑦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来写作“欤”

九、者

①结构助词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结构助词,的下者飘转沉塘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

情)"。

宜多应者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孟子二章》

④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的原因)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⑦语气词,不译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本文发布于:2022-12-09 16:38: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36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思考题
下一篇:摩擦力习题
标签:实词虚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