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布衣指什么

更新时间:2022-11-12 23:32:45 阅读: 评论:0

西宁学大教育和睿智哪个好-红加蓝


2022年11月12日发(作者:相声 吹牛 台词)

小学语文《布衣元帅》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的课文是浙教版第11册第三单元第三篇课文《布衣元帅》。本课

记叙的是徐向前元帅生前生活中的三个小故事,歌颂他始终保持革命者朴实无

华的本色,做人民公仆的崇高品质。课文内容真实,语言朴实,形象鲜明。课

题既点明课文的主人公——元帅,又暗含中心;布衣元帅朴实无华,是人民公

仆。我认为这篇文章收录到教材中,是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和紧迫感的。在这个

物欲横流、官本位的时代,我们缺少的就是像徐帅这样始终与平民百姓的本色

要求自己的好干部。我想通过教学,渗透一种做人的道理:无论你将来干什

么,都要保持本色。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年段教学目标,我认为教学重点应在把握文中的

表达方式,用小标题的方式来写三件事的写作方法。

本单元的训练的重点是领会文章中心思想,这是继第二单元领会文章中心

思想后的又一次训练和巩固。?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

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我确

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从三个故事的朗读中感受徐向前元帅朴实无华、做人民公仆的崇高品

质。能概括三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借助文本外资源,结合课文理解“功高盖世”“战

功赫赫”“布衣”等新词的意思。

3、理解课文,能结合小标题概括三个小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第一自然段

在全文中的作用,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揣摩课文的写作方法。

4、带着对徐元帅的敬佩之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详细复述其中一个小

故事。

本课的教学重点:

讲读三个小故事,能详细地复述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布衣”一词的意思,领悟课文中

心。

三、说教法和学法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同时也为体

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和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

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并体验,最

后结合课文内容“战功赫赫”“功高盖世”与“一身蓝布旧衣”“朴实无华”,进行阅读

反思,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和语

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本课我安排了2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理解课文内容,理

解“布衣”的含义,从三个故事中感受徐老的朴实无华的品质。第二课时了解第

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能详细地复述故事内

容。

(我感觉领会中心思想是不是已经淡化和过期的东西呢?如果是这样,那

是不是?……说不清楚。我觉得哪怕是浙教版的,也要用新课程的理念,重新

整合,是不是?)

下面我重点来说一说第一课时的安排。

在第一课时我设计了质疑课题——初读理解“布衣”和“元帅”——再读走近

“布衣元帅”的本色——升华情感的教学模式。

一、揭示课题,对题目质疑。出示课题,齐读课题:今天,我来学习《布衣

元帅》。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六年级的同学,在上新课之前,早就

预习了课文,那么在上导入新课时,教师先把握住学生知道什么?学生想知道

什么?尤为重要。这是以学定教,而不是因教‘而教,真正的把学生处于一个学

习的主要地位,教师做好教学的指导者和引导者。而且这样的以学定教,从学

生的学情实际出发,能有效地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

根据学生的情况,学生一般会有这样的问题:既是元帅,为何又说“布衣”

呢?

(课堂是个特殊的环境,学生有问题,才能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二、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这就进入了我的第二个环节初

读解什么是布衣,为什么称徐老元帅呢?看看我们能不能在阅读完课文后解

决?

在这个环节中,我带着学生抓住“蓝布旧衣”感受徐老衣着上的布衣,然后

借助工具书查找“布衣”的解释,知道布衣的另一个意思“老百姓,平民”,从文

中的“亲切”、“和蔼”等词,感受徐老如同平常人一样的亲切。

通过介绍徐向前的资料介绍,理解书中的“功高盖世”“战功赫赫”,通过新

娘的心理想法“元帅肯定很威风;元帅府,肯定车马盈门,哨兵不少”,感受到

这位元帅立了不少战功,而且权位高。这里我出示学习资料,并不仅仅为让学

生了解一些背景所用,它更为文本本身的学习服务,帮学生理解了书中的“功高

盖世”“战功赫赫”。

三、再读感受“布衣元帅”的本色

一元帅“功高盖世”,一布衣“一身蓝布旧衣”,说话亲切,和蔼,布衣与元

帅,风马牛不及的两个不同身份,集及一个人身上,这是怎样的一位布衣元帅

呢?是成了一个更大的疑团?随着对课文的再次阅读,学生心中的疑团越滚越

大。是呀?你心中会冒出些什么问题呢?这里我又把矛盾抛向学生。新课程中

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里,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提供学生探究的平

台。

学生可能会说:战功赫赫的元帅,为什么连自己的地毯也要送给三座门招

待所?威风凛凛的大元帅府应是车马盈门,哨兵不少,可为什么却是住在一条

小胡同里,而且还有一扇脱了油漆的大门?为什么摁响门铃,来开门的就是大

名鼎鼎的元帅?…等等等等,学生也许会有许多的为什么,我想正因为这样,

才能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教师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新课程标准中强

调的语文教学还应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这里学生的心中的许多疑问来自于对

课文的再次感知,反思,理解,这是一种思考的过程,是对课文内容的一种整

合和对比而产生的矛盾的火花。

“是呀,大家说得不错,元帅,多大的官职,元帅,给国家立了那么多的汗

马功劳,享受一下未尝不可。为什么你放着自己应该享受的权利,要做一个平

民百姓呢?”这里我顺势利导,将班上的学生拟作为元帅本人,让学生替元帅说

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一来是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了训练,二来又让学生

通过对课文的研读,真正了解这位布衣元帅。在学生的交流中,相机理解“居功

自傲”、“朴实无华”。

这时我相机出示课文第一节中的“办公室墙上,他亲笔书写的‘人民的公

仆’5个大字,就是他一生品质的写照”,是呀,孩子们徐老用五个字概括了自己

这样做的原因,那就是“人民的公仆”,他的一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呀!

四、升华情感,走进了这位“布衣元帅”的生活,了解了徐帅的为人,你想

说什么?

随后,学生再读故事内容,感受徐帅的“朴实无华的本色”,感受徐帅的“布

衣情怀”

学习写法,课堂练笔。可以写身边的同学、老师、亲人,用起小标题的方

法。等等。

五、说板书。

我们说板书其实是一微型教案,它是一聚焦镜,体现教学目的、重点、难

点、教学过程,体现教学的特色与特性。。所以在板书设计上,以重要词句为

点,首先我会将课题中布衣和元帅用不同大小的字体表示,元帅战功赫赫,在

字体上就表现为气宇轩昂些。布衣下,我对照着写“蓝布旧衣”、“和蔼”、“亲

切”,在元帅下方则对应的板书上“功高盖世”、“战功赫赫”“车马盈门”,最后在

板书的正下方,写上人民的公仆。

在这堂课中我要体现的,“以学定教”,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最

想知道什么,最想了解什么,在组织教学。对于课堂环节的处理,要重视激发

学生的兴奋点,如“布衣”与“元帅”的对比,这样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23:32: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3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布衣指什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