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党的最高权力机关

更新时间:2022-12-09 16:14:13 阅读: 评论:0

中考试卷免费下载-清晰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2022年12月9日发(作者:纳兰容若的诗词)

中国的会议制度(三个会议的区别)

一、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四、两会指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一、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全党的最高领导权力机关,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负责

召集。其职权是: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讨论并决定党的重

大问题;修改党的章程;选举中央委员会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五年以上的党龄。中央委

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名额,由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中央委员会委员出缺,由中央委员会候

补委员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递补。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

次。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

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

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必须从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产生。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

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中央书记处是中央政治局和它的

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成员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名,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并主持中央

书记处的工作。

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由中央委员会决定。

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的中央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

此外,中国共产党在中央一级还设有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

联络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政策研究室等部门。

党的会议叫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早期党代会的时间是不确定的。现在党代会不是

每年都开,除了二分之三的代表同意,或者是紧急情况重大情况,可以提前,否则一律按党

章五年举行一次。几月份开也不一定,现在的惯例是九月十月左右。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机关。每5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

会召集。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一级组织提出要求,全国代表大

会可以提前举行;如无非常情况,不得延期举行。职权是:讨论和决定重大问题;修改党章;

选举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党中央”),1927.5.9之前称为中国共产党

中央执行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

中央政治局从1927年5月的五届一中全会开始设立。

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成员均在全国人大,国务院,等国家机构,全国政协,中

共中央各部门及各地担任重要职务。

中国共产党的中央机关报是《人民日报》,党刊为《求是》杂志[1]。

中国共产党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简称“省(市、区、县)党代会”,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

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是地方各级领导机关;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产

生,要体现选举人的意志。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2]。

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如提前或延期举行,由它选举的委员会的任期相应地改变[3]。中国

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党中央”),每届任期5年。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

间,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4]。全国代表大

会如提前或延期举行,它的任期相应地改变。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5年以上的

党龄。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名额,由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中央委员会委员出缺,由

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递补。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

至少举行一次。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在全国代表大会闭

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5]。

中国共产党各地方各级委员会简称“党委”。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和自治州

的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其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5年以上的党龄。县(旗)、自治县、

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其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3年以上的党龄[6]。

中国共产党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在代表

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同级党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本地方的工作,定期

向上级党的委员会报告工作。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常务委员会和书记、副书

记,并报上级党的委员会批准。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在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

期间,行使委员会职权;在下届代表大会开会期间,继续主持经常工作,直到新的常务委员

会产生为止。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定期向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

[7]。

代表与委员会候选人的产生:候选人由党组织推荐。可以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

数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正式选举;也可以先采用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

然后进行正式选举[8]。

中国共产党领导机构

中央委员会(党中央)

中共中央总书记

中央政治局(中央全会闭会期间的党中央)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同上)

中央书记处

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党代会的专用名词:“几届几中全会”

1.“届”:用于定期的会议,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新的

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实行常任制,每届任期5年。但由于政治运动等原因,九大直

到1969年才召开,而十大、十一大均比党章规定提前一年召开,到了1982年的十二大及以

后各次党代会,才真正按“八大”确定的党章的规定,5年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我们某

次党代会的中央委员会议为“几届几中全会”。

2.“中”:是指中共中央委员会议,如“七届二中全会”就是指七大的党代表选出来的中央

委员召开的第二次中央委员会议。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构,简称“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常设机构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和全

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组成人员为全国各个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

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当然有百分之八十为各级官员及中国共产党的各级领导,其

中在军队的代表中有将军一级的军官占百分之六十以上,地方为各省及自治区一级领导,各

省的代表团团长通常为该省省长及中国共产党在该省的委员会书记(请参阅各次大会代表名

单)。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代表产生办法由法律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认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于每年第一季度举行,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

任期五年。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经五分之一以上的代表提议,可

以临时召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由本级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由上次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召集。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选举主席团,由主席团主持会议。

全国人大任期届满的两个月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

如果遇到不能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全体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

数通过,可以推迟选举,延长本届全国人大的任期,在非常情况结束后一年内,必须完成下

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全国人大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召集。如果全国人

大常委会认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大会议。

职权

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决定或建议,修改宪法;

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及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领导下,监督宪法的实施;

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决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

法律;

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提名,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

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名,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一般为前任中国共产党的

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

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并经中国共产党中央组织部批准;

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并经中国共产党中央组织部批准;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

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

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

度安排。团结和民主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两大主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中国共产党和

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共同创立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

长期存在和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中国共产党、

8个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台湾同

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具有广泛的社会基

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又称“新政协”,以别于1946年1月召开的“旧政协”。1945年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重庆谈判,决定为组诸新政府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民主同盟、中国青年党和社会贤达五个方面。同年11月,国民党撕毁政治协商会议决

议,单方面宣布召开“国民大会”,遂使政治协商会议即旧政协解体。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提出召开新的政治

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及国外华

侨积极响应,参加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1月30日,北平宣布和平解放。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开

幕,参加会议的有23个单位的代表共134人。9月17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二次全

体会议正式决定将新政治协商会议定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宣告中国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成立。参加会议的有46个单位的代表共662人。会议通过了《中国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

政府组织法》这三个为新中国奠基的历史性文件。会议还通过了关于国旗、国歌、国都、纪

年等项决议,会议选举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在当时还不具备召开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下,肩负起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职权的重任,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揭开了新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至此,作为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以圆满完成其历史使命而载入史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及对外友好交往活动

中继续发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作用,为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

贡献。

迄今为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举行过九届全国委员会会议。毛泽东当选为第一届全

国委员会主席,周恩来当选为第二、第三、第四届全国委员会主席,邓小平当选为第五届全

国委员会主席,邓颖超当选为第六届全国委员会主席,李先念当选为第七届全国委员会主席,

李瑞环当选为第八届、第九届全国委员会主席,贾庆林当选为第十届全国委员会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

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根据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

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进行政治协商,

并通过建议和批评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

加本会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一切活动以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的准则。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设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

政协全国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中国全国政协每一届的任期为5年,每年举行一次全

体会议。设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和秘书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举行一次。政协全

国委员会设常务委员会主持会务。常务委员会委员由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

务委员组成。全国委员会主席主持常务委员会的工作。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组成主席会议,

处理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

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238人,常务委员299人,主席、副主席、秘书长26人。主席

贾庆林,副主席王忠禹、廖晖、刘延东、阿沛·阿旺晋美、帕巴拉·格列朗杰、李贵鲜、张

思卿、丁光训、霍英东、马万祺、白立忱、罗豪才、张克辉、周铁农、郝建秀、陈奎元、阿

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徐匡迪、李兆焯、黄孟复、王选、张怀西、李蒙、董建华、张梅颖、

张榕明。

政协全国委员会设副秘书长若干人,协助秘书长进行工作。设立办公厅,在秘书长领导

下进行工作。设立若干专门委员会及其他工作机构。十届全国委员会设立了提案委员会、经

济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

会、港澳台侨委员会、外事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等9个专门委员会。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自治州、

设区的市、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凡有条件的地方,均可设立中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各地方的地方委员会。地方各级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各级地方委员会设主席、副主

席若干人和秘书长。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地方委员会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不

设秘书长。各级地方委员会的全体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

政协全国委员会对地方委员会的关系和地方委员会对下一级地方委员会的关系是指导

关系。

目前,全国各级地方政协委员会已有3000多个,共有各级地方政协委员50多万人。

四、两会(以下来自百度)

“两会”并不是一个特定的机构名称,而是对自1978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由于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而且

对于国家运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故简称做“两会”。从省级地方到中央,各地的政协及

人大的全体会议的会期全部基本重合,所以两会的名称可以同时适用于全国及各省(市、自

治区)。

两会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根据中国宪法规定:“两会”召开的意

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

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

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地方每年召开的人大和政协也称为两会,通常召开的时间比全国“两

会”时间要早。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分别于2019年3月3日和5日在北京召开。

人大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政协全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会议时间:每年3月份

会议地点:北京

会议历史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举行了第一届全体会议。参加会议

的代表共662人,包括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少

数民族、国外华侨、宗教界人士等46个单位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具有广泛的代表

性。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决定中华人

民共和国定都于北京,国旗为五星红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采用公元作为中国纪

年;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并选举产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

全国委员会。[1]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同年12月召开了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章程宣告:《共同纲领》已经为宪法所代替;人民政协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已经结束。但是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将继续存在和发挥作用。[1]

此后,从1959年开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开始

同步举行,后者的委员还会列席前者的会议,从此,"两会"概念应运而生,而全国政协比全

国人大提前1至2天开幕。"文革"中,全国政协停止,全国人大则在1975年恢复一届(四届),

因此,自1978年起,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再次完全同步。

全国两会在3月召开的惯例,则始于1985年。此前,会议时间从年初,到年中,到

年末,历年均有不同。以五届全国人大、政协会议为例,一次会议是在2月,二次会议在6

月,三次会议在8月,四次和五次会议则安排在11月。

而自1995年起,每年全国政协均在3月3日、全国人大均在3月5日开幕。人大议

事规则的写法则是"第一季度"。之所以选择在3月,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中心主任蔡定剑

解释说,原因之一,是有元旦和春节两个假期,而春节一般不是1月,便是2月。

会期,也是自1995年起相对固定,除了涉及换届选举的一次会议一般为两个星期

(14-15天)外,历年"两会"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12天左右。[2]

两会组成

全国人大

全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

本政治制度。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集中行使国

家权力。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全权的和最高的地位,其主要职权有:

(一)修改宪法;

(二)监督宪法的实施;

(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四)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

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六)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

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

(七)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八)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九)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十)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十一)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

(十二)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

(十三)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十四)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十五)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人大的组成机构主要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

与全国人大会议不同,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二者的职权在选举、决

议等方面并不完全相同。

人大会议组织机构构成图

政协

全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

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政协全国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每年举行一次全体会议。人

民政协在中央设有全国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以及9个专门委员会,在地方设有政协地方委

员会。每届任期5年,每年举行一次全体会议。[3]

政协会议参与的各方主要有: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参与会议;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4],由原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所创建,于

1948年1月1日成立,是政协的重要组成政党之一;[5]

中国民主同盟[6],于1941年3月19日在重庆秘密成立,其成员有中国青年党、国

家社会党(后改称民主社会党)、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后改称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华职

业教育社、乡村建设协会的成员及其他人士。1942年,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加入,形成现

有格局[7],是政协的重要组成政党之一;

中国民主建国会[8],1945年12月16日,民建在重庆成立,成员主要是爱国的民族

工商业者和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发起人有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复亮、孙起孟等,是

政协的重要组成政党之一;

中国民主促进会[9],由马叙伦、王绍鏊、周建人、许广平、林汉达、徐伯昕、赵朴初、

雷洁琼、郑振铎、柯灵等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于1945年12月30日在上海建立[10],是政

协的重要组成政党之一;

中国农工民主党,于1930年8月9日在上海成立[11],是政协的重要组成政党之一;

中国致公党[12],中国致公党是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和其他有海外关系的代

表性人士组成的政党,于1925年10月成立于美国旧金山,是政协的重要组成政党之一;

九三学社,前身为抗日战争后期一批进步学者在重庆组织的"民主科学座谈会",后为纪

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改建为九三学社,是政协的

重要组成政党之一;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13],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是由台湾省人士组成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1947年11月12日在香港成立,

[14]是政协的重要组成政党之一;

此外,参与政协会议的还有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15]中国科学技术

协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文化艺术界,科学技术界,社

会科学界,经济界,农业界,教育界,体育界,新闻出版界,医药卫生界,对外友好界,社

会福利界,少数民族界,宗教界,特邀香港人士,特邀澳门人士,特别邀请人士等。

政协会议组织机构构成图

会议议程

人大

3月5日(星期一)

上午9时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会)

1.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2.审查国务院关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3.审查国务院关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中央和

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4.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王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下午3时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3月6日(星期二)

上午9时代表小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下午3时代表小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3月7日(星期三)

上午9时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

下午3时代表小组会议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

3月8日(星期四)

上午9时代表团全体会议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推选监票人

下午3时代表小组会议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3月9日(星期五)

上午9时代表小组会议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修改稿,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下午3时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1.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

2.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

3月10日(星期六)

上午9时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下午3时代表小组会议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3月11日(星期日)

上午9时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建议表决稿,大会关于设立第

十三届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决定草案,关于第十三届全国人大

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人选的表决办法草案;酝酿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副主任委员、委员的人选

下午3时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1.表决总监票人、监票人名单草案

2.投票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

3.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工作的报告

3月12日(星期一)

上午9时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下午3时代表小组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3月13日(星期二)

上午9时代表大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1.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草案的说明

2.听取国务委员王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3.表决大会关于设立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决定草案

4.表决大会关于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

委员人选的表决办法草案

5.表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

委员人选名单草案

6.表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

委员人选名单草案

下午3时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监察法草案

3月14日(星期三)

上午9时代表小组会议审议监察法草案

下午3时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3月15日(星期四)

大会休息

3月16日(星期五)

上午9时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监察法草案修改稿,关于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的决定草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和决定任命的办法草案

下午3时代表团全体会议酝酿协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的人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人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副委员长、秘书长的人选

3月17日(星期六)

上午9时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1.表决关于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草案

2.表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和决定任命的办法草案

3.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4.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5.选举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

下午3时代表团全体会议酝酿国务院总理的人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

委员会副主席、委员的人选;酝酿协商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人选,全国人大常委会

委员的人选

3月18日(星期日)

上午9时代表大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1.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

2.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的人选

3.选举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

4.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5.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6.选举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下午3时代表团全体会议酝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

各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内务司法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

外事委员会、华侨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

等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的人选

3月19日(星期一)

上午9时代表大会第七次全体会议

1.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2.分别表决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内务司法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

卫生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华侨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

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

委员人选名单草案

下午3时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年度计划、年度预算、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

工作报告的六个决议草案和监察法草案建议表决稿

3月20日(星期二)

上午9时代表大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闭幕会)

1.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2.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

3.表决关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草案

4.表决关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

的决议草案

5.表决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6.表决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7.表决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8.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讲话

9.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讲话

闭幕

开会时间:上午9时至11时30分

下午3时至5时30分

日程如需调整,由主席团常务主席决定[16]

政协

3月3日(星期六)

下午3时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会

1.听取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听取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3月4日(星期日)

上午9时小组会议(审议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下午3时小组会议(审议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3月5日(星期一)

上午9时列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

1.听取政府工作报告

2.听取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下午3时小组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3月6日(星期二)

上午9时小组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下午3时界别联组会议(有二个以上小组的界别安排联组形式,联系本界别实际讨论政府工

作报告)

3月7日(星期三)

上午9时小组会议(讨论宪法修正案草案)

下午3时小组会议(讨论宪法修正案草案)

3月8日(星期四)

上午9时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

1.听取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2.大会发言

下午3时小组会议(审议政协章程修正案草案)

3月9日(星期五)

上午9时小组会议(审议政协章程修正案草案)

下午3时列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

1.听取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3月10日(星期六)

上午9时小组会议(讨论"两高"工作报告)

下午3时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

大会发言

3月11日(星期日)

全天委员休息

3月12日(星期一)

上午9时小组会议(围绕本小组关注热点问题议政建言)

下午3时小组会议(结合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政协全国委员会2018年协商计划讨论政协工作)

3时主席团常务主席会议第一次会议

审议提交主席团第二次会议审议的选举办法草案、建议人选名单草案和各项决议草案

4时主席团第二次会议

1.审议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办法(草案)

2.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建议人选名单

3.审议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4.审议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草案)

5.审议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政治决议(草案)

3月13日(星期二)

上午9时小组会议(审议各项决议草案、选举办法草案、候选人名单草案,推举监票人和选

举准备工作)

下午3时小组会议(讨论监察法草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3月14日(星期三)

上午委员机动

9时主席团常务主席会议第二次会议

1.听取分组会议情况的综合汇报

2.审议提交主席团第三次会议审议的有关文件

10时主席团第三次会议

1.通过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办法

2.通过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候选人名单

3.审议通过总监票人、监票人名单

4.通过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5.通过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草案)

6.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草案)

7.通过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政治决议(草案)

下午3时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

选举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

3月15日(星期四)

上午9时30分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闭幕会

1.通过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2.通过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3.通过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案

审查情况的报告

4.通过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政治决议

(会后全体委员合影)

注:日程如有变化,由大会秘书处另行通知[17]

代表变动

政协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代表总数2158人。[18]

人大代表

在全国人大方面,2013年3月以来,因"去世"、"提出辞职"、"罢免"3类原因,十二届

全国人大代表的代表资格终止共53名。其中,去世12名,请辞19名,罢免22名。其中,

已确认因违纪违法提出辞职和被罢免的人大代表共34名,占总数的64.2%。全国政协原副

主席苏荣是级别最高者,总后勤部原副部长刘铮是截至目前唯一的军队人大代表。十二届全

国人大5年间,近30名代表因违纪违法终止资格。[19]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主持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35个选举单位共选举产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980名。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根据

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提出的审查报告,确认2980名代表的代表资格全部有效。[20]

政府报告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是国务院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提请全国

人大代表进行审议。[21]

两会冷知识

两会代表可以请假吗?

自2006年起,全国政协规定,凡不请假私自缺席的委员姓名都将在会议结束时予以公

布。[22]

按照规定,直接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应向本级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机构递交书面

请假报告,由人事代表工作机构报常委会主任或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审批。[23]

对于政协委员而言,全国政协会议章程中并没有就请假事宜作出明确规定。按照各地

方政协的相关规定,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除身体特殊原因外,必须按时参

会;其他委员如确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参会,可以提前向政协主席申请批准。[24]

为什么两会都在三月开?

由于人民代表大会要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3

月的时间刚好足够处理相关事宜;并且农历春节一般会在一月到二月举行,所以选在3月可

以避免与春节相重叠。[25]

政协为什么比人大提前两天?

人大在做决策前,要把决策先提交给人民及各界代表,在政协里面进行协商、讨论、

审议,政治协商纳入决策层面中,决策前要进行充分的协商,所以政协会议在人大会议之前

开。[25]

如何成为政协委员?

政协委员由推荐协商产生,本届党委、组织部决定下届政协委员的大致界别及其他要

达到的标准,然后分配指标,确定名单并公布。推荐时使用《政协委员推荐表》,表中主要

填写政绩、社会地位、参政议政资格和能力和所属部门单位意见。[25]

人大代表一当就是五年吗?

从第一届人大到再次选举人大代表中间隔了4年零7个月,第二届则隔了5年零8个

月,第三届隔了10年,第四届隔了3年零1个月。后来,在198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中,才正式规定每届代表的任期为5年。[25]

议案和提案之间的区别是?

议案是人大的专用词,在投票通过之后才会有法律的约束力;提案是由政协委员向人大

或政府提出的,其针对的是大政方针、社会生活等重大问题,主要体现的是政协的参政。[25]

议案是怎样提出的?

议案是由多个代表联合提出的。全国人大一个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代表可以提出议案。

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因为有的代表团不到30个人,比如宁夏代表团。[25]

政协委员为什么有好多是明星?

全国政协有几个重要的界别就是"文化艺术界"、"体育界"以及"新闻出版界",这些界别

很容易出明星委员的。[25]

投票表决可以鼓掌通过吗?

从1949年全国政协成立到1966年,两会的投票方式是鼓掌、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

1953年明文规定县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法,但是1958年以后,

各地的靠鼓掌来投票的"鼓掌通过"依然屡见不鲜。[25]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全国人大出现

了电子投票器,支持、反对、弃权有各自不同的颜色,鼓掌通过的形式率先在全国两会上得

到了废除。[26]此后进入二十一世纪,南京等地的各地方两会也开始明文禁止"鼓掌通过"

的形式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在投票通过之后大家鼓掌庆祝[27]。

两会涉及到立法,修改宪法及法律,决定国家重大事项,确定国家元首。不过最重要的

还是党代会,党代会的每次决议都是全国各阶层、政府、学校等等必须积极落实的方针政策,

是每一个党员的行动目标和工作任务。

本文发布于:2022-12-09 16:14: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35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哥伦布的故事
下一篇:一时瑜亮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