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北冥有鱼》中考题汇总(含答案)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3题。(15分)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
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
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
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
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7.下列句子中“是”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
A.亦若是则已矣B.是进亦忧,退亦忧
C.是谓大同D.今夕是何年
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C.困于心,衡于虑D.其人舍然大喜
9.请你写出与“鹏”有关的成语或诗句。(1分)
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0分)
7.D
8.B
9.(1分)示例:鹏程万里(或示例:九万里风鹏正举)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请阅读《北冥有鱼》完成第9——12题。(12分)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
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
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
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9.下列加点字注音有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北冥(míng)B.鲲之大(kūn)C.抟扶摇(chuán)D.徙于南冥(xǐ)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北冥()(2)志怪者也()(3)海运()(4)怒而飞()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2.庄子写这则寓言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9.(2分)C
10.(4分)(1)同“溟”,海。(2)记载(3)海水运动(4)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11.(4分)(1)乘着旋风盘旋而起,飞往九万里的高空。它是乘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北海
的。(2)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动荡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
12.(2分)万物都要有所凭借,都是不自由的。(意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2题。(9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
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
矣。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志怪者也志:记载。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上:向上。
C.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息:气息,这里指风。
D.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极:至。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12.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答案:
10.D解析极:尽头。
11.(1)这只鸟,海水运动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海去了。(2)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12.说明了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所待”,都未能摆脱世俗的束缚。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15分)
《北冥有鱼》(《庄子.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
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
(2)《齐谐》者,志怪者也。怪:。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
(4)野马也,尘埃也。野马:。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
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
冥。
11、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4分)
12、你喜欢鲲鹏吗?谈谈你的理由。(3分)
答案:
9、(4分)
(1)同“溟”,海。(2)形容词用作名次,奇怪(怪异)的事物。
(3)盘旋飞翔。(4)山野中的雾气。
10、(4分)
(1)用力鼓动翅膀飞,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
(2)这种鸟,海水运动时就要迁徙到南海。
11、作者笔下的“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12、示例一:我喜欢鲲鹏。因为鲲鹏入深海,翔九天,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搏击长空,纵横大海,
就像诸葛亮、毛泽东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示例二:我不喜欢鲲鹏。因为我喜欢知足常乐,淡泊名利,就像普通的劳动者,他们爱岗敬
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阅读下面【甲文】【乙文】两段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文】北冥有鱼
《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
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9、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怒而飞()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亦若是则已矣()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1、对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浓墨重彩的描绘出一幅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北海飞往南海的壮丽图景。
B.文中的大鹏是一个伟岸强大的形象,这样的形体中蕴含着无比强大的力量。
C.世间万物都是生物气息的吹动的结果,所以即使如同鹏鸟一般的强大,依然要借助风力才可以扶摇
直上九万里。
D.本文前三句以排比的形式联结成一个整体,结构严密,读来语气连绵,音律流畅。
【乙文】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
“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
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12.对文中划线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3分)
A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B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C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D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13.选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结合自身经历说一说。(3分)
答案:
9、(1)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2)抟:盘旋飞翔(3)是:
这样
10(1)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振翼拍水,水浪远达三千里
(2)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11、D
12、B
13、列子学射的道理是学习做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掌握了规律,才能把事情办好。比如:
学习的时候不能心存侥幸,必须要掌握方法,举一反三,让偶然变成必然。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10——15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
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
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
则已矣。
(选自课文《<庄子>二则》)
【乙】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①智之
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
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
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④。”
(选自《韩非子·喻老》)
注释:①患:担忧②睫:眼毛
③庄跻:楚国的大盗,实为人民起义领袖,与楚王不同时,系寓言假托。
④明:眼睛明亮,引申为明智
10.(1分)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2处)
庄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11.(2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怒而飞怒:________
(2)志怪者也志:________
(3)楚庄王欲伐越伐:________
(4)王乃止乃:________
12.(2分)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化而为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B.安知鱼之乐/王之伐越,何也
C.去以六月息者也/不以千里称也
D.不知其几千里也/安求其能千里也
13.(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4分)从课文的节选部分来看,庄子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写出一个与“鹏”有关的
文学形象或一句诗词名句或一个成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庄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11.振动翅膀记载想要于是
12.D
13.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14.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丧失土地数百里,这说明楚国军队软弱。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23:29: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3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