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萨文河畔

更新时间:2022-11-12 23:29:00 阅读: 评论:0

优师达家教网-50kw用多大的电缆


2022年11月12日发(作者:樱花草简谱)

15

古今中外勤奋成功的人事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古今中外勤奋成功的人事迹》

的内容,具体内容:人生是一座可以采掘开拓的金矿,但总是因为人们的

勤奋程度不同,给予人们的回报也不相同。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古今

中外勤奋成功的人,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古今中外勤奋成功的人篇1...

人生是一座可以采掘开拓的金矿,但总是因为人们的勤奋程度不同,给

予人们的回报也不相同。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古今中外勤奋成功的

人,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今中外勤奋成功的人篇1

苏步青,1901年生,我国着名数学家、学者,曾任复旦大学名誉校长。

他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在地里劳动:放牛、割草、犁田,什么

都干。那时他想,这辈子肯定没有读书的机会了。

恰好,村里一户有钱人请了家庭教师,教他的公子读书。苏步青有空,

就在窗外听听,随手写写画画。想不到,那位公子没学好,苏步青却因此

学到不少知识。他的叔叔见他这么想学习,便拿出钱,说服苏步青的爸爸,

把他送到百里之外的一所小学去读书。

在小学的第一个学期,苏步青考了个倒数第一名,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

热忱地鼓励他。这使苏步青大受感动,决心发愤图强。真下了决心,情况

就不一样了,从第二学期起一直到大学毕业,他每学期都考第一。

苏步青是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典范。他从小学起,就抓紧时间读了好

多好书。进初中后,他的第一篇作文交上去,教师一看,那写作方法,很

25

像是古代着名的《左传》的写法,便怀疑这是不是苏步青自己写的。上课

时,老师要考考他,随便点了《左传》上的一篇文章,要他说说写的是什

么。不料,他立即一字不错地把那篇文章背给老师听。这使老师和同学们

大吃一惊:原来,他读《左传》读得能够背出来了!

古今中外勤奋成功的人篇2

自从传言有人在萨文河畔散步时无意发现金子后,这里便常有来自四面

八方的淘金者。他们都想成为富翁,于是寻遍了整个河床,还在河床上挖

出很多大坑,希望借助它找到更多的金子。的确,有一些人找到了,但另

外一些人因为一无所得而只好扫兴归去。

也有不甘心落空的,便驻扎在这里,继续寻找。彼得弗雷特就是其中的

一员。他在河床附近买了一块没人要的土地,一个人默默地工作。他为了

找金子,已把所有的钱都押在这块土地上。他埋头苦几个月,直到土

地全变成坑坑洼洼,他失望了——他翻遍了整块土地,但连一丁点金子都

没看见。

6个月以后,他连买面包的钱都快没有了。于是他准备离开这儿到别处

去谋生。

就在他即将离去的前一个晚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

三夜。雨终于停了,彼得走出小木屋,发现眼前的土地看上去好像和以前

不一样:坑坑洼洼已被大水冲刷平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一层绿茸茸的小

草。

"这里没找到金子,"彼得若有所悟地说,"但这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

来种花,并且拿到镇上去卖给那些富人。他们一定会买些花装扮他们华丽

35

的客堂。如果真这样的话,那么我一定会赚许多钱,有朝一日我也会成为

富?人......"

彼得仿佛看到了将来,美美地撇了一下嘴说:"对,不走了,我就种花!"

于是,他留了下来。彼得花了不少精力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

丽娇艳的各色鲜花。

他拿到镇上去卖,那些富人一个劲地称赞:"噢,多美的花,我们从没

见过这么美丽鲜艳的花!"他们很乐意付少量的钱来买彼得的花,以便使他

们的家庭变得更富丽堂皇。

5年后,彼得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成了一个富翁。

"我是唯一的一个找到真金的人!"他时常不无骄傲地告诉别人,"别人在

这儿找到黄金之后便远远地离开,而我的金子是在这块土地里,只有诚实

的人用勤劳去采集。"

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勤奋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

路,打开幸运之门的钥匙。

古今中外勤奋成功的人篇3

1910年,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的一个小县城——金坛。他小时候,家中

清贫,父亲在小镇上开了个小杂货铺,代人收购蚕丝,一家人过着半饥不

饱的生活。华罗庚上初中时,对数学产生了特殊的兴趣,他的老师王维克

很器重这个聪明机灵的少年,常常单独辅导他,给他出一些难题做,这使

少年华罗庚得益匪浅。

华罗庚在金坛中学念完初中后,因家里无力再供他上学,只得辍(chu)

学到父亲的小杂货店里帮助料理店务。可这位酷爱数学的年青人,人虽然

45

守在柜台前,心里经常琢磨的还是数学。王维克老师借给他几本数学教材:

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一本微积分。华罗庚便跟着这几位不会说话

的老师步入了高等数学的大门。华罗庚18岁那年,在王维克老师的帮助

下,到金坛中学当了一名会计兼管学校事务工作。他曾回忆当时艰难的生

活:"除了学校里繁重的事务外,早晚还要帮助料理小店的事务。每天晚

上大约8点钟才能回家。清理好小店的帐目之后,才能钻研数学,常常到

深夜。"不久,金坛县流行伤寒,华罗庚不幸染病,卧床半年。后来病慢

慢好了,可是左脚却弯曲变形,落了个跛足的终身残疾。

华罗庚在贫病之中刻苦自学,不但读了许多书,而且还勤于独立思考,

敢于向权威挑战。19岁那年,他发觉一位大学教授的论文写错了。便把自

己的看法写成一篇文章,题目叫《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不能成立

之理由》,于次年发表在上海的《科学》杂志上。随后,华罗庚又连续发

表了几篇数学论文,署名"金坛人"。

这个在数学论坛上崭露头角的"金坛人",引起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

庆来教授的注意。当他打听到这个数学奇才原来是个只读过初中的小青年

时,深为震惊,便写信邀华罗庚来当时北平的清华大学数学系当管理员。

到清华后,华罗庚的进步更快了。他自学了英语、德语。24岁时,已能用

英文写作数学论文。25岁时,他的论文已引起国外数学界的注意。28岁

时,他当上了西南联大教授。后来,他又被熊庆来教授推荐到英国剑桥大

学去深造。

华罗庚成功了!在走过坎坷的自学之路后,他成了世界著名的数学大师,

国外数学界这样评价他:"华罗庚教授的研究著作范围之广,足可使他堪

55

称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数学家之一"。

40年代后期,华罗庚应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之聘,在那里当教授。华罗庚

在那里有着优异的生活、科研环境:他的住屋有4间卧室,2间浴室,还

有一间可容纳五六十人开酒会的客厅。大学还给他配备了4个助手、1个

打字员。

但是,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时,华罗庚却不再留恋美国的优异条件,

踏上了返回祖国的旅程。他说:"为了抉择真理,我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

族,我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应当回去!"

1950年的一天,这位已担任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的著名教授,

在填写户口簿时,在"文化程度"一栏里写了"初中毕业"4个字。这虽然使

许多人惊讶不已,却是事实:他的的确确只有一张初中毕业证书。这位数

学大师的数学知识,几乎都是通过自学获得的!

1983年10月,华罗庚重游美国,接受了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荣誉称

号。这是美国科学院120年历史上第一次把这个荣誉称号授予一位中国科

学家。美国科学院院长在向华罗庚致赞词的时候说:"他是一个自学出身

的人,但他教育了千百万的人们。"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23:2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3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雾英语
下一篇:二叟钓鱼
标签:萨文河畔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