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杨花吴融

更新时间:2022-12-09 14:41:35 阅读: 评论:0

大一数学简单建模论文范文-笔者


2022年12月9日发(作者:蓝色)

诗歌鉴赏--杨花“意象”的解读

诗歌鉴赏

--------杨花“意象”的解读

古人把柳絮称作杨花(把垂柳称做垂杨,有时杨柳合称,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这

么一叫,本身就有感情色彩。把这样一种絮状物叫做花,至少有一种喜爱的表示。杨花的确

太特别了,别的花只有长在枝头,绿叶相扶,才会格外妖娆,杨花却是要离开枝头飞起来,

才能给春天增添一种况味。在古人的笔下,那纤细洁白的杨花经常被情绪化。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王昌龄因不拘小节而无端遭贬,诗人是充满同情与关切的。首句写景,独取漂泊无定的

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也就融情入景。

宋词中也多有关于杨花的描写。晏殊的“春风不解禁杨花,朦胧乱扑行人面”,在纷纷扬

扬的杨花中,让人感到的是淡淡的闲愁。“中厅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月色中的杨

花给人的是宁静的感觉,这是张先最得意的词句。女词人朱淑真的杨花,则是一种生命的放

飞:“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春还去,独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苏东坡更

是写杨花的高手,杨花在他那里,一会儿寄托着思妇怀人的幽情,“去年相送,馀杭门外,

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一会儿又如沦落天涯的离人,“似花还似

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而曾巩却对杨花不屑一顾,“乱

条犹未复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解把飞花蒙月日,不知天地有清霜。”在他眼里,漫天飞

舞,蒙蔽日月的杨花,就像个得意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在文人的眼里,杨花到底是不一样的;而在一般人眼里,垂杨是柔丽的,可杨花却有些

轻浮,如一个感情不太专一的女性,想来,“水性杨花”一语,任何女性听了都不会高兴。

杨花本无情无思,只因人有情。我们在解读“杨花”这一意象时,要根据杨花的纤细洁白、

轻柔漂浮的特点,结合具体的语境,正确的把握其含义。

吳融[唐]:

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蒙蒙。百花常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

一种融融的的暖意在身上流动。我渐渐感觉到周遭的声音:风声,树叶的沙沙声。我可

以渐渐感觉到略带潮湿的泥土的气息。我听到了燕子的呢喃。阳光开始暖融融的照在我的身

上。周身彻骨的痛苦仿佛一下子减小了很多。这些平素最平常的东西:阳光,泥土和天籁,

此刻却是我生命中最为珍贵的东西。

韩愈<<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

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

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

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

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

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

象。

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

“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不仅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

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

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再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我们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

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

有新意。你看,“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这

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

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本文发布于:2022-12-09 14:41: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31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一的多音字
标签:杨花吴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