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投地(头)走头无路(投)装黄门面(璜)众口烁金(铄)中流抵柱(砥)
直接了当(截)自曝自弃(暴)置若惘闻(罔)真知卓见(灼)张慌失措(皇)
仗义直言(执)责无旁代(贷)再接再励(厉)运筹帷握(幄)欲盖弥张(彰)
营私舞敝(弊)沓无音信(杳)同仇敌慨(忾)投机捣把(倒)图穷匕现(见)
退化变质(蜕)文过是非(饰)无耻滥言(澜)相形见拙(绌)消声匿迹(销)
心浮气燥(躁)形消骨立(销)修茸一新(葺)修养生息(休)宣宾夺主(喧)
诩诩如生(栩)暇思迩想(遐)一张一驰(弛)一愁莫展(筹)言简意该(赅)
挺而走险(铤)叹为观只(止)世外桃园(源)如法泡制(炮)磬竹难书(罄)
轻歌漫舞(曼)前踞后恭(倨)迫不急待(及)破斧沉舟(釜)披星带月(戴)
披肝历胆(沥)篷筚生辉(蓬)沤心沥血(呕)奴颜卑膝(婢)弄巧成绌(拙)
暗然失色(黯)按步就班(部)白璧无暇(瑕)别出新裁(心)病入膏盲(肓)
并行不背(悖)不加思索(假)草管人命(菅)层峦迭嶂(叠)缠绵悱测(恻)
陈词烂调(滥)穿流不息(川)惮精竭虑(殚)耳儒目染(濡)飞扬拔扈(跋)
愤发图强(奋)蜂涌而至(拥)斧底抽薪(釜)富丽堂黄(皇)肝脑途地(涂)
感人肺腹(腑)膏梁子弟(粱)功亏一匮(篑)鬼计多端(诡)海角天崖(涯)
汗流夹背(浃)好高鹜远(骛)和霭可亲(蔼)轰堂大笑(哄)怙恶不俊(悛)
涣然一新(焕)积毁消骨(销)急流勇退(激)坚如盘石(磐)金榜提名(题)
金壁辉煌(碧)精神焕散(涣)苦心孤旨(诣)口干舌躁(燥)烂竽充数(滥)
离经判道(叛)礼上往来(尚)历兵秣马(厉)历精图治(励)缭原烈火(燎)
留芳百世(流)流言非语(蜚)龙盘虎据(踞)录录无为(碌)落英宾纷(缤)
貌和神离(合)美玉无暇(瑕)明辩是非(辨)名列前矛(茅)明火直仗(执)
名记不忘(铭)摸糊不清(模)莫不关心(漠)默守成规(墨)目不交捷(睫)
脑羞成怒(恼)凤冠霞佩(帔)振人心魄(震)民生凋弊(敝)不温不火(瘟)
坐想其成(享)前扑后继(仆)兵慌马乱(荒)融汇贯通(会)巾国英雄(帼)
日新月益(异)背景离乡(井)如洪气势(虹)空空如野(也)淋漓尽至(致)
蛋丸之地(弹)怨天由人(尤)无可非异(议)洁然一身(孑)直言不诲(讳)
锋芒必露(毕)故名思义(顾)相反相承(成)事得其反(适)劳役结合(逸)
占了上峰(风)包罗万项(象)轻而一举(易)不可名壮(状)道貌暗然(岸)
无精打彩(采)浮想联篇(翩)物及必反(极)无可质疑(置)及及可危(岌)
人才倍出(辈)养尊处悠(优)受益非浅(匪)不求慎解(甚)出类拔粹(萃)
自立更生(力)不可就药(救)忧心重重(忡)孩啼时代(提)争争日上(蒸)
功不可抹(没)致关重要(至)应辨能力(变)珊珊来迟(姗)人至义尽(仁)
义气用事(意)余勇可估(贾)永保青年(葆)举旗不定(棋)无则加免(勉)
冒然行动(贸)哀声叹气(唉)针贬时弊(砭)当物之急(务)辛辛学子(莘)
腆不知耻(恬)彼彼皆是(比)苇编三绝(韦)百孔千窗(疮)炉火纯清(青)
自名得意(鸣)胜气凌人(盛)一本万历(利)势均利敌(力)悬梁刺骨(股)
名思苦想(冥)珠丝马迹(蛛)全宜之计(权)老声常谈(生)一獗不振(蹶)
立杆见影(竿)大气晚成(器)精兵减政(简)委屈求全(曲)棉里藏针(绵)
合盘托出(和)举止安祥(详)大名顶顶(鼎)立案侦察(查)勾通南北(沟)
纷至踏耒(沓)以老卖老(依)口密腹箭(剑)山青水秀(清)不及不离(即)
一泄千里(泻)嘻笑怒骂(嬉)滥芋充数(竽)卑躬曲膝(屈)岂人忧天(杞)
吊以轻心(掉)发聋震聩(振)惩前必后(毖)坐地分脏(赃)乌和之众(合)
吖ā(不读ya常见药名用字)畚箕:běnjī匕首:bǐ(不读bì和bí)
泌阳:bì(不读beiyang)胳臂:bei轻声(不读bì,膀臂读bì)针砭:
biān(不读biǎn)谄媚:chǎn上声羼水:chàn霓裳羽衣:cháng(误
读shang,“初闻涕泪满衣裳”“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等中的“裳”都该读
chang)一场雨一场大战:cháng(不读chǎng,用于事情的经过),三场比赛
跳场舞(chǎng,用于文体活动)匀称称职称心如意对称:chân(不读
cheng)种:chïng(姓氏)憧憬:chōng(不读chïng)驰骋:chích
ěng(不读chãng)鞭笞:chī(不读chì)处暑处境处世为人处于:ch
ǔ(不读去声)揣着书:chuāi(区别:揣测chuǎi)啜:chuài(姓氏)档
案:dàng(无dǎng音)安步当车:dàng(不读平声)订正:dìng(无dī
ng音)胴体:dîng去声(不读tong)句读:dîu掇拾:duō(拾掇
的意思不读duî。在拾掇里读轻声。)菲薄:fěi(芳菲是平声)氛围:fē
n(无去声)果脯:fǔ准噶尔:gá呱呱坠地:gū(不读gua)力
能扛鼎:gāng(不读kǎng)契诃夫唐吉诃德:hē(不读ke)和泥和面:
huï搅和,和稀泥:huî窗明几净:jī(误读上声)嫉妒:jí(区别忌妒jì)
给予:jǐ上声(不读gei,与“给以”相区别)人才济济:jǐ(不读jì)渐
染东渐入海:jiān(不读jiàn)粳米籼米:jīngxīan(不读gengshan)强
劲劲敌劲旅:jìng(不读jin)靓妆jìng:(不读liàng)循规蹈矩矩形:
jǔ(误读去声)睛纶:jīng(不读qíng)倥偬:kǒngzǒng棕榈:lǘ(误
读上声)酩酊:mǐngdǐng(都不是平声)披靡:mǐ(不读mí)泥淖:
nào(不读zhao)睥睨:pìnì(不读bi)剽窃剽悍:piāo(不读piáo)
骠勇:piào(不读biāo)开封繁塔繁(姓氏):pï一曝十寒牵强附会:qi
ǎng(误读qiáng)浙江天台山台州tāi(姓氏地名里的字要注意读音的不同)
叶韵:xiã(不读yâ)眩晕xuànyùn:(不读xuányūn)倾轧:yà(不是
zha)伛偻:yǔlǚ熨贴:yù谮言:zân(不读zan)卷帙浩繁zh
ì:(不读yì)博闻强识:zhì(误读shi)莺啼鸟啭:zhuàn(不是上声)
白术:zhú本表只标注字的正确读音,而不收容易读错的音,以免加重负担,
甚至加深错误印象。A挨(āi)近挨(ái)饿白皑皑(ái)狭隘(ài)谙(ān)熟
熬(āo)菜拗(ǎo)断B同胞(bāo)炮(bāo)羊肉蓓(bâi)蕾奔(b
ēn)波卑鄙(bǐ)包庇(bì)复辟(bì)C搽(chá)粉嘈(cáo)杂
参(cēn)差(cī)差(chā)错偏差(chā)啜(chuî)泣踌(chïu)躇(chú)不啻(chì)叱
(chì)咤憧(chōng)憬忖(cǔn)度伺(cì)候烟囱(cōng)从(cïng)容淙(cïng)淙流
水D胴(dîng)体装订(dìng)恫(dîng)吓逮(dài)捕档(dàng)案句读
(dîu)E阿(ē)谀婀(ē)娜讹(ã)诈扼(â)要F
蜚(fēi)声菲(fěi)薄果脯(fǔ)氛(fēn)围肤(fū)浅仿佛(fú)凫(fú)水篇幅(fú)拂(fú)
晓怫(fú)然G准噶(gá)尔大动干戈(gē)粗犷(guǎng)脖颈(gěng)鳜
(guì)鱼刽(guì)子手供(gōng)给供(gîng)认口供(gîng)佝(gōu)偻桎梏(gù)
骨(gǔ)气蛊(gǔ)惑商贾(gǔ)聒(guō)噪H哈(hǎ)达巷(hàng)道横(hâ
ng)财豢(huàn)养污秽(huì)干涸(hã)上颌(hã)负荷(hâ)附和(hâ)J
凯(jì)觎缄(jiān)默发酵(jiào)粳(jīng)米镌(juān)刻诡谲(juã)脊(jǐ)梁给(jǐ)予
狙(jū)击隽(juàn)永痉(jìng)挛渐(jiān)染眼睑(jiǎn)离间(jiàn)僭(jiàn)越龟(jū
n)裂龃(jǔ)龉颈(jǐng)项K顑(kǎn)颔鸟瞰(kàn)窠(kē)臼倥(k
ǒng)偬zǒng感喟(kuì)L仓廪(lǐn)羸(lãi)弱罹(lí)难M
靡(mǐ)丽阴霾(mái)蓦(mî)然耄(mào)耋diã联袂(mâi)N羞赧(nǎn)
泥淖(nào)木讷(nâ)气馁(něi)O呕(ǒu)吐P迫(pǎi)击
炮坯(pī)胎扁(piān)舟饿殍(piǎo)湖泊(pō)炮(páo)制炮(páo)烙luî胚(pēi)
胎喷(pân)香抨(pēng)击Q绮(qǐ)丽衾(qīn)枕惬(qiâ)意龟(qiū)兹c
í颀(qí)长岐(qí)途麇(qún)集修葺(qì)休憩(qì)掮(qián)客悭(qiān)吝戕(qi
āng)害黢(qū)黑缱(qiǎn)绻quǎn强(qiǎng)迫勉强(qiǎng)襁(qiǎng)褓翘(qiá
o)楚翘(qiáo)首讥诮(qiào)地壳(qiào)胆怯(qiâ)R稔(rěn)知攘(rǎng)
除(ruî)大丰稔(rěn)荏(rěn)苒rǎnS稼穑(sâ)芟(shān)除倏(shū)忽
T趿(tā)拉拓(tà)本悲恸(tîng)朝暾(tūn)W逶(wēi)迤yí违
(wãi)反崔嵬(wãi)桅(wãi)杆圩(wãi)田推诿(wěi)猥(wěi)琐龌(wî)龊chuî斡
(wî)旋X狡黠(xiá)霰(xiàn)弹叶(xiã)韵颉(xiã)颃hángY
殷(yān)红园囿(yîu)囹líng圄(yǔ)佯(yáng)装衍(yǎn)变梦魇(yǎn)俨(yǎn)
然吊唁(yàn)赝(yàn)品Z臧(zāng)否pǐ谮(zân)言箴(zhēn)言踯
(zhí)躅zhú压轴(zhîu)恣(zì)意箭镞(zú)帝祚(zuî)
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
徒弟。
3、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
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
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
管理工作。
9、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0、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1、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2、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
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今,表示另提一事。
13、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
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4、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
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
指不好的结果。
15、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
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
明。
17、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18、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
缺乏经验。
19、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
存亡等情况。
20、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21、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
着。
22、纵情:古,骄傲,如“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今,尽情。
23、见机:古,看到细微的预兆,如“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今,看
机会,看形势,如“见机行事”。
24、猖狂:古,狂放,不拘礼法,不含贬义,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今,肆无忌惮。
25、学者:古,求学的人,如“古之学者必有师”;今,在学术上有一定成
就的人。
26、从而:古,两个词,“从”是“跟从”的意思,“而”是连词,如“吾
从而师之”;今,连词,表示目的或结果。
27、众人:古,一般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今,大家,
很多人。
28、不必:古,不一定,如“弟子不必不如师”;今,不需要。
29、气候:古,天气,如“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今,一定
地区内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候情况,或比喻动向、情势等。
30、经营:古,收藏,名词,如“韩魏之经营”;今,动词,计划或管理。
31、可怜:古,可惜,如“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可爱,“可怜九月
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今,对他人的不幸表示感谢怜悯。
32、从事:随从人员,名词,如“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今,干某项事
业。
33、其实:古,它的真相,如“自以为得其实”;今,承上文转折,表示所
说的是实际情况。
34、方丈:古,一丈见方,如“室仅方丈,可容一人”;今,寺院的主持。
35、往往:古,到处,如“墙往往而是”;今,相当于“每每”“常常”。
36、颜色:古,脸色,如“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今,色彩。
37、不行:古,不能走路,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今,不可以。
38、成立:古,成人自立,如“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今,组织机构等筹
备成功,开始存在。
39、洗马:古,太子的侍从官,如“寻蒙国恩,除臣子洗马”;今,给马洗
身。
40、上报:古,报答皇恩,如“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今,向上级报告。
41、告诉:古,申诉苦衷,如“则告诉不许”;今,说给人听,使人知道。
42、区区:古,拳拳之情,如“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今,数量少,不重要。
43、辛苦:古,辛酸苦楚,如“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
知”;今,身心劳苦。
44、侥幸:古,幸运,如“庶刘侥幸,保卒余年”;今,企求非分,意外获
得成功。
45、成家:古,安家,如“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今,娶妻。
46、少年:古,青年,如“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今,少年儿童。
47、志气:古,心志和气力,如“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今,做成某
事的决心和勇气。
48、强者:古,身体强壮的人,如“少而强者不可保”;今,多指精神意志
方面强的人。
49、牢笼:古,包罗,如“漱涤万物,牢笼百态”;今,关住鸟兽的东西。
50、同归:古,一样的归宿,如“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今,一同
回去。
51、形容:古,形体容貌,名词,如“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今,
动词,描述。
52、风流:古,风韵,如“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今,风采特异,业
绩突出。
53、态度:古,言行举止所表现出的神态,如“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今,对某事的观点和做法。
54、风骚:古,姿容俏丽,如“身量苗条,体格风骚”;今,指妇女举止轻
佻放荡。
55、偏僻:古,偏激,不端正,如“行为偏僻性乖张”;今,远离人口集中
居住的地区或远离交通要道。
56、尴尬:古,容易出麻烦,如“如今正是尴尬去处”;今,处于两难境地
无法摆脱。
57、左右:古,反正,如“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今,左边和右边。
58、轻易:古,动词,贸然行事,如“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今,
毫不费力,轻而易举,形容词。
59、野马:古,春天林泽间的雾气,如“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
也”;今,野生动物的一种。
60、果然:古,饱的样子,如“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今,与
事实相符。
61、春秋:古,一年,如“蟪蛄不知春秋”;今,春天与秋天。
62、羊角:古,旋风,如“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今,羊的触角。
63、虽然:古,虽然这样,如“虽然,犹有未树也”;今,连词。
64、无功:古,忘记立功,心无作为,如“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今,没
有功劳。
65、舅姑:古,公公婆婆,如“待晓堂前拜舅姑”;今,舅舅和姑姑。
66、县官:古,官府,如“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今,县里的最高行
政长官。
67、无道:古,不称道,不称赞,如“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今,暴
虐,没有德政。
68、布衣:古,平民,如“布衣之交”;今,棉布作的衣服。
69、中国:古指中原,如“莅中国而抚四夷”;今,中华人民共和国。
70、亲近:古,皇帝亲近的侍从,如“左右亲近不为一言”;今,亲密而周
到。
71、尘埃:古,监狱,如“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今,
尘土。
72、卑鄙:古,地位低,见识浅,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今,品德低下。
73、便宜:古,方便,适合,如“可以便宜(biànyí)从事”;今,读作
piányí,价格低廉。
74、不过:古,不超过,如“从此道之吾军不过二十里”;今,表转折的关
联词。
75、反而:古,返回,从而,如“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今,连词,跟
上文意思相反。
76、反复:古,扭转并恢复,如“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今,多次重复。
77、感激:古,感动,奋激,如“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今,深深
的感谢。
78、故事:古,旧事,前例,如“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今,用作讲述
对象的事情。
79、可以:古,可以靠,可以用来,如“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今,能够。
80、烈士:古,刚直侠义之士,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今,为正义牺
牲的人。
81、穷困:古,窘迫,走投无路,如“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今,贫穷困
苦。
82、人情:古,人民的普遍情况,如“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今,情面,
送礼。
83、身体:古,亲身体验,如“身体力行”;今,躯体。
84、首领:古,头颅,如“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今,集团领导人。
85、私心:古,自己的志愿、心愿,如“恨私心有所不尽”;今,自私的心
理。
86、私人:古,党羽,亲信,如“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今,个人
和个人之间的。
87、响应:古,像回声一样应和,如“天下云集响应”;今,用言语行动来
表示赞同、支持某倡议、口号等。
88、向前:古,先前,如“凄凄不似向前声”;今,向前方。
89、行为:古,品行,作为,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今,受思想支配而
表现在外部的活动。
90、宣言:古,扬言,如“(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今,
宣告,声明。
今异义:
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如:“太丘舍去”
(《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去”,古义是“离开”,后来演变为“到某地去”。
还有一些字原本是古今异义,但不一定都是:“臭”在古文中原指“香”,但“朱
门酒肉臭”此诗句中还是臭的意思。这类词语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加以注意。词汇的
发展,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化。
古今词义的差别:
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
①词义扩大
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中的“江”“河”与“淮”
“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现在扩
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
②词义缩小
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
③词义转移
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
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④感情色彩变化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
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⑤名称说法改变
如,文言中某些事物的称呼,在现代汉语中已换成另一种说法。只在某些特定的场
合或固定短语中还保留着。如成语“目不识丁”现在已改用“眼睛”一词;“寡不
敌众”中的“寡”现在已改用“少”字。
⑥词义弱化
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
“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⑦词义强化
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
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除此之外还有:古褒今贬、古贬今褒、名称说法改变
常考古今异义词:
1.亲戚
今义:旁系亲属;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
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妻子
今义:爱人(女方);古义:妻子和子女。例如: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
壁之战》)
3.中国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义:中原地区。例如:或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
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
4.非常
今义:很、大(副词);古义:意外事故(名词);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
盗之出人与非常也。(《鸿门宴》)
5.所以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古义:
①缘故(名词)。例如:余即所以(《狱中杂记》)
②表原因的虚词。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
如列传》)
③用来,靠它来。例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6.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例如: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
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7.无论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古义:更不必说。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8.用心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例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9.稍稍
今义:稍微;古义:渐渐地、慢慢地。例如: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10.更衣
今义:换衣服;古义:上厕所。例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11.无日
今义:不知还有多少时候服久;古义:不久。例如: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
壁之战》)
12.殷勤
今义:热闹,周到;古义:关切、问侯。例如:肃奉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
意。(《赤壁之战》)
13.唧唧
今义:低声交谈,也可指虫的叫声;古义:①织布机声。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木兰诗》)②叹息声。我闻琵琶又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琵琶行》)
14.豪杰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古义:①有声望、地位的人。例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
来会计事(《陈涉起义》)②英雄人物。例如:山东豪杰遂并起…《陈涉起义》)
15.何着
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古义:哪怕,怕什么;怎怕。例如:而山不加增,何若
而不平!(《愚公移山》)
16.肉食
今义:肉类食物;古义:指享受优裕的大官。例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
刿论战》)
17.鱼肉
今义:鱼的肉古义:鱼和肉,意为被欺凌的对象(名词)。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鸿门宴》)。
18.卑鄙
今义:品质恶劣;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指为人粗野。常用作谦词(《出师
表》)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出,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19.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古义:不超过。例如: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
万,且久已疲。(《赤壁之战》)
20.其实
今义:实际上(副词)古义:
①它的果实。例如: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②那实际情况。例如: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李固与黄琼忆》)
21.春秋
今义:①春季、秋季;②时代名称;
古义:①年龄。例如:天子春秋鼎盛。(《治安策》)②一年。例如:蝼蛄不知春
秋(《庄子·逍遥游》)③书名。例如:孔子成春秋而知臣赋予惧。(《轩子·藤文
公》)
22.垄断
今义:把持独占;古义:山川阻隔。例如: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愚
公移山》)
23.美人
今义:美貌女子;古义:歌伎、宫妃。例如: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
颇·蔺相如列传》)
24.左右
今义:①大致范围(方位词);②控制(动词);古义:侍卫人员。例如:王顾左
右而言它。(《孟子》)
25.结束
今义:事情做完,一个过程的完结。古义:整装。例如:婉贞于是集诸少年结束而
出。(《冯婉贞》)
26.约束
今义:限制;古义:盟约。例如:秦自缨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
颇蔺相如列传》)
27.大风
今义:大的风;古义:麻疯病。例如: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
28.一切
今义:所有的;古义:一律、一概、任何。例如: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梦溪
笔谈》)
29.宣言
今义:表示政见的公告;古义:公开扬言。例如:宣言日:“我见相如,必辱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30.烈士
今义:为革命而牺牲的人。古义:烈,有节操有抱负;士,一般指男子。例如:烈
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31.牺牲
今义:为正义而死;古义:用作祭礼的牲畜。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
判论战》)
32.交通
今义:来往和运输;古义:①交结。例如:因其富厚,交通王侯。(《论贵粟疏》)
②互相通连。例如: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33.扶老
今义:扶着老人;古义:拐杖。例如: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辞》)
34.秋天
今义:秋季;古义:秋季的天空。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5.可恨
今义,令人憎恨;古义:痛惜。例如: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马
钧传》)36.留意今义:当心、注意;古义:考虑。例如:先生可留意矣(《中
山狼传》)。
37.举手
今义:表赞同,或要求发言时的动作;古义:①动手。例如:先生举手击狼(《中
山狼传》)②告别时的动作。例如: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
38.老子
今义:①父亲;②自我的粗俗称谓。古义:老人。例如:遥望老子杖藜而来。(《中
山狼传》)
39.鞠躬
今义:行礼;古义:①弯着身子。例如:我鞠躬不敢息(《中山狼传》)②恭敬地、
谨慎地。例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40.小生
今义:古典戏剧中的一种角色;古义:青年人。例如: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
恕己,曰奉壹。(《小石潭记》)
41.虽然
今义:用于让步复句的关联句;古义:虽,尽管;然,如此,尽管如此或虽说如此。
例如:王日:“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必取宋。(《公输》)
42.一毛
今义:一角钱;古义:①一根小草;例如: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一毛,其如土
石何!(《愚公移山》)③一根汗毛。例如: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
心》)
43.怠慢
今义:冷淡、待人不够殷勤;古义:松懈、轻忽。例如: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劝
学》)
44.口舌
今义:由说话引起的是非、争吵;古义:口和舌,指说明。例如:国事如此,予不
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
45.不好
今义:坏;古义:不美。例如:是女子不好。烦大巫为人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
日送之。(《西门豹治邺》)
46.丈人
今义:岳父;古义:①老人例如:愿文人一言而生。(《中山狼传》)②长辈。例
如: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47.风流
今义: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古义:①杰出、英俊。例如: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例
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③学问才华,雍容的
风度。例如:摇落深知朱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卿。(杜甫《咏怀古迹》)
48操持
今义:料理、筹划;古义:拿着。例如: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苏
武传》)
49.开张
今义:店铺开业;古义:广泛。例如: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50.学者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
说》)
古今异义之词义扩大:
(1)把ba[古义]动词。握住,端着。①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卖炭
翁))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今义]①握住。②把持。③介词,
将。④量词。
(2)股gu[古义]名词。大腿。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今义]①大腿。②事
物的一部分。③量词。
(3)竟jing[古义]①动词。完毕,结束。②副词。终于,最后①秦王竟酒,终不能
加胜于赵。②或竟成痼疾。(《狱中杂记》)[今义]①完毕。②终于。③居然。④全。
(4)履[古义]①动词。践踏,踩。②名词。鞋子。①足之所履,(《庖丁解牛》)②
郑人有欲买履者。(《郑人买步履》)[今义]①践踏,踩。。②鞋子。③脚步。④实
践。
(5)再zai[古义]数词。两次,第二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今
义]①又一次,再一次,多次。②继续,还有。(二)词义缩小
(6)夫fu[古义]①名词,成年男子。②丈夫。③夫子,对老师的称呼。④指从事体力
劳动或奴役的人。⑤读fú,文言句首发语词、句中助词和句末语气助词。⑥读fú,
指示代词,这那种等。①一夫不耕,或受之饥。(《论积贮疏》)②夫起大呼,妇
亦起大呼。(《口技》)③夫子何命焉为?(《公输》)④渔夫、夫役③今若焉,悲夫。
(《黔之驴》)⑥是叶公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叶公好龙》)[今义]丈夫。
(7)购gou[古义〕①动词。悬赏。②动词。购买。①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
南录)后序》)②于购三百盆皆病者。《病梅馆记》[今义]指购买物品。
(8)或huo[古义]①不定代词,有人,有的。②副词,也许。③有时,间或。①或
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
楼记》)。③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今义]①选择连词,或者。②副词,
也许。
(9)君jun[古义]名词。①封建帝王,一国之王。②对有地位的人的尊称。③对人的
敬称。⑥[君子]指称有才德的人。①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原君》)②今君
与廉颇同列。(《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④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今义]对人的敬称。
(10)劝quan[古义]动词。①鼓励。②劝说。①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
农功。(《论贵粟疏>>)②肃劝权召瑜还。(《赤壁之战》)[今义]规劝
(11)狱yu[古义]①名词。监牢。②名词。官司。诉讼案①狱中成法,质明启钥。(《狱
中杂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今义)监牢。(三)词义
转移
(12)科[古义]①名词。法律条文。②名词。科举制取士的规格和年分。③动词。征
税,判刑,摊派。④戏曲术语,多指元杂剧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搞的舞台提示①若
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②登科。③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促
织》)④卜儿哭上科(《窦娥冤))〔今义]①课程或业务的分类。②机关企业分职办
事的部门。生物分类的等级之一。
(13)熙xi[古义]同“嬉”,开玩笑。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宴子使楚》)[今义]光明。熙熙,和乐的样子。
(14)爷ye[古义]名词。父亲。阿爷无大儿,本兰无长兄。(《木兰诗》)[今义]祖父,
常重叠使用。
(15)窃qie[古义]私下,私意,“我”的谦词。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答
司马谏议书》)[今义]偷窃。
古今异义的双音词释例
1.中心:今义:①文章的主旨;②主要场合或指挥机构;②事物的重心古义:心里。
例如: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叶公好龙》)
2.中间:今义:当中。古义:中,当中;间,夹杂着。,例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
3。束手:今义:没办法。古义:投降。例如:近者奉辞伐罪,族麾南指,刘琼束手。
(《赤壁之战》
4.指示:今义: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古义:指给人看。例如:壁
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荫相如列传》)
5.行为:今义,举动。古义:行,品行;为,做。。例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
之声义。(《五人墓碑记》)
6.父兄:今义:父亲和长兄,泛指家长。古义:有时偏指兄。例如:我有亲父兄,
性行暴如雷。(《孔雀东南飞》)
7.赤子:今义:小孩子。古义:①百姓。例如:皆我东南赤子膏血也。(《方腊起
义》)②初生婴儿。例如:赤子之心。(《孟子?离篓》)
8.以为:今义:认为。古义:以,把;为,当做。例如: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
为神。(《黔之驴》)
9.可以:今义:能够。古义:可,可以,能够;以,凭,。例如:忠之属也,可以
一战。(《曹刿论战))
10.从而:今义:连词。古义,从,跟随;而,而。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
先乎吾,吾从(之)而师之。(《师说》)
11.至于:今义: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古义:终于达到。例如:至于颠覆,理固
宜然。(《六国论》)
12.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古义:刚刚开始。例如: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赤壁之战》)
13.祖父:今义:父亲的父亲。古义:祖辈和父辈。例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
14.会计:今义:管理财务计算的人。古义:会,聚会;计,商议。例如:号令召
三老;豪杰与皆一会计事。(《陈涉起义》)
15.不必:今义:用不着;不需要。古义:不一定。例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16.作文:今义:语文中进行的写作训练。古义:写文章。例如: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17.以往:今义:从前。古义:而往……。例如: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
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18.感激:今义:深深的感谢。古义:感,感动;激,奋激。例如:由是感激,遂
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19.因:今义:表示结果的连词。古义:趁此。例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20.具体:今义:明确,不抽象,细致。古义:具,具备;体,形体。例如:亦雁
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21.智力: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古义:智,智谋;力,力量。例如:且燕赵处
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
22.前进:今义:向前行进,思想进步。古义:前,走上前去;进,奉献。例如:
相如前进岳,因跪请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23.或者:今义:选择连词或副词。古义:有的人,有些人。例如:或者曰:夏商
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封建论》)
24.即使:今义:表假设性让步关系的连词。古义:即:就,让,叫。例如:即使
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西门豹治邺》)
25.弟兄:今义:①同辈之间;②[旧时军队称士兵。古义:有时偏指兄。例如:我
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孔省东南飞》)
艺术特色
“望”字统领全诗
这是一首江行写景的七绝诗,题为“望天门山”,可见作为描写对象的天门山风光,
系诗人舟中放眼而“望”之所得。全诗在“望”字统领下展开,“天门”之山形水色融
为一体,雄奇壮伟的景象得到充分的展现。诗人身在船上,眼望两岸青山,有船
不动而山在动的错觉,故写出“两岸青山相对出”的佳句,似青山有情,欣然出迎
远来的孤帆,颇富情趣。
山水互为映衬
诗中的山水是紧密关联,互为映衬的。楚江浩荡,似乎把“天门”冲“开”,而“天
门中断”使楚江得以奔腾而出。天门两峰横夹楚江,而楚江激流穿越天门。山依
水立,水由山出,山水相连,景象壮观。“碧水东流”为山峰所遏制,故至天门而
回旋,山为水开,水为山回,互为制约,又融为了一体。“相对出”的“两岸青山”,
与水中的“孤帆一片”,点面结合,动静相衬,构成一幅完整而动人的画面。通览
全诗,山形水势,或合说,或分写,或明提,或暗示,密切相关,互映互衬,展
现出了极为宏阔壮观的景象。
本文发布于:2022-12-09 14:10: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29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