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论语》十二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共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体和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
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
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
.
语()不亦说
.
乎()不愠
.
()三省
.
吾身()传
.
不习乎()
不惑()不逾矩
..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
一箪
.
食()曲肱
..
而枕
.
()()()好
.
之者()笃
.
志()
三、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
..
之()()()2.有朋自
.
远方来()3.人不知
.
而不愠
.
()
()4.不亦君子
..
乎()5.吾日三省
...
吾身()()()6.与朋
友交而不信
.
乎()7.传
.
不习乎()8.三十而立
.
()9.四十不惑
.
()
10.不逾矩
..
()()11.温故
.
而知新
..
()()()12.学而不思
则罔
.
()13.思而不学则殆
.
()14.可以为
...
师矣()()()
15.人不堪
.
其忧()16.知
.
之者
.
不如好
.
之者()()()17.好知者不
如乐
.
知者()18.饭疏食
...
饮水
.
()()()19.曲肱而
...
枕之()
()20.不义
..
而富且
.
贵()()21.于
.
我如浮云()22.三
.
人行必有
我师焉
.
()()23.择其善者
..
而从之()24子在川上
..
曰()25.逝
.
者如斯
.
夫()()26.不舍
.
昼夜()27.三军
..
可夺帅也()28.匹夫
..
不可夺志也()29.博学而笃
.
志()()30.切问
..
而近思
..
()()
31五十而知天命
..
(),六十而耳顺
..
(),
.
七十而从
.
心所欲(),32为
.
人谋
而不忠
.
乎()()33贤
.
哉(),回也!一箪
.
食(),一瓢
.
饮()
(),在陋巷,人不堪
.
()其
.
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34
其不善者
...
而改之。()35.仁在其中矣。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
..
之(时,古义:;今义:。习,古义:;今义:)
2.吾日三
..
省吾身(日,古义:;今义:。三,古义:,今义:)
3.温故
.
而知新(古义:;今义:)
4.择其善者
..
而从
.
之(善者,古义:;今义:。从,古义:;今义:。)
5.可以
..
为师矣(古义:;今义:)
6君子(古义:;今义:)7匹夫(古义:;今义:)
8罔(古义:;今义:)9水(古义:;今义:)
10朋(古义:;今义:)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
2.而: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博学而笃志()
3.知:人不知而不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温故而知新()
4.乐:不亦乐乎()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
.
习之()2.吾日
.
三省吾身()
3.传
.
不习乎()4.好
.
之者不如乐
.
之者()()
5.饭
.
疏食饮水()6.择其善
.
者而从之()
7.温故
.
而知新
.
()()
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
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中所说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8《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
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
9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10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11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12《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
13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青岛啤酒节开幕之际,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远道而
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表明了学须有友。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远千
里而来,研究学问,析疑解惑,有利于学业进步,自然成为乐
事:,?/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
到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_________?
15、表明了既要勤勉学习,还要按时温习,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的是:
,?
16含蓄地表明了学习要有不求人知、全在进德修业的正确态
度:,?
17、强调复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的
是:,?
18《论语》中含义深远,金铿玉振,古往今来,不知激励过多少志士仁人在险恶
的环境中守志不移
....
的句子
是:,。
19《论语》中用简洁朴素的笔致,勾画出一个安贫乐道者的心理状态,平凡而又
高洁,令人向往之至,在今天更显得弥足珍贵的句子
是:,,。
,。
20、孔子谈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涵养时,“”是学习的方法;
“”是学习的乐趣;“”是与人交往的态度。
21、曾子道德修养很高,每天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反省自
己是否热爱学习;“”反省自己是否讲诚信;
“”反省自己交朋友是否诚实。
22、孔子讲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最高境界是“”这
一阶段人的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23、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尽量广泛的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
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才能有新的领悟。这个过程孔子是这样说的:
“,”。
24、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孔子的弟子颜回忍辱负重、不惧困难的
乐观学习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他“,,在陋
巷,”,。这样在快乐中学习,
变被动为主动,最终实现理想。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
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迷
惑,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意见;
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会逾越规矩。”
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
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
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吗
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吗
1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后,能有新理解、新体会,就可以凭借(它)做老师了。”
1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开动脑筋,就会迷惑;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1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颜回(多么有)贤德啊!一竹篮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
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颜回(多么有)贤德啊!”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
学习为乐的人。”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块儿,在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
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1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对着滔滔江水,(感慨地)说:“时光就像这流去的江水一样,日夜不停呀!”
16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9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十一回答问题
1.“吾日三省吾身”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
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的修养。
2“人不知而不愠”是“君子”风范,作为君子应该有哪些风范?
3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这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矛盾
吗?为什么?
4、学与思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实际加以分析。
5孔子把“不义而富且贵”视作“浮云”,应怎样理解“浮云”这一比喻义?
6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你认为孔子的“义利观”
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
7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是()
○1人不知而不愠○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5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6学而时习之。
○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8吾日三省吾身。○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
A、○1○2○4/○3○5○9/○6○7○8B、○1○5○8○9/○2○6/○3○4○7
C、○2○3○6/○4○5○7/○1○8○9D、○1○2○3/○6○7/○4○5○8○9
8.经过了两千多年,《论语》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谈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一章给你的启发。
十二指出下列句子分别阐述了哪一方面的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十三、课外文言文阅读【一】自护其短
北人(1)生而不识菱者,仕(2)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
某人自护(3)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
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注释】(1)[北人]北方人。(2)[仕]做官。3)[护]掩盖,遮掩。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我非
.
不知()席上啖
.
菱()或
.
曰()欲以
.
清热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北土亦有此物否?
3、这个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二】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知识和判断能力)所及(达到),有若成人之智。时
孙权曾致(送来)巨象,太祖(即曹操,曹冲的父亲)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手
下人),咸莫能出其理(办法)。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
(如石头等物)以载之,则较(比较)可知。太祖悦,即施行焉。
1、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填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有若
.
成人之智②太祖欲
.
知其斤重
③访
.
之群下④咸
.
莫能出其理
⑤太祖悦
.
3、由文中人物可判断出故事发生在时期。
4、曹冲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说明这一点的是哪一句?
【三】
【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
1.用“∕”标划出下面句中的语音停顿(每小句只标一处)。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博学而笃志笃:___________
(2)年与时驰驰:___________
(3)不逾矩矩:___________
(4)静以修身以: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乙】一文中,作者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字加以论
述,同时把失败也归结为一个“”字,对比鲜明。
5.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志”,结合《<论语>十二章》和《诫子书》
两篇课文,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志”与“学”的关系的。
一、1.儒家,,,语录,《大学》、,《中庸》、,《孟子》。2.丘,仲尼,春
秋鲁国,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圣人”,“孔孟”二、略三、1按时复
习2.从3.了解生气,发怒4.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有才德的人5.每天多次自我
检查,反省。6.真诚,诚实7.老师传授的知识8.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9.迷惑,
疑惑10.逾越,越过,超过规矩,规范11.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有害14.可以凭借做,当作15.忍受16懂得代
词,„„的人喜欢,爱好17.以„„为乐趣18吃饭粗粮冷水19.弯曲胳膊承接
连词20.不正当的手段21.对于22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3.
好的方面,优点24河流上,河边25.流逝这,指河水26.舍弃27.军队的通称28.普通的
人,男子汉29.忠实,坚守30.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35仁德四、1.说
通悦,意思是愉快2有通又,意思是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
数之间常常加“有”字五、1.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
学习2.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3.故
.
古义:旧
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4.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
习);今义:跟从。5.可以
..
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六、1.为:替/成为,做2.而:
转折连词,却/顺承连词,不译/3.知:了解/懂得/得到4.乐:愉快,快乐/以„„为乐七、
1.名词作状语,按时2.名词作状语,每天3.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4.好:形容词
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5.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7.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
知识八、1.不亦乐乎2.温故知新3.择善而从4.三人行,必有我师5.逝者如斯6.匹
夫不可夺志7.富贵浮云8.箪食瓢饮九、1.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2.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十一1.忠信习品德8.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
而不学则殆。读了这则,我学习到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
见,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即指此意。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
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这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
的真知。十二(论述道德修养的主要有1、2、6、8、9、11、12章。)十三1.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2.(1)坚定(2)疾行,指迅速逝去(3)法度(4)用来,表行为的目
的3.(1)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2)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
就不能使学习有成就。4.静躁5.人一定要有志向,同时志向要专一,这样才能潜心
学习,不会轻易被改变。“志”是“学”的前提和动力,“学”是“志”的具体表现,一个勤
学的人一定是一个有志向的人。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23:15: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2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