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冷眼相对

更新时间:2022-12-09 13:27:49 阅读: 评论:0

初中圆大题答案-事不过三包括第三次吗


2022年12月9日发(作者:高中语文必背)

六月二十九号晚上六点半,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文化中国〉栏目开始播出我讲《聊斋》的

节目,欢迎收看。

说《王六郎》:爱可以战胜一切

人因为一时的放纵失足而变成鬼,然而爱心又使鬼升华为神。而真正的友谊又怎会因生死或

山河的阻隔而离间呢?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爱可以战胜一切,无论对于个人的人生修炼还

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都是如此。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继续和大家说聊斋。

在中国农村呢,有这样一个现象,人们认为凡是上吊,溺水,中毒,难产的死者,其灵魂会

在人间飘荡不散,必须要找到一个替死鬼,并且让对方以同样的方式死亡,才能使魂灵得以

超生。找替事件通常发生在虽然自己犯错,导致死的很冤屈,很愤懑,但却找不到发泄的对

象,比如失足落水,不知该怪谁,或是对方是自己不能报复的对象,比如领导,父母,这时

内心的怒气不平就会转向其他的倒霉者,求得发泄。我们经常听说某某因犯罪锒铛入狱,找

人为自己坐牢代罪,自己逍遥法外,某某肇事者为了逃避处罚逃逸,伪造证据嫁祸他人,都

是找替死鬼的例子。大家一听,觉得离我们自身很远,但却忽略了我们自身也可能在不经意

中找替死鬼,比如一个人在雨天到商场,出来时发现他的雨伞丢失了,却不知是谁偷的,非

常生气,就随手拿起了别人的一把雨伞。或者一个孩子,犯了错误被父亲怒骂痛打,他不敢

回嘴还手,但为了出心中的恶气,立即踢狗一脚,但不幸被狗咬了。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不

知不觉的找替死鬼,或成了替死鬼的目击者或传播者。有句话叫做:拉不出大便怪茅房,睡

不着觉怪床歪,也是讲的这种心态。

聊斋中也有一篇是关于替死鬼的,但是他和我们对待替死鬼的态度大相径庭。

王六郎者,溺水鬼也,他生平是个潇洒阳光光明磊落的阳光少年,但是有不良嗜好—嗜酒如

命。天有不测风云,六郎有旦夕祸福,有一天,喝完酒,踉踉跄跄的走着,一不小心把自己

整到了河里,成了名副其实的落水鬼。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无人区过起了寂寞空虚的生

活,很是难熬。他心中渴望温暖和慰藉,但很不幸。如果上帝说“我要光”,世界便有了光,

富人喊:我要钱,他便有了钱。女人在结婚时嚷“我要钻戒,她便有了钻戒”,王六郎河中

呐喊:“我要温暖”却得到了别人往水里扔的石子和垃圾。我们生活中温暖的阳光,芬芳的

花朵,甘甜的美酒,沉醉的美女,都于他绝缘,他只是个寂寞的水鬼,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伴着垃圾石子,独自生活在悠长悠长又寂聊的水中。

令六郎做梦都想不到,在河底的他能与岸上的人打上交道,而且能友谊发展的如火如荼。这

个朋友就是老许,老徐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本本分分的渔民,但是,他又非同寻常,他虽然

是商人,但是不看重钱,而是看重情。若捕鱼硕果累累,他必先用战利品卖来的钱买酒,然

后在河边品尝回味,他有个习惯,就是把第一杯酒洒在河中,轻轻说道“河中的水鬼,

干”“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虽然词酒不是茅台,五粮液等绝世佳酿,但是对寂寞难熬的六

郎来说,绝对是生活的快乐和慰藉。如果快乐是浮云,痛苦似星辰,那么王六郎的生活则是

万里无云,满天繁星。然而当品尝到老许洒下的酒,使他有了温暖和安慰。可以说,王六郎

因酒而活,因酒而亡,因酒成鬼,因酒结友。

日子久了,六郎的酒当然也就越来越多了,他和老许的感情也像酒——-越喝越有,他对老

许的感恩之心也越来越重,滴酒之恩,应该涌鱼想报,六郎拿出自己的拿手绝活—下河赶鱼,

而且是六郎一出手,成果大大有。别的渔民是十网打渔九网空,只有老许的大量鲜鱼装满筐

篓中。许氏每次是“平平安安的来,高高兴兴的走”。六郎是高兴着他人的高兴,快乐着他

人的快乐,想到老许因意外收获而有的快乐心情,六郎自己也乐不可支,每天都有看老许是

何许人也的冲动和欲望,想露出庐山真面目,想和老许做知音,在这个念头的强大支撑下,

在月明星稀的凉爽之夜,翩翩少年六郎带着交友的诚意,向老许方向翩翩前来,许氏招呼他

说:“来吧,哥们,一起喝一杯吧!”他们经常举杯共饮,把酒问青天,其乐融融。

正因为有了友谊,给王六郎作水鬼的日子平添一种快乐。当王六郎把自己的简历,尤其是自

己的鬼的身份和盘托出,并说“明天有个新淹死的人做替身,而他要重新投胎,回到人世,

我真高兴,”老许一方面夫自然有些害怕,另一方面,他又顾念和王六郎之间的情谊,但“想

想毕竟与他交往久已,是人是鬼都挡不住个情字,就不再害怕。而是为离别而伤心,“伤离

别”,竟忍不住抽泣起来。随即,他们碰杯共饮,并忆往昔峥嵘岁月惆”,聚散两依依。恩

情,超越了生死界限,打通了人界和鬼界,在人和鬼之间筑起了爱的桥梁。但作为朋友,许

氏还是愿意王六郎投生人间,上调成人,洗心革面,重新作人,因为作水鬼实在是太苦太累

太遭罪了。

第二天,真有一个女子来到河边,不过她的怀里抱着一个婴儿。失足落水了。婴儿被抛在河

岸上,哇哇大叫。许氏的心里明白,这便是王六郎的替身了。女子在河里是想上又上不去,

想抓救命稻草抓不到,非常痛苦。老许顿生英雄救美豪气,但是知道,这个女子不寻常,不

是别人,正是六郎的“替身”啊,就只好袖手旁观了,可是奇怪的很,那个女人却在河中手

舞足蹈,尽力挣扎往上怕后,居然真的爬到岸边,抱着小孩,脚底抹油—溜了的氏心中一阵

纳闷。

等到傍晚,王六郎依然是翩翩的来,老许赶紧打探情报,问道,你明明知道那个溺水女人是

你替身,她不做鬼,你就没法做人,你怎么还高台贵手了呢。六郎低头沉默,随后抬头回答,

我看她实在可怜,带着孩子,孩子又那么小,孩子又那么无辜,我想我还是在河里老老实实

呆着,让她继续做人,所以我就把这宝贵的指标拱手相让了,我就想算了,我也不要做人了,

让她做人吧。我就把这个“指标”还给她了。老许又替王六郎担心,这宝贵的机会错过了,

不知又要等到何年何月呢?六郎说,我已经做水鬼,很多年,多些日子又有什么关系,再说

我们不又可以对酒开怀,再续前缘了吗?一股热流涌入心中,许氏的眼中酸酸的:“你真是

个好鬼啊,上天一定会感动的!”从此以后,两人举杯海饮的日子,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六郎和老许依然每天月夜相逢,捕鱼,品酒,聊天,好不热闹。不久,王六郎又来告别了,

他说这次真的要分手了,他说,这件事感动了上天,上天知道我这人很善良,挺有爱心的,

要派我到招远县邬镇做个土地爷。他又问说,朋友啊,你可想来看我。许渔夫就说了,你这

个好鬼上调成神,我当然很高兴,只怕你我人神相隔,我们怎么见面呢,我怎么找你呢?王

六郎说你只管来。日后王六郎果然再没出现。

许渔夫很想念他,于是不管山路十八弯,千里迢迢动身去找他了。他一进这个乡,人家问他

有朋自哪儿来,他说我是从缁博来的,大家听了都高兴极了,说一直在等他呢!家家拿出酒

来招待他。他很奇怪,说,你们怎么知道我要来的?大家说,前几天土地爷托梦给我们,说

有个好朋友要来,要好好招待。王六郎做人是爱心的人,做鬼也没有泯灭他的爱心,是个爱

之鬼,做了神,他也是爱之神,爱神。所以他辖地的人们敬奉他,崇拜他。由于王六郎工作

兢兢业业,爱岗敬业,不擅离职守,只好在梦中与好友许渔夫相会。许渔夫那几天过得很好,

走时,感到身边有一股清风盘旋相随,是王六郎在送他。临走,老许嘱托六郎虽然是神,但

是也要人治,要以人为本,以人为重,保护好人民的人身安全,造福当地人民。六郎也以此

为准绳,克己奉公,廉洁勤政,兢兢业业,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在江湖漂,怎能不挨刀,犯错在所难免,王六郎没有在用替死鬼的

方式中变坏,而是在弥补错误中修炼爱,那他为何选择通过赎罪成为神仙,而没有不择手段

找替死鬼成为人?我们细细探究他的表现,故事中有三处提供了答案;

一处,王六郎欲投胎转世,看就带着婴儿的妇人来替死。试想,我们若是王六郎,就面临这

哈姆雷特式的选择,“救,还是救,这是个问题”,一边是冰冷刺骨,暗无天日的河底,

一边是我们找个替身,就可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过人的生活。大多数人偏向后者,而王六郎

却没有这么做,他的爱心使他不忍心伤害大小两生命,他在救人感言中说“女子已相代矣;

仆怜其抱中儿,代弟一人,遂残二命,故舍之。更代不知何期。或吾两人之缘未尽耶?就是

说,她怀抱着婴儿,为了我一个水鬼投胎,要害大小两人性格,于心不忍啊,我放过了那个

女人,不知有何时才有新的替身,也许是我们兄弟缘分未尽吧”这和现实中很多人提倡的

“为自己两肋插刀,为利益插别人两刀”形成鲜明对比。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犯错,有过失,

很多人在犯错后都迫不及待抓一个替死鬼来替自己承担罪过,不少人在落难后,看到根替命

稻草,哪管质量好不好,先下手为强,用一种过失来洗刷此种过失,他们不去反思自己的弱

点和过错,习惯于把责任都推给无辜的替死鬼。而王六郎却没有为自己的利益,而去把别人

落下马,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对别人抢掠之上,而是有悲悯之心,有个华丽的转身,转向了

拯救,转向了爱,他放过了无辜的替死鬼,这就是王六郎和我们平常人对待替死鬼截然不同

的地方,一个是紧紧抓住,一个是轻轻放过,其根本原因是王六郎放弃了对自己利益的争夺,

对有限资源的掠夺,及时调转头去,形成一个华丽的转身,转向了爱—这无限的资源。

第二,他对朋友渔夫也是一样,他一出场,令我们影响深刻的便是他飘然的白衣,当渔夫想

在他面前露一手打渔绝活而空空如也时,他笑道“老许,鱼还没有来,你空自下网有何用?

让我下河替你赶些鱼吧”当问道为何报恩时,白衣少年笑笑,不肯作答。王六郎给我们展现

的是他阳光很灿烂的美好形象,也是快乐的肖像和象征。人犯错时对生活通常有两种选择,

一是沉溺其中,在错误中沉沦下去,破罐破摔,我行我素,就像我们现在社会的失足青年,

网瘾少年,他们明知所进行的事情具有危害性,是错误的,但还是坚持下去,持之以恒,再

接再厉,依然执迷不悟,沉迷堕落,其结果不是在沉落中继续变坏,失足青年继续坑蒙拐骗

偷,吃喝嫖赌抽,就是在沉沦中变态,对于苦心帮教急于拯救他们的警官父母不但不感谢,

还冷眼相对,诅咒唾骂,甚至恶意报复,以错补错,终成大错。二个是仍然怀有爱心,秉持

一种爱心,一种感恩之心,用逆境中始终对爱的期望和等待。就像王六郎,虽然他有过失,

但是他没有自暴自弃,仇恨别人,他不因在逆境中而动摇爱心,也不因身处在冰冷的河中而

冰冷了内心,相反,他对生活始终是微笑面对,对朋友始终充满爱心,有颗感恩之心,他是

滴水之恩,却是涌泉相报的标兵,而且他还发扬雷锋精神,做了好事不留名,当渔民问及助

者何人时,他仍不肯露出庐山真面目,只回答“我姓王,就叫我王六郎”。老许的爱心感动

了他,而王六郎的爱心温暖并感染的同样有爱心的渔夫,于是乎,两个有爱心的人便结为好

友,经常举杯望明月,把酒问青天,“快乐着对方的快乐,高兴着对方的高兴”,畅饮开怀。

哥俩自然是“感情像酒,越喝越有”。当渔夫来看望他,王六郎恪尽职守,一时走不开,当

王六郎洒下薄酒感谢他时,“祝毕焚钱纸。俄见风起座后,旋转移时始散”,王六郎化了清

风,环绕着老许,掀起衣襟,经久不散。老许要回家,“欻有羊角风起,随行十余里。许再

拜曰:“六郎珍重!勿劳远涉。……”风盘旋久之乃去”。王六郎化为旋风,十里长亭送别,

依依不舍。化微风送友,而且随行十余里,吹拂着朋友的脸,温暖着朋友的心。而渔夫,对

友情也是倍加珍惜,当妇人溺时,意良不忍,思欲奔救;转念是所以代六郎者,因无义而有

情,也使我们动容。我们常怀疑在只有永恒的利益的圈子里,是否有朋友呢?答案是有,但

是朋友是拿来干什么的呢?有的人说朋友是用来害的,有的人说朋友是用来骗的,而这里,

渔夫的朋友是拿来爱的。

第三,王六郎在逆境中有自己的期待和努力,终于爱心的向往和爱的努力使他由鬼升华到神。

他当神时,没有对当地百姓掠夺和盘剥,来抢夺有限资源,使自己更大更强。他完全转向了

爱,廉政爱民,受到当地老百姓的赞许和拥护。老许在拜望他时,当地父老乡亲受王六郎之

托,热情款待,并送了他很多礼物,老许临走还一再嘱托王六郎一定要“以人为本”,造福

百姓,不可贪污浪费。而后来,六郎也是这样做的。保佑地区,庇护百姓,使那里常年风调

雨顺,百姓安康。这就是爱心释放的光芒,普照着百姓的心灵。也就是因为怀有爱心,对生

活的爱,对朋友的爱,对百姓的爱,使他放弃了无辜的代他受过的替死鬼,采取了和我们常

人对替死鬼截然相反的做法,他完成了一个华丽的转身,继续修炼爱,他是第一批及时转身

的中国人。

王六郎由人变鬼,由鬼升华成神的故事告诉我们,爱可以战胜一切,不论是对个人的修炼还

是对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想起《聊斋志异》中《水莽草》中的男主人公祝生,书生因为一时

贪图美色,喝下了毒药水莽草熬制的茶,而水莽鬼是不得轮回转世的,只有再有毒死的人才

可以替之,并使之重生。祝生的母亲劝祝生的鬼魂,找个人将他毒死,用找替死鬼的办法,

来代他过。祝生听后义正严词的断然拒绝,表示自己最痛恨这种损人利己之徒,恨不得将他

们通通除去,而自己怎么可能去干这种事情呢,他不愿用找替死鬼方法剥夺他人的幸福,并

决定自己永不投生。

故事虽然迥然不同,但二者在对待替死鬼的态度上,却是惊人的一致。让人读来不禁为之动

容。

为鬼,为人,孰优孰劣,显而易见,何况作永不超生之鬼。舍生忘死,是对世人常说的话,

不知死之苦,做到舍生忘死尚且难上加难,更何况已经品尝到暗无天日之苦,面对重生希望

的孤鬼呢。但面对孤苦难熬的生活,六郎和祝生却没有为自己的超生找个替死鬼,没有把无

辜之人脱下马,来代替他们承担罪过,没有在生这个有限的物质资源上与他人争的你死我活,

而是他们及时转身,转向了爱这无限资源,在个人修炼中继续储藏爱,修炼爱,正是他们的

一个及时转身,使他们在替死鬼上于其他急于找替死鬼的犯错之人有本质区别。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些人是在郁闷中挣扎,在颓废中升华,放弃了找替死鬼,而自己承

担过失,象王六郎一样,用爱来弥补自己的过失,努力修炼爱,对朋友也怀着爱心,禀赋对

爱的向往和向爱的努力,在爱中升华,这就是一种非常健康的人生态度,她们的生活呈良性

循环,和朋友家人的情谊是可持续性发展,她们笃信有爱才能拥有,爱才能天长地久。“只

要内心充满爱,生活之花永不败。”其实,任何一个人如果和物质资源有限资源打交道,

而在争夺这有限资源只可能是我得你失,我失你得,我全得你必然全失,我全失你必然全得,

因此彼此之间的争夺,争斗,为自己生存,自己幸福,找替死鬼,把别人踢下去,这是必然。

而如果一个人及时转身,超越世界的物质资源,有限资源,转而去追求精神资源,无限资源,

比如爱,美,精神,信仰,可以双赢,多赢,不必争夺,可以和谐共存。反之,一个人即便

因为一时的过失而做了错事,无爱心,无勇气,无同情心,用同样错误或更加错误的方式去

改正它,和别人抢夺有限资源,拿到自己可以拿到的一切,就大错特错,离正确越来越远。

比如聊斋中的卷一的《三生》和卷十的三生,(第一卷、第十卷两个同名故事),一个人用

“错误”去改正错误是永远不会回归“正确”的。人际间的“错误”想要通过冤冤相报来解

决,同样是荒谬的。

《三生》(卷一)刘举人因为罪孽深重而被罚投胎做马,刘某未到刑期,而绝食而死,阎王

罚他做狗,刘某不思悔改,又咬了主人,阎王大怒,罚他做蛇,他故意卧车自杀。刘某没有

用爱来弥补,却一再用更加错误的方式投机取巧,拒绝忏悔赎罪,结果当然是离“正确”越

来越远。一个人用“错误”去改正错误是永远不会回归“正确”。

《三生》(卷十)讲的是一个是应试的学生,一个是阅卷的教师,因为阅卷的异议结下三辈

子的仇恨,最后还是做老师的人发觉冤冤相报何时了,及时调转头去,转向了爱,转向了宽

容,只有爱和宽容才是和解之道,从二人三辈子为人为畜的境界来看,老师就是老师,学生

确实应该是好好向老师学习的学生。在中国,找替死鬼是常见的,中国人已经习惯于犯错时

把罪恶归罪给替死鬼,而不去反思自己的过失,习惯于把责任推给别人,以至于在结束了对

他人审判后又积累,人人都害怕承担责任,都设法想把责任推给别人。

因为中国人注重自己的利益,并想把利益无限化,扩大化,和物质资源有限资源打交道,为

自己利益,大打出手,玩抢椅子的游戏,几万万人抢一把椅子,只有最后几个人抢,最后一

个人把这张椅子抢丁为止。直到资源抢到手为止,而这种有限资源的争夺只可能是我得你失,

我失你得,我全得你必然全失,我全失你必然全得,因此彼此之间的争夺,争斗是必然。在

中国,谁能够致富,谁不能致富,谁过的快乐,谁不能够过的快乐,谁过的要风得风,要雨

得雨,只有一件事决定—那就是对有限资源的争抢。抢夺资源,掠夺社会资源,就是唯一生

存选择。它的成本最低。利润最高,抢才是硬道理,而在抢的过程中,所有人都以对方是敌

人,所有人以消灭对方为己任,都将对方对为替死鬼,对自己是问心无愧,对他人,是罪责

难逃,因为爱不存在。那么,我们置身的就是一个你有我无,我有您无的世界,在这个世界

中,没有爱,没有美,只有利益,这样一来,人性的向善一旦化为泡影,那么人性的向恶就

是作恶之源,所有的人都是屈辱的活着,所有的人都是满怀敌意看待世界,为自己过错找替

死鬼,用错误洗涮错误,用恶来弥补恶。而在西方,是没有替死鬼的,在西方,人们也发现

人生是有限的,这个有限是人永远也无法战胜的,和有限搏斗来搏斗去,最终发现,和有限

搏斗,永远也不可能取胜的,所以人们是用先放手来解决,大家都转过身去,面向上帝,转

向上帝,面对爱,面对无限。

比如说,中国男人爱看美女,但是在中国美貌会作为误国的象征,我们中国人常说,倾国倾

城,就是因为我们把美貌当成一种性快乐的最佳最佳理由,那么,它当然只能被个人占有,

不可能被全民族的人所欣赏,美貌往往被作为一种稀缺资源集中在帝王手中,而帝王的政权

出了问题,我们就转过来把罪责推在美貌的身上。这就是红颜祸水的思路,而西方特洛伊大

战,西方人为一个美女开战十年,十年过后,看到美女一天早上走到阳台眺望之时,被下面

两个特洛伊老兵看见,却赞叹,我们为她打了十年,值。西方人看美貌时从快感提升到美感,

战争是有罪的,但是西方人却没有找替死鬼。

再比如说,同样是梨,中国有个孔融让梨,很多中国人在这学到了处世哲学,为什么孔融要

让梨呢,为什么中国人看见梨就像着要让,而西方人看到苹果却想到物理学定律了呢?因为

在中国人眼中梨象征着利益,在中国人看来,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只有利益,在狭小的空间内

生存,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你先放弃你的利益,然后逼得对方放弃对方的所得。我敬重朋友,

是因为吃了一点小亏,我以后能占大便宜,所以我一定要让小梨,下一次他再把大的给我,

我就可以把便宜占回来了。这就是很多孩子为何在于亲戚朋友让梨或苹果后,还眼睁睁的望

着对方的大苹果,等着让回来,见对方无动于衷,便大哭大嚷,说让我大梨,让我大梨。

再比如说轰轰烈烈的三鹿奶粉案件,三鹿作为生产商,明明知道奶粉有毒,非但没有主动召

回,还百般掩饰抵赖,到处疯狂兜售有毒奶粉,中国经济网的消息称,三鹿集团向媒体出示

了一份材料,称此事件是由于不法奶农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一下子

就把所有罪责推向的替死鬼奶农身上。

当然,这与中国人对于有限资源的过度关注有关。梁漱溟先生举过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他

说:递给猴子一个装有花生米的瓶子,猴子就总是乱摇一气,费尽力气才把花生米摇出来吃

掉,可是无论工作人员如何示范把花生米从瓶子里倒出来,它也学不会。原因在于什么呢?

就在于它太急躁了,它只盯着花生米。很多中国人都是那只猴子,他只盯着花生米。我还看

到一个例子,动物学家说,牛的个子那么大,但是为什么却害怕人呢?就是因为在牛的眼睛

里所看到的东西都比自己要大。很多中国人也都是那头牛,在他眼睛里的一切也都比自己要

大,换言之,都比天要大。这样一来,人人也就都只能眼睛紧盯着有限资源,可是,有限资

源的最大特点就是你有则我无,我有则你无,而且,有限资源又是不可再生的和不可再造的,

于是,为了有限资源,每个人都必须整天去竞争,整天去嫉妒,别人多吃一口,自己就少吃

一口,因此一定要争,而且一定要争到最后一口气。结果,就只能是我消灭你或者你消灭我,

至于最后的结果,那只能是一场“零和游戏”。

其实,古今中外的成功者都是自救的——

有一个故事: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

段如何?”

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

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

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

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

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这人问:“你是观音吗?”

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因此,成功者自救。

其次,更重要的是只有通过爱才能自救。因此,解决让无辜的替死鬼受过的的唯一的办法就

是转过身去,形成一个华丽的转身,不是把这个世界看成有限的,与别人争的你死我活,为

自己的过失找无辜的替死鬼把别人整垮而自己争夺利益,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他人的痛苦之

上,而是我们大家把世界看成无限的,那么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的资源是无限的,而且大家都

向无限超越,都去关注爱的东西,美的东西,大家面对一个精神的世界,爱的世界,美的世

界,以爱的名义来看待别人,看待社会,看待世界。相信爱无不胜,只有有爱的世界才是真

是的世界。

本文发布于:2022-12-09 13:27: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27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十字旁
标签:冷眼相对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