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儋耳夜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篇一:《张自新传》阅读答案(附文言文翻译)
(09年福建卷)阅读下面得文言文,完成2~4题。张自新传
[明]归有光张自新,初名鸿,
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
子弟屹屹①未有所得,自新
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
乡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
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髫龀丧
父,家计不能支。母曰:“吾
见人家读书,期望青紫②,万不得一。且命已至此,何以为书?”
自新涕泣长跪,曰:“亡父
以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
耶?”与其兄耕田度日,带
笠荷锄,面色黧黑。夜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人,飘飘然若在
世外,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
完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
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
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
也。”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意。吴中
子弟多轻儇③,冶鲜好衣服,
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议论古今,
意气慷慨。酒酣,大声曰:
“宰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群儿至欲殴之。补
学官弟子员④,学官索贽金
甚急,自新实无所出,数召笞辱,意忽忽不乐,欲弃去,俄得疾
卒。归子曰:余与自新游最
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
颜色。笑骂纷集,殊不为意。
其自信如此。以自新之才,使之有所用,必有以自见者。沦没至
此,天可问邪?余悲自新之
死,为之叙列其事。(选自《震川先生集》卷二十六,有删节)
【注】①屹屹:同“矻矻”,
勤奋不懈的样子。www.②青紫:古代公卿经带之色,这里俯楷高
官昱爵。③儇:轻佻,不庄
重。④弟子员:生员⒉对下列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
一项是()A.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了:明白,了解B.不知贫贱
之为戚也戚:忧愁C.县吏怪其意气怪:责怪D.见其面斥人过面:
在此处应是形容词意动用法,可解释为“以??为怪”或“为??而
感到怪异/奇怪”。A项
中的“了”采用组词法和代入法可以排除。B项的干扰性最大,
部分学生对“戚”字有“忧
愁”的意义比较陌生,但学生如果能联想到《祭十二郎文》“而
汝抱无涯之戚也”、《捕蛇者说》
“蒋氏大戚”中“戚”字的意思,此项就不难排除了。D项中,
“面”为名词作状语,解释为
“当面”,如《邹忌讽齐王纳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
者”,“面”字的用法与选项是
一致的。学生若能判断出“面”于此处的用法,应该不难排除。
考生在作答此题时,应注意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中的“在文中”这一限制语,
也就是说,选项中的实词
的含义即使是对的,但如果放在文中解释不通,那么,该选项就
有可能是错误的。如C、D
两项,均考查了实词在文中的文言用法所延伸出的含义。⒊下面
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
确的一项是()A.童年丧父的
张自新没有因母亲的看法而放弃学习,坚持耕读,啸歌古人,幽
然自得。B.张自新对吴中子
弟的亵语戏笑不以为意,也不理解,所以无法与他们交流。C.作
者对张自新的坎坷经历和怀
才不遇深有感慨,痛惜他的病故,写了这篇传。D.文中选取张自
新读书敏慧,耕读奉母等几
括中心意思”和“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等级为C
级。A、B、C三项均可以从文
本中找到对应的位置,如A项,对应位置在第一段;B项对应位
置在第三段,原文为“吴中
子弟多轻儇,冶鲜好衣服,相聚集,以亵语www.戏笑,自新一
切不省,与之语,不答”;C
项对应位置为最后一段。而D项侧重从全文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理
解。对比原文后可以发现,B
项中的“无法与他们交流”与原文中的“与之语,不答”在意思
上不相同,从文意上看,“不
答”是“不想回答、理睬”或“不愿回答、理睬”,而不是无法
与他们交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
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
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
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岁侵,米价翔踊。文请预发军饷三
月,户部难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乃发廪十
六万石,米价为平。明年召拜户部尚书。文凝厚雍.
粹,居常抑抑。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武宗即位,赏赉及山陵、
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
两有奇,部帑不给。文请先发承运库,诏不许。文言:?帑藏虚,
赏赉自京边军士外,请分别给银钞,稍益以内库及内府钱,并暂借
勋戚赐庄田税,而敕承运库内官核所积金银,著之.籍。且尽罢诸
不急费。?旧制,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或一仓十
余人,文力请裁汰。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
争乃止。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而是时青宫旧奄
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
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
虎’易易耳。?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曰:?善。纵事勿济,吾年足
死矣,不死不足报国。?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
瑾等大惧。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过。逾月,有以伪银输内库者,
遂以为文罪。诏降一级致仕,瑾恨未已,坐以遗失部籍,逮文下诏
狱。数月始释,罚米千石输大同。寻复罚米者再,家业荡然。瑾诛,
复官,致仕。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
(节选自《明史〃韩文传》
A.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振:救济。.
B.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当:承担。.
C.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临:面对。.
D.核所积金银,著之籍著:彰显。.
【答案】D
【解析】D项对“著”的解释有误,在这里应是“登记、记载”
之意。
考点定位:本题考点为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
级为理解B。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
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
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
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
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
舞/角抵/不亲万几/文
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D.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
舞/角抵/不亲万几/文
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答案】C
【解析】解答此题,可先整体阅读文段,弄懂其大意是韩文对刘
瑾等人的不满,文段先写刘
瑾等人引导皇帝沉溺声色犬马的行为,接着写韩文对这些行为的
不满。于是据此理解断句。
考点定位:本题考点为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文为官清正,关注民众生活,他在湖广,妥善处理九溪士
酋与临境争第一事;担
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年成歉收,他开仓取粮十六万石,平抑米价。
B.韩文刚正不屈,敢于奏议国事,武宗继位,诸项费用供给不
足,他不顾非议,一再
提出自己看法;有关机构冗员渐增,他援引成例,着手压缩编制。
C.韩文疾恶如仇,尽力遏制权幸,宦官刘瑾等每日皇上沉
溺于声色狗马,不理政
事,他采用李梦阳的建议,冒死谏诤,打击了刘瑾等的嚣张气焰。
D.韩文刚者易析,饱受政敌陷害,刘瑾以遗失部籍作为罪名,
逮捕韩文,释放后又两
次罚米,使他倾家荡产;直到刘瑾被诛后,韩文才复官而后退休。
【答案】B
【解析】B项错误为:无中生有。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
为分析综合C。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淳安
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2)即偕诸大臣伏阙上书,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
【答案】(1)淳安公主有三百顷皇上赏赐的田地,又想夺取任
丘老百姓的产业,韩文竭力抗
争才让这事停止下来。(关键词:赐、复、民业、力争各1分,
句意1分)(2)韩文立即偕同各位大臣匍匐在金銮宝殿给皇帝上书,
奏章递入皇宫,皇帝吃惊得哭泣着吃不下饭,刘瑾等人十分恐惧。
(关键词:偕、伏阙、入、不食各1分,句意1分)
【解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
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
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
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
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理解并翻译文
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韩文为人凝重敦厚,和蔼纯美,平时谨慎谦虚。而到面临大事,
坚决果断不妥协。武宗即位,赏赐及修建皇家陵墓、完成大婚的各
项费用,需要银一百八十多万两,国库无力供给。韩文请求先启用
承运库,皇帝下诏不允许。韩文说:“府藏空虚,赏赐除京边军士以
外,请分别给银钞,略加一些内库及内府钱。并暂时借用勋臣外戚
赐庄的田税,然后下令承运庳内官核实库内储积的金银,记録于簿
籍,并全部取消各种不急需的开支。”皇帝不想动用内府钱,便命
令韩文逐项经营筹划。韩文从大局出发,努力为国家节省钱财。真人
陈应循、大国师那卜坚参等人被罢免,韩文请求没收他们的财产充
实国座。按旧有规定,监局、仓库内官不能超过二三人,后来逐渐
增加,有的一仓十多人,上林苑、林衡署竟达三十二人,韩文竭力
请求裁减冗昌。淳安公主赏赐三百顷土地,又想夺取任丘百姓的田
产,韩文竭力抗争纔停止。
主持国家经济两年,竭力遏制权贵幸臣,权贵幸臣对他深恶痛絶。
而这时青宫原有宦官刘瑾等八人号称“八虎”,天天皇帝逐狗
跑马、放鹰猎兔、莺歌燕舞、沉迷角抵,不理朝政。韩文每次退朝,
对同僚谈及此事,便伤心落泪。郎中李梦阳进言说:“您是大臣,按
义当与国事休戚与共,光哭有什么用?谏官上疏弹劾这些宦官,执
政大臣予以有力支持。您如果在此时率领大臣坚决抗争,除去‘八
虎’也很容易的。”韩文捋须挺胸,毅然改变容色说:“好!即使
事不成功,我这个年纪死也无憾了,不死不足以报效国家。”于是
偕同诸大臣直接上疏皇帝,奏疏呈进,皇帝震惊哭泣不能进食。刘
瑾等人非常恐惧。刘瑾特别恨韩文,天天派人探察韩文的过失。一
个月后,有人把假银输入内库,于是以此作为韩文的罪状。皇帝下
诏降韩文一级官职退休,郎中陈仁贬谪为钧州同知。刘瑾并未解恨,
以遗失户籍档案定罪,逮捕韩文和侍郎张缙入钦犯监狱。几个月后
纔释放,罚米一千石输送到大同。不久又再次罚米,锺玄家业荡然
无存。刘瑾被诛杀后,整玄恢复原官,退休。韩文于嘉靖五年去世,
时年八十六岁
篇三: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郑人买履
信度,无自信也。”
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
他的座位上,等到前往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
却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
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郑国人没能买到鞋子。
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1.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郑:春秋时代郑国,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2.欲:将要,想要。
3.者:(怎么样)的人。(定语后置)
4.先:首先,事先。
5.度(duó):衡量。用尺子度量的意思(动词)
6.而:顺承连词意为然后
7.置:放,搁在。(动词)
8.之:代词,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9.其:他的,指郑人的。(代词)
10.坐:通“座”,座位。
11.至:等到。
12.之:到……去,前往。(动词)
13.操:拿、携带。(动词)
14.已:已经。(时间副词)
15.得:得到;拿到。
16.履:鞋子,革履。(名词)
17.乃:于是(就)
18.持:拿,在本文中同“操”。(动词)
19.度(dù):量好的尺码,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
(名词)
20.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21.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
22.及:等到。
23.反:通“
返”,返回。
24.罢:引申为散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25.遂:于是。
26.曰:说。
27.宁(nìng
):副词。宁可,宁愿。28.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
可的意思。
29.自信:相信自己。
30.以:用。
31.
吾:我。32.市罢:集市散了
33.至之市:等到前往集市。
魏武将见匈奴使
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驰遣杀使于途。
方的国度,于是派崔季珪代替自己,自己则拿着刀站在坐椅边。
等到接见完毕,人追杀了这个使者。
[1]魏武将见匈奴使——选自《世说新语·容止》。魏武,即曹
操,曹丕称帝后追尊曹操为武帝。匈奴,古代少数民族之一。使,
外交使臣。
[2]以:认为。
[3]形:外貌。
[4]雄:称雄,这里意为慑服。
[5]崔季珪:崔琰,字季珪。传说他相貌清朗而威重。
代:代替,这里指崔季珪代替曹操。
捉刀:握着刀。
[6]床:古代一种坐具,即“榻”,不是卧具。
[7]毕:结束。
[8]雅望:儒雅的风采。
[9]非常:不同一般。
[10]足:足够、充足。
[11]雄远国:威震远国。
[12]闻:听到。
[13]既:已经。
[14]乃:是。
[15]匈奴:中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亦称胡
17见:接见
18使:使者
古今异义
捉刀(zhuōdāo)
古:指执刀护卫,今:以比喻替别人代笔作文。
见:接见。
蜀鄙二僧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yù)于富者
曰:“吾欲之⑨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
“吾一瓶一钵(bō)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
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②,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
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蔫。人之
立志,顾③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④,可持⑤而不可持也;
自持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⑥者也。昏与庸⑦,可限而不可限也;
不自限⑧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译文]
四川的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
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要去南海,怎么样?”富和尚说:
“你凭借什么前往南海?”穷和尚说:“我只要带一个瓶子和一个
饭钵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一直想要雇船南下,还没
能够去成呢,你凭借什么前往南海?”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
回来,把这件事告诉了富和尚。富和尚脸上露出了惭愧的表情。
四川的西部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的路,富和尚不能到南海,
而穷和尚到了。人们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
吗?因此聪明与有才学,可以依赖而又不可以依赖;那些自以为聪
明,有才学但并不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昏庸与愚钝,可以
限制而又不可以限制;那些自己不受昏庸限制而用心学习、不倦怠
的人,是靠自己努力学成的。
为学:为,做,求学,做学问
乎:吗?〈语气词〉
人之为学:结构助词,加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主谓的独立性
之:代词,代事
亦:也。
则:那么
者:……的东西
资:天资,天分
逮:及,赶得上
屏:通“摒”
卒:终于
鲁:反应迟钝,不聪明
常:常规,永远不变的
蜀:四川
其:其中
之:助词,的
鄙:边远的地方,边境
语(yù):告诉,对…说
于:对,对于
欲:想要,要
之:到…去,往,到
何如:怎么样
子:你
何:怎么样(商量语气)
何:什么
恃:凭借,倚仗
往:去
钵:佛教徒盛饭的用具
足:足够
数年:几年,多年
买舟:雇船
下:顺江而下
自:从
还:返回,回来
以:介词,相当于“把”、“拿”、“将”
惭色:惭愧的神色
惭:羞惭,惭愧。
色:神色,神情。
去:距离
南海:此指普陀山(佛教圣地,属浙江省舟山群岛)
至:到达
焉:语气助词与兼词,有之(代词,带南海)和矣(语气词,了)
两种意思。立志:树立志向
顾:还,反而;哉: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语气助词〉
犹:还;矣:语气助词。
往见王曰(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1,方2北
面而持其驾3,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
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
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
善,而离楚愈远耳。”
季梁前往见大王说:“今天,臣看见有人在一条大路上,正在朝
着北面驾车前行,对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你要到楚国去,
为什么却将要向北面驾车?。车的主人说,?我的马很好,跑得快。?
我说:?马虽然好,但这条路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财物
多?。我说:?财物多,但是这条路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
车夫好。?像这样的东西[良马、财物、车夫]越好越多,离楚国就越
远了。”
1、大行(háng):大路。
2、方:正在。
3、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车子。
4、奚为:何为,做什么。
5、御者:车夫。
6、此数者:像这样的东西(良马、财物、车夫)。
7、良:好。
北人食菱北人①生而不识②菱③者,仕④于南方,席⑤上啖
(dàn)⑥菱,并壳⑦入口。或⑧曰⑨:“食⑩菱须去(11)壳。”
其人自护(12)所短(13),曰:“我非不知,并(14)壳者,欲
(15)以(16)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17)
曰:“前山后山,何(18)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20)强(21)不知以为知也
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
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对他说:
“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
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
《张自新传》阅读答案(附文言文翻译)(09年福建卷)阅读下
面得文言文,完成2~4题。张自新传[明]归有光张自新,初名鸿,
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
本文发布于:2022-12-09 13:22: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27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