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蔡桓公九年级语文练习方案二
《韩非子》
[学海导航]
人们常说“不要怕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这些话不能说不对,但有些错误是致命的,会给我
们造成终身的遗憾。“防患于未然”“知错就改”是值得提倡的。韩非子的《扁鹊见蔡桓公》向我们讲述了一个
发人深思的故事。本文选自《韩非子·喻老》,“喻老”的意思是用比喻来说明老子的观点。这则寓言记叙了蔡
桓公的病情不断恶化,可他固执地拒绝扁鹊的几次忠告而致死的故事,告诉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
可盲目自信,不能拒绝批评和帮助。
学习这则寓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背诵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深刻哲理;理清本文叙事
的脉络;在理解句义的基础上积累通假字、文言词语。
[精彩视点]
一、韩非——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韩非(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主张以法治
理国家,反对儒家的礼治,受到秦王嬴政的重视。他的法治主张,符合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企图建立中央集权的
统一国家的要求,从历史发展来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韩非写文章长于推论事理,词锋犀利,剖析入微,
其峻刻峭拔的文风,与《孟子》的雄辩,《庄子》的恣肆,《荀子》的浑厚,并称战国散文四大家。其代表作有
《说难》、《孤愤》等,均收入《韩非子》中。其寓言故事,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著名的有“守株待兔”
“南郭吹竽”“买椟还珠”“老马识途”等。
二、本文用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了扁鹊和蔡桓公两个人物。
一见桓公,“立有间”写扁鹊细心观察桓公,“君有疾在腠理”写他准确诊断桓公病情,“不治将恐深”
是和缓的规劝语气。二见桓公、三见桓公,扁鹊用“在肌肤”“在肠胃”指出桓公病情加重,“不治将益深”,
语气肯定,规劝中含着警告。四见桓公,转身就跑,这“望桓侯而还走”的动作,简洁写出桓公病情严重的程
度。“已逃秦矣”既表现扁鹊对桓公病情诊断的准确,又写出他的机警。
桓公讳疾忌医的特点也写得很传神。一句“寡人无疾”,固执、自信的形象跃然纸上,“不应”“不悦”,
冷冰冰地拒医生于千里之外。扁鹊三见桓公都没有分析病情、介绍疗法的机会,可见桓公讳疾忌医的严重程度。
[典例精析]
1、中考经典思维激活。
(2004.绍兴)南歧之见
南歧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yīng)①,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
方人至,则群小②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③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
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着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
终莫知其为丑。(选自《贤奕编·警喻》)
【注释】①瘿:颈瘤病。即颈上生囊状瘤子②群小:贬称见识浅陋的人。③焦:细瘦。
⑴、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
A、凡饮之者辄病
.
瘿——西施病
.
心而颦其里
B、其水甘而
.
不良——出淤泥而
.
不染
C、故
.
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彼竭我盈,故
.
克之
D、吾乡之人皆然
.
——然
.
得而腊之以为饵
⑵、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
⑶、南歧人为什么会笑外方人?
答案:⑴、D⑵、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⑶、因为南歧人生活在人人皆病的环境中,所以看到
正常的“外方人”反觉得不正常,就嘲笑他。(或“见怪不怪,见不怪而怪之。”或“以错误的标准看待事物,
正确的反而是错误的”。)
解析:本题的第1题是文言文常见的题型,考查一词多义;第2题划分句子的节奏比较难,需在平日
朗读时注意练习。第3题是考查理解故事内容及故事所含的道理。
[温馨提示]文言实词具有一词多义的特点,经常出现一词多义、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情况,掌
握难度较大;划分节奏是朗读时的一个难点,需多读,训练语感。
2、诱思探究思维激活。
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①从桓公伐孤竹②,春往冬返,迷途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儿随之,遂得
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③。”乃掘地,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⑤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而师圣人⑥之智,
不亦过乎?(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管仲、隰朋:两人都是齐桓公得大臣。②孤竹:指孤竹国,在今河北卢龙。③蚁壤一寸而仞有
水:据说蚁封(蚁穴周围防雨水得高出地面浮土)高一寸,其下八尺之处便有水。仞,古代八尺叫一仞。④
圣:精明通达。⑤不难:“不以……为难”。⑥圣人:有智慧的人。
1、短文的前一段是一个成语的出处,请写出该成语并写出它的比喻意。
2、点明全文主旨的一句是
3、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答案:1、老马识途比喻富于经验的人在工作中熟悉情况,容易把工作做好。2、今人不知以
其愚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3、答案要点:⑴像管仲、隰朋这样的圣人,在“至其所不知”的时候,
尚且能“不难师于老马与蚁”,这说明了人们应该向他人或事物学习有益的知识。⑵要学会因地制宜,利用一
切可以利用的条件。
解析:课外文言文段选自寓言故事的有很多,因此常有概括归纳成语、写出所含道理之类的题型。本
段阅读就有此特点。
[温馨提示]平日可利用空闲读点寓言故事,拓宽视野积累知识。
3、创新应用思维激活。
(2003.桂林)魏文侯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为善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
最下。”魏文侯曰:“可得闻耶?”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家。中兄治病在毫毛,
故名不出闾。若扁鹊者,镵(chán,刺)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间,而名出闻于诸侯。”
1、本文记叙了扁鹊和魏文侯的对话,扁鹊认为最高明的医道:
。(用自己的话回答,不超过15个字)
2、联系实际说明扁鹊所说的医术愈高的人声名反而愈小。
3、这段文字,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案:1、能够察病于外形,防病于未然。2、这实际上反映出当时一种不良的社会倾向,即一些真正的有
为之士,反而不为人们所理解,而有些才能只属于一般的人却反而出名。3、应该注意到默默无闻的人,也可
能很有才能;应该尊重目光敏锐的人提出的正确意见。
解析:本题目考查文言文的整体阅读、理解、感悟水平,第3题是开放性的题目,答题时读懂原文是关键。
[寻源问津]
1、《扁鹊见蔡桓公》中的扁鹊是一位名医,他稍微观察就能准确判断出蔡桓公的病症所在。其实,在我国
古代的名医有很多,请你列举出四人。
2、蔡桓公因拒绝别人的帮助,讳疾忌医而丧生。而从古至今有很多人虚心接受别人的帮助,有错就改,
被人们称赞。请你举出五个人的事例,并作简要叙述。
点拨与解答:设计此题目的目的是结合历史了解更多的名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犯了错误一定得
改正,且做到预防最好。1、华佗、李时珍、张仲景、孙思邈等。
2、①包公请荆。②廉颇负荆请罪。③周处斩蛟除虎,勇于改正错误。④列宁打碎花瓶,勇于承认错误。
⑤诸葛亮错用人,失街亭后,自贬三级。⑥曹操踩麦,割发自裁。
[潜能开发]
[轻松学习夯实基础]
1、本文选自,作者是,末期思想家,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的文章长
于推论事理,词锋犀利,其峻刻峭拔的文风,与《》的雄辩,《》的恣肆,《》的浑厚,
并称战国散文四大家。
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⑴扁鹊见
.
蔡桓公,立有间
.
。⑵居十日,扁鹊复
.
见。
⑶疾在腠理,汤熨
.
之所及也。⑷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
。
⑸今在骨髓,臣是以
..
无请
.
也。⑹桓侯故
.
使人问之。
3、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词义。
⑴扁鹊望桓侯而还走。通,释义:
⑵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通,释义:
⑶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通,释义:
4、本文记叙的顺序是:。
5、本文用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另一个
是。
[快乐延伸提升能力]
(2003.海南)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
.
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
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
扁鹊望桓侯而还
.
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
.
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
火齐
.
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
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6、文中加点的词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还xuánB、腠zòuC、汤tāngD、齐qí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立有间
.
:居
.
十日:
8、翻译划波浪线的句子。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译:
9、第四次见蔡桓公,扁鹊为什么“望桓侯而还走”?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10、本文说明的道理是:
由本文内容演变成的成语是:
[思维拓展综合创新]
(一)医扁鹊见秦武王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
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
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也。”
11、选择正确的解释。
⑴左右
..
曰()A、左边和右边B、左右的人C、人名叫左右
⑵扁鹊怒而投其石
.
()A、这里指针石B、石头C、石子儿
⑶君与知之者谋
.
之()A、求B、商量C、计策
12、联系上下文,在括号内填上句中省略的词语,并指出其意思。
⑴扁鹊请除():
⑵君以()告扁鹊:
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⑴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
译:
⑵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也。”
译:
14、本文告诉我们:要,不要。
(用原文回答)
15、我们在本课学过一篇关于扁鹊的文章是《》,这个故事说明了
的道理。
(二)
昔有医人,自媒①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
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②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
鸣③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注释』①媒:介绍,夸耀。②屣:鞋子,这里用作动词践踏。③鸣:申诉,控告。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
①延
.
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②一人信
.
焉,而使治驼。()
③乃索
.
板二片,以一置地下。()
17、翻译下列句子。
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译:
18、读完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轻松学习夯实基础]
1、《韩非子·喻老》韩非战国法《孟子》《庄子》《荀子》
2、⑴拜见,谒见。一会儿。⑵又。⑶用药物热敷。⑷管,掌管。⑸因此询问。⑹特地,特意。3、
⑴还同旋,回转,掉转。⑵汤同烫,用热水焐。⑶齐同剂,火剂汤。4、时间顺序。5、语言动
作扁鹊蔡桓公。
[快乐延伸提升能力]
6、A7、间:一会儿。居:经过,过了。8、医生喜欢治疗没有病的人,把这个作为自己的功劳。9、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10、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能拒绝批评。
[思维拓展综合创新]
(一)11、⑴B⑵A⑶B12、⑴之;指代病;⑵之;指代左右的话。13、⑴你与懂得医术的人商量
治病的事,却又和不懂得医术的人破坏这一计划。⑵假如像这样去管理秦国的政事,那么您会一下子使国家
灭亡。14、“与知之者谋之”,“与不知者败之。”15、《扁鹊见蔡桓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并及时改
正,不能拒绝批评和帮助。
(二)16、①邀请。(请)②相信③寻找,寻求。17、我的职业是治疗背驼,只管把人医直,哪管人的死
活。18、“医人”强辩是一种只看一点及其余的孤立地看待事物地方法。(可参考此种理解写出感悟)
本文发布于:2022-12-09 13:19: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27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