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石申读什么

更新时间:2022-12-09 11:35:02 阅读: 评论:0

投资北部湾真是国家支持的吗-括号后面加标点符号吗


2022年12月9日发(作者:两周宝宝营养食谱)

学史必读中国古代的世界之最超全篇

一、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出现的“世界之最”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第1课P4)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原始居民培育水

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对野生稻进行培育、种植的国家。(第2课P7、

P11)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和种植蔬菜的国家(半坡原始居民)。

(第2课P8-9)

4.我国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时出现烧制原始青瓷的瓷

窑)。(第2课P9第5课P27)

5.商朝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第5课P26)

6.公元前613年,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并记录下了一颗彗星扫过北

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第8课P42)

7.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水排的利用,比欧洲早一千多

年。(第13课P74)

8.汉代铁制兵器(钢材制作炒钢)是中国发明的。(第13课P74)

9.甘肃天水放马滩汉(西汉)墓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用麻做的纸是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东汉时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第16

课P87)

10.东汉时成书的《九章算术》,许多数学重要成就在当时世界上

都是最先进的。(第16课P88)

11.东汉末年科学家张衡发明的能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是世界

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第16课P88)

12.汉代医学家华佗发明的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

上的创举。(第16课P89)

13.秦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第17课P95)

14.南朝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

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也就是

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第21课

P118)

15.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是算筹。(第21课P121)

二、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出现的“世界之最”

16.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第1课P4)

17.唐朝陆羽撰写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第3课

P13)

18.“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第3课P14)

19.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是科举制度。(第4课P21)

20.十三经刻石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石头书。(第4课P21)

21.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

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类似的桥早七百多年。(第7课P33)

22.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第7课P34)

23.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第7课P34)

24.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

雕版印刷品。(第7课P34)

25.隋唐时期开凿的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第8课P40)

26.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第10课P57)

27.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

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第10课P58)

28.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第

10课P58)

29.英国的充气球(足球)比中国唐代的充气球晚了三四百年。(第

11课P65)

30.元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第12课P68)

31.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十五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

比我国晚约四百年。(第13课P72)

32.指南针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战国时期制成的“司南”是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

业。(第13课P73)

33.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

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第13课P74)

34.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

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第13课P74)

35.沈括的“十二气历”是当时先进的历法,八百多年后英国才

有类似的历法。(第13课P74)

36.郭守敬的《授时历》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与现在通行的

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三百年。(第13课P74)

37.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第16课P93)

38.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郑和的远航比欧洲航海家的远

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第16

课P95)

39.明北京紫禁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第21课P121)

40.明长城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第21课P122)

41.明朝以前我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第20

课P119)

42.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

历法是长时间的纪时系统。具体地说,就是对年、月、日、时的

安排。因为农事活动和四季变化密切相关,所以历法最初是由农业生

产的需要而创制的。我国的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古代曾制定过许多历

法,其中西汉的《太初历》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

西汉初年,沿用秦朝的《顓顼(zhuāxu专须)历》。但《顓顼历》

有一定的误差。公元前105年(元封六年),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汉武

帝下令改定历法。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

《太初历》。《太初历》规定一年等于365.2502日,一月等于29.53086

日;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正月为岁首;开始采用有利于农时的

二十四节气;以没有中气的月分为国月,调整了太阳周天与阴历纪月

不相合的矛盾。这是我国历法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太初历》还根

据天象实测和多年来史官的记录,得出一百三十五个月的日食周期。

《太初历》不仅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

进的历法,它问世以后,一共行用了一百八十九年。

43最早的几种星图

星图,是恒星观测的一种形象记录,它是天文学上用来认星和指

示位置的一种重要工具。我国古代有优良的星图绘制传统,并取得了

辉煌成就。我国的古星图,是古代劳动人民和天文学家观测天象的丰

硕成果。它们不但是我国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天文学园地

的灿烂花朵。

43-1.最早的星图

约在唐中宗时期(705—710)绘制的敦煌星图,是我国、也是世

界上最早的星图。这份星图上面绘有一千三百五十多颗星,它于1907

年被帝国主义分子斯坦因盗走,现存于英国伦敦博物馆。

43-2.最早的石刻星图

我国最早的两幅笔致工整的石刻星象图,是近年在杭州五代时期

(907—960)的吴越王钱元瓘(guà贯)及其次妃吴汉月墓中出土的。

这两幅石刻星象图刻制着二十八宿和拱极星等部分星宿,每个石刻图

上大约有一百八十颗星,这些星的位置相当准确,星象刻画也比较逼

真,是探讨传统星象变迁的珍贵史料。

43-3.最早的比较齐全的石刻星图

江苏省苏州市保存着一幅石刻星图,它是根据北宋元丰年间

(1078—1O85)时观测结果。于南宋时期的1247年刻制的。图中共刻

一千四百四十颗星,并刻有银河以及通过二十八宿距星(每一宿中取

作定位置的标志星,叫做这一宿的距星)的经线二十八条。这一石刻

星图刻制比较精确,包含的星数比较齐全。是我国最早的比较齐全的

石刻星图,它为我们了解古代恒星的知识和古代星区的划分,提供了

极为宝贵的资料。

43-4.最早的彗星图

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一种占卜吉凶的帛

书。在这部迷信著作中,绘有二十九幅不同形状的彗星图。每幅图上

都能看到长长的、像扫帚一样的彗尾,以及圆圈或黑点形状的彗头。

每幅彗星图下面都写有占卜的文字,每条占卜文字的开头都写着彗星

的名称。这些距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彗星图,是我国、也是世界上

最早的彗星图。

44.最早的一些天象记录

天文学是人类最早发展起来的自然科学之一。我国的天文学历史

悠久,成就举世瞩目。在望远镜发明之前,我国天象观测的数量和质

量,在世界上无与伦比。我国古代大量的天象记录,年代连续,详细

完备,准确性高,而且时间大都早于世界各国。

44-1.最早的日食记录

夏代,已经很重视天象的观察,“观象授时”成为一种国政。据

《尚书·夏书》记载,夏代仲康时期,负责观测天象的官员羲和失职,

没能及时预告日食,以至当这次日食现象出现时,人们不知发生了什

么怪异的事变,惊慌失措,乱成一团。夏代仲康时期距今约四千多年,

这次日食的记录,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

44-2.最早的彗星记录

彗星是绕着太阳旋转的一种星体,它的体积庞大,密度很小,通

常在背着太阳的一面拖着一条扫帚状的长尾巴,因而人们又称它为

“扫帚星”。据《春秋》一书记载,“鲁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

入于北斗。”这里说的星孛,就是著名的哈雷彗星,鲁文公十四年是

公元前613年,距今已有二千六百年,这次彗星的记录,是我国、也

是世界上最早的彗星记录。

44-3.最早的流星雨记录

地球在绕太阳运行的路程中和流星群相遇时,流星成群出现,如

下雨一样,称作“流星雨”。据《左传》一书记载,“鲁庄公七年夏

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鲁庄公七年是公元前687

年,距今已有二千六百多年。这次流星雨的记录,是我国、也是世界

上关于流星雨最早的详细可靠的记录。

44-5.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汉书·五行志》记载,西汉“河平元年……三月己未,日出黄,

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详细叙述了黑子出现的时间和位置。西

汉河平元年是公元前28年,距今已有二千余年。这次太阳黑子的记录,

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事实上,我国还有比这更

早的太阳黑子记录。约成书于公元前140年的《淮南子》,有“日中有

踆(cūn村)乌”的记载,“踆乌”就是黑子的形象。《汉书·五行

志》还记载,汉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四月,日黑居仄(zè),

大如弹丸”,意思是说,太阳边侧有成倾斜状的黑子,大小和弹丸差

不多。

44-6.最早的新星记录

有些星原来很暗弱,但是在某个时候,它们的亮度突然增强,亮

度增强几千到几百万倍的叫做新星,增强一亿到几亿倍的叫做超新

星。以后它们的亮度又逐渐减弱,经过几年或十几年的时间亮度又恢

复到原状,好像在星空作了一阵客似的,因此新星和超新星也称为

“客星“。汉代,我国对新星的出现就已有了系统的记录。《汉书·天

文志》中记载,西汉“元光元年五月,客星见于房。”这里说的“房”

是二十八宿中的房宿,相当于现在的天蝎星座头部。西汉元光元年是

公元前134年,距今已有二千多年,这次新星的记录,是我国最早的

新星记录。国外对这颗新星虽然也有记录,但是很简单,时间不够具

体,也没有标明方位。

45.古代规模最大的天文观测活动

1276年(至元十三年),元世祖忽必烈命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等人

负责制订新历法。这次历法的制订,主要以天文观测为依据。郭守敬

制造了十多种先进的天文仪器,为进行大规模的天文观测活动提供了

必要的仪器设备。

1279年(至元十六年),郭守敬在元世祖忽必烈的支持下,组织了

大规模的天文观测活动,在全国设立了二十七个观测点。当时的实测

范围是:“东至高丽,西极滇池,南逾朱崖,北尽铁勒(今西伯利亚

的叶尼塞河流域)。”其中,最北的北海观测点,设在大约北纬64°5’

的地方,已经靠近北极圈;最南的设在海南岛、西沙群岛。最远的观

测点之间,南北长一万多里,东西绵延五千里。这是我国古代和当时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天文观测活动。在观测过程中,郭守敬还亲临

一些观测点进行指导和实地观测。这次观测活动,在我国天文学史上

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获得的许多数据,都达到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水平,从而为改进历法提供了宝贵的、可靠的科学依据。

46.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甘德,又称甘公,战国时期的齐国(一说是楚国或鲁国)人;石

申,又称石申夫或石申父,战国时期的魏国人,他们都是取得了卓越

成就的天文学家。甘德写有《天文星占》八卷,石申写有《天文》八

卷,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为一部,称《甘石星经》。

《甘石星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可借

它在宋代以后失传了,今天只能从唐代的天文学书籍《开元占经》里

见到它的一些片断摘录。这些片断摘录表明,甘德和石申曾系统地观

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发现了五大行星出没的规

律;他们还记录了八百颗恒星的名字,测定了一百二十一颗恒星的方

位。后人将甘德和石申测定的恒星记录称为《甘石星表》,这是我国、

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比希腊天文学家伊巴谷测编的欧洲第一个

恒星表大约早二百年,后世许多天文学家在测量日、月、行星的位置

和运动时,都要用到《甘石星经》中的数据,因此,《甘石星经》在

我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47.我国最早的书籍

今天,人们能够了解中国三千多年前的奴隶社会状况,知道二千

多年前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情形,读到优美的汉赋、唐诗、宋词、元

曲……,这一切,都有赖于古代的书籍。

我国最早的书籍,出现于商代,是用竹子和木头做的。竹子和木

头是常见并容易得到的东西,在造纸和印刷术发明之前,缺少合适的

书写材料,人们就把竹子和木头削成狭长的小片,用毛笔在上面写字。

用竹子削成的狭长小片叫“竹简”,用木头削成的叫“木简”,它们

统称为“简”。简上通常只写一行字,如果写错了,就用小刀刮去重

写,所以古代把删改文章叫“删削”,这个词一直沿用至今。现在的

书籍开本有大有小,古代的简也有长有短,最长的三尺,最短的只有

五寸。写一部书要用很多简,把这些简编连起来就成为“册”。编册

多用麻绳,也用丝绳(称“丝编”)或皮条(称“韦编”)。古书中

提到的“韦编三绝”,说的就是著名思想家孔子,因为经常阅读《易

经》,把编简的皮条都磨断了三次。一册书根据简的长短决定用几道

编,一般用二、三道编,多的用四、五道编。现在表示书的数量的“册”

字,便是一个象形字,很像绳子把一根根简编连起来的样子。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人们已经普遍用竹木简做书籍。春秋战

国时期还出现过写在丝织上的书--“帛书”,帛书比竹木简书轻

便,而且易于书写,不过丝织品价格昂贵,所以帛书的数量远比竹

木简书为少。东汉又出现了纸书,纸书轻便、易于书写,价格比较便

宜,深受人们欢迎。以后纸书便逐渐流传开来,到了晋朝,纸书完全

取代了竹木简书和帛书。

48.最早的文字

文字是人们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过去,人们

认为商代的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1977年以后,考古工作者在位于河南登封县东南约十五公里的登

封王城岗的夏代遗址中发掘出东、西两座小城的遗址,从中发现了一

些珍贵的夏代文字资料。例如,在西城遗址的一个灰坑中。发现了

一件夏代初期的泥质黑陶平底器,器底上有一个陶胎烧制前刻划的文

字——“”。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像两手有所执持,可能是“共”

字,它大概代表该陶器所有者的族氏。这个字非但不是刻划符号,而

且超越了象形文字的阶段,是个会意字,所以是真正的文字,这一发

现,有力地证明了早在四千多年前,在夏代初期我国就已经有了文字。

49.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闻名中外的商代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清朝最高学府的主管官员--国子监祭酒

王懿荣,害了疟疾,医生给他开的药方上有一味药叫作“龙骨”,即

一些大小不一的骨头片。王懿荣是古文物家,他发现“龙骨”上面刻

着很多古代的文字。经过一番研究,了解到这些“龙骨”是龟甲和兽

骨(龟甲主要是乌龟的腹甲,兽骨主要是牛羊的肩胛骨)它们是从商

朝京城的遗址--河南安阳西北郊小屯村一带出土的,是三千多年前

商代的遗物。

甲骨文是用青铜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商代的人们怎么会

把文字刻在甲骨上呢?这是因为当时占卜之风盛行,不论大事小事,

如战争的胜负、打猎的收获、疾病的轻重、庄稼的收成、有无风兩、

生孩子是男是女等等,奴隶主贵族都要进行占卜,向鬼神询问吉凶祸

福,以便决定行止,占卜的方法是先在甲骨上凿出椭圆形的小槽,或

者钻个孔,然后用火烘烤。甲骨凿过或钻过的地方在烘烤时会出现一

些裂纹,人们认为裂纹表示鬼神的意志,就根据裂纹的形状判断吉凶。

占卜结束,人们即把所问的事情和占卜的结果用文字刻在甲骨上;以

后又把应验的情况也刻在甲骨上。由于甲骨上刻的都是占卜的记录,

所以今人称它为“卜辞”。卜辞短的一、二个字,长的可达几十个字。

甲骨文字,目前发现的有四千多个。经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考

释出来的将近一半。甲骨文字的造字方法已是多种多样,不但有象形

字,也有会意字、形声字、假借字和指事字。这表明,甲骨文已经是

比较成熟的文字。夏代虽然出现了文字,但就目前的资料来看,数量

极少,因而商代的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50.古代最重要的工艺百科全书

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科技名著《天工开物》,是我国古

代最重要的一部工艺百科全书。它详细记述了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

业技术,其中有不少是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工艺措施和科学创

见。

宋应星(1587一?),字长庚,奉新(今江西奉新)人,曾做过几

任地方官。他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朴素的辩证观点,认为世界

是物质的,整个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存在。他注重实地调查研

究多尊重和赞扬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他通过不断深入

民间实地考察研究而写成的总结明朝生产技术的著作《天工开物》于

1637年(崇祯十年)刊行。

《天工开物》分上、中、下三卷,又细分为十八个项目。书中除

了介绍农业生产经验外,还记述了纺织、染色、制盐、制糖、制砖、

烧瓷、造车、造船、采煤、榨油、造纸、冶铜、炼铁、军器、火药、

颜料、酒曲等等许多种手工业生产技术。书中详细说明了各种农作物

和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描述了它们内部细

致的专业分工,还附有二百多幅工艺流程插图,与文字互相配合。此

外,书中对生产各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人力、产量,生产工具的规

格、尺寸、效率,各种金属的比重,合金成份的比例,火器的射程和

杀伤力等等,也都用具体数据加以说明。《天工开物》为研究明朝的

社会生产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具体生动地反映了宋应星生活的时代资

本主义经济在我国开始萌芽、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获得进一步发展

的情况。

《天工开物》是一部非常珍贵的科技文献,在我国乃至世界科学

技术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受到国内外科学界的高度重视,它刊行

后很快传到日本,日本学者评价说:“作为展望在悠久的历史过程发

展起来的中国技术全貌的书籍,是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1869年它

被译成法文,传到西方,以后又被译成英文,西方研究者把它誉为“中

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宋应星一生著述很多,可惜大部分已经失传。由于腐朽的封建制

度对科学技术的桎梏,就连《天工开物》一书,也在国内长期迷失,

直到解放后,才找到一部明崇被十年的原刻本,影印出版。近年来,

《天工开物》在国内和国外许多学者的论著中得到广泛引用。

51.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十九世纪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曾说,他

的人工选择思想是从“一部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中得到启发的。从

达尔文引述的内容来看,这部书很可能就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

一部农书--《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xie协),是南北朝时期北魏杰出的

农业科学家。他是今山东益都人,曾任高阳(今山东桓台东)太守,

后来回到家乡,经营农牧业。贾思勰研究了大量的古代农业文献,广

泛请教了有经验的老农,收集了许多口头传说、民间谚语,再加上自

己从事生产实践的亲身体验,大约于533年-544年(北魏永熙二年至

东魏武定二年)间,写成农业科学巨著《齐民要术》。全书正文十卷,

九十二篇,正文和注释共十一万多字,书前还有《自序》和《杂说》

各一篇。一至五卷的内容是谷物、蔬菜、瓜果、林木栽培;第六卷是

家畜、家禽、鱼类饲养;第七卷是酿酒;第八卷是制酱、制醋、腌腊;

第九卷是食品制造和烹调;第十卷是各种作物的品种介绍。

《齐民要术》的内容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个方面,对几乎

所有的农业生产活动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比如,书中阐明了因时、

因地制宜的重要性,提出了“顺天时(时令),量(估量)地利(土

地情况),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凭主观)反道(违反客观规律),

劳而无获”的先进农业观点;针对我国北方地区“春多风旱”的气候

特点,对北方抗旱保墒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总结出具体的技术措施

和经验;对轮作和套种作了科学的总结和研究,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

辟了广阔的途径;对农作物的品种进行了专门论述,在选种问题上提

出穗选法的主张,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简单的优选法。

《齐民要木》是一部内容非常丰富、科学价值很高的农学巨著,

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公元六世纪以前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

农业生产经验,有许多项目比世界其他先进民族的记载要早三、四百

年,甚至一千多年。《齐民要术》为我国初步建立了农业科学体系,

对推动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

响。它不但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在中国和

世界农业科学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52.最大的百科全书

举世闻名的成书于明代初期的《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

部类书,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它的篇幅之大,内容

之丰富,缮写与装潢之精美,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无与伦比的!

类书,是古代百科全书式的资料汇编,因博采群书,分类编辑,

故称“类书”。明成祖朱棣即位后,鉴于古今事物散记于各书,不易

查阅。1403年(永乐元年)命翰林院侍读学士解缙等人,组织编纂一

部便于查索的大型类书。当时规定:自古以来的“经史子集百家之书,

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

浩繁!”第二年,解缙等人编出《文献大成》,朱棣认为过于简略,

又于1405年命大臣姚广孝、刘季篪(chi池)和解缙等人,组织人力

重修。这次参加编纂缮写工作的官员、文士,多达二千一百六十九人,

至1408年(永乐六年)冬全部完成,由朱棣将该书定名为《永乐大典》

(以下简称《大典》)。

《大典》辑有上古至明初的图书七、八千种,包括经、史、子、

集、释藏、道经、医药、戏剧、平话、工技、农艺等著作,可谓旁搜

博采,汇集了当时的天下群书。全书计有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

录六十卷,装订成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共约三亿七千万字,是一部

规模宏大,内容极为丰富的煌煌巨制!《大典》的编排体例以《洪武

正韵》为纲,按韵分列单字。天文、地理、人事、名物、诗文词曲、

奇闻异见等等,都随字收载。例如天文志列在“天”字下,地理志列

在“地”字下。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当时规定所辑入的书,不准删改,

必须照原著整部、整篇、整段地编入,因此《大典》保存了我国宋元

以前大量的珍籍。

《大典》编成后,只缮写了一部。朱棣从南京迁都北京后,《大典》

也运至北京,收藏在皇宫的“文”内。由于卷帙过多,此书始终未能

刻版付印,直到明嘉靖末年,才照原本摹写了一部做为副本。《大典》

的正本约于明亡之际被焚毁,副本在清朝前期由皇家档案库皇史宬

(cheng成)移至翰林院藏存。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时、由于

官吏们的偷盗,《大典》缺失了二干四百多卷;1860年英法联军侵占

北京时又被劫掠。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大典》惨遭浩劫,

部分被烧毁,部分被抢走,剩下的仅有六十四册了。这部出类拔萃的

文化典籍遭到如此摧残,是我国文化史上无法估量的损失!

解放后,经多方努力,到1959年为止,已搜集《永乐大典》二百

一十五册,加上复制本等,共七百三十卷,1960年由中华书局影印出

版。虽然这七百三十卷只是原书的百分之三,但其中仍然保存了不少

散佚的珍贵资料。

53.古代最重要的科学技术著作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有一部素负盛名的科技著作,这就是

北宋卓越的科学家沈括(1031-1095)写的《梦溪笔谈》。《梦溪笔谈》

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科学技术著作。

《梦溪笔谈》是以笔记体裁写成的综合性科技巨著,全书三十卷,

六百零九条,共十几万字。书中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

化、军事和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其中关于科技的内容,占全书三分

之一,包括了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

物、农业、水利、建筑、医学、药物学等,汇集了我国古代、主要是

北宋的多种科技成就。

《梦溪笔谈》对我国科技的许多成就,都有精辟的论述。例如,

论述“十二气历”按立春、惊蛰、清明、立夏等十二个节气定月份;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大月三十一天,小月三十天,大小月相间;既符

合天体运行的实际,又有利于农事活动的安排。八百多年以后,欧洲

才出现类似的历法。又如,论述了“隙积术”和“会圆术”问题。“隙

积术”是求有空隙的堆积体的体积,即高阶等差级数的求和法,这在

世界级数论的发展史上有开拓之功;“会圆术”则是我国数学史上第

一个由弦和矢的长度来求弧长的近似公式。《梦溪笔谈》在中国和世

界上最早提出地磁偏角的问题,它论述指南针”能指南,然常微偏东,

不全南也”。而欧洲直至四百年以后才发现这个现象。《梦溪笔谈》

在中国和世界上最早记录了石油的性能和用途,并第一次使用了“石

油”的名称。它还曾指出石油资源丰富,“生于地中无穷”,预言“此

物后必大行于世”,这个预见今天已被证实。在地质学方面,《梦溪

笔谈》提出的用流水侵蚀作用解释地貌的观点,早于欧洲七百年。尤

其可贵的是,一些劳动人民在科技上的发明和贡献,像布衣毕升发明

的活字印刷术,河工高超发明的合龙堵口的先进治水方法,民间工匠

喻皓的建筑成就及其编著的《木经》,平民历算家卫朴修订历法的事

迹等等,都赖有《梦溪笔谈》的详细记叙,才得流传后世。否则,这

些伟大发明家和卓越科技人才的业绩,很可能会被永远湮没了。

《梦溪笔谈》是一部划时代的科技巨著,堪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

里程碑,在世界科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

54.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壮举

十五世纪前期,在西洋(今南洋群岛和印度洋一带)的万顷波涛

中,前后七次出现过庞大的船队,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郑和七下西洋。

明朝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明成祖朱棣为了扩大明朝的政

治影响,加强同外国的友好往来,发展对外贸易,派郑和作为明朝使

节,率领船队出使西洋。郑和(1371-1435),原名马三保。昆阳(今

云南晋宁)人,回族。他少年时被送入皇宫当太监,后又服侍朱棣,

在朱棣与侄子建文帝朱允炆(wé文)争夺皇位的“靖难之役”中,

他“出入战阵”,“多建奇功”,受到朱棣的器重,并赐姓名“郑

和”。

1405年(永乐三年),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载着大量金银、丝绸、

瓷器、铁器、铜器和布匹等货物,浩浩荡荡,从刘家港(今江苏太仓

浏河)启程,开始了第一次远航。郑和的船队,有大船六十二艘,连

同中小船只共二百余艘,水手以及负责护卫的军卒等二万多人。最大

的船,长四十四丈(约一百四十七米)、宽十八丈(约六十米),装有

九桅十二帆,载重量约一千吨,可容千人,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

只。船上专业人员有负责罗针的“火长”、“番火长”(外国领航员),

有操舵的“碇手”,有修理弓箭、器械的军匠、民匠,有办理交涉事

务的“行人”,有担任翻译的“通事”,还有医生、伙伕、书算手等

等。每艘船上都备有充足的粮食、淡水、盐、茶、酒、酱、油等日常

生活用品。如此分工精细严密、人员众多、规模宏大的船队,在当时

的中国和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郑和的船队,白天用指南针导航,夜间则用观看星斗和水罗盘定

向的方法保持航向。由于对船上储存淡水、船的稳定性、抗沉性等问

题都作了合理解决,故郑和的船队能够在“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

险恶条件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很少发生意外事故。

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首达占城(今越南南部),再南至爪哇、旧

港、苏门答腊(均属今印度尼西亚)、满刺加(今属马来西亚),西抵

古里(今印度南部)等国,然后于1407年返国。以后郑和又于1407

年至1409年、1409年至1411年、1413年至1415年、1417年至1419年、

1421年至1422年、1431年至1433年六次奉命出使西洋。在1405年到

1433年的二十八年中,郑和七次远航西洋,前后共到过亚非三十多个

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者,

每到一地,都代表明朝皇帝拜会当地国王或酋长,同他们互赠礼品,

向他们表示通商友好的诚意。郑和还同各国商民交换货物,平等贸易,

购回当地的特产象牙、宝石、珍珠、珊瑚、香料等。

1433年(宣德八年)郑和船队最后一次航行的时间,比世界著名

航海家葡萄牙人迪亚士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意大利人哥伦布到达

美洲大陆、葡萄牙人达·伽马沿非洲西岸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时

间,都约早半个世纪。郑和七下西洋,发展了我国和亚非各国人民的

友谊,架起了友好通商的桥梁,在我国古代和世界航海史上写下了最

壮丽的篇章。

55.我国现存最早的地图

我国的地图学有悠久的历史,见之于记载的古地图很多,可惜大

部分已经散佚。现存最早的地图,是1973年底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

汉墓中发现的三幅绘在帛上的地图:一幅地形图、一幅驻军图和一幅

城邑图。它们距今已有二千一百多年,不但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

最早的以实测为基础绘制的地图。

这三幅图所示的方位都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与现在通用的地

图正好相反。其中的地形图长宽各九十六厘米,绘有山脉、河流、居

民点、道路等,已具备了现代地形图的基本内容。此图的地理范围相

当于今广西全州灌阳以东,湖南新田、广东连县以西。经过量算,其

主要部分的比例为一比十八万。图中主区包括当时的长沙国(诸侯国)

南部,即今湘江上游、潇水流域、南岭、九崇山一带,图的精确度相

当高。图中用闭合曲线。比较准确地表示了山脉的山体及延伸走向。

对九嶷山的表示方法更有独创之处,除了用较粗的闭合曲线勾出山体

外,又用细线画成鱼鳞状,层层重叠地表示峰峦起伏的特征,与现在

的等高线画法相似。图上还比较准确地绘出大小河流三十多条,详细

而明确地绘出了居民点八十多个。图上的河流、道路、居民点和山脉

一样,均用统一符号表示。此外,此图已具有现代地图“主区详而邻

区略”的特点。图的准确程度表明,它是以相当科学的测量方法为基

础绘成的,其熟练的清绘笔法,说明制图水平也很高。

驻军图长九十八厘米、宽七十六厘米,以黑、红、蓝三色绘成,

它所包括的范围是地形图的东南部分,比例较地形图约大一倍。它是

一幅军事守备图,图中除绘有山脉、河流、道路、居民点外,还标注

了九支驻军的布防、防区界线和指挥城堡等。驻军图反映了汉初长沙

国驻防备战的军事情况,对研究西汉时代的作战思想有重要的参考价

值。此图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军事地图。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地图,反映了我国古代相当高的地图测绘

水平,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地理,尤其是研究西汉历史地理的珍贵资

料。它们的发现,不但是我国地图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也为世界地图

学史增添了光彩。

56.第一次用近代的科学方法测绘的全国大地图

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清政府组织人才,进行全国大地图的测

绘工作。在测绘过程中,吸取了欧洲制图理论中考虑大地是球面的优

点,进行经纬度测量。并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梯形投影法,以通过北京

的经线作为中央经线,一共测定了六百三十个经纬点,于1717年(康

熙五十六年)绘制成全国大地图——《皇舆全图》。《皇舆全图》,比

我国以前绘制的地图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地图学

的一大进步。但在这次测绘期间,由于新疆上层蒙古贵族的叛乱和分

裂活动,新疆大部分地区的测绘工作未能进行。待叛乱平定后,清政

府于1755年(乾隆二十年)和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两次派人深入

新疆腹地,用近代科学方法完成了天山南北的地理测绘。从而绘成新

疆地图,使全国大地图的绘制工作全部完成。

《皇舆全图》的绘制,是我国乃至世界测绘史上的一件大事。英

国当代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他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这

部地图“不但是亚洲当时所有的地图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当时所有

的欧洲地图都更好、更精确。”

57.最早的银行

我国境内最早的银行,是英国在上海设立的“东方银行分行”。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社会经济是封建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

自然经济,只有票号、钱庄一类的旧式金融机构。鸦片战争后,外国

侵略者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成群的海盗商人蜂拥而入,他们向中

国倾销工业品,贩卖鸦片,又从中国掠走大宗的茶、丝等物品。为了

适应这种不断扩展的掠夺性贸易的需要,列强积极着手在中国建立银

行。1845年,英国的丽如银行首先在香港设立分行,同年该行又在广

州建立它的机构;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该行在上海正式开办了

“东方银行分行”(也叫丽如银行或金宝银行)。

东方银行分行经营国际汇兑、发行纸币等业务,积极为英国的侵

略政策服务。以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纷纷效尤,在我国先后设立了

六十多家银行,分支机构二百多处。这些银行和分支机构,垄断了中

国的金融财政,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成为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

济掠夺的重要工具。

58.最早由中国人开办的银行

最早由中国人开办的银行,是“中国通商银行”。鸦片战争以后,

西方国家纷纷在中国设立银行,进行经济掠夺;而中国的社会经济也

逐渐发生变化,需要有自己的银行来调剂资金。有个叫盛宣怀的大官

僚买办,看到银行获利颇丰,并能垄断工商业,便于1896年11月上奏

清廷,请求“急设中国银行”他还对开办银行的作用加以论述,得到

了光绪皇帝的批准。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5月27日,中国通商银

行在上海正式营业,年底又在北京、天津、汉口、广州、汕头、烟台、

镇江等地设立了分行,中国通商银行的大权,操纵在盛宣怀之手。该

行在营业之初,实际资本为二百五十万两白银。1935年因滥发银行券

发生挤兑现象,该行由官僚资本银行加入“官股”,改组成“官商合

办”,从而成为国民党政府控制的银行。解放后,“官股”由人民政

府接管;1952年底,该行又与其他行庄合并组成公私合营银行。

59.最早的国家银行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经财政处奏准,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户

部银行”,这是我国最早由官方开办的国家银行。

1908年2月,经度支部(即官制改革前的户部)奏准,户部银行又

改称“大清银行”(也叫“京师总行”)

大清银行在上海、天津、汉口等地设立了二十家分行。

大清银行为股份有限公司,资本一千万两白银,分为十万股,分

别由国家和私人各认购五万股。

大清银行总行的管理官员有:正副监督各一人,理事四人,监事

三人;各分行则设置总办、经理、协理、司帐等官员。

大清银行除经营一般银行业务外,还兼有发行纸币、经管国庫等

权项。民国成立年,大清银行改称“中国银行”。

60.第一次自建铁路

京张铁路线北京至张家口段的八达岭一带,层峦叠嶂,峭壁接天,

隧洞深长。直到今天,人们仍然赞叹这段铁路工程的浩大艰巨。而更

令人赞叹的是,京张铁路是在二十世纪初清王朝积贫积弱的情况下,

由中国自己勘测、设计、修建而成的。

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起,由外国人主持设计和施工,中国曾修筑

了几条铁路。后来。为了沟通北京同内蒙的交通,清政府决定修建从

北京至张家口的铁路。并于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4月任命詹天佑

为总工程师兼会办,主持全线工程。

詹天佑(1861—l9l9),出生于广东南海县。1872年官费留学美国,

1881年回国。他在大学期间,专攻铁路工程,成绩优异,是我国第一

位铁路工程师_

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消息传出,帝国主义分子嘲笑说。中

国会修建这条高难度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诞生”,并叫嚷“中国人

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建(京张)铁路”,“是白日做梦”。满怀爱国

热忱的詹天佑,决心用事实粉碎他们的谰言。

詹天佑在亲自勘测的基础上,选定了从丰台经西直门、清河、沙

河、南口、居庸关、八达岭到张家口的路线,全长三百八十华里。修

建京张铁路,确实困难重重。南口至八达岭的关沟地段地势险峻,坡

度很大,中间多为悬崖峭壁,而居庸关、八达岭两处隧道工程尤其艰

巨,前者长四百米,后者长一千一百四十五米.

1905年9月4日,京张铁路正式开工,次年9月,完成了北京至南口

的第一段工程。在进行关沟地段这一关键工程时,詹天佑把总工程师

办事处移到南口,坚持工作在施工第一线。他和其他技术人员以及广

大筑路工人一起,战胜了数不清的困难,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因

而不到二年,便打通了居庸关隧道和八达岭隧道。接着,詹天佑和助

手们又创造性地设计出“人”字形轨道,从青龙桥起,依着山腰用折

返线的办法,把铁轨铺到山高坡陡的八达岭,从而保证了行车安全。

经过四年艰苦卓绝的努力,1909年(宣统元年)9月24日,京张铁路

胜利竣工,比预订计划提前了二年。一些欧美工程师在参观了京张铁

路全线工程之后,对工程的高质量、高速度称赞不已,十分钦佩。

京张铁路是中国第一次自己建造的铁路。它的建成,显示了中国

人民杰出的智慧和才干,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建设自己祖国的信心。

已故的周恩来总理,曾盛赞这一业绩是“中国人民的光荣”!

61.最早的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

在美丽富饶的川西成都平原上,有个完整的农田灌溉系统,这就

是我国最早的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其修建时间之早和收

益之多,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显示着中华民族的

智慧和力量!

岷江发源于成都北部的岷山,它穿越层层陡峻的高山流入成都平

原时,水势突然减缓,夹带的大量泥沙和山石随即沉积下来,淤塞河

道,经常造成水灾。因此,征服岷江,变水害为水利,就成为成都平

原人民的共同心愿。

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家李冰,公元前251年被秦昭襄王任命为蜀郡

(今四川成都附近)守。他到任不久,便在儿子二郎的协助下,领导

当地人民进行了治理岷江的工作。李冰先对岷江两岸做了实地考察,

弄清了水势、水情,制定了治理岷江的规划方案。工程的第一步,是

凿穿位于灌县城西南、阻碍江流、容易造成东旱西涝的玉垒山,从而

把水引向易旱的山东边。玉垒山被凿开一个约二十米宽的口子,称为

“宝瓶口”。由于山的东面地势高,江水进入宝瓶口的流量不大,李

冰便决定在江心构筑分水堰,把江水分为两支,逼使其中的一支流进

宝瓶口。筑堰工程开始是用鹅卵右、石块在江心堆砌,但被洪水冲垮,

李冰又组织民工编制三丈长、二尺宽的大竹笼,把许多装满鹅卵石的

大竹笼接连投入江中,终于成功地筑成了分水堰。分水堰像一个狭长

的小岛,前端状似鱼头,故取名为“鱼嘴”。它迎向岷江上游,将奔

涌而来的江水在玉垒山前分为东西两股。西股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

可泄洪排水;东股称内江,流出宝瓶口后再分成纵横交错的大小沟渠

河道,灌溉农田。内江实际上是一条灌溉总渠,而节制内江水量的宝

瓶口就是渠首。

为了调节流入宝瓶口的水量,在正对着宝瓶口的鱼嘴分水堰尾部,

又修建了飞沙堰。堰顶高度适宜,当内江水位过高时,江水就漫过飞

沙堰,流入外江,从而保障内江灌溉区免遭水淹。这样,由主要工程

宝瓶口、分水堰、飞沙堰等组成的都江堰,使大约三百万亩农田得到

灌溉,原来旱涝多灾的成都平原,变成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

国”。

都江堰按照灌溉和防洪的需要,合理控制内、外江的江水流量,

二千多年前,有这样高超的科学设计和施工安排,不能不令人赞叹!

直到现在,都江堰仍然完好,继续为人民造福。人们为怀念李冰父子

的功绩,在都江堰附近修建了伏龙观和二王庙。今天,古老而宏伟的

水利工程都江堰,也已成为旅游胜地,它时刻敞开胸怀,迎接着中外

旅游者。

62.最早的军官学校

甲午中日海战中,北洋舰队的旗舰定远号管带(舰长)刘步蟾,

在海军提督(司令)负伤时,挺身而出,代为督战;致远舰管带邓世

昌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指挥本舰官兵英勇杀敌,壮烈牺牲。这些具

有出色的海上指挥作战才能的爱国军官,都毕业或肄业于我国最早的

军官学校——福州船政学堂。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军官的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世袭,二

是军功,三是武举。到了近代,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洋枪洋炮

等新式武器和先进的军事技术也输入中国,原有的军官越来越不适应

新的作战形势需要。于是专门培养军官的近代化新式学校便应运而生

了。

1866年(同治五年),洋务派首领之一、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州

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培养海才的军官学校——福州船政学堂。船政

学堂隶属于福州船政局,招收十六岁以下的少年入学。船政学堂(即

造船班)和后学堂(即驾驶班),教育体制袭用英、法海军学校的成

规,学制为五年。前学堂由法国人主持,学习法文、算术、几何、代

数、三角、天文、地理、航行等课程;后学堂由英国人主持,学习英

文、算术、几何、画图、机械图说、机械操作等课程。同时,前后学

堂还学习《圣谕广训》、策论(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

章)等。船政学堂对学生的训练严格、规范,至甲午中日战争前,曾

先后三次派出学生到英、法、德等国学习深造。

福州船政学堂不但造就了一批掌握近代海军知识和作战技能的军

官,而且促进我国兴办军官学校的风气。仅1881年至1890年之间,东

南沿海就开设了十多所海军学堂;1895年后,内地又出现了陆军学堂。

1931年,福州船政学堂的前学堂改为福州海军制造学校,后学堂改为

海军学校。

63.建朝最多的古都

西安是我国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

之一。从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十世纪初,在西安建都的有西周、秦、

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十个朝代,这十个朝

代存在的时间,前前后后共有一千多年。

西安地处陕西关中平原、渭水之滨,土壤肥沃,山川秀丽,是我

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在今西安附近建

丰京,定为国都;周武王灭商后,又在今西安附近建镐京,这是历史

上在西安附近建都的开始,战国时期,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十二年),

秦国在今西安附近北面的咸阳定都;秦王朝建立后,仍以此为都城。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他看到咸阳一带能控制西北和

东南,进可攻,退可守,便取“长治久安”之意,在今西安西北约二

十里处建长安城作都城。西汉的长安城,周长二十五公里,“墙高三

丈五尺,下阔一丈五尺,上阔九尺”。四面城墙各开三个城门,每个

城门有三个门道,每个门道宽六米,可并排通过四辆大车。当时的长

安城里,居民熙熙攘攘,贸易兴隆,经常聚集着数万中外商人。西汉

都城长安的规模之大和市面之繁华,在当时的世界各国都城中首屈一

指。

继在今西安附近建都的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之后,隋

朝在今西安的位置上建立了新都城,取“兴隆昌盛”之意,命名为

“大兴城”。大兴城呈长方形,周长约七十里,东西宽九千多米,南

北长八千米,规模空前宏伟。皇宫区居城中正北,外面筑起一道宫城,

宫城外为中央官署衙门集中之地;接着再加筑一城,叫皇城,皇城外

是官吏和百姓居住的地方。都城内以贯穿南北的御道--约一百五十

米宽的朱雀街为中轴线,由十一条南北大街和十四条东西大街纵横交

织,将全城划分不一百零八个坊(居民区)和两个市(手工业区及商

业区)。大兴城把皇宫区、行政区、居住区、工商业区严格分开,规

划合理,布局严谨,街道整齐,井然有序。

唐朝将隋的大兴城改称长安,作为首都。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

鼎盛时期,长安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交通便利,人口达到一百万

之多。唐代的长安城还汇聚了许多少数民族同胞和外国的使臣、商人、

留学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隋、唐时期长安城的规划、布局、建筑,不但为我国以后历代都

城的建设树立了典范,而且影响远及国外。日本的京都,建筑式样同

唐朝的长安城非常相似,甚至也有“朱雀大街”、“东市”、“西市”

等名称。

西安--我国建朝最多的古都,以它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丰富的古迹名播中外。名城西安,体现了中国的古老文明和人民的高

度智慧。

64.中医的祖师

人们在颂扬中医的名医高手时,常用“起死回生”、“扁鹊再世”

之类的赞语。扁鹊是中医的祖师,也是医术高明的象征。

扁鹊原名秦越人,是战国时期齐国渤海鄚(mao茂,今河北任丘)

人。青年时曾在一家旅店干过杂务,后从良医长桑君学习医术,他曾

在今河北、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地为人治病,成为一代名医。

出于尊敬和爱戴之情,人们把秦越人比作上古时代的一位名医——扁

鹊,因而“扁鹊”便取代了他的原名.

扁鹊善于运用针刺、按摩、热敷、手术和汤剂等多种方法治疗疾

病。有一次,虢(gu6国)国的太子突然“死”去(类似今天说的“休

克”),全城都在忙碌着为他筹办丧事。扁鹊给这位太子治病的情况

是这样:他只扎了病人几针,病人就苏醒了;他在病人两胁下作了热

敷,病人就坐起来了;他又给病人吃了几剂药,病人就恢复了健康。

自此,扁鹊能“起死回生”的消息便传遍四方。

扁鹊对中医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首创了切脉诊病法。他以“望

色”、“听声”、“写(观)形”和切脉诊断病情,从而为后世中医

的望、闻、问、切四诊法奠定了基础。扁鹊的切脉技术非常高明,晋

国的大臣赵简子病重,昏迷了五天,扁鹊切脉后说;这是血脉不畅通

造成的,用不了三天就可以治好。结果只经过两天半的治疗,赵简子

就清醒过来了。扁鹊的望诊,也达到了见微而知著,“洞见五脏症结”

的地步。有一次,扁鹊朝见齐国的国君齐桓侯(一说是桓公午),说

他的皮肤浅表部位有病,齐桓候不信。五天后扁鹊朝见齐桓侯时说,

病已进入血脉,不治将恶化,齐桓侯仍不以为然。又过了五天,扁鹊

朝见他时,观察了一会儿说,病已进入肠胃,不治会更加危险,谁知

齐桓侯反而生了气,拂袖而去。再过五天,扁鹊望见齐桓侯,远远就

躲开了。齐桓侯派人问其故,扁鹊说病已进入骨髓,无法医治了。果

然,五天后齐桓侯病发身死。

医术精湛的扁鹊,还能做到“随俗为变”,根据各地的风俗和人

民的需求分科治病。例如,赵国俗贵妇女,他就“为带下医”,主治

妇科病;洛阳俗重老人,他就“为耳目痹医”,主治耳聋眼花等五官

科疾病;秦国爱惜儿童,他就主治小儿科疾病。尤其难能可贵的是,

扁鹊坚决反对用迷信的方法治病,说“信巫不信医”,病就不可治。

扁鹊不辞辛苦,周游列国行医,治好了许多疑难杂症,挽救了不少人

的生命。不料,当扁鹊在秦国行医时,秦国的医官李醯(Xi希),出

于嫉恨之心,竟卑鄙地派人把他刺杀了。

扁鹊虽然死去。但他的精湛医术和热心为人治病的高尚医德,赢

得了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人们纷纷为他立碑建庙,表示纪念。扁鹊的

医学理论,被后人整理成一部医书,名叫《难经》,是中医学的宝贵

文献。他在砭(bian编,砭石是古代治病用的石针)石基础上改革

而成的用于针灸的金属针,留传袭用至今;他应用的“望”、“闻”、

“问”、“切”四诊法,现在仍然是中医诊断病情的主要手段;把中

药制成丸、散、膏、丹、汤剂等品类也是他的创造。扁鹊对祖国医学

作出了重大贡献,影响深远,因而全国后来的中医都尊他为祖师。

65.最早的医学著作

祖国的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留传至今的许多宝贵的医学文献,

是古代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也是祖国灿烂丰富的文化

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是《内经》。

《内经》因假托是黄帝所作,故又称《黄帝内经》。实际上,这部

医学经典并非出自一人之手,而是许多医学家在长期内积累的成果,

它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又称《针

经》)两大部分。《素问》和《灵枢》各有九卷八十一篇,合为十八卷,

一百六十二篇。《内经》在我国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

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人体生理学、病理学、病因学、诊断学等,介绍

了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等三百十一种病候,以及对这些疾病应采

取的汤液、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内经》还提出了用解剖方法探

求病理的主张:“其(病人)死可解剖而视之。”并强调“治未病”

--以防病为主的医疗思想,也就是得病前要采取预防措施,患病后

要防止疾病的发展转变。“治未病”已经不是消极的治病,而是积极

地注意身体保健和疾病的预防了。

《内经》是一部包括丰富的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的古典医学

著作,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发展的成就,在我国医学史上和世界医学

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内经》为祖国医学的学术理论体系奠定了

广泛的基础,对促进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直到今天,它仍

是中医学的必读之物。

66.最早的药物学著作

祖国的药物学有悠久的历史,历代有不少传世的药物学著作。因

为中药以草木类药物为主,而传说远古时代的神农氏最先用草药治

病,所以成书于汉代的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著作,名为《神农本草

经》。

《神农本草经》共收药物三百六十五种,其中植物药二百五十二

种,动物药六十七种,矿物药四十六种。书中详细记载了每一味药的

产地、性质、采集以及主治的病症,概述了各种药物如何互相配合应

用,介绍了简单的制剂。尤为难得的是,书中根据大量的治疗实践,

记载了许多特效药物,如治咳喘的麻黄、泻下的大黄、治疟的常山等

等;这些药物的功效,通过现代科学的分析鉴定,都已得到了证实。

《神农本草经》是祖国古代药物知识的经验总结,反映了我国古

代药物学发展的重要成就。

67.最早实行私人办学的教育家

我国最早的教育被奴隶主贵族所垄断,是谁打破了“学在官府”

的局面呢?这个人就是孔子,他最早实行私人办学,使更多的人受到

教育。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陬

(zou邹)邑(今山东曲阜)人,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先祖原是宋国贵族,因家道衰落,迁居鲁

国。孔子中年以后开始授徒讲学,五十岁担任鲁国的中都宰(地方官),

继之升任司寇(主管司法的官),因与鲁国当权者政见不合离开鲁国,

率领弟子周游卫、陈、宋、蔡、楚等国,晚年又回到鲁国,继续讲学。

孔子的一生大部分从事教育活动。他开办私学,主张“有教无

类”,凡送十条干肉作学费的,他都收为弟子。这样就破除了等级、

地域等界限,扩大了教育范围。孔子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诗》、《书》、

《礼》、《易》、《乐》、《春秋》这六种书。《诗》是古诗歌总集,《书》

是周代和周以前的政治文献汇编,《礼》是讲周代典章制度和礼仪的,

《易》是讲哲学的,《春秋》记载了鲁国的历史。

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系统的教育思想并归纳出一套

教学方法。他注意“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施以不同的教

育。在教学中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要求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融

会贯通。孔子教育学生对待学习要抱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他重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倡“不耻下问”的精

神。还教育学生经常复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孔子

从事教育数十年,先后教出三千名有知识、有才干的学生,其中才学

特别优异的有七十二人,形成了一个有影响的儒家学派。孔子的优良

学风和成功的教学经验,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如“温故知新”、“举

一反三”等,已作为成语经常被人们使用。不过,他宣扬“学而优则

仕”,轻视劳动和劳动人民,反对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对后世的教育

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孔子从事教育的目的,是从维护奴隶制度的需要出发,培养为周

王朝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但是他开办私学,广收门徒,使更多的人

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他的学生中有奴隶主贵族的子弟,也有当时被

称为“残人”、“野人”和“鄙人”的下层人民,而且各个诸侯国的

人都有。这样,就打破了过去“学在官府”的那种贵族垄断教育的局

面,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孔子首创的私学,对古代教育

起了深远影响。从此私学(以后称私塾)和官学并存,而且不断得到

发展,为传播我国古代文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68.近代最早注意了解外国情况的人

“葡萄有牙,西班有牙……世界上那来这么多国家!”这是鸦片

战争前,清朝一位两广总督听到欧洲一些国家名称后的荒言谬论;而

道光皇帝竟然也连英国大致在什么方位都不知道。可见这样愚昧昏庸

的现象,在当时的朝廷中是普遍的。鸦片战争前的清政府,闭关锁国,

妄自尊大,以“天朝大国”自居,视其他各国为“蛮夷小邦”,所以

从皇帝到满朝文武,闭目塞听,对中国以外的世界茫然不知。

我国近代最早注意了解外国情况的人是林则徐。他任钦差大臣到

广州查禁鸦片之前,对外部世界也同样不了解,但他在广州禁烟和组

织抗英斗争时,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了直接接触,很快认识到,西

方国家是应该认真对付的、为了知己知彼。以利斗争的需要。林则徐

开始认真了解西方国家的情况。他每天派人在广州侦访敌情,时常派

人去澳门了解西方国家的动态,还组织人员编译西方国家的书籍和报

刊,加以研究,并把所搜集到的世界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的历史、地

理、政治等方面的资料,编成《四洲志》草稿。此外,林则徐还找机

会向外国人直接询问情况。从而获得了不少有关西方国家的知识,增

长了他的见识和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才干。

下面列举几件林则徐注意了解外国情况的事例;

一、林则徐初到广州同外国人打交道时,也摆过“天朝”至上的

架子,说过一些无知的话。但不久他便能以求实的态度,有理、有据、

有利地进行对外交涉,以至西方人办的《澳门月报》也不得不承认说

“林则徐留心外国事物,……学识长进。”

二、掌握了外情的林则徐,看出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在

中国禁烟的问题上,这些国家各有打算,并非铁板一块。例如,英国

不愿兵结不再私运鸦片,其他国家就愿意具结;在英国商人中,也有

愿意具结的。对此,林则徐区别对待,适时提出“奉法者来之,抗法

者去之”的正确方针,并采取有力措施,打击进行不法活动的外商,

保护进行正当贸易的外商。他还注意把其他西方国家与当时中国的主

要敌人英国分开,把正当商人和鸦片贩子分开,从而分化瓦解了侵略

者,孤立了主要敌人,取得了外交斗争的胜利。

三、当时清政府满足于中国军队陈旧原始的武器装备,林则徐则

对武器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已有相当的认识。他说,抗击洋人侵略的

要诀有八个字——“器良(武器精良)、技熟、胆壮、心齐”,并认

为“第一要大炮得用”。他不但购置了西洋大炮,还向美商购买了九

百吨重的轮船“甘米力治”号,改装为兵船,这是我国最早引进的外

国船只。同时,林则徐还主张向外国学习先进技术,提出”师夷之长

以制夷”。

四、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清朝统治集团荒谬地认为凭“天朝声威”

可以“畏服洋人”,林则徐却冷静地根据中英两国的军事特点和力量

对比,提出在抗击英国武装侵略的斗争中,中国方面必须坚持“以守

为战,以逸待劳”的方针。在这个正确方针指导下,他采取种种措施,

加强布防,把广东沿海筑成难以逾越的坚固防线。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林则徐的一些正确主张没有被采纳,鸦片战

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但是,在统治阶级浑浑噩噩的情况下,林则

徐能够认真了解外国情况,观察世界的风云变幻,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他的行动启迪后人纷纷冲破旧的思想束缚,积极了解和介绍外部世

界。著名史学家范文澜称赞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

人”,这是恰如其分的评价。

69.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一百多年来,林则徐这个光

辉的名字,已成为鼓舞中国人民维护祖国尊严、抵御外侮的精神力量。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

人,1811年(嘉庆十六年)中进士,曾任东河河道总督、江苏巡抚、

湖广总督等要职。他为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政绩卓著;于湖广总

督任内在湖北、湖南厉行禁烟,颇见成效。1838年9月,林则徐上书

道光皇帝,坚决支持黄爵滋严厉禁烟的主张,并进一步指出:对禁烟

一事如果再马马虎虎下去,那么“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

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促使道光帝下了禁烟的决心。并于同年12月底

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抵达广州,开始进行以禁烟为中心的反对

外国侵略的斗争。他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和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一

面严拿烟犯,一面整顿海防。在广州人民强烈要求禁烟的呼声中,林

则徐3月18日通知外国鸦片贩子,限他们三天之内,将偷运来的鸦片

数量造具清册,听候收缴,并责令他们出具甘结,保证以后永远”不

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针对英

美鸦片商破坏缴烟、有意拖延的伎俩,林则徐向中外宣告了他禁烟的

坚决态度;”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

断无中止之理。”并采取各种果断措施。坚决打击英美商贩拒缴鸦片

的不法行为,迫使他们缴出鸦片二万多箱,重约二百三十多万斤。随

后,于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表明禁烟运

动获得了初步胜利,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

志。

林则徐在严禁鸦片的同时,积极加强战备,做好抵抗英国武装侵

略的准备。他根据当时中英两国的军事形势,制订了“以守为战,以

逸待劳”的正确作战方针,同时在虎门海面设置木排铁链,购买西洋

大炮,增设炮台、炮位,采取一系列切实措施加强防御。尤其难能可

贵的是,林则徐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认为英国胆敢进犯,中

国“非但水陆官兵军威壮盛,即号召民间丁壮已足制其命而有余。”

他还相信“民心可用”,招募渔民等编为“水勇”,日夜训练,又发

出告示,号召人民:“如英夷兵船进入内河,许以人人持刀痛杀。”

当时的广东,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森严壁垒。1840年6月,气势汹

汹的大批英国侵略军窜到广东海面,企图挑起战争,当他们看到横亘

在面前的是不可逾越的铜墙铁壁时,只得灰溜溜地北上,寻找防务空

虚的地区下手。

鸦片战争的失败,是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被英国侵略军的洋枪

洋炮吓破了胆。昏庸的道光皇帝将林则徐革职,充军新疆,葬送了由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抗英的斗争成果。但是,林则徐在禁烟抗英斗争中

抵御外侮、捍卫中华民族尊严和利益的伟大功绩,将永载史册;林则

徐作为中国近代第一个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将永远受到人民的敬仰

和纪念。

70/最早东渡日本的使者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希望永远享受帝王的生活,梦想长生不死。

公元前219年,有个叫徐市(即徐福〕的方士(古代从事求仙、炼丹

等活动的人)上书秦始皇。说海中有三座神山,山上住着仙人,有长

生不死之药。于是秦始皇派他率领大型船队,载着一批童男童女和珍

宝、粮食、工具等,入海寻求仙药。仙药当然是不可能找到的,徐福

等人后来飘泊到日本。当时,日本正处于原始社会的后期,远比强盛

的秦王朝落后。徐福很可能同时带去了先进的农具,对促进日本农业

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因此曰本人民对他怀有崇敬的感情,二千多年

来一直尊奉他为“司农耕神”(即管理农耕的神)。徐福是我国有史

料记载的最早东渡日本的使者。

71.最早出使西域的人

古时侯,我国把今天的新疆和新疆以西的地区统称为“西域”。

中原和西域虽然距离遥远,交通险阻,但很早就有了密切联系和频繁

往来。西汉时期,张骞就曾作为朝廷的使者出使了西域。

张骞(?一公元前114),汉中成固(今陕西成固)人,西汉外交

家、探险家、旅行家。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出使西域的人。西汉前期,

居住在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经常南下侵扰掠夺。汉武帝刘彻(公

元前141-前87在位)即位时,西汉王朝经过六十多年休养生息,经

济繁荣,国力强盛。汉武帝决心解除匈奴多年来对汉朝的威胁,积极

进行军事反击的准备工作。当时西域有三十六个小国,其中大的有几

十万人,小的只有一、二千人。西汉初年,匈奴征服了西域诸国,对

当地人民进行残酷的掠夺和剥削,并把西域作为向西汉进攻的据点和

经济后盾。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得知,在今甘肃西北部,原来居住着一个叫

做大月氏(zhi支)的部落。匈奴曾经杀死月氏王,并把月氏王的头

颅做成酒器,大月氏被迫迁到西域,时刻想报仇雪恨。汉武帝认为如

能在西方朕合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朝反击匈奴的战争就有了胜利把

握。可是,去西域的必经之路——河西走廊处于匈奴控制之下,联络

大月氏的任务十分艰险。于是汉武帝下令招募使者,担任皇帝侍从的

张骞勇敢地担当了这个使命。

公元前138年,张赛以匈奴人堂邑父为助手,率领一百多人,从长

安(今西安附近)跨马西行。不料刚进入河西走廊就被匈奴俘获,扣

留了十年之久,而张骞始终“持汉节(汉朝使者的凭信)不失”。匈

奴君主单(chan蝉)于为了招降张骞,给他娶了当地人为妻,并且

生了儿子,但也丝毫未能动摇他完成朝廷使命的信念。后来,张骞终

于找到一个机会,率部属逃出,向西急行,奔波了几十天,历尽艰辛,

越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到达大宛(今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

大宛派人把张骞一行护送到康居(今苏联哈萨克共和国东南),又通

过康居找到大月氏。此时大月氏已在媯(gui归)水(今阿姆河一带)

定居,这里“地肥饶”,又很少外族的侵扰,大月氏人满足于眼前的

安乐生活,不愿再同匈奴打仗。张骞没有达到目的,一年以后回国。

途中又被匈奴扣留了一年多,后趁匈奴内乱才得以脱身,于公元前126

年回到汉朝都城长安。张骞这次出使西域,前后共用了十三年时间,

出发时一百多人,回来时只剩下他和堂邑父两个人了。

公元前119年,汉朝对匈奴发动第三次军事反击,取得了重大胜利,

匈奴王庭被迫迁到大沙漠以北。为了防止匈奴势力再起,汉武帝任命

张骞为中郎将(统领皇帝侍卫的高级官吏),派他出使乌孙。乌孙原

来游牧于甘肃西北部。后来西迁到今新疆伊犁河流域。张骞第二次出

使的任务,是劝说乌孙重返故地,与汉朝共同对抗匈奴。张骞此行率

领三百多人,每人各备两匹马,并携带价值“数千巨万”的金帛货物

和一万多头牛羊。出使的队伍中还有一些持节的副使,以便沿途派往

各地。由于乌孙国王已经年老,加上子侄们为继承王位争斗不休,国

内比较混乱,因而无意东归。张骞原定目的虽未达到,但他的副使分

别访问了中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公元前115年张骞

回国时,乌孙王派数十名使者随同他一起来到长安。以后,张骞派往

中亚一些国家的副使,也分别在对方使者的陪同下,陆续回到长安。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虽然都没有达到预定目的,但其意义和影响

却远远超出他的直接使命。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经过我国新疆地区

到达西亚的交通要道,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加强了汉朝

与西域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

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功绩,将

永载史册。

72.最早的女使节

在封建社会里,妇女被剥夺了参加政治活动的权力,许多人才都

被埋没了;只是在个别情况下,有的妇女才得以施展才干。西汉时的

冯嫽就是这样,她几次被朝廷任命为正式使节,出使西域,是我国最

早的女使节。

汉武帝时,汉朝对长期南下侵扰的匈奴。接连进行了大规模的军

事反击;同时,为了结成对抗匈奴的联盟,又与西域诸国中最强大的

乌孙国(在今新疆伊犁河流域)联姻。解忧公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嫁

给了乌孙的国王。解忧公主的一位随行侍者冯嫽,嫁给了乌孙权位很

高的右大将。冯嫽通晓古今,胆识过人,才干出众,在西域诸国享有

一定的声望,被当地人尊称为“冯夫人”。

汉昭帝末年到宣帝初年,匈奴屡侵乌孙,汉朝与乌孙合兵反击,

大败匈奴。不久,乌孙国王去世,国内发生混乱。原国王的匈奴夫人

生的儿子乌就屠,杀了新即位的国王,聚集一部分人马上了北山,并

扬言要请匈奴兵来乌孙。这样,汉与乌孙对抗匈奴的联盟行将破裂。

为此,汉朝派一万五千士兵进驻敦煌,密切注视着乌孙的动向。汉朝

负责管理西域的长官西域都护郑吉,熟悉乌孙的情况,知道冯嫽的丈

夫右大将与乌就屠关系很好,又了解冯嫽的才干,便请冯嫽去劝说乌

就屠。为了维护汉与乌孙的团结,冯嫽慨然上路,不顾生命危险,亲

至北山面见乌就屠,向他晓之以理,陈说利害;加上汉朝大军的威慑

和国内人民的反对,乌就屠不得不开始转变。他请冯嫽从中斡旋,并

希望汉朝加给他一个封号。

汉宣帝得知此事后,征召冯嫽万里入朝,当面向她了解乌孙的情

况。冯嫽侃侃而谈,透彻地陈述了自己的见解。宣帝对她十分器重,

正式任命她为出使乌孙的使节。冯嫽作为汉朝的使节,乘锦车,持汉

节,率领副使和随从人员从都城长安出发,前往乌孙。到乌孙后,冯

嫽代表皇帝。诏令乌就屠前来,正式册立解忧公主的儿子元贵靡为

“大昆弥”(昆弥即国王),乌就屠为“小昆弥”,并赐二人金印绶

带。至此,乌孙的动乱得到了圆满解决,汉与乌孙的联盟得到恢复,

冯嫽出色地完成了出使任务。

公元前51年(宣帝甘露三年),因解优公主年老,思归故土,冯嫽

随同她一起返回都城长安。这时,乌孙大昆弥元贵靡的儿子星靡代行

大昆弥事,由于星靡性情怯弱,国内又不稳定。冯嫽为此上书皇帝,

请求再次出使乌孙。于是,已经年逾花甲的冯嫽,为了巩固汉与乌孙

的联盟,又一次以汉朝使节的身分,不辞辛苦,踏上万里西行的征程。

冯嫽作为一个女子,几次被朝廷任命为正式使节,出使异邦,这

种情况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是绝无仅有的。她为了加强汉族与西

域少数民族的团结,可以说贡献了毕生精力,在民族团结史上,写下

了光辉的一页。

73.最早的农民起义女领袖

提起巾帼英雄,人们往往想到传说中的花木兰、穆桂英,而对历

史上确有其人的、中国最早的农民起义女领袖吕母,却不大注意。

西汉末年,土地兼并剧烈,徭役赋税繁重,加之连年灾荒,农民

生活极端困苦。野心家、阴谋家王莽(8-23在位)篡夺了西汉政权

后,依托古代的传说,制订出一套制度实行改制。王莽的改制是复古

倒退的,因而造成了社会经济大混乱。王莽又凭空制造事端,向四周

各族挑衅,导致了战乱不息,兵祸连结。王莽的倒行逆施,进一步加

剧了社会危机,广大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各地农民起义接连爆发。

公元17年,琅邪(ye爷)海曲(今山东日照)妇女吕母,因儿子

吕育被贪酷的县官无端杀害,久蓄心头的对统治阶级的仇恨一下子迸

发出来。她挺身而出,聚众起义,贫苦农民纷纷响应,积极参加。队

伍很快壮大到数千人,吕母自称将军,率起义军攻破海曲县城,捕获

县官,并当众揭露了他的罪行,然后处死。此后起义军发展到一万多

人,声势越来越大。吕母率领的起义军。英勇善战,使官军望风披靡

贪官污吏闻风丧胆,成为打击王莽政权的一支重要的农民武装力量。

吕母死后。她的队伍加入樊崇领导的赤眉军。赤眉军同绿林军并肩作

战,终于推翻了王莽的反动统治。

一千九百多年前的妇女吕母,叱咤风云,指挥千军万马,沉重打

击了腐朽的王莽政权。在吕母身上,体现了古代妇女英勇抗暴的大无

畏精神和杰出的斗争才干。吕母既是农民战争史上的英雄,也是中国

妇女的骄傲!

74.最早称帝的女性

武则天虽然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但是,在她即帝位三十

多年前,唐初的农民起义女领袖陈硕贞,就已经称帝了。

康太宗李世民统治的贞观时期,经济恢复较快,社会秩序相对稳

定。然而贞观后期,李世民日益奢侈骄妄,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修造

官室,还发动侵略战争,以致人民“疲于徭役”,“百姓颇有怨嗟之

言”,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李世民死后,其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

唐高宗即位之初,虽继续致力于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但随着唐王朝

统治力量的加强,对农民的剥削压迫也越来越重,阶级矛盾进一步激

化。

睦州(今浙江建德)妇女陈硕贞(?一653),决心反抗唐朝的统

治,她“撞钟焚香”,利用宗教宣传鼓动农民起来推翻唐朝政权。653

年10月,也就是唐高宗即位后第四年,陈硕贞正式领导农民起义。她

自称“文佳皇帝”,以自己的妹夫章叔胤(yin印)为仆射(ye叶,

仆射相当丞相),以勇猛善战的童文宝为大将。起义军出师告捷,连

克桐庐(今浙江桐庐)、睦州、子潜(今浙江临安)数城,接着,又

进逼歙(she社)州(今安徽歙县)、婺(wu务)州(今浙江金华)

等地,声威日壮,很快发展到几万人。当时,民间纷纷传说陈硕贞有

神人庇佑。对抗者定遭天戮,这虽然是带有迷信色彩的虚构,却也说

明了陈硕贞英勇善战。深得农民群众的拥戴。由于唐政府在对起义军

重兵围剿的同时,还阴险地采取了分化瓦解的手段,起义军不久战败。

653年11月,陈硕贞被俘,惨遭杀害。

陈硕贞领导的农民起义,虽然只坚持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但是

影响很大。它是在唐初封建统治还相当巩固的“盛世”中爆发的。陈

硕贞面对强大的唐朝政权,不仅毫无畏俱地进行斗争,还敢于蔑视

“神圣”的封建皇权,自称皇帝。她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称帝的女性。

虽然陈硕贞没能建立稳固的政权,实行有效的统治,因而不能算作正

式皇帝,但这种敢于斗争,敢于冲破封建宗法藩篱的反抗精神,在中

国农民革命史上永放光芒!

75.第一位女历史学家

东汉有一个女子,在史学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她去世时,当朝的

皇太后亲自素服举哀,为她行国葬之礼。这个女子,就是我国第一位

女历史学家班昭。

班昭(49-约120),又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

北)人,出生于一个“家有藏书,内足于财”的显贵人家。其父班彪,

很有学问;长兄班固,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次兄班超,乃立

功西域的一代名将。家庭的熏陶,父兄的影响,加上自身的聪颖努力,

使班昭成为一个博学广识的学者。她对祖国文化事业的突出贡献,是

整理并续成重要的史学巨著《汉书》。

司马迁的《史记》记事止于汉武帝太初年间,班彪曾作《史记后

传》六十五篇,续补汉武帝以后所缺的部分。班彪去世后,班固继承

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着手编写“包举一代”、囊括西汉

历史的史书《汉书》。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班固完成了《汉书》的

主要部分。不料,公元92年,班固因受统治阶级内部政争的牵连,入

狱而死。这样,班氏父子花费几十年心血编纂的《汉书》,尚有八表

和《天文志》未能写完,同时整个书稿面临着散佚的危险。班昭受汉

和帝之命,毅然担起整理、续写《汉书》的重任。她补撰了八表,又

在马续的协助下,写出《天文志》,终于最后全部完成了我国第一部

断代史《汉书》的编撰工作。

《汉书》多用古字,比较难读。班昭曾在皇家图书馆的东观藏书

阁讲解《汉书》,当时奉诏跟随她学习的人不少,包括后来成为东汉

经学大师的马融。班昭为《汉书》的传播和普及,起了重要作用。班

昭除了在史学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外,在文学方面也有所建树。

她写过赋、颂等文章十六篇,后由其儿媳丁氏辑成《大家集》三卷,

可惜此书已经散佚,只有《东征赋》等八篇流传下来。

和帝非常赞赏班昭的学识,多次召她入宫,命皇后及妃嫔拜她为

师,学习儒家经典。邓太后临朝执政时,班昭以师傅之尊,参议朝政。

当时,人们把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妇女称为“大家(gu姑)”,

班昭的丈夫姓曹,因而被尊称为“曹大家”。

班昭是我国第一位有著述的女学者。在妇女受歧视、受压迫的封

建社会里,才学出众的班昭,真好似一株冲寒怒放的奇葩,她是古代

妇女智慧的代表,也是古代妇女的骄傲!

76.最早的兵书

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过许多宝贵贡献,这些贡献,不仅突出

地表现在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也表现在军事学术方面。我国古代的

兵书,仅存留到今天的就有四、五百种之多,是军事学的伟大宝库。

其中,《孙子兵法》是最早的一部。

春秋后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诸侯国之间的争霸

和兼并战争,使当时的中国出现了“境内皆言兵”的风气,为军事理

论的研究和战争经验的总结提供了有利条件。春秋末期的著名军事

家、出身将门的齐国人孙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了著名的兵书《孙

子兵法》。

《孙子兵法》(以下简称《兵法》)共十三篇,约六千多字,对战

争观、战略战术和治军原则等问题,都有系统精辟的论述。书中开宗

明义,第一句话就提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说明战争是关系到国家存亡、人民生死的大事,必须

高度重视。《兵法》还指出,“道”(即政治)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首

要因素,《兵法》反对迷信,认为“先知(指事先了解情况,预先制

订计划)者,不可取于鬼神”。

《兵法》以朴素的辩证观点,揭示了一些重要的战争规律,总结

和提出了一套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这是它在军事学史上贡献最大的

方面。比如书中谈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dAi危险);不知彼

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又提出“避其锐气,

击其惰归”的作战方法,即避免在敌人士气旺盛的时候决战,而攻击

疲劳的敌人于归途之中。《兵法》还强调根据战争双方的具体形势,

灵活机动地运用战略战术。比如当我方的兵力十倍于敌人时,可采用

包围战;五倍于敌人时,采用进攻战;兵力少于敌人时,要善于转移;

兵力远弱于敌人时,则避免作战。《兵法》提出的这些军事理论,是

对战争规律的科学认识,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兵法》强调以法治军,严格军纪,赏罚分明,该赏的当天就赏,

该罚的立即执行,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鼓励兵士勇敢作战,获得胜利。

《兵法》的军事思想非常丰富,但它毕竟产生于二千多年前。有

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如贬低士兵,片面夸大将帅的作用。没有区

分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等等。即使如此,它仍达到了那个时代

所能达到的高度。我国历代的军事家都把《兵法》作为军事科学的经

典著作,国外也有《兵法》的多种译本,日本的军事家则把它誉为“世

界古代第一兵书”《孙子兵法》不仅在我国的军事学史上占有极为重

要的地位,在世界军事学史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77.最早的历史文献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尚书》原名叫作《书》,

因它是记载上古之事的,而“尚”在古代和“上”是同义通用字,故

名之为《尚书》;又因它是儒家经典之一,故又称为《书经》。《尚书》

所涉及的年代,起自原始社会末期的虞舜时代,迄至春秋前期的秦穆

公时代,为时约一千四百年(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七世纪)。

《尚书》包括夏、商、周三代的重要历史文献,以及追述原始社会末

期事迹的著作。文献内容,大部分是古代帝王向臣下或民众发表的训

令和军队的誓师词,还有大臣们向君王提出的建议和规劝,小部分是

远古时代的传说。《尚书》的文体分为“典”(即经典)、“漠”(即

谋议)、“训”(即教训)、“浩”(即告谕)、“誓”(即誓师词)、

“命”(即命令)六种。《尚书》成于何时,为何人所编定,历来说

法不一。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它不是成于一时,也并非出自一人

之手,而是经过较长时间的汇集流传。到春秋战国时期才最后成书。

《尚书》本身有过一段离奇曲折的经历。曾任秦博士的伏生(也

叫伏胜),在汉文帝时向晁错传授《尚书》二十八篇,这二十八篇均

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称为《今文尚书》,汉武帝末年,鲁共王刘

余拆孔子旧宅,从墙壁里发现用蝌蚪文字(先秦的一种古文字)写成

的《尚书》,称为《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出十六篇。以后,

《古文尚书》散佚了。晋代,有人向朝廷献上一部据说是孔子的后裔、

西汉人孔安国作注解的《古文尚书》,共二十五篇(另有书序一篇),

但经后代许多学者的考证,认为是伪作,故称为《伪古文尚书》。现

今通行的《尚书》,共五十八篇及书序一篇,不算二十五篇伪作和书

序,还余三十三篇,经过合并,成为二十八篇。这二十八篇,是目前

学术界认为比较可靠的材料。

《尚书》保存了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的

珍贵资料,在中国的历史学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研究先秦历

史的人来说。它更是一部必读之书。

78.最早的历史著作

《春秋》一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历史著作。因它是用编年体(按

年月日顺序编写史书的体裁)写成的,所以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

体史书。

我国从殷周开始,就有专门的史官记载历史了。东周时期,各诸

侯国都撰写了本国的编年史,其中燕、齐、宋、鲁等国的编年史均定

名为《春秋》,但除了鲁国的《春秋》外,其他的都没有保存下来。

鲁国的《春秋》,是由鲁国的史官编写、由孔子在春秋末期整理而成

的,它记载了从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到公元前481年(鲁哀公

十四年)间的历史,包括十二个鲁国国君,共计二百四十二年。由于

《春秋》也记载了鲁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许多史实,这段历史时期即

被人们称为“春秋时期”。传说孔子整理《春秋》,意在“寓褒贬,

别善恶”,书中字里行间常常流露出褒贬的色彩,这就是所谓的“春

秋笔法”。《春秋》记载的史实,以政治活动为最多,其中各国之间

的征战占全书的百分之四十;会盟和朝聘各占百分之二十;婚丧、祭

祀等占百分之十。日月食、星变、虫灾、地震等等“灾异”占百分之

十。

《春秋》的文字过于简单,它记载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总共才

用了一万七千字。字数最多的条目,不过四十七个字,最短的仅有一

个字。《春秋》记载的史实只是个大纲或提要,很难让人弄清事情的

原委。于是后人多给予补充叙述和解释,这些叙述和解释叫作《传》。

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作的《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战国时齐

国人公羊高作的《春秋公羊传》,简称《公羊传》;鲁国人榖梁赤作的

《春秋榖梁传》,简称《榖梁传》;三者合称“春秋三传”,流传至今。

《春秋》一书,不但保存了春秋时期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而且

开创了编年体的体例,它在我国的历史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几千年

来一直受到史学界的高度重视。

79.第一部国别史

分国记载史事的史书叫国别体史书,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

语》。《国语》共二十一篇,即:《周语》三篇、《鲁语》二篇、《齐语》

一篇、《晋语》九篇、《郑语》一篇、《楚语》二篇、《吴语》一篇、《越

语》二篇,共七万余字。它记载了八个国家的史事,时间上起西周的

周穆王,下迄战国初期的鲁悼公(约公元前967年至公元前453年),

共五百多年。过去人们认为,《国语》的作者是春秋末期的鲁国人左

丘明,实际上它不是出自一人之手,而是后人根据当时各国史官的记

载整理加工而成的,它大概成书于战国初期。

《国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记言为主,它往往通过一些人物的

言论(如对话和辩论等)来反映历史事件。像周厉王的暴虐无道和越

王勾践发愤雪耻、最后打败吴国等史实,都是通过谈话方式表达出来

的,说理充分,人物性格也很鲜明。《国语》和以《春秋》为纲而记

载春秋时期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左传》,在内容上可以互相补充,故

后人将《国语》和《左传》看作姐妹篇,称《左传》为《春秋内传》,

《国语》为《春秋外传》。

《国语》首创了国别史的体例,保存了比较丰富的资料,是研究

春秋时期历史和上古史的重要书籍。

80/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

唐代杰出的史学家刘知几著的《史通》,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的史学

评论专著。

刘知几(661—721)。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他二十岁

中进士后,一直在地方和京城作官;四十二岁时,入史馆参预修史。

后因意见不合,受到史馆主管官员的无理责难和贬抑,无法发挥他的

史学才能,遂私撰《史通》,以抒己见。《史通》成书于710年(中宗

景龙四年),全书二十卷,分内篇、外篇两部分,各为十卷,都是以

专题论文的形式写成的。内篇原有三十九篇,其中三篇早已亡佚,现

存三十六篇;外篇计十三篇,合为四十九篇。

《史通》对唐代以前的包括《尚书》、《春秋》等被奉为经典的史

书,从内容到编纂方法,都进行了批判和分析。比如指出《尚书》有

十点可疑之事,《春秋》有五点虚美之处,把《春秋》为尊者讳、为

贤者讳的笔法斥为“爱憎由己”。这种大胆的批判精神,在当时是十

分难能可贵的。

《史通》论述了唐代以前史书的著述情况,并对其类别、源流和

体例,做了全面和系统的总结。《史通》将史学著作分为正史和杂史

两大类。对于正史,按其著作的源流分为六家,即尚书家、春秋家、

左传家、国语家、史记家、汉书家;又按其编纂体例,分为“编年”、

“纪传”二体。对于杂史,则按其内容分为“偏记”、“小录”、“家

史”、“别传”等十种。

刘知几认为,史书的体例必须严谨,与内容名实相符。他指出,

史书的内容只应该记载重要的、有用的史事,而寓言、图谶(chen

衬,图谶是古代以封建迷信来预卜吉凶的一种书籍)、传说和神话等,

则不能作为史料编入史书中。他还强调史学家必须具备史才、史学和

史识三个条件。“才”指能力,“学”指知识,“识”就是观点。三

者之中,以史识最为重要。刘知几热情赞颂了古代一些史学家为真实

记载历史而“仗气直书,不避强御”的勇敢精神,同时无情鞭破了那

些为一己私利而歪曲历史、颠倒是非的人。

《史通》是一部价值很高的史学名著,它为我国的史学评论开辟

了道路。刘知几所提出的史学方法和史学主张,给后来的许多历史学

者以很大的影响,对我国的史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81/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由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

编年体通史。它和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同为古代辉煌的

史学巨著,被后世并誉为“史学双璧”。

司马光(1019—1086人,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

北宋大臣。他生活简朴,学识渊博,尤其爱好史学,“自幼至老,嗜

之不厌”。由于司马光感到以前的史书“文字繁多”,《史记》至《五

代史》一千五百卷,读之极费时间和精力。为此,他立志编写一部扼

要的通史,攫取有关“国家盛衰、民生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

的史事,为北宋统治者提供政治活动的借鉴。

1066年,司马光将自己编写的从战国到秦二世的《通志》八卷,

呈献给宋英宗,受到赞许,英宗命设置书局继续编写。宋神宗继位后,

又赐该书名为《资治通鉴》,意思是可以作为君王治理天下的一面历

史镜子。神宗在位时,王安石实行变法,司马光激烈反对,认为“祖

宗之法不可变”。神宗倾向王安石,于是司马光辞归洛阳,把书局迁

到自己家里。在居洛阳的十五年中,他专心编写《资治通鉴》(以下

简称《通鉴》)。《通鉴》从1065年始修,至1084年成书,历时十九年。

全书计二百九十四卷(另有《目录》和《考异》各三十卷),上起公

元前403年(战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公元959年(五代周世宗

显德六年),共记载了十二代,贯穿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治乱兴衰的

历史。

司马光的三个主要助手刘攽(ban班)、刘恕、范祖禹,都是当时

的史学名家。他们将大量的史料,先排比成为长篇,分阶段执笔起草,,

最后由司马光总其成,考订删削,修改润色。因为撰书工作得到皇帝

的支持,能够充分利用朝廷的藏书,又借阅了大量的私家藏书,搜集

的史料“简牍盈积,浩如烟海”,所以一件事往往可以利用三、四处

材料综合写成。《通鉴》一书“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它保存

了古代政治、军事、经济、礼乐、历数、天文、地理、刑法等多方面

丰富而珍贵的历史资料。

《通鉴》的内容,真实可信,而且反映出不少值得肯定的思想,

如选贤任能、赏善罚恶、虚心纳谏、反对阴阳术数及迷信鬼神等。《通

鉴》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记事“叙之井井(有条理),不漏不

烦”,写人状物生动、具体、形象,既有精采的描绘,又有充分的说

明。《通鉴》创立了编年体通史的典范,它通贯古今,融会各家学说,

采录多种史料,首尾一贯,浑然一体,对我国的史学和文化事业产生

了重大影响。后人对《通鉴》备加推崇和赞扬,如著名学者梁启超说:

“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丰富),使后世有欲作通史者,势

不能不据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逾之者焉。”不过,《资治通鉴》

毕竟是为统治者提供历史经验教训服务的,全书贯穿着封建正统思想

和封建道德观念,宣扬了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观点,这些缺陷也

是不能忽视的。

82/第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

西汉的史学大师司马迁,撰写了我国第一部通史(通贯古今的史

书)《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例。《史记》的内容空前宏富。

可以说,从《史记》开始,我国才出现了堪称完备的历史著作,因而

司马迁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他的祖先在周朝做过史官,父亲司马谈任西汉太史令,管理天文、历

法和历史文献。司马迁小时候在家乡种地放牧,十岁时到都城长安学

习古文,曾得到当时的著名学者董仲舒、孔安国等人的指导。由于他

勤奋好学,很快成为一一个年轻博学的人物。二十岁那年,他开始到

各地游历。他曾任汉武帝的近臣“郎中”,奉使出征,又曾随汉武帝

巡行封禅(封禅,是祭祀天地的一种隆重典礼活动)。他的足迹遍及

今天的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四川、

云南、甘肃等省,故得以饱览祖国的壮丽河山,广泛考察名胜古迹,

搜集传说,了解风土人情,为撰写《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学识渊博,他本来想利用做太史令的机会,

编写一部通史,但愿望未及实现便去世了。司马谈临终时嘱咐司马迁,

一定要完成他的未竟之业。司马谈死后三年,即公元前108年,司马

迁继任太史令,因而能读到国家的藏书和各种档案材料。公元前104

年(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利用收集到的大量资料,正式动手撰写

《史记》。不料,正当他全力以赴进行写作的时候,一场大祸降临到

他的头上。公元前99年,在汉与匈奴的一次战争中,李陵率部舍死苦

战,由于矢尽粮绝、援兵不至而投降了匈奴。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

怒了汉武帝,被判死刑。按当时规定,有两种办法可以免死;一是赎

之以重金,二是代之以腐刑(也叫宫刑,即阉割生殖器的酷刑)。司

马迁家境不富,无力出钱免死,为了继承父志,完成《史记》的著述,

他只得忍辱接受了腐刑。刑后,司马迁悲痛欲绝,几次萌发轻生的念

头。但他想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于是化

悲愤为力量,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地写作。经过十多年的艰辛努力,

大约在公元前91年(征和二年)。他终于撰成了我国第一部历史巨著

《史记》。

83/浑仪和简仪

浑仪和简仪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上的两项伟大创造。在十七世纪

世界上出现望远镜之前,浑仪和简仪是天文学家测定天体方位必需的

仪器。为了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制订季节,我国大约在战国时

代就制造出了浑仪。最早的浑仪结构比较简单,是由两个圆环组成的。

一个是固定的赤道环,一个是能绕着极轴旋转的四游环,四游环上附

有观测用的窥管。以后,浑仪的结构和性能不断得到改进。

东汉科学家张衡和唐朝天文学家李淳风,先后对浑仪进行了两次

大的改进。改进后的浑仪由三重圆环构成,最外一重圆环叫六合仪,

包括地平圈、子午圈和赤道圈,表示东西、南北、上下六个方向;中

间一重叫三辰仪,由黄道环、白道环和赤道环三个相交的圆环组成,

分别表示日、月、星辰的位置;最里一重叫四游仪,包括四游环和窥

管。三辰仪可以绕着极轴在六合仪里旋转,而观测用的四游仪又可以

在三辰仪里旋转。东汉时的浑仪已经比较完善,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

的天文仪器之一。但是浑仪有个缺陷,就是它的环圈重复,相互交错,

遮掩了大片天区,缩小了观测范围,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在宋代科学家沈括等人改革、简化

浑仪的基础上,于1276年创造了测量天体方位的新型天文仪器——简

仪。简仪跟浑仪的主要区别,是取消了自道环和黄道环,并且把地平

坐标(由地平圈和地平经圈组成)和赤道坐标(由赤道圈和赤经圈组

成)分开安装,成为两个独立的装置——赤道装置和地平装置。因为

每个装置都很简单,故称“简仪”。简仪去掉了妨碍视线的众多圈环,

扩大了天体观测范围,除了北天极附近以外,全部天空一望无余。简

仪的设计制造比较精密,刻度的最小分格达1/36度,观测效果比浑

仪准确多了。简仪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西方直到三百年以后才

出现能与它相比的天文仪器。非常可惜的是,郭守敬创制的简仪,1715

年(清康熙在十四年),竟被在钦天监任职的法国传教士纪理安当作

废铜熔化了。

浑仪和简仪高超的设计水平及制造水平,使我国古代的测天仪器

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简仪对后世的影响甚大,从现代的大型

望远镜、各类测量仪和航空导航用的天文罗盘等许多仪器上,都可以

看到简仪的影子或原型。现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还保存着明代正统

年间(1436-1449)复制的一架浑仪和一架简仪。

本文发布于:2022-12-09 11:35: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22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石申读什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