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东原实验学校架子鼓校本教程
架子鼓介绍
架子鼓(又名爵士鼓)是一种打击乐器,英文称作Drumkit
或Drumt,集合许多打击乐器为一体,基本的组合包括了大
鼓(bassdrum)、军鼓(snaredrum)、两个中鼓(tomtom)、一个
落地鼓(FloorTom)、脚踏钹(Hi-HatCymbal)和两片铜钹(aride
cymbalandacrashcymbal)。雏形起源于中国,最早可追溯到
明朝时期。多在中国春节庙会中助兴中使用,非标准和皇家乐器。
清朝后期传入欧美,欧美人受到启发并加以改造。在1920年代
爵士乐兴起时,常用于爵士乐的演奏当中。
架子鼓可是起源于中国呀~
架子鼓的组成
子鼓由低音大鼓、踩镲、小军鼓、桶子鼓(3-7个)、吊镲(2-4
面)所组成。
低音大鼓:用右脚自然平放在踏板上,敲击时脚腕和脚掌松
弛自然,脚随踏板上下运动,脚掌不要抬的过高,除连续演奏重
音外,脚跟不要离开踏板。
踩镲:用左脚,预备演奏时提起左脚跟,开始演奏时脚跟下
脚掌上,脚掌下脚跟上,脚跟脚掌运动必须自然跟随踏不板,可
抬的过高或动作缓慢。
小鼓:一般左右手都可以直扣腕式(手心向下)进行演奏。
手镲:用右手,在踩镲上采用直扣式敲击各种节奏。
吊镲:用右手,是代替手镲演奏各种节奏,采用直腕式或直
扣式,一般有槌头敲镲面,在演奏重音渲染强烈气氛时,用槌杆
敲击镲的边沿处。大鼓(BD)小鼓(SD)低嗵鼓(FT)耳鼓(TT)踩钗
(HH)大中立钗(CC)。
架子鼓的记谱
架子鼓的记谱用五线谱的低音谱表,即F谱表,低音大鼓在第一
线,小鼓在第三间,耳鼓Ⅰ在第四间,耳鼓Ⅱ在第四线,大嗵鼓
在第二间,大立钗分别记在上加二间和上加一线,踩钗写在下加
一间和上加一间。
架子鼓并无固定的音高,一般由演奏者根据乐曲的需要去调
定选择。
1.K=KICK[BASSorKICKDRUM]
KICK表示架子鼓中的低音大鼓.
2.H=HI-HAT[CYMBALS]
HI-HAT表示架子鼓中的踩镲、吊镲.
3.S=SNARE[SNAREDRUM]
SNARE表示架子鼓中的小军鼓.
基础音(音标+音效):
1:b
2:t
3:psh
4:[bttt]
5:[bttt/bttt]
6:[b/t]
7:[bt/bt]
8:[b_/psh_/bb/psh_]
9:[bttt/pshttb/ttbt/pshttt]
10:[btkt/pshb/tktb/pshtkt]
11:d
12:k
13:f
14:s
15:h
16:a
17:n
18:m
19:u
20:o
21:8
22:.(dot)
23:pf
24:phs
25:duf
26:^k
27:^p
28:^tss
29:[bIFYOUR/pOTHERb/bON_/pLYKNEW]
我们首先从爵士鼓的持槌开始学起:
小军鼓的持槌方法通常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是常常在交响乐队中采用的传统标准持槌方法,即:
右手用拇指的第二关节拇指指肚和食指二三关节握鼓槌的三分
之一处自然靠拢,其余三指自然向掌心弯曲与鼓槌持一定间隙,
以辅助形式控制鼓槌。左手掌心向内侧,拇指与食指虎口处夹住
鼓槌三分之一处,用无名指第三关节拖住鼓槌,其他手指向掌心
自然弯曲成球状。也可用食指和中指同时压住鼓槌或只用食指贴
压鼓槌上方。
第二、是自然持槌法(直腕)。即:双手同标准持槌法中的右
手完全一样。
第三、是扣腕式持槌法。即:两只手同自然持槌法相似,只
是双手掌心向下(即扣腕)。
以上几种持槌的方法在实际的演奏中都很实用,最好都能够学
会,这样会使你在今后的演奏中获得更多的自由。(只有在正确
方法的基础上训练才能有效地掌握和提高。)特别是击奏和手腕
的应用正确与否将对演奏的效果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个简单的节奏型
初级教程第二讲
在这节课里主要练习前八后十六分音符
[见鼓谱]
初级教程第三讲(图)
在这一讲里主要练习的是切分音和前八后十六分音符。
见图:
初级教程第四讲(赋鼓谱)
次将主要复习前面学到的各种音符的应用练习
见图;
初级教程第五讲(图)
在这一讲里主要学习4/4拍的节奏初级扩展
见图
初级教程第六讲(图)
在这一讲里主要学习4/4排脚鼓的简单变化
如图:
初级教程第七讲(图)
基本功练习,前十六,后十六,重音移位,双跳,滚奏等
见图:
初级教程第八讲(图)
简单的solo练习
初级教程第九讲
持槌方法通常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是常常在交响乐队中采用的传统标准持槌方法,即:右手
用拇指的第二关节拇指指肚和食指二三关节握鼓槌的三分之一
处自然靠拢,其余三指自然向掌心弯曲与鼓槌持一定间隙,以辅
助形式控制鼓槌。左手掌心向内侧,拇指与食指虎口处夹住鼓槌
三分之一处,用无名指第三关节拖住鼓槌,其他手指向掌心自然
弯曲成球状。也可用食指和中指同时压住鼓槌或只用食指贴压鼓
槌上方。
第二、是自然持槌法(直腕)。即:双手同标准持槌法中的右手完
全一样。
第三、是扣腕式持槌法。即:两只手同自然持槌法相似,只是双
手掌心向下(即扣腕)。
以上几种持槌的方法在实际的演奏中都很实用,最好都能够学
会,这样会使你在今后的演奏中获得更多的自由。(只有在正确
方法的基础上训练才能有效地掌握和提高。)特别是击奏和手腕
的应用正确与否将对演奏的效果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2-12-09 08:15: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13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