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demostic

更新时间:2022-12-09 06:51:35 阅读: 评论:0

杭州中考可以复读吗-古风唯美组名


2022年12月9日发(作者:太宰治名言)

摘要

意识形态是一个常提常新的话题,自从它正式提出不久,就与政治、权力、国家紧

密联系在一起,成为指代社会观、价值观的专有名词。马克思在批判德国意识形态的基

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原则,提出了新的意识形态思想,开创了社会发展的新

阶段。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基本内涵做了总结和梳理。

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含义从一般意义上讲是与一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观念的上

层建筑,但在阶级社会中它是阶级辩护的理论体系,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剥削阶级为维

护自身的统治,将本阶级的利益宣扬为全社会的利益,以此来蒙蔽广大的人民群众:无

产阶级要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下推翻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

政。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列宁、毛泽东等人的继承和发展下,成为一个完整的、

有实践内容的理论体系。在它的指导下,俄国和中国均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

设的开展。进入新世纪,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面临了新的挑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

以继续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文第二部分选择了几个影响意识形态发生

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性和

严峻性。本文认为,当前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最大的是西方价值观念的逐步内

化。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西方价值观和文化思潮传入国内,成为影响我国民众价值选

择的重要因素,有腐朽的,也有进步的。但是,由于我们专注于经济建设而忽视了文化

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发展内涵并没有发挥出来。这就造成了我

们对西方民主自由的向往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念的误解。由此而产生的直接后果之一

就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偏离和否定。同时,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社会的剧烈转

型又进一步强化了西方价值观念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冲击,我们又不能充分合理

的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政治建设服务。因此,我们的社会主义意

识形态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那么,如何保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

利开展呢?本文认为应该从这么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实现马克思

III

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发展;其次,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

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再次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关注最基本的民生问题;

第四,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

活需要;最后,我们要千方百计的加强意识形态建设,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能够成

为人民群众自觉遵守的社会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

展。只有将意识形态建设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统筹兼顾,才能摆脱我国目前的

意识形态困境。本文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探索,仅仅是从一般的角度对问题

的初步分析。意识形态建设需要全社会、各领域的通力配合,共同进步。

关键字:意识形态社会转型全球化大众传媒和谐社会

IV

Abstract

Ide0109V

isatopic

whichhasabundant

meanings.Ever

sinceit

wasfirst

raised,it

becaIIlea

proDer

nOunwhichsoeialvalues

andsense

ofvaluerefer

to,and

closely

linked嘶tll

polltlcs,

power

andstate.Marx-s

put

forwardanew

ideological

thinking

andcreatedanew

stage

of

social

development,criticizing

theGerman

ideology

and

regarding

the

principle

ofhistorical

materialismasmethodology.

This

paper

focusedontheMarxist

theory

of

ideology,summarized

andcombeditsbaslc

meaning血stly.Itpointed

outthat,themeaning

of

ideology

ofMarxismis

theideational

suDerstnlcture

which

compatible

withcertain

concepts

oftheeconomic

base,from

the

general

sense.Butitisatoolof

ruling

classinaclasssocietyto

defensethe

theory

oftheclasssystem;

eXploiting

class

promote

interestsof

theclassasinterestsof

thewhole

society,in

orderto

deceivethe

people

tomaintaintheirown

rulingposition.Asaconsequence

of

that,me

Droleta打at

willoverthfow

the

system

of

exploitation

underthe

guidance

of

theMarxist

ideology

toestablish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hlherited

and

developedby

Lenin,MaoZedong

andothers,Marxist

theoryofideology

hasbecomeacomplete

theoreticalsystem

with

practical

content.Initsguidance,Russia

and

ChiIlahaVethe

victory

of

therevolution

and

begun

the

process

ofsocialistconstructlon·

Whileinthenew

century,the

Marxist

theory

of

ideology

is

facing

withnewchallenges,there

isaneedtoconti肌ethefurther

development

forthe

ungoingguidanceoftheconstrution

of

socialist

modemizationwith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second

part

of

this

paper

choosea

fewmaiorfactorswhichaffectthe

developmentof

ideologyasastartingpoint,makesa

detailed

analysis

ofthe

necessity

andseriousness

ofthecurrentconstruction

ofChina7s

M锨ist

ide0109Y.Thispaper

argues

thatthe

greatest

impact

ofcurrentChina’ssocialist

ideoIogY

isthe

progressive

western

valuesintemalized.With

the

progress

Reformand

Opening

up.alot

of

westernideashaverunintothedemostic

values

and

culture,they

became

the

important

factorswhichhaveaninfluenceonwollr

people’s

choiceofvalues·Among

吐lem.someare

corrupt,someareprogressive.However,as

wefocusoneconomlc

development

while

ingnoring

thecultural

development,thepolitical

andcultural

development

contentofM踟xistandScialist

hasnotbeen

realized.Thishas

resultedinouryearningfor

矗.eedomand

democracy

inthewest

society

and

the

misunderstanding

ofMarxist

political

phiolosophy.One

result

ofthisisa

direct

consequence

ofthedeviation

and

deny

of

the

socialiStideology.Meanwhile,thedeepening

of

globalization

andthedramatic

transformation

ofollrsoci啊furtherlyreinforces

westernvalueson

the

impact

of

MarxismandSoclallal

8m,

and、Mealsocan

not

fully

and

reasonallyuse

modem

technology

toservetheconstructionof

socialistcu撕lre

and

politics.Therefore,our

socialistideology

faceserlorIllouschallenges·

So.howt0

ensure

thedominancestatus

ofmainstream

ideology,promote

thethesmooth

develoDment

ofthesOCialist

modernization

driven

withChinese

characteristics?Itwill卿es

mat丘.omsuch

aspects

in

this

paper:firstly,with

the

development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toachievethe

i肋ovationand

development0ftheMarxist

theory

ofideology;Secondly,we

must

vigorously

develop

the

productive

forcestobuildasocialistharmonioussociety,咖ch

fullvreflectsthe

superiority

of

thesocialistsystem;At

the

same

time,we

must

p。0p盯lY

kmdlecom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and

be

concernedmore

aboutthebasic

livelihood

issues:Fourthly,we

should

vigorouslypromote

socialist

cultural

construction,promote

advallced

socialistculture

andmeet

people’S

spiritual

needs;Last

butnot

least,、Ⅳe

must

spare

IloeffortstO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make

mainstream

ideology

ofsocialism

consciously

abide

by

the

peopleassocialvalues·

nlecons仃uction

ofsocialist

ideology

isasystematic

project,whichrequires

the

coordinaLteddeveloFIment

of

economic,political,cultural

andsocialdevelopment·Wecannot

get

ridof

the

ideology

of

China’Scurrentpredicamentunlesswe

integratedly

makethe

ideologY

constructiontothe

height

ofnationaldevelopmentstrategies·In

this

paper,it

explores

mecons伽Jctionof

thesocialistmainstream

ideology,just

fromthe

generalpoint

of

viewofthe

preliminaryanalysis.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needs

every

effortsofthe

whole

society.with

allareas,and

common

progress.

Key

Words:IdeologySocial

transformationGlobalizationMass

Media

Harmonious

Society

VI

引言

(一)选题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鉴于全球化、社会转型

等因素的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突显出来。如何使人民群众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坚

定共产主义信仰,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

识形态建设的首要课题。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具有较

高的实际意义。

当前世界的发展态势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非意识

形态化、泛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终结论等思潮和观点极大的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如何用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吸引和团结人民群众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每一个马克思主义

者都应该考虑的课题。因此,本文的选题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意识形态本是由西方学者提出来的一个学术概念,但马克思的思想使它不仅成为一

种社会范畴,也使它的影响遍布世界,流传至今。对意识形态的研究一直是中西方马克

思主义者的重要课题。

(二)

研究现状

就国内学者来说,对意识形态的研究一直非常活跃,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就其

内容和侧重点来看,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1)对意识形态基本理论的研究,如俞吾金

(《意识形态论》)等人,他们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意识形态的基本问题进行

界定和研究,从他们的研究成果中能看到西方思想的影响。2)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

设问题的研究,如侯惠勤、童世骏等,参与这方面研究的学者很多,几乎是所有的国内

学者都或多或少的进行过研究。这可能是因为当前国内外的形势过于复杂,我国当前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任务重、困难多等原因造成的。这方面的研究有不少的课题和著作,

如侯惠勤主持的科研课题“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当代价值”,童世骏的著作《意

识形态新论》等等。3)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转介。有一批学者,特别是

中青年学者很乐意介绍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如王晓升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意

识形态理论》、孙士聪的《影响与对话》等等。这些学者依托自身的学术功底和外语水

平,有选择的转译、转介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给国内的研究者提供了另一个

思路和对外交流的途径。4)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经典著作的梳理,如社科院曾出版

选编性质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意识形态》等。

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具有更多的学术性和思想性。由于他们

并没有或很少经历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所以他们的研究给人的感觉是过于的理论化。他

们关注的更多的是意识形态的性质、范围、价值和存在方式等等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

的研究要么是在理论的范围内予以探讨,要么就是根据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予以反

向推理。并且,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采用许多非马克思的方法论来研究马克思主义意

识形态理论。因此,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研究往往会出现不同的学派、不同的思

想体系,在学术上蔚为大观。先后涌现出了卢卡奇、葛兰西、阿尔都塞、曼海姆、齐泽

克等学术大师。

纵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国内的马克思主义者更

愿意研究当下的意识形态问题,并将它们归纳、总结成一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理论;而国外的学者更喜欢进行一脉相承的理论探讨。

(三)

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文正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涵、坚持马克思

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现实必要性和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时代价值的途径分析

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做了分析和研究。本文主要是想在充分理解马克思

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上,探求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路和途径。

本文拟使用以下研究方法和手段:

。1.历史分析法

将意识形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理解它的含义。通过对时代背景的分析和研

究,探求意识形态发生发展及作用的规律和途径。使不同时期的意识形态均能为当代中

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借鉴和帮助。

2.阶级分析法

在分析政治现象中充分认识到政治现象的阶级属性所反映的阶级利益以及一定阶

级阶层的政治诉求。深刻认识到任何政治思想观点都不是超阶级的,都是为特定的阶级

阶层服务的。任何阶级都需自己的理论和意识形态。一定的意识形态对阶级行为总是具

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还要认识到任何时代统治阶级的思想,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

想,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意识形态间的交锋与斗争总是反映了特定的阶级之间的利益冲

突。

3.文献研究法。在研究意识形态的过程中,要注意认真仔细的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

原著,进而准确把握这一理论的实质,同时也要阅读一些西方学者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

代表性著作。此外,还要全面掌握我党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

大量阅读我国一些学者关于意识形态的研究成果。通过大量的搜集、阅读相关的资料文

件进而对意识形态理论有一定全面系统的把握。

4.比较研究法

善于把思想观点之间进行纵向比较,进而做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通过比较总结

出意识形态发展的规律性以及形成的某种特色。通过比较提出一些创新性的观点。

5.理论联系实际

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是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建设。因此,在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当前中国实际,将理论用于分析和指

导实践。

本文在分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作用时,首先

关注的是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发展形势,并对其中部分重要因素做了具体的说明。而文章

中的思路和对策正是针对当前的形势所提出的,它更具有指向性。并且,本文的思路和

对策并没有局限于意识形态建设自身,而是从社会层面,由一般到具体的层层推进,这

一点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涵

“意识形态"并非是马克思恩格斯独创的术语,它在现代意义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思想家特拉西首先使用了“意识形态"这个概念来指代他所创立

的新学说——观念学。在特拉西那里,意识形态有着非常明确的含义:研究认识的起源

和界限,并通过向直接感觉的还原来检验认识的可靠性。同时,特拉西还赋予“意识形

态”以社会责任,即以理性统领一切思想,在新的认识论基础上重新阐释观念的上层建

筑。特拉西的意识形态学说否定了宗教和封建帝制存在的合理性,与拿破仑政治理念产

生直接的冲突。拿破仑斥责特拉西等人用空想的学说否定法兰西作为统一的国家存在的

基础,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他们是一群“空想家”,观念学(意识形态学说)是没

有实际意义的空谈。特拉西等人与拿破仑的分歧,展示了“意识形态”两个层面的意义:

哲学、社会学意义和政治学意义,这为马克思、恩格斯论述意识形态问题提供了最为原

始的框架,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是在这两个层面上考虑意识形态问题。

(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内涵

除《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外,马克思并没有专门论述过意识形态问题,也没有对

意识形态作出完整的表述。他关于意识形态的论述,基本上是散落在其他著作之中。其

中以《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中的论述对后世马克思主义者影响巨大。马克思、

恩格斯之后,对意识形态理论贡献最大的当属列宁。综合各种论述来看,马克思主义对

意识形态的理解和界定有下面这几个层次的内容:

1.虚假的意识

马克思是在与青年黑格尔派的论战中首先使用了“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在这里,

马克思更倾向于将“意识形态”作为一个贬义的概念来使用。马克思认为,青年黑格尔

派扛着“批判”的大旗,却不能将批判深入到社会现实,他们只能在理论的框架内,用

黑格尔的概念和原理相互否定。这是德国思想界的现状,也是德国思想家们最为乐意的

工作,他们的批判制造了一个虚假的繁荣,而与社会变革毫无益处,而且最终他们无一

例外的倒向了他们所批判的对象。

恩格斯首先用“虚假"来形容意识形态,1893年在写给梅林的一封信中,恩格斯写

到:“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通过意识、但是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推动他

的真正动力始终是他所不知道的,否则这就不是意识形态的过程了。因此,他想象出虚

假的或表面的动力。因为这是思维过程,所以它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他从纯粹的思维中一

一不是从他自己的思维中,就是从他的先辈的思维中引出的州¨。意识形态是虚假的意

识,成为人们对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学说的第一印象。

在以往我们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将意识形态描述为“虚假的意识”这一含义时,往

往是从阶级统治的角度入手: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统治而编造出来了

一套控制群众思想的学说,它把特殊的阶级利益表述成全社会的共同利益,是一种欺骗,

因此它是虚假的。这种理解是正确的,但是用来说明马克思口中的“虚假的意识”显然

是不充分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有一段的论述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引用

“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成像的,那么

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像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

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瞳1。这就是著名的“照相机比喻”,用来例证意识形态

是“虚假的意识”。其实,在这段话中我们应该注意的不是“照相机”,而是这句话“这

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在恩格斯用“虚假”来形容意识形态时,

他也有一大段说明文字,指责“意识形态家们"只注重思维活动,而不去研究背后的、

不从属于思维的根源。

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在把意识形态表述成“虚假的意识”时,并不是从一般意义

上来界定,而又有其特殊的针对性,他所隐含的意义是批判唯心主义认识论。德意志意

识形态以概念为出发点,通过思维活动,最后又归结为观念和思想,这种唯心主义的观

念批判脱离了社会现实,并不会给社会带来变革和进步。因此,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它是一种“虚假的意识”,不彻底放弃这种唯心主义认识论,就不可能走出纯粹思维的

迷区。

2.社会存在的反映,是观念上层建筑

从表面上看,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和拿破仑的理解非常的接近,但实际上内容要

丰富的多,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即便是最初的理解,也远远超越了拿破仑的概念。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马克思意识形态的概念不是从政治国家的角度,而是从历史发展

的角度把“存在决定意识”的因素引入了意识形态的概念体系。虽然马克思在与青年黑

格尔派的论战中用极其严厉的语气批判了“意识形态”,但同样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马克思开始赋予它一个更为一般的意义一意识形态是受社会存在决定的观念的上层

建筑。

马克思之所以将德意志意识形态指责为“虚假的意识”,就在于德意志思想家们自

觉不自觉的回避了对思维背后的根源的研究,不知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发

展的基本规律。当然,马克思并没有明确的提出历史唯物主义,但这并不妨碍某些历史

唯物主义原理的运用。

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明确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

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

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

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

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口1。意识形态正是现存世

界在观念中的一种反映,这种反映包含着丰富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

3.阶级统治的工具

马克思并没有停留在将意识形态简单的看成是一种“虚假的意识’’的层面上,也没

有仅仅是一般性的讨论意识形态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含义,而是敏锐的将意识形态与

阶级和阶级统治联系起来。正是这种由内而外的转向,彻底颠覆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意识

形态缺陷,使意识形态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一环。

马克思、恩格斯已经证明社会意识是受社会存在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

有什么样的观念的上层建筑。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人类社会一直是一个阶级社会,阶级斗

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意识形态在阶级统治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在阶级社会

中,“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

量”H1,那么,“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睛1。在1859

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清楚的把意识形态看作是受经济条件和阶级关

系决定的观念体系,是统治阶级利益的表达和维护,是对统治阶级利益的认同和美化。

对统治阶级来说,意识形态不再是一种“虚假的观念",相反,它是对阶级和阶级统治

的真实反映,在社会生活中切切实实的在发挥作用。只不过这种反映是对社会现实的反

向的掩盖,而它的作用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是一种欺骗和压迫。’

既然统治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那么,它所维护的利益必然是统治阶级的特殊利

益。在阶级社会中,它是如何做到欺骗人民群众而为统治者服务的呢?这需要一系列的

技术处理,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

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

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

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3。然后通过教育等方式向被统治阶级灌输这种思想

观念,淡化他们的阶级意识、扼杀他们的阶级觉悟,使他们逐步接受统治阶级的意愿并

将此看作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同时,统治阶级还会在本阶级内部不断的强化阶级意识来

维护阶级力量。人类几千年的历史虽然充斥着斗争和革命,但是真正的阶级结构变化、

社会发展阶段的飞跃也不过区区三次,因此,通过意识形态的灌输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

益时一项行之有效的手段。

4.阶级利益的肯定与诉求

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在使用意识形态这个概念是多少带有否定的倾向,但是他们也

并不排斥意识形态。把意识形态看作是观念的上层建筑从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恩格

斯已经在尝试着淡化其否定意义,而赋予它更加一般的社会学意义。但是,鉴于欧洲工

人运动发展的形势,这种尝试并没有深入下去,也不需要深入下去。

当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世界工人运动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科学社会主义

不再是一种理论,开始成为一种现实,这就需要一种能尽可能的影响和团结大多数被压

迫人民群众,不仅是无产阶级,还包括农民阶级及其他被压迫且有革命诉求的阶级的思

想体系。列宁在此形势下提出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概念。列宁认为,意识形态本身并

不是一个虚假的概念,并不具有否定意义,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认为的那样是受社会

存在决定的观念的上层建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的。之

前的意识形态之所以具有否定意义是因为它是“资本主义的"或者是“宗教的”,它否

定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为极少数人服务。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对意识形态

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无产阶级也有自己的意识形态一马克思主义,它是无产阶级觉醒的

表现,是无产阶级运动的指导思想。无产阶级是历史上产生的最先进的阶级,是为全人

类的解放而奋斗的阶级,因此,它的意识形态是为了维护全世界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

人类自己的意识形态,不具有欺骗性和压迫性。但是,它将与阻碍全人类解放的、旧的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作斗争。

(二)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作用

1.批判作用

革命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作用之一。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

解:一是从理论的层面它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否定了黑格尔式的思

维批判之路;二是从实践方面它提出并指导了无产阶级革命,通过社会革命推翻资本主

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新世界。

马克思是在同青年黑格尔派的论战中全面引入“意识形态"概念的,并且将青年黑

格尔派的那种不切实际的思维幻想斥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这个称呼的本身就已经

包含了对当时德国思想界的不满和否定。马克思认为,整个德国思想界已经陷入了黑格

尔的思维怪圈,他们身处黑格尔的体系迷宫中而找不到出口,即使是费尔巴哈这样的人

物,最后也不得不倒向唯心主义。这一切的理论根源在于德国思想界仍坚持一种唯心主

义的认识论。老年黑格尔派把一切都归于黑格尔的逻辑范畴,并基于“凡是合乎理性的

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H1,把一切都合法化和加以肯定。

而“革命”的青年黑格尔派却是把一切都归于宗教意识而一劳永逸的加以否定。既然一

切都是宗教,那么“青年黑格尔派只要同意识的这些幻想进行斗争就行了”。删既然一切

都是意识的产物,“那么青年黑格尔派完全合乎逻辑地向人们提出一种道德的要求,要

用人的、批判的或利己的意识来代替他们现在的意识,从而消除束缚他们的限制”。睛1

这就是青年黑格尔派批判的实质,这种批判始终都没有涉及到德国哲学和德国社会现实

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仅是理论家,更是一个革命家。他们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如何“解

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如何“改变世界”,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仅仅是马克思、恩

格斯社会改造之路的开始。在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中,马克思逐渐认识到德国的思想

正是德国现实的表现,“革命’’的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却无力德国的现状。宗教批

判要想深入下去,就必须脱离思想的束缚深入德国的社会、德国的法、德国的政治。因

此,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明确的提出了“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

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

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

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

判”。¨町马克思在对宗教意识批判的过程中,实现了其“政治批判”的转向,这是马克

思意识形态思想的第一个重要转变。但是,在分析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时,马克

思意识到政治和法乃至国家同样是被决定者,政治批判依然是社会上层建筑批判,并没

有触及到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德国社会现实。市民社会决定

国家和法,政治国家存在的基础只能在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中来寻找。对国家和法的

批判只能在经济批判中得到支持。进而,马克思实现了其意识形态批判的第二个转变:

由政治批判向经济批判转变。

马克思的政治批判和经济批判,以及恩格斯对工人阶级现状和经济的研究,为无产

阶级革命奠定了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曾经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

富,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到现在,这种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

阻碍因素。为了社会发展的持续和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那就要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

但是资本主义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它将利用一切手段维护自己的统治,哪怕是摧毁生

产力发展的手段。好在资产阶级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造就了它的掘墓人——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和社会大生产紧密相联系的阶级,它代表了生产力发展的方向。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拥有摧毁一切阻碍因素的力量,无产阶级正是这个力量的拥有者。无产阶级要通

过暴力革命,打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牢笼,彻底解放生产力,并最终实现自身的解放

和全人类的解放,由“必然王国”跃入“自由王国”。

2.辩护作用

“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1意识形态作为阶级

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第一作用就是要赋予阶级统治的合法性和统治阶级利益的普遍

性。

当一个概念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包含了特殊的内容以后,我们对其原初含义的探讨仅

仅是为了勾勒它的发展脉络,而非否定当前的含义。“意识形态"在其出现之初虽然有

更为一般意义上的哲学含义,但是它与阶级结合在一起以后才得到社会的重视。因此,

在理解“意识形态”时不能和阶级(统治)相脱离。有学者指出“意识形态是以统治阶

级利益为轴心的精神现象,其真谛不在于正确地反映现实,而在于切实地领会本阶级的

利益”。n23这可谓说是指出了意识形态的本质。

意识形态必然要与阶级统治相联系,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要在全社

会建立起以本阶级为中心的思想文化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本阶级的统治地位得到完全

的确定,本阶级的利益得到最大的彰显,本阶级的一切行为都披上合法的外衣,任何有

违本阶级利益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这个体系包含了政治、文化、道德、宗教、法律等

等因素,有部分学者也因此将整个社会文化都看作是意识形态。而作为被统治阶级同样

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它的唯一目的同样是阶级利益的实现和最大化。但是,正如马克思

所言,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一定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思想,对社会发展影响最大

的、最为人所知的往往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剥削压迫最为沉重的社会,是阶级对立最为尖锐的

社会。但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却将资产阶级的利益宣扬为全社会的共同利益,将资本

主义宣扬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道路选择,在世界市场及全球化的推动下蒙蔽世界各族

人民。因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虚假意识”,是伪科学。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

中所受剥削最为残酷的阶级,也是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最进步的阶级。无产阶级的历史

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但是,这种历史使命需要世界各族人

民的共同努力,这就需要一种能够反映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凝聚全社会各种被压迫力量

的思想体系,这就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

3.教育和指导作用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其发挥作用的首要形式是确立自身的指导思想地位,

成为指引方向的旗帜。在此之后将通过教育等手段将社会成员置于其影响之下,并为之

提供精神动力。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思

想观念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总是有一定的思想观念与之相适应,任

何新事物的萌芽和产生必然还会在思想观念领域带来新的变化。但是,社会变革首先必

须实现思想观念上的变革,只有如此,才能在新事物产生以后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使

新事物发展壮大并最终战胜旧事物。

任何一个阶级,在它成为一股独立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为阶级利益而斗争之

前,总是要首先确定本阶级的利益需求、斗争目标及斗争策略等,而这一切将最终形成

本阶级的意识形态。任何一个阶级的意识形态在其发展之初都是“违法的”,它必须与

主流意识形态相抗衡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要么成功,要么消亡。因此,任

何一种意识形态首先必须确立一个社会发展目标,引领社会价值观念,进而引导人们的

价值选择,成为指导思想。通过意识形态的斗争,批判和否定原有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及

有效性,瓦解对方的存在基础,将社会成员最大限度的凝聚在本阶级的周围。对社会成

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判断一种意识形态成败的重要标准。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

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n引。各个阶级特别是统治阶级历来重视通过意识

形态来教育人、改造人,塑造一批符合意识形态要求的“合格"成员。一方面是通过系

lO

统的教育,向社会成员灌输阶级意识形态,使他们将阶级意识形态作为行动的指南和价

值判断的唯一标准,抑制和否定任何其他的利益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法律、道德、文艺、

传媒、宗教等手段制造意识形态的汪洋大海,使社会成员无法接触到其他异质意识形态,

在潜移默化中强化意识形态的控制力。

4.凝聚作用

意识形态作为指导思想,作为集体意识,是社会各成员共同致力于社会发展和进步

的精神杠杆,是促使阶级各成员团结一致为实现阶级利益最大化而奋斗的精神纽带。通

过其严密的逻辑体系、鼓动性的语言文字以及对美好未来的设计,引导社会成员接受共

同的、特定的社会价值观念,树立共同的目标,采用协调一致的步骤为统治阶级的利益

而奋斗。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形态会极力证明自身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并将此包装成为

社会成员的共同认识而自我肯定。同时,它会排斥和否定任何其他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要

求,迫使社会成员在最大程度上与自身保持一致。

与其他思想观念相比,意识形态在其功能和作用的发挥上有显著的不同:一是通过

价值认同和感情共鸣将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层次的人连接在一起。意识形态的凝

聚力并不是通过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教条来实现的,它所针对的是社会成员的精神生

活,主要是在人们的精神领域刻下烙印,使社会成员自觉的接受、自主践行。这种控制

超出了时空和种族的限制,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它成功的机会;二是不具有直接的强制

力但拥有巨大的控制力。与法律法规、宗教教义等不同,意识形态没有直接的组织和机

构,它的存在表现为精神控制。人一旦形成了精神上的认同和依赖,那么他的生活方式、

行为方式必然会以此为依据和唯一判断标准,而且很难改变。因此,用意识形态武装起

来的队伍是战斗力最强、爆发力最强、持久性最强、稳定性最好的团体。这就是统治阶

级历来重视思想控制的根本原因。三是长期性和隐蔽性,意识形态的功能和作用的发挥

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且在手段和途径的选择上有很大的隐蔽性。直接的意识

形态教育和灌输是最为简单的过程,但是这种手段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受教育

者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当他所接触到的现实和所灌输的理念相冲突时,混乱和逆反在所

难免;二是容易给敌对者留下攻击的口实,直接的教育和灌输所遵循的程式、表达的内

容和预期的效果非常明确,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被破坏都不能实现意识形态教育和

灌输的本来目的。因此,实际上最有效的意识形态的渗透并不是集中教育和灌输,而是

通过潜移默化使社会成员在不自觉中接受,这就是思想战争,文化安全领域的重要课题。

二、当前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现实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社会因素开始影响党和国家的大政

方针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这些社会因素既有正面的促进作用,也由反面的消极作用,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支柱和纽带,首当其冲的受到了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如何面对新

的发展形势继续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保证中国发展的社会主义

方向成为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本节内容从影响意识形态的主要社会因素角度入手,分析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对

的主要社会环境,为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一个外部支持。

(一)

西方价值观的逐步内化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带来极大的危害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形势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

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的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不会

发生。但是,这并不代表世界是和平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共同面对

法西斯主义时缔结的短暂同盟很快被冷战所取代。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以美国

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展开竞争。苏联选择的军事压

迫,即通过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努力提升自身的军事实力,给资本主义国家以强烈的武

力压迫;美国选择了经济和政治渗透,即首先通过发展本国经济来提升综合国力,然后

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一方面在军事上与苏联保持一定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在全球

范围内进行经济诱惑和意识形态渗透,这就是所谓的“和平演变”。事实证明,苏联的

选择是一种“杀鸡取卵"的做法,而美国的选择才真真正正实现了实质的预期效果。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以后,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彻底

瓦解。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将矛头转向了中国。一方面在于中

国地大物博,有深厚的发展潜力,有成为世界领导者而在全球挑战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

可能;另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十几年的发展,中国显示出了强大的发展态势,这与西方

资本主义国家的停滞形成鲜明对比,给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巨大的国际压力。再者,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强大的国家力量对社会资源的整合与配置能最大限度的

发挥其有效性,中国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潜在威胁要比苏联大的多。于是,美国等西方

发达国家利用自身的军事、政治、经济优势,拉拢和挟持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形成对中

12

国的全面包围,并将军事威胁作为一项经常性的手段给中国政府以实实在在的暴力压

迫,以期影响当局对世界形势和国内发展需求的判断。当然,这场“新冷战”的第一战

场依然类似于美苏冷战——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平演变”依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

选择。

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是在分析了苏联模式的利弊、总结了我国社

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发展路线的一个根本性调整。它类似于美苏争霸过

程中美国所走的道路——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然后以经济为后盾实现军事、政治、

文化等领域的全面超越。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选择,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的科学体现。但时代背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改革开放为美国的“和平演变”

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中国不得不面对这种风险、接受这个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仅吸收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引进了大量的

社会文化及其产品。购买机器、引进技术及管理经验总的来说是一个可以量化和控制的

过程,但是我们对西方国家文化产品的引进,在量上虽然有一定的数据,但附着在这种

产品上的社会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乃至生活方式等却不能严格的区分开来。一千个观众

眼里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中国庞大的受众群体中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更是无法衡

量。

意识形态对社会的影响和控制依附于一定的物质条件,也就是说真正被人们所长期

认可和接受的意识形态并不是在理论上和语言上有优势的理论体系,而是在实践上有实

实在在效果、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

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水平也不断

的提高。但与改革开放前的巨大反差,使相当一部分人错误的认为这是我们引进西方资

本主义的技术和先进经验的结果,是西方市场经济的结果。既然西方资本主义能产生这

么大的物质财富,能创造这么先进的社会生产力,那么这就说明资本主义制度是先进的,

是合乎时代发展的需要的。这种对资本主义一厢情愿的赞美和无知的向往,加之一些其

他社会因素造成的对社会责任的逃避在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中引发了对西方的崇拜

和对社会主义的否定。而一些走出国门的人们那些未经深思、不负责任的言论更是强化

了这种意识的传播蔓延。

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我国民众对生活的追求逐渐从

物质生活像精神文化生活转变,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人们更乐意接受社会价值、生

活方式等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与调整。与此相适应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们对于西方社

会的认可和追求也逐渐从物质文化向意识形态、社会文化等方面转变。改革开放初期,

从贫困中走来的人们在打开国门以后首先看到的是西方国家丰富的物质财富,首先要解

决的是个人的生存问题,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也是发展经济,因此影响我们的是物质及

其直接依附其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等。拜金主义以金钱作为衡量一切的

标准,不择手段的获取金钱;享乐主义以享受作为人生目标,只讲索取不讲回报;利己

主义以个人为中心,为实现个人利益不惜牺牲和践踏集体、他人的合法权益。这些思潮

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极大的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由此而引

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西方社会早就开始了对这些价值观、人生的反思和调整。但是这

些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备受指责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国内被以市场经济的名义接受

并广泛的传播,彻底破坏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认同,造成了“一切向钱

看”的道德滑坡现象,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虽经30余年的发展,这些思想和

价值观念的内涵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这

种腐朽的思潮和生活方式并非是被全社会共同接受,它仅是作为有产阶级的“座右铭”。

还有广大的、处于社会底层或者是弱势群体的人民群众(我们可以称之为“无产阶级”)

依然坚守着朴素的社会观、价值观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影响他们的是另外一种激进

的思潮。

由于种种原因,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这个群体包括农民

(农民工)、普通工人、城镇边缘居民、中小业者乃至部分知识分子。由于他们并不掌

握或者是很少掌握社会资源,因此在社会地位、政治经济条件等各个方面与有产阶级相

比较有天渊之别。这是一个躁动的群体,他们迫切希望改变自身的现状,具有强烈的反

抗精神和暴力倾向,同时还存在着惊人的冷漠和茫然。在这一群体中,最受欢迎的思潮

是“民主”和“自由",特别是知识分子,他们对“民主"、“自由”的追求近乎偏执。“民

主”和“自由’’是资本主义在反抗封建主义和宗教统治时举起的两面大旗,它适应自由

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迎合了广大受压迫民众的政治需求,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

思潮。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民主"和“自由”成为西方国家的价值原则和社会追

求。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地分析了“民主”和“自由”的本质,揭露了资本主义民主自

由观的虚伪性和欺骗性,提出了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历史任务,而民

主正是这个飞跃的一个必要步骤。由此可见,“民主’’和“自由”不是专属于资本主义

14

的社会价值观,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之一。因此,追求“民主"和“自由”是马

克思主义者的历史使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和自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但是,

问题是现在我们所追求的并非是作为社会价值观的民主自由,而是作为一种政治制度的

民主自由。也就是说,国内的民主主义者并没有是深刻思考民主自由的内涵,也没有去

探讨西方民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历程,更没有探寻中国的民主自由之路,他们所追求的

更多的是西方现成的民主制度,妄图照搬西方模式以实现他们的设想。这显然是痴心妄

想,二战后照搬西方模式的国家至今还未有一个是成功的,即使被西方誉为现代民主典

范的印度也只不过是在几个中心城市中才能感受到现代国家的气息。鉴于此,我们完全

有理由相信,当前中国的民主自由潮流并非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正常态势,它在很大

程度上契合了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定健康发展具

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二)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形成强烈的冲击

改革开放不仅是对我国的改变,同时也是顺应世界发展趋势而做出的正确选择。马

克思主义认为,自从近代资本主义确立以来,真正的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世界各国、各

地区、各民族都按照相应的规则纳入到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来,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只有适应这个发展潮流才能在当代社会中存在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无产阶级革

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争霸等历史事件的影响下逐渐发展改变,演变成当今社会的

全球化趋势。

全球化是当前国际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当代国家关系的大背景,它指代的是资

本、财富、资源冲破地域限制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可以看作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展开。但是,我们必须明确,全球化并非是单纯的经济发展

模式,它是以经济全球化为先导和后盾,政治、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全球化。显然,谁

掌握了强大的经济实力、谁拥有完整的发展理念和社会价值观,谁就会在全球化的过程

中占据主动地位,成为全球化过程的最大赢家。毫无疑问,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包括苏联

解体以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只能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跟随者”,要想获得全球化

的利益,只能付出更高的代价。

全球化带来了全球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对每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

巨大的历史机遇。但是全球化也带来了全球性的问题和矛盾,气候问题、人口问题、能

源危机、资源的全球配置等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全球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乃

至每一个人的显性问题,而发展中国家更是过早的被赋予了所谓“全球使命”,为人类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付出超越自身发展阶段的代价。从这个角度来说,全球化是发达国家

对发展中国家的变相掠夺,是在牺牲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群众的幸福和健康来换取本国

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和本阶级现有社会地位的延续。在资本的带动下,社会财富向发

达资本主义国家集中,贫富差距的扩大和两极分化已经不单单是阶级现象,同时也成为

一种地域现象。而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却成为每一个主权国家不得不面对的政治问题。

在以区域国家为主要发展载体的历史阶段,全球化带来的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无疑是

国家安全问题。国家安全是自国家产生以来就被重点关注的问题,起初是军事安全,只

要能够抵挡敌对国家军事上的进攻和颠覆,国家就是安全的,统治者就是安全的。紧接

着出现的是政治安全问题,国家安全并非是简单的抵御外敌,同时还得消除内乱以维持

统治阶级的统治,况且政治渗透的影响和危害比军事威胁更隐蔽、更彻底。近代以来,

国家安全有出现了新的变化,在传统的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经

济安全和文化安全问题又凸显出来,谁掌握的经济命脉谁就掌握了国家政权,谁控制了

文化领域谁就控制了整个民族。特别是文化安全问题,涉及到社会成员的国家认同、价

值观念及个人理想等等,其影响更加深远。

就文化领域来说,全球化带来了广泛的国际文化交流,使各种异质文化可以在更加

广阔的范围、更加深刻的层面展开学习和借鉴,极大的促进了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不过,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也代表多样性文化的萎缩,文明和价值观念的冲

突将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主旋律,西方文化将会借助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不断的蚕食其他

类型的文化,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直至将其完全的扼杀或同化。

“学术界主要从两个角度来探讨全球化问题,一个主要从经济的角度来审视;另一

个则从政治、经济、社会等更广的范围来探讨,强调全球化的超国家性和整体性,或者

说是舍去了对全球化的经济、政治、文化、地域意识形态等视角的特殊限定。”u钔后一

个角度我们称之为“文化研究”,关注点是政治、文化、社会价值观念等思想精神领域

。”的全球化问题。从意识形态的层面来看,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首先政治多

元化对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带来巨大冲击,正如前文所述,西方价值观念和社会理念在国

内的畸形发展已经引发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质疑和修正,马克思主义的凝聚力正在被削

弱;其次是西方文化体系对中国文化的全面渗透和消解。封闭式的文化体系自身有着强

大的精神约束力,但在开放社会,文化对物质条件的依赖则表现的尤为明显。近代以来,

16

中国文化发展的态势是原生文化停滞不前,外来文化大行其道。社会生产力的落后使得

中国文化失去了其一贯的同化融合能力,也就失去了其发展创新的重要动力,在国内乃

至世界范围内,中国文化成为历史与传统的代名词。外来文化的强势介入、自身发展创

新能力的缺失已经造成文化断层和民族认同的阻隔。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大力发展中国

文化,否则,五千年灿烂文明将被彻底送进历史的博物馆,四大文明古国也将殊途同归。

仅此两点,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到,全球化对意识形态带来的是釜底抽薪般的冲击和破坏,

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力,提高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将

会是非常艰巨的政治任务和文化使命。

(三)社会转型带来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加剧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的迫切性

历史发展证明,社会转型期是人们价值观念重构的关键时期。社会转型期,IEt体制

的崩溃和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给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阶级关系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他们的利益需求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会自然的将社会分成不同的集团和阶层,进而形

成不同的阶级。与之相适应,各种新的思想,无论是自发的、演化的还是外来的都将尽

可能的去影响社会成员的选择,以期得到认同和接受。对思想的接受在很多情况下是能

够冲破阶级、地域、种族等的界限和限制的。但是,一旦社会形势趋于平稳,思想的斗

争也基本会告一段落,已经占据主要地位的思想观念将成为主流思想,并通过自身的发

展和对他者的排斥来继续巩固自己。那些尚未被广泛认可的思想观念往往难逃消亡的命

运或者是蛰伏起来等待下一个社会动荡期。中国的封建制度及其正统思想正是在春秋战

国的战争中确立起来的,而且一经确立虽遭受了多次农民起义的打击依然延续了两千多

年;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也是在近代西方反神学、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逐步确立和完

善的,虽有声势浩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但在成熟的资本主义国家中依然屹立不倒;中国

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中国近代列强入侵、军阀混战的局面下逐步确立的,经过几十年的

发展已经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但也反映出了一些社会问题。

中国现在又处在了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期,与以往转型不同的是,它是制度内转型,

是发展模式的变革而不是社会形态的变更。许多人认为这是场改革并不是激烈的社会革

命,在推进的过程中阻力相对较小。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也是极其危险的。社会制度

的变更是一场暴力革命,它是在摧毁一个旧世界的基础上去建立一个新世界,因为是破

旧立新,其要考虑的社会因素会很少,你顺应革命的需求,你就能生存,不顺应,你就

和旧制度一起消亡。制度内的社会变革与此不同,它要求在否定自身不合理因素的同时

还必须保持自身的合法性和稳定性,这样一来,需要考虑的社会因素就极为庞大。也就

是说我们的变革和转型必须是肯定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合法性,同时又承认现有发展

模式存在严重不足,肯定对原有发展模式的否定是合理和合法的。这就存在的巨大的风

险:一是来自变革自身的风险,需要探索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而又不对制度本身造成实质

性伤害;二是来自敌对势力的颠覆,任何一种失误,哪怕是不可避免的、在许可范围之

内的,也会成为敌对势力的有力武器。一种已经显示出巨大优越性的社会制度,却因人

为因素将它推到崩溃的边缘,这对复兴中的中华民族来说显然是一场灾难。因此,邓小

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我们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

看一步。,,【15】

中国的现代化转型虽然只有短短的30余年,但它却经历了好几个阶段,总得说来

是这样一个过程: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由计划经济向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由经济体制改革向社会体制改革转变、由可持续发展向科学发展转

变、由小康生活向和谐社会转变。这个过程涉及了社会结构、日常生活、文化形态及价

值观念等的全面变革。我们的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非常特殊:一方面是经过十年“文革"

浩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体系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严重破坏,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

共产党的威信及凝聚力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后,在对比国内外发展形势后,

对“文革”的否定、反思、怀念等等各种心态充斥整个社会,造成了中国思想领域混乱

和彷徨。对“文革”的态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整个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的

态度,这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风险因素;另一方面,在我国改革开

放和社会转型的第一个关键期,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被西方国家宣

扬为资本主义的全面胜利、社会主义的彻底失败,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仿佛是失去

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这对我国的社会转型带来巨大的破坏,引发的社会动荡,

差一点使得制度内的社会转型演变成社会形态的更替;再者,改革开放以后资本主义腐

朽思想的大举入侵和封建残余思想的沉渣泛起,严重削弱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带来的

社会效应,给国内外反动势力以怀疑和否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口实。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外因必须通过内因发挥作用,不管我们所面对的发

展形势如何,首先都必须从自身寻找原因以探求解决之道。前文已经指出,我国的社会

18

转型是全面转型,它所涉及的是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层面,这就要求社会转型必须形

成社会共识,得到全民认可。而实际情况是,我们的社会转型远没有实现全民一致、共

同推进的程度,反而是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首先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两极分化严重。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

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产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点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前无古人的

壮举。但是,就某一具体的发展阶段来说,人类历史的纵向比较意义并不大,反而是社

会各阶层的横向比较才具有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之初,结合我国发展实际,邓小平提出

了“两个大局、先富后富”的发展思路。这是一条快速高效的发展之路。但是,邓小平

显然低估了落后生产关系对于先进生产力的制约作用,或者说是他高估了生产关系的自

觉发展的能力,两个大局是服从了,但先富后富却没有实现。这就引发了内陆对沿海、

农村对城市、贫穷对富裕的不满与对立。社会财富的集中和垄断已经偏离了政府的控制

与调节向资本的原始积累方向急速靠拢,按劳分配的主体性并没有表现在社会财富的总

量上,反而是表现在了劳动者的数量上。社会绝大多数的财富集中在人口总数不足10%

的富人阶层,穷人越穷、富人越富、为富不仁、社会仇富。更为严重的是,两极分化已

经产生,不仅仅物质财富的分化,同时还包括社会地位、社会机会、社会资源的全面分

化。如果说我们还可以通过国家政权来调节国民收入和物质财富的分配以稳定社会的

话,那么当社会阶层开始向社会阶级转变则预示着这个社会正在踏上阶级斗争之路。

其次形成特权阶层,激化社会矛盾。社会转型期最明显的政治变化莫过于阶层的分

化与对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我们的社会已经形成了一个特权阶层,并与弱势群体

相对立。这个特权阶层不仅仅是指经济特权,更为直接的是政治特权。经济特权阶层关

注的是资本的积累与增殖,为此他们会像早期资本家一样利用一切手段榨取人民大众口

袋中的每一分钱。当然他们是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件外衣来掩盖他们的道德沦丧和嗜

血的本能,并将自己打扮成为救世主。但是随着最近今年越来越多的私人资金用于慈善、

社会福利、救民救灾等社会性事件上,经济特权阶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有了很大的

缓解。同时也迫使另外一个特权阶层浮出水面——政治特权阶层。党的宗旨和政府的原

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过在一些地方这句话成了“为人民币服务”。我们可以将

其看做是一句调侃而嗤之以鼻。但就是这句调侃在揭露事情本质的同时也颠覆了我们的

基本政治原则。“我爸是李刚”、“我不贪污,当官干啥”、“跟政府作对就是恶”等等一

些“豪言壮语”已经赤裸裸的将自己置于了人民的对立面。在普通民众中,因欺骗和受

19

辱而产生的麻木和愤怒已经淹没了理性的思考,对政府的怀疑、对天灾人祸的幸灾乐祸、

对社会事件的麻木不仁、对他者的围观心态表明民众开始将社会主义政治理念和社会价

值观排除在日常生活之外。我们可以将这一切都看做是一小部分愤青、网络暴民乃至是

敌对分子的伎俩,但是当有知识分子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参与其中时,它最终会发展成

为一种社会思潮。

再者,社会发展结构性失衡,经济发展较快,政治、文化发展相对滞后。这是一个

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问题,但至今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经济作为物质资料生产

的一种手段,它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发展的程度。但是,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61。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政治、文化等非第一性的因素也是人类社会的决定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进入完

善发展阶段,但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却并没有上升到与之相适应的高度。官僚主义、特权

思想依然充斥着整个行政体系,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正慢慢消失。而就文化领

域来看,自近代以来我们就没有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任何实质性贡献,我们奉行的是“拿

来主义”:从马克思那里拿、从老祖宗那里拿、从资本主义那里拿,而后将它们糅合成

一个球。三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一股脑的塞给人民群众,必然会引起选择上的不适。多元

文化文化的冲击、价值观念的彷徨与此关联巨大。

最后,社会转型带来了思想的多元化。社会转型期本来就是一个思想和价值观念的

重构期,在这一时期摆在人们面前供选择的各种细想观念不计其数。就我国目前的形势

来看,有四个方面的思想体系对人民群众的影响最大。一是封建官僚思想。官本位沉渣

泛起,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把进入政府最为人生的目标。而身

居官位的人一方面抓住手中的权力不放,另一方面还滥用权力、公器私用;二是宗教思

想。这在农村或边远落后地区非常突出,很多中老年人倾向于从宗教中找到安慰和宁静,

在宗教中获得个人的满足;三是西方民主自由思想。民主自由本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

方向和本质要求,但是却在现实生活中被歪曲为社会主义的对立面,说成是西方资本主

义的独有。这里面包含着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险恶用心。但是,

由于其借助于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生产力和丰富物质财富的包装,使它成为相当一部分人

的理想和追求;四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这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稳定、改

革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民众最为接受的价值观、社会观。但是在西方价值观念的

轮番冲击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创新发展,才能继续

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转型期引起种种社会问题乃至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关键的问题是

我们如何来看待这些问题,又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只有正视这些问题、将这些问

题作为我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设法予以解决,才能实现我国社会的平稳转型。

(四)大众传媒影响的加大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提出了现实要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它指的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信息传播载体。大

众传媒的发展经历了单向流通和双向交流两个阶段:一般性的印刷媒介,如报纸、杂志、

等,它主要用于信息的传达和保存,并不能直接沟通信息制造者(传播者)和信息受众,

且信息传播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因此我们将其占主导地位的阶段称为单向流通阶段;电

子化的传播媒体,如电话、电视、网络等,它不仅可以保证信息的传达,同时还能够做

到信息的反馈。特别是网络,它形成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使得信息本身处于一个不断的

更新过程中,信息制造者和信息受众可以直接交流以至于很难将二者截然分开。这个阶

段我们称之为双向交流阶段。

与一般的信息传播方式相比较,大众传媒有尤其独特的优势:快捷,大众传媒使信

息传播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随着电视、网络等新传

媒的发展,信息传播已经实现了“当下化”;广泛,一方面是信,I,{fl造者和信息受众的

广泛,一方面是信息体的广泛,特定的或者说单向针对性的信息传播越来越困难;多元,

包括传播形式的多元化和信息内容的多元化,信息的选择越来越重要:灵活,可以根据

受众或信息传播者的需求选择最佳传播形式和信息。

大众传媒的发展为社会传播提供了_个更加便利的手段,它极大的降低了社会运行

的成本,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大众

传媒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对文化与意识形态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不仅

实现了文化与意识形态的传播与作用,它还改变了其发生。

英国社会学家约翰·B.汤普森在研究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时,对现代传播做

了深入的分析。他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我们分析大众传媒与意识形态的发生、发展关系

的理论参考。

汤普森认为“意识形态的概念可以用来指特殊情况下意义服务于建立并支撑系统地

不对称的权力关系的方式",【17】而这种权力关系被汤普森称作“统治关系"。简单地说,

意识形态就是服务于权力的意义。“研究意识形态就是研究意义服务于建立和支撑统治

关系的方式。"【18】在研究现代传播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时,汤普森借助了象征形式与现代

文化。大众传播的发展,使文化在传播方式上有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使文化的影响走出

了狭隘的民族和地区范围,使文化的影响也摆脱了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就是说,大众传

播使文化跨越了时空的限制,大大加强了文化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同时,大众传播也改

变了文化的产生模式。这一切,使现代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一个很难定位的角色,

它的影响已经大大超越了人们的想象。在大众传播的时代背景下,服务于权力的象征形

式的生产、传播、接收、影响是汤普森意识形态理论所关注的重点。因为大众传播彻底

的改变了象征形式的生产、传播、接收,它必然也会从根本上改变象征形式的意义和影

响,进而改变意识形态概念的表述和理解。因此,现代文化的传媒化是现代社会生活的

一个中心特征,现代社会中对意识形态作出令人满意的分析,就必须依据于对大众传播

的性质与发展的理解。

在此,汤普森提出了几个论点:“论点一,现代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分析必须把大众

传播的性质和影响放在核心位置,虽然大众传播不是意识形态运作的唯一场所;”[191“论

点二,大众传播的发展大大扩大了意识形态在现代社会中运作的范围,因为它使象征形

式能传输到时间和空间上分散的、广大的潜在受众;,,【20】“论点三,我们不能只通过分

析传媒机构的组织特征或传媒信息的特点来分析大众传播的意识形态性质:传媒信息也

必须联系它们被接收它们的人所取用时的具体背景和过程加以分析;’’【2l】“论点四,大

众传播的各种媒体,以及它们造成的支持的准互动的性质,界定了这些传媒所传输的信

息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广泛参数,但它们并不构成这些信息是意识形态的。”【22】

基于以上理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意识形态的发生、发展受到大众传媒的

巨大影响,但是意识形态的发展不仅仅取决于意识形态自身,也不取决于意识形态的传

播形式,它主要取决于受众的社会环境,大众传媒实际上是为意识形态的发展创造了一

个更加便利的环境,而不是直接创造了意识形态的内容。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在现实社会中,大众传媒是如何影响到意识形态发展的:

首先,传媒信息的兴奋点。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信息五花Jkf-],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

的各个方面。但是,这些信息中很多都是了解性的,真正能引起受众的共鸣与参与的往

●往是社会热点、突发事件、社会阴暗面等,而且往往会造成民意一边倒现象。由于大众

传媒特别是网络的快捷性、广泛性、互动性和非责任性等因素,致使各种事件哪怕是正

在发生的事件还未来得及处理和解决就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甚至是达成了民间的

一致。久而久之,这种民间的一致性会诱导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稳固,进

而对意识形态的号召力、凝聚力产生影响。

其次,传媒信息及形式的多元化和灵活性。便利的大众传媒为各种文化、思想、思

潮的传播提供着便利的条件,全球化的发展与深化在大众传媒的发展中影响深远,这对

社会成员的鉴别力、自持力和独立自主的能力形成严峻的考验。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社会

中给自己准确定位,如何在眼花缭乱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中选择科学的信仰,将是社

会成员时时面对的问题。新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将会毫无顾忌的通过各种形式否定和

攻击主流意识形态,以期确立自己的主流地位。

在各种传媒中,网络无疑是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一种手段,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

它对意识形态的影响已经成为各国政界和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

截止到2011年6月,我国网民总数已经达到4.85亿人。仅此一项数据就足以说明网络

已经成为我国民众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通道。由于

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非责任性和全球性,网络的发展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了巨

大的冲击。

首先,网络为西方国家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为便利的渗透演变渠道。“柏林墙的倒塌,

拆除了地缘政治的屏障,Window系统和IBM个人电脑则消除了另一种重要障碍,使得

每个人都可以处理、写作、掌握和传播比以往多得多的信息"。瞄31表面上看,网络是公

开的、平等的。而实际上,作为一种传媒,它所包含的内容是与政治和权力紧密结合在

一起的,是和国家实力相一致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国家实力和丰厚的物质财富,

基本垄断了网络信息源,据相关资料显示,90%以上的信息是英文信息。我们在获取网

络信息的同时,就是在接受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态度等的影响和诱导。对我

们的社会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仰、个人的荣誉感等方面产生巨大的离心作用。

其次,网络的普及颠覆了我国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认同方式。长期以来,我国意识

形态教育和认同最有效的方式是灌输,即在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步骤的集中学习。

但是,网络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对这种灌输方式提出了挑战。第一,网络不需要固定的时

间和固定的地点;第二,网络不拘泥于特定的内容;第三,网络没有严格的形式等等。

这一切基本上抵消了灌输式教育的效果。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的形成更多的是

依据所得信息的多寡优劣。

再次,网络充斥着各种灰色地带。网络的特征表明网络信息很容易就能逃脱国家的

监管与控制。在这种形势下,各种非法、反动、颓废的信息很容易被网民所接收,这里

面不乏诋毁党和国家、抹黑社会主义、煽动民族矛盾、激化社会摩擦的敌对思想。这些

信息的大肆传播给网民们造成了我国国家问题多多、矛盾重重的假象,动摇了对党和国

家的信任、对社会主义美好未来的信心。同时,网络的非责任性又为失意人士提供了一

个发泄的空间,各种不满和颓废像瘟疫一样不断的影响新网民,致使越来越多的人偏离

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偏离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偏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

.大众传媒的发展及其影响的加大,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传媒领域的监管与控制。在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中,必须把传媒因素作为一个时代因素充分考虑进来,探寻传媒

领域意识形态的发生发展规律,使大众传媒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依托力量。

(五)我国党政干部存在的一些思想问题

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而党政干部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承担者,党

政干部的工作能力反映了党执政能力。党政干部是人民的公仆,秉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宗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部分党政干部的思想认识出现了一些问题。

个别党政干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政治、经济、

文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面对这种形势,个

别党政干部自我满足,不思进取,认为自己的功绩已经足够大了。在工作中,面对新情

况、新问题、新矛盾不去创新观念、改革工作方法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而是过分的固守

陈规,抱着过去的成绩不放。从这些党政干部身上已经看不到共产党人那种不畏艰险、

锐意创新的革命精神。在精神面貌上给人以垂垂老矣、无能为力的印象。

部分党政干部党性意识不够强,淡忘了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放松了自身素质的

提高和对腐朽思想的抵御。我们的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党的宗

旨和政府的工作原则就是为人民服务。经过60余年的和平发展,在党政干部队伍中出

现了脱离群众、背弃马克思主义、贪图享乐向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思想妥协的倾向。思

想上的动摇在工作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官商勾结、欺压百姓的做法时有出现,有的地方

竟然为了维护地产开发商的利益而动用警察力量镇压平民百姓。这种种做法,严重损害

了党的形象和声誉,将人民群众推离了党的领导。

政治学习和研究的主动性降低,思想觉悟退化。十七届四中全会才能够党建角度提

出了建立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要求各地各级党组织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政

党建设,就是要求把学习作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特征,作为党组织活动

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员干部的重要标志;更加强调把学习作为整体性要求,作为全

党的共同责任,要求全党学习、全员学习:更加强调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把学

习制度化、机制化。但是,部分党政干部并没有深刻领会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精神实

质,把这些战略任务看成是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以应付的姿态面对党中央的战略

部署,认为学习就是读读文件、发发评论、开个小会这样小事情。对学习的忽视和

懈怠,使部分党政干部的思想觉悟跟不上党的方针政策的发展,跟不上人民群众物

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跟不上时代发展对党员干部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他们工作能力

欠缺,思想觉悟不高甚至退化的现象。

党政干部是党的形象代言人,党政干部的言行举止对人民群众有着潜移默化的影

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党政干部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力量,坚持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各条战线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lib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时代价值及其实现途径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时代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社会意识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作为社会精神支柱的

主流意识形态,它与社会的契合度标示着一种制度的兴衰。历史经验表明,在某一制度

的确立过程中,因其思想的指导性和前瞻性,往往会展现出一种革命热情和美好愿景;

这一制度一旦确立,其思想很快就会趋于稳定和保守而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主流意

识形态对社会的价值随着革命阶级社会政治地位的变化也逐渐从推动转向平衡。平衡可

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维稳,通过统一思想,化解矛盾,保持社会主流与执政党的

意志和利益相一致,论证当前政权的合法性。二时变革,与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相一致,

不断吸收新事物完善和充实自身,在坚定方向性的同时展现更多的时代性。在此基础上,

为社会发展指明方向并提供精神动力。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再无产阶级运动和革命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起来

的,它在每一个时期总是能够根据时代主题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形式、内容以及作用

方式。从理论论证到革命理想,再到无产阶级最锐利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理论总是在展现着其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进入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

明显。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致力于新世纪的建设征程的思

想保障和思想武器。中国当前的发展成就是再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其理论的优越

性和现实指导意义不言而喻。但是,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使得各种社会问题大量涌现,

各种干扰因素不断制造发展障碍。如何在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中保证社会主义中国独立

自主的发展壮大,是当前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运用科学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为我国社会

的发展指明了道路。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发展难题,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的周

围,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

但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察觉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问题上的两个异常倾

向:一,顺应西方“意识形态的终结"的论调,否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性

和指导意义,要求放弃意识形态斗争;二,教条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将其

视为思想控制的工具,无视社会发展的现实,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名不加甄别的否

定其他任何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这两种倾向从表面上看一个是反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

态理论,一个是坚决贯彻执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但其实质只有一个,那就是否

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科学实践性。这是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必须首先要克服的障碍。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时代价值实现的途径

1.加强学习与研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

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成

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

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

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

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犯耵早在1938年,毛泽东就已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

题,同时也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按照中国的特点应用马克思主义,用我

们的话说就是依据中国革命建设的实际情况,合理科学地应用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

主义。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起至今已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也产生了两个重要

的中国化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不仅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无产阶级革

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上健康发展之路。经过

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根本的改善,在

此基础上我国开始了制度内的社会转型,以期实现社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和人

民群众各种生产生活需要的全面满足。这是一个新事物不断涌现的时期,是社会理念和

社会文化完善和升华的难得机遇。在此良机,我们要不断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与矛盾,

总结经验教训,深刻挖掘各种现象背后的本质与规律,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

指导下完善和充实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念,使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上升为全民认

同、一致拥护的社会发展理念,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飞跃。.

(2)加强对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的解读和研究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的救亡图存运动翻开

了新的一页。苏联传入的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它的指导下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并在建国后借鉴苏联的经验和成果,参照苏联

模式建立了完整的国家体制与体系。但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

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存在着极大的缺陷。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早就注意到了这一

点,进行了必要的改革与完善,但依然没有跳出苏联的束缚。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有意

识的加强了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的解读和研究,但是我们所接触到的马克思、恩格斯的

著作大部分是从俄文转译而来,带有非常明显的苏联特色,我们的研究成果也多少被苏

联马克思主义所影响。直至1986年,我们才开始从原著文字翻译马克思、恩格斯的著

作,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学界才广泛应用原著译本。文字的痕迹容易消除,但长

期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的影响依然在延续。苏联解体20多年以后,我们对马克

思主义的研究必须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回归马克思、恩格斯,并结合中国实际实现马

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并非只局限于社会主义国家,在西方国家中也有着广泛的研究,

形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苏联化的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

主义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形成了各式各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许多理

论成果已经偏离了马克思、思格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显然,我们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

义不能仅仅依靠当前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必须从马克思、恩格斯原著中理解马克思主义

的精神实质。同时,我们必须通过史学等学科研究和探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社会环

境和时代背景,了解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变化的脉络,探求马克思主义的发生路径。

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能学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也只有这样,在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过程中才不会偏离马克思主义方向。

(3)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和思想性研究,扩大对外交流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具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

主义的中国化,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二是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处

理现实问题,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那么,我们在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时必须坚持两个取向——理论取向和实践取向。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要对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作出合理的、科学的、合乎时代要求的解释和阐释;另一

●方面不能局限于思维内部,必须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现状,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步

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必须承认各式各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流派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

必然性,承认马克思主义各流派的冲突和融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正常态势,简单的判

定某一流派的对错是不科学、不严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应该大胆的与其他马克思主义

流派接触,从其他思想中汲取有益成分转化为自身的发展动力。从理论角度来说,马克

思主义的对外交流是可行的。

其次,我们必须严格区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非每一

个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方针政策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突破。任何一个方针政

策背后都会有相应的理论作支撑,只有这个理论才能上升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高

度。我们在分析政策方针是必须注意研究背后的这个理论模型,不断的丰富马克思主义

的理论内涵。从实践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必须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实际。

(4)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与宣传,在全社会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

理论必须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才能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理论和人民群众相结合就要

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第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与研

究,努力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素养。“不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就会

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迷失方向,失去判断是非的能力,解除思想武装,就要翻极大的错

误”心钔;第二,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使人民群众能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革

命也好,建设也好,要取得伟大的胜利,都离不开宣传思想工作。这是我们党的一条基

本经验。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强有力的作用,是我们党的一

大传统,一大优势”瞳引:第三,培养人民群众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觉悟和能力。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与宣传必须面向全社会,特别是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群体,开展

全面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这种教育可以是集中的理论学习,如学校“两课”教学、专门

的理论学习活动等,也可以是寓教于乐、寓教于劳的实践锻炼。总之要根据不同的环境、

不同的群体、不同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切忌单纯的理论灌输和强迫学习。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从逻辑上看,社会主义是

共产主义的不发达阶段,它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中不适应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成分,最大限度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调整社会生产关系,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但是,这种优越性更多的是一种理论上的描述,世界现存的社会主义

国家并非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的,恰恰相反,是在资本主义最薄弱的环

节产生和发展的,它并没有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做基础。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社会主义

的优越性就不能只靠理论上的论证、煽动性的口号等方式来表现,它必须在实践中实实

在在的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才能把社

会主义作为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说,我们的社会生产力并不比

西方资本主义的高,社会矛盾也不比它们少,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

差距。这是有诸多客观因素决定的,并非是通过政治制度就可以弥补的。那么在这种状

态下,我们讲社会主义优越性就不能纯粹的说理想、讲未来,单纯的灌输社会主义优越

性的理论。而是要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从阶段性的社会发展目标的角度来体现。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物质财富有了一定的

积累,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那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应该体现

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但实际情况并非这么乐观,从生

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物质财富的增长更多的是经济总量的增长,并非是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是基于后发优势的一种财富激增,其路径是资本主义发展之路的重复。在这个

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表现的非常突兀。就

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党和国家虽然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但并没有兼顾社会成

员的具体利益诉求,其发展成果并没有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均受益。这就产生了一个疑问:

现实中,为什么社会主义反而不如资本主义优越?对于这个问题通常是这样回答的:社

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

发展时间短任务重等原因,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个回答

表面上是在为社会主义优越性未能充分发挥作辩护,实际上是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合理

性,它不仅不能坚定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信仰,反而会使相当一部分人因生活需要而倒

向资本主义。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由低到高、由落后到先进

的历史过程。我们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但不能越过它的某一发

展阶段。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生产力本身就远

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借助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成果,我们的社会生产力实现

了大踏步、跨越式发展,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但这更多的是后发国家

的优势,不仅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了这样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

同样有这样的发展态势,甚至在某些方面做得比我们更好。因此,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

30

来和资本主义制度比较优越性,在当前发展阶段是非常不明智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应

该体现在社会关系上,用邓小平的话说,实现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好体现。

这就要求我们革新社会理念和发展模式,党和国家顺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

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指明了方向。遗憾的是,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思

想从理论论证到社会实践均由国家来主导,通过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来显现,我国的马

克思主义理论界早对社会发展的整体把握上,远远的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

2003年10月,胡锦涛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增长是发展的基础,但增长并不

简单地等同于发展。不重视质量和效益,不重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不重视

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会出现增长失调、从而最终制约发展的局面”。㈣针对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党中央在本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构想。党

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论述,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

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的解放生

产力、发展生产力;核心是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行动的

准绳,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基本要求

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全面推进

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全面协调发展,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相适应: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

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各个领域和方面的协调一致,既要总揽全局,又要抓住重点,

实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相协调。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一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在社会转型期保持社会稳定,改革开放继续

深化的重要举措。我们的和谐社会是安定团结、民主公正、奋发向上、人物相宜的

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中长期目标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

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

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

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

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入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

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

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

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28】。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思想是党和国家在面对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对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的理念思路和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它否定了牺牲性的传统发展之路,把发展

的质量放在中心位置。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

段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进一步中国化的理论背景。

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关注社会公平和民生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终生致力于消灭剥削、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理

论探索和实践,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绘制了美好蓝图。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将

公平正义作为一个理论要点进行集中细致的研究和论述,但他们的革命实践无不是对公

平和正义的追求和向往。没有理论体系,那并不会削弱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思想

对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思想是对资本主义不公的批判和反思的结果,同时吸收

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中合理的成分。马克思认为,公正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与一定的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生产关系和核心价值观念及其制度设计,它的实现是一个渐

进的动态过程,其实现的首要条件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建立与这种生产力的发展

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模式和社会制度。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超越一切阶级、一切发展阶段的

永恒的公正,资产阶级所宣扬的那种超社会的公正观念恰恰是在掩盖资本主义公正的虚

伪性和欺骗性。社会不公的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只有以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消

灭阶级统治,才能实现真正的公正,这只能在共产主义社会才会出现。

马克思的公正思想对中国的革命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正是以建立一

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公正社会为号召,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胜

利。毛泽东认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和优越性的体现,因此在社会发

展的过程中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平等,为此不惜牺牲社会发展

的速度和效率。但是毛泽东的公正思想后来被错误的执行为平均主义,给中国的社会发

展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吸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中国

社会的发展模式做了调整,但其依然以社会公正为价值取向。不同于毛泽东的是,邓小

平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为社会主义公正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追求机会平等,其思路

32

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种公正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产生的影响,

是我们看得见的,体会的出的。以胡锦涛为首的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面对新的发

展形势和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思想,要求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

同时,调整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经济基础日益牢固的基础上,建设推动社会

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公正理念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在继承和坚持马克思公平正义观

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正观,刘德定在其《论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思

想的当代启示》一文中对此做了梳理。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思想的内涵主

要包括四个方面:“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是公平正义的总体导向;以人为本,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是公平正义的目标:平等自由是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社会和谐是公平正义的

基本内容”。∞1

但是,理论的描述总是处于理想状态,现实的状况与此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虽然我

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为实现社会公正提供的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但当前社会中依

然存在着诸多的社会不公现象,这已经成为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方面。将科学发

展观、和谐社会作为当前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一方面表明我国的社会发展步入一个新的

阶段,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不科学、不和谐的因素,且已经影响到了社

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物质财富的分配和消费不公。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

配制度,这本身符合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正如上文所说,按劳分配的主体性

并不是表现在物质财富的总量上,而是表现在劳动者的数量上,这就偏离了按劳分配的

原意——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分配不公向上反映的是生产的不公,生产资

料和社会资源的集中和垄断;向下决定了消费的不公,广大的人民群众仅仅是被动的消

费者而不是自主的消费者。物质财富的分配和消费不公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作为基

础性物质条件,它直接带来了全社会层面不公正现象,两极分化严重。

权利不公。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两大特权阶层——经济特权阶层和政治特权阶层。

两个阶层相互勾结,基本掌控了社会优质资源,在消费、教育、就业、医疗、个人发展

等各个方面享有决定权,造成机会上的极大不平等。由于特权的遗传性和继承性,长此

以往会形成社会的上下分层,有形成对立阶级的趋势。

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保

证,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他可以起到稳定社会、提高发展质量的作用。在我国当前财富

不公、两极分化的状况下更应该重视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种种的社会不公已经成为人民内部矛盾激化的催化剂和导火索,使相当一部分群众

与公权相对抗,丧失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和支持,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风险因素。党和

国家应当将消除社会不公作为当前阶段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重中之重,通过经济、政治、

文化等途径和手段弥补扩大了的社会裂痕,形成一个尊重人民群众、自由民主的社会环

境。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社会主义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坚定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信仰,提

高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切文明

成果;狭义上的文化是相对于物质而言的精神财富,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

学、艺术、科学等等各种形式。本文在论述社会主义文化时,使用狭义上的文化概念。

文化是社会联系的精神纽带,它可以冲破地域、种族、阶层的限制,将社会成员凝

聚在一起。对外侵略,最直接的是军事占领,最有效的是经济控制,最稳妥的是政治渗

透,最彻底的却是文化禁锢。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均伴随着传教士的宗教

入侵,用基督宗教控制中国教民镇压中国人民自发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日本帝国主义在

军事占领台湾、东三省以后首先是在青少年中推行日本文字和日本文化,以期割断他们

的中国意识。在和平演变的过程中,文化成为最有效的工具,通过在潜伏在物质产品中

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在潜移默化中瓦解了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对本国制度的

认同和支持,最终实现其颠覆国家政权的目的。面对西方文化、社会价值观念的冲击和

封建残余思想的侵蚀,我国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现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乃至生

态文明的大发展。

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江泽民曾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

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啪1而所谓“有中

国特色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

未来的文化,就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

社会主义进步方向的文化"。眦1

2011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

党的思想领域的旗帜,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是引领中国发展的

思想航标。在世界形势大发展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作用曰益凸显,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中国革命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

要理论成果。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

中国的文化建设才能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现状,才能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大方向,才能成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体现中国社会进步方

向的先进文化,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是毛泽东提出的科学文化发展的指导方针,强调和鼓励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创新性和相互融合。“双百”方针虽然在提出以后并没有等到充分有效的执行,但对当

前我国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指出了在开放社会条件下如何定位文化发展、

如何实现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红线。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于社会主义文件建

设的始终,贯穿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在全党、全国、

全社会统一思想,共同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以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现代化建

设的巨大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基

础上,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特色与内涵。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发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依据。但是,在开放社会条件下,文化的发展,

离不开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加强文化的对外交

流,吸收和借鉴国外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为我国文化发展增添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要将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同时纳入到中国文化的发展序列中

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范式与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文

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延续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才能使中国文化突破区域文明

的限制成为世界性文化。

5.充分发挥主流舆论的引导作用,抢占意识形态制高点

随着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舆论平台逐渐成为意识形态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也成

为意识形态交锋的主战场。如何把握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创造一个安定、团结、和谐

的舆论环境,成为各国政府所要重点关注的政治问题。

我党早就注意到了舆论宣传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毛泽东曾

告诫我们,不论是革命阶级还是反革命阶级,为了推翻一个政权总是要先进行舆论造势,

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在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更要重视舆论

宣传的引导作用。一方面是因为意识形态本身是一种思想理论,它需要通过各种手段的

宣传和灌输来得到社会成员的认可和信服;另一方面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得舆论宣传更

加复杂多变,各种新式的舆论渠道开辟了意识形态斗争的新战场。

意识形态斗争是一场关系国家兴衰存亡的生死之争,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

导地位,就必须牢固树立阵地意识,把意识形态的斗争当做决定性战役来打,抢占制高

点,主导整个战场形势。主流舆论媒体作为联系党和国家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桥梁,作为

党和人民的喉舌,应主动担负起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舆论氛围的重担。1994年,在全国思想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明确提出“我们的宣

传思想工作,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社会主义新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有力的思想保障和舆论支

持作用”。晦21这是党中央对主流媒体提出的要求。1996年,在视察人民日报社的时候,

江泽民再一次强调了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并要求确保舆论导向的正确性。

发挥主流舆论的引导作用,首先必须在继续巩固传统舆论媒体中的主导地位的同

时,开辟新的舆论渠道。我国的报纸和政治类的报刊基本上是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在

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们必须继续

巩固他们的优势,发挥其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同时,鉴于新的传播渠道的开通,

特别是网络的广泛应用,我们必须尽快在这些领域确立自己的理论优势。作为一个主权

国家,通过各种手段宣传自己的意识形态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任何国家和政府都会这么

做。新的渠道我们不去争,不去开拓,就会被敌对势力渗透,成为反对我们的桥头堡。

最明显的反例就是网络的应用,由于缺乏监管和控制,大量的黄赌毒信息涌入国内,许

多人在网络上散布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信息和言论,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发挥主流舆论的引导作用,就要旗帜鲜明的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社会主

义主旋律。社会主义的理论和价值观念有很多内容,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着不同的内

涵和阐释。主流舆论媒体要依据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准确把握其核心价值观

重点予以教育宣传,而不能满把抓,平均用力。在与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斗争中,主

流舆论媒体要敢于亮剑,理直气壮的宣传马克思主义,拥护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发展

的当下阶段,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

会主义荣辱观"口引。

发挥主流舆论的引导作用,就要注意舆论内容的选择和方式方法的运用。主流舆论

媒体不能一味的从正面歌功颂德,在内容的选择上,应以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或

者最能引起人民群众注意力的社会焦点问题作为重点,通过公开信息、分析事实、揭露

真相等方式,让人民群众参与到重大事件的分析理解中来。.

6.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制胜法宝之一,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领导权是党的思想

工作的宝贵经验。

意识形态是深入人们精神领域最深层的信仰,决定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模式,

它是团结和凝聚社会成员为特定目标而奋斗的的精神支柱,也是可以最彻底的影响和控

制他们的工具。因此,执政党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用符合自身利益的意识

形态去控制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各种意识形态处于激烈竞争

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必须发挥其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

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优势,大力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弘扬社

会主义主旋律,抢占意识形态制高点,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不动摇

对于意识形态、思想领域的领导和控制,我们党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中国共产

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其领导作用就是通过政治领导、经济领

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来实现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

切领导的第一位川州、“我们说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D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决不能放松,必

须要进一步加强。党必须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必须保证人民

群众的共产主义信仰。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

要保障。面对错综复杂的新形势,过去所积累的经验和采用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在某些

方面显示出了不足和缺陷。党和国家及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一方面高扬思想政治教育的社

会主义主旋律,加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另一方面要适应社会形势的

新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理论,创新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

38

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扩大,意识形态的斗争越来越激烈。发展和完善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增强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成为党和国家在经济社会

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思想问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我党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

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完善的理论依据,通过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意

识形态理论,可以提高我们的理论素养,保障意识形态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但是,意识形态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研究和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不能脱离具体的时代

背景和发展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的意识形态在保持

其固有的革命批判功能的同时,必须更重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建

设。也就是说,在和平发展的当下,更应该突出意识形态的辩护、教育和凝聚功能。

意识形态的发展虽然在理论上具有一贯的传承性,但起最终决定力量的还是社会环

境和社会实践。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分析和研究当前时代发展特征对意识形

态的影响,是我国意识形态科学发展的首要条件。综合来看,影响意识形态的几个主要

的社会因素包括:全球化、社会转型、大众传媒、西方和平演变等,它们从意识形态的

发生、意识形态的内容和形式、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途径和渠道等等各个方面对传统的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了冲击。分析和研究各社会要素在意识形态发展中的作用将是我

国意识形态发展的重要课题。不过,目前这种研究还流于泛化和肤浅,我们的意识形态

的发展更重视理论上的传承。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家们必须实现的思想和途径的转

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0.

[7]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1.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5.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5—66.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2.

[12]张秀琴.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

[133

[143

[153

[16]

[173

[18]

[19]

[20]

[2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朱炳元.全球化与中国国家利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锸,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7.

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锸,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62.

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锸,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286.

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锸,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287.

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锸,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289.

[22]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锸,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291.

[23]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何帆,等,译.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45.

[2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25]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党的建设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

[26]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26.

[27]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7.10/19/content6908707.htm

[2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10/1

g/content_52

18639.htm

[29]刘德定.论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思想的当代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

(2):34—35.

[30]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6.

[31]陈晓明,周宏,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的新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216.

[32]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25.

[33]http://cpc.people.corn.cn/GB/104019/10410l/6434553.html

[34]毛泽东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435.

[3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65.

41

附录

参考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修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童世骏.意识形态新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陈亚杰.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起源[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

[6]宋慧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7]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8]袁铎.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9]陈晓明,周宏,孙强.意识形态理论的新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0]孙士聪.影响与对话: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

集团2008.

[11]王晓升.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23孟庆顺.全球化时代世界意识形态流派述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3]【美】巴拉达特.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第10版)[M].张慧芝,张露璐,译.北

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14]【斯洛文尼亚】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M].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

社,2002.

[15]【斯洛文尼亚】齐泽克.图绘意识形态[M].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6]【英】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锸,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17]【德】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8]【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M].张国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9]周宏.20世纪的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3):34—37.

[20]粱周敏.当前我国意识形态新特点和面临的主要[J].任务马克思主义研究,004(6):

17-22.

[21]盂浩明.关于现阶段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的战略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

(5):47-51.

42

[22]赵勇,陈锡喜.开放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选择[J].学术论坛,2007

[23]郑永廷.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及特点[J].学术研究,2003(5):

22-26.

[24]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2):

123-125.

43

敲完论文的最后一个字符,从头细读,内心感慨颇多。其中虽没有什

么值得炫耀的成果,但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历练,也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因为这篇论文是恩师、亲朋无数教诲、关爱和帮助的结果。

首先要感谢导师申文杰教授。在论文的写作过程,申老师时刻关心我

论文的进度,耐心为我解读论点,并推荐我多部优秀教材。在论文初稿完

成后,申老师多次认真阅读了全文,并提出多处修改意见,才使得该论文

最终得以定稿。没有申老师的细心指导,该论文肯定无法按时保质保量的

完成。此外,还要感谢王丽娟、张志永、张向军、张爱丽老师的悉心指点,

他们为这篇论文提出了许多精当独到的建议,使我拓宽了思路,将论文的

品质进一步提升。老师,感谢你们,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关心指导,才使

我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才能将三年所学凝聚成这篇文章。

其次,我要感谢在这三年里有幸结识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不仅在

专业的问题上互相交流,每当我遇到困难和困惑的时候,他们总是在第一

时间给我帮助。他们给予我的支持,使我很难用寥寥几句感谢的话就可以

表达的。

最后,我要衷心地感谢我的家人。我的工作很忙,同时又要兼顾学习,

给予家庭的时间少之又少,没有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没有他们的宽容和坚

忍,我很难想象我今天仍然走在我选择之路上。感谢你们对我的包容与谅

解。

这篇论文,虽然很可能没什么创意和价值,但这是我用心去思考、去

完成的成果。也算是我对师长、亲友多年来辛勤培育和支持交上的一份答

卷。谨此献给你们。

张宁

2011年8月30日

本文发布于:2022-12-09 06:51: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09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鹤鹿同春
下一篇:行为人
标签:demostic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