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莫过于此

更新时间:2022-12-09 03:58:46 阅读: 评论:0

英语外研版和牛津版-关于想的成语


2022年12月9日发(作者:德玛西亚皇子出装顺序)

【下载后获高清完整版-优质文档】

高考语文作文备考-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解析

1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漫画文

字:“只有一个叶子时人们会抬头仰望,满树叶子时人们便低头赶路。”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

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漫画作文的重点和难点是理解漫画的寓意。所谓寓意就

是“寄托或隐含的意思”,漫画主体是一个人正在驻足仰望一棵树上唯

一的一片树叶。漫画还辅以文字说明:“只有一个叶子时人们会抬头仰

望,满树叶子时人们便低头赶路。”站在人的立场上看,树叶象征美好

事物,只有一片树叶时人们才知道珍惜,而满树叶子时人们却忽视。站

在树叶的立场上看,叶子成为“被仰望者”满足了两个条件,从时间上

说,它是最后一片,从空间上讲,它是满树的“唯一”。

本题漫画中的人们,当面前的树只有一个叶子时,会抬头仰望;当满树

叶子时,便低头赶路。可以把树叶看作是时间,年轻的时候总是认为时

间多,不会有关注它;当你老了,病之将死了,就知道时间的宝贵了,

你就看见那段时间了(一片树叶)。还可以看作是金钱,感情,任何东西,

拥有的的时候不会去关注,也不会发现事物的好,随意忽略,等到快失

去了,才会去珍惜,然而为时已经晚了。有些东西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

我们没有去珍惜,直到快要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

莫过于此。比如看到仅剩的叶子,给人的是一种沧桑感,感动人的是孤

独的力量。古代那些文人大多数符合这个气质,最典型的可以是李煜。

满树叶子,即使它们各自不同,却也分辨不出有无二致。歌舞升平的时

代,繁花似锦的年纪,多少冷漠的事物,多少冷落的灵魂。也可以从“物

以稀为贵”的角度立意,“一片叶子”会仰望,一树叶子,人们却不在

关心了。当然这个方面最后还是要落在一片叶子上主题才可以升华,审

题的重点在于“仰望”“低头”这两个词语。

据此可以进行立意。

参考立意:

1.珍惜拥有(时间、亲情、资源等);

2.物以稀为贵。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

杯无?"吟诗填词,是古人真性情的流露,是古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苏州姑娘周立言是一名旗袍设计师,她设计制作的每一件旗袍的命名都

来自古诗词或古典文学,如"绿竹猗猗"等。她说"我们现在也许远离了

古典,但是内心会不自知地热爱古典,希望能够通过一种方式把诗意带

在身上。"

《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说"中华经典诗词总能在某一个瞬间直抵

人心,又润物无声。诗词来源于生活,而对于诗词的热爱总能让人们的

生活比从前精致那么一公分。"

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学习了许多古诗词。处于现代社会的我们应该怎样

对待古诗词?怎样让它的美的光辉照亮我们的生活?学校古代文学社

团计划举办一次以"传承经典,诗意生活"为主题的讨论会,请你写一篇

发言稿,表达你的认识和思考。署名一律为"艾诗雯"。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试题提供了三则材料。第一则以白居易为例,指出古人

借助诗词表达感情,让生活充满了诗意。第二则以周立言为例,指出古

诗词或古典文学在当今时代已进入人们的生活,并开始了对生活的美

化。第三则引用颜芳的话,指出对诗词的热爱能让人们的生活变得精致。

写作时,应对这些事例和话语进行分析,指出古诗词并非是远离现代生

活的古代之物,而是增加生活诗意的必需品。还需要指出,周立言的做

法应该在生活中普及开来,进而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

试题提出了两个问题,写作时应用一定的篇幅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回答。

【参考立意】

学好古诗词,增添生活美。传承古诗词,成就美好人生。古为今用,诗

意生活。

美好生活离不开古诗词。经典衣身,诗意润心。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来,伴随着文博事业服务品质的提升和展陈方式的创新与丰富,年

轻人成为文化消费主力军,“有空就去博物馆”成为越来越常见的生活

方式。以故宫为例,从《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风靡全网,到国风

胶带、祥瑞摆件等文创产品频成爆款,再到“每日故宫”“数字故宫”

等手机应用备受好评,故宫成为“网红”。

在故宫博物院里,有一群活力四射的年轻人:他们传承绝技,在繁琐工

艺中恢复文物往日的神采;他们醉心钻研,在精美展陈中呈现文物背后

的独特意蕴;他们锐意创新,在互联网端展示故宫有趣、有温度的一

面……

上述现象引发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参加《文化生活》

杂志社举办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主题征文活动。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审读本题材料,要区分现象描述与观点蕴涵,诸如“文

博事业服务品质的提升和展陈方式的创新与丰富”“传承绝技“呈现文

物背后的独特意蕴”“锐意创新”“有趣、有温度”等关键词句,这些

是审题立意的重要抓手。

参考立意

(1)文化传承可以很潮很时尚,要接地气;

(2)文化传承也须与时俱进,力求守正出新有机统一;

(3)文化传承要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关键在于人;

(4)要立足当前新时代的要求,对传统文化赋予现代的意义,推动文化创

新发展;

(5)要多管齐下,对传统文化做出当代表述,为文化发展开辟出更大的空

间;

(6)文化需要尊重与保护,也需要活化与传承;等等。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克森潜心钻研“人的特长”几十年,研究了诸多行业

和领域中的专家级人物:国际象棋大师、顶尖小提琴家、运动明星、记

忆高手、拼字冠军、杰出医生等。他发现,不论在什么行业,提高能力

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他将这种通用方法命名为“刻

意练习”。也就是说,刻意练习是一套学习方法,所谓的专家级水平是

逐渐练出来的。

高一年级要举办学习方法报告会,邀请你给高一同学介绍学习方法,请

你联系实际写一篇发言稿,主题是“为什么要刻意练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一)材料解读和立意参考。

本次作文题目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

其中材料主要介绍了“刻意练习”这种学习方法,并且强调专家级水平

是逐渐练出来的。写作任务是联系实际,可以是联系自己的实际和同学

们的实际,也可以是两者都联系,写一篇以“为什么要刻意练习”为主

题报告会发言稿。

(二)写作任务分解。

任务一:主题“为什么要刻意练习”

注意:必须明确回答“为什么要刻意练习”这个问题,写作过程中要联

系实际举例或说明道理。

任务二:结合上述材料。艾利克森潜心研究了诸多行业和领域中的专家

级人物:国际象棋大师、顶尖小提琴家、运动明星、记忆高手、拼字冠

军、杰出医生等发现刻意练习是普遍性的学习方法,可适当举这方面的

事例,增强说服力。如莫扎特是天才音乐家,4岁开始“谱曲”,6岁

开始第一次欧洲巡演,7岁写了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但这都是在其父

亲的指导下进行的,真正作曲是在他十五六岁才独立开始,而此时他已

被严父训练了10年。

任务三:写作者身份、读者对象分别为某高中生及高一同学。

任务四:文体——发言稿

基本构成:标题,开头(称呼、问候语),正文(着重阐述“为什么要刻意

练习”这个问题),结尾(小结,致谢语)。

语言:体现交流(际)性写作特色,语言准确自然流畅,侧重口语化色彩。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1年1月28日,针对全国政协委员《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

的提案》,教育部答复要“适度改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形式,更多注

重学生‘阳刚之气’培养”。此答复经报道后,引发热议。

有评论认为,“阳刚之气”是一种由内在的刚毅外化为强劲有力的具象

表现,是一种果断勇敢的个性彰显;但阳刚之气并不等于简单的“行为

男性化”。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阳刚之气”,一直备受社会关注。日前,中国青年

报社的一项调查显示,86.8%的受访者认为要注重增强责任意识、团队

精神,76.0%的受访者认为要加强体能训练和理想教育,培养综合素质。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参与校报以“青少年阳刚

之气”为主题的笔谈活动。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本材料由三段文字组成,主要涉及“青少年阳刚之气”

的内涵,培养“青少年阳刚之气”的对策。以及社会对培养“青少年阳

刚之气”这一问题的看法等。考生写作时,须围绕“青少年阳刚之气”

这一主题,立足材料的内容及含义,选择恰当角度立意构思,完成写作。

参考立意如下:

(1)阳刚之气是内外统一的,培养青少年阳刚之气可多管齐下,如要高度

重视精气神的培育,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协调发

展。

(2)阳刚之气更多是一种内在表现,是处事沉稳,有责任心,勇于担当。

是任何一个拥有完整人格的人都不可缺少的品质,无论男女。

(3)倡导阳刚之气,要避免陷入过度强调单一化竞争,追求霸权、崇尚暴

力的情绪中。(4)认可“阳刚之气”,不是对其他气质、品质的否定。防

止对阳刚之气理解的偏狹化。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翻开《雷锋日记》,开篇之作就是被称为“雷锋七问”的小短文:如果你

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

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

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

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

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的生活付出你的劳动,

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

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取者。

雷锋用自己短暂的一生给了“雷锋七问”最好的回答,作为新时代的青

年人,你会怎么回答这些问题呢?请从下列任务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1)假设雷锋现在还活着,请以光华中学高三学生会的名义给雷锋写一封

信,谈谈自己的思考与认识。

(2)光华中学拟举行以“雷锋精神教育我”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以其

中的两三问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演讲稿,谈谈自己的思考与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1.材料解读:

本次作文题目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其中材料是关

于“雷锋七问”的内容:列举了雷锋所问的七个问题。以“水”“阳光”

“粮食”“螺丝钉”比喻人生,把“滋润土地”“照亮黑暗”哺育有用

的生命”“坚守生活的岗位”比喻人生应有的奉献,从而揭示一个朴实

的真理:莫道人生平凡,只要做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平凡人生亦能显示

出人生的价值。

写作任务有二:一是以光华中学高三学生会的名义给雷锋写-封信,体现

自己的认识和思考;二是以其中的两三问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演讲稿。

两者任选其一。

写作要求:主要从标题、立意角度、身份要求、字数等方面做了常规要求。

2.写作任务分解:

主题:写一封书信

注意:必须明确回答引导语中的问题,体现对“雷锋七问”的认识和思考。

要有明确的观点。否则,内容不得上一等。

对于材料中体现的“雷锋七问”等内容必须在行文中有具体的阐释或分

析。考生可以结合材料,扣住引导语中“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你会怎

么回答这些问题”和给雷锋写信件这一情

主题:写演讲稿

注意:必须明确回答引导语中的问题,体现对“雷锋七问”的认识和思考,

特别要注意“以其中的两三问为基础确定立意”,因为不同的组合能体

现出学生思辨能力的高低。写作过程中要有明确的观点。否则,内容不

得上一等。

结合上述材料对于材料中体现的“雷锋七问”等内容必须在行文中有具

体的阐释或分析。考生可以结合材料,扣住引导语中“新时代的青年”

和演讲这一情境来写作。

任务三:写作者身份、听者对象写作者身份为演讲者。听者对象是观看演

讲赛的观众。

3.立意参考:

学习雷锋精神,走好人生之路;传承雷锋精神,融于祖国时代建设;人生

虽短暂,价值永存;为人民奉献,铸就生命丰碑;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

热;无悔付出,让世界更美好;甘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人应该有

崇高的理想和精神追求;胸怀远大理想,坚守崇高信念;活着,就要使别

人生活得更美好;要有面向未来的人生担当;等等。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平台是撬动人生价值的最佳杠杆,平台不同,人生不同。

(2)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

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盛时不遇,诗人深感英雄无用武之地。

(3)《尚书》有云:“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

岁大旱,用汝作甘霖。”

(4)202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张桂梅于2008年自主创办了

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

孩读书。建校12年来,已有1804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

成学业,在各行各业施展才华。

(5)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

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也给青年一

代提供了机遇与挑战。

某报社开设了“青年论坛”栏目,讨论的主题是“平台与人才”,你读

了以上材料,有何感触与思考?请你联系实际发表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属于常见的“A与B”关系型材料作文,考生必须写

出二者之间的关系,至于二者中谁更重要,考生可以畅谈自己的看法,

不过,结合当今的社会实际,最佳立意还是:平台成就人才。另外,既

然是要求在某报社开设的“青年论坛”栏目发表看法,那么,也必须要

考虑“青年”这一对象,自己(说话者)的身份也必须是青年。

参考立意:

1.人才的成长需要平台

2.才华的施展需要平台

3.是人才,可自搭平台,展现自己

4.不同的才华需要不同的平台

5.平台需要人才搭建才可成好平台

6.好平台成就真人才

7.不同的平台造就充满个性的人才

8.是人才则处处皆平台

9.新时代处处皆平台

10.平台最好,不善于定位也难以成才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以市花的传说为主题创作的雕塑曾作为某市的城市地标,是该市几代人

的共同记忆。后因城建需要,十几年前该雕塑被拆毁,直至去年才在该

市新区复原。今年春节期间前往观看的游人如织,不少市民纷纷感叹:

“唤醒共同记忆,勾起美好怀想!”

材料二:

某市在老城区改造中,对一些名人故居进行原样修复,并按老城区原有

建筑风格仿建了一些复古的新建筑,也更新了民居的配套设施。在改善

人居环境的同时,老城区改造总体保留了原有建筑的整体风貌和空间肌

理,使古老的街坊焕发新活力,成为当地旅游新热点。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班级拟举办以“让城市留下历史记忆”为

主题的班会课,准备就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请结合你的认识和感悟写一

篇发言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本题的题型为任务型材料作文,写作文体限定为发言稿。

试题材料在真实社会情境的基础上提炼而成,着重考查矛盾分析、思辨

思维、关联思维等高阶能力。两则材料呈现的是保留城市历史记忆的不

同过程与不同方式。材料一侧重引导考生思考族群的文化根脉、共同记

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市花传说为主题的雕塑,象征城市

文化、精神意义上的地标,有别于城市地理、空间意义上的地标);材

料二主要引导考生探究城市记忆的传承与重构的各自必要性、二者关联

性,以及文化遗产的“表(外在形式)”与“里(精神内核)”的关系。两

则材料共同搭建了让考生审视、思考“城市(共同)记忆”“文化遗产”

的平台。

本题的立意:

挖掘文化根脉,唤醒共同记忆,理清精神谱系;族群的文化基因需要构

建,文化命脉需要延续;文化记忆需要代际传承,也需要因时发展重塑;

文化遗产的价值在于外在“形貌”更在于内在“神魂”;保护、传承文

化遗产的意义在于挖掘和传扬其精神层面的价值。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管仲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班固

请运用以上所给的材料,写一篇发言稿,以新华中学学生会主席的身份,

在高考“百日冲刺宣誓大会”上发言。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写作时必须运用题目所提

供的三则材料,这是第一指令任务。同时,这三则材料也是立意的依据。

三则材料共同指向青年学子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分别侧重于品德修

养、志向抱负、注重实践(劳动意识)。根据这三则材料,可以围绕修

养高尚的品德、树立远大的志向、空想不如实干等角度立意行文。第二

指令任务是文体限制,必须写成发言稿,文章要符合格式要求,突出文

体特征。第三指令任务是以学生会主席的身份写作,要表明身份,表达

得体,注意情境和措辞语气。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日,安徽一名76岁老人,凌晨四点出门在机动车道上逆行散步时,

被一辆快速驶过的小型客车直接撞飞。随后驾驶员立刻将老人送到医院

抢救,但最终老人因受伤过重经抢救无数死亡。这件事情被放到网上后,

有很大一部分网友认为,事故责任主要在老人。有网友发帖称,“凌晨

四点不好好在家休息,跑到马路中央是想练习跨栏吗?司机遇到这样的

老人也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甚至还有网友建议司机向老人的子女索

取车损赔偿。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

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限制性体现在对材料核心的把握上,需要考生综合材料内容进行写作。

本则材料的核心内容应为——老人被撞身亡却遭众多网友谴责。需要说

明的是如果考生只是围绕老人被撞身亡来谈自己的看法,那属于对材料

把握不完整,应为偏题作文。

开放性体现在“联想和思考”,考生可以由此及彼,由浅入深,阐述自

己对于此事件相关问题的深入思考。

另外,本题的价值判断表面上看是开放的,似乎只要谈自己对老人被撞

身亡后遭谴责的态度即可,可以写老人应该被谴责,也可以写老人不应

该被谴责,但实际上,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本题的价值判断应该是单向

的,所以最佳的立意应为从网友谴责老人的角度进行反省与反思。

本文发布于:2022-12-09 03:58: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02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科学家的英语
下一篇:臂长怎么量
标签:莫过于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