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
《寒食》的诗意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古诗
三首:石灰吟|部编版(5)
《石灰吟》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的作品。诗人用托物言志的写
法,通过对石灰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哪怕是“粉
身碎骨”,也要留下清白,赞颂了石灰坚强到底的思想感情。诗
的前两句写石灰面对困难,毫不惧怕,后两句写即使粉身碎骨,
也要留下清白。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生字,理解词语,说说诗意。
3、借助诗文,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体会作
者不向世俗谄媚,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诗歌大意,感悟诗人的
思想
四、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2、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情感。
第2页共3页
五、教具准备
石头、石灰的样本
六、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我们学过无数的古诗,看谁背
得多(学生自由展示)
2、出示:石头、石灰实物图(师简介其关系)
3、板书课题、解题、简介作者
(二)初度课文
1、听朗读录音,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2、借助工具书,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读(好、中、差)
4、师指导古诗的音韵节奏
石灰吟
于谦(明)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三)抓住重点词理解诗意,尝试背诵1、解释重点词意
千锤万击:形容开采石灰特别艰难。
焚烧:烈火不断地烧。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
锤:敲打。
第3页共3页
若:好像。
等闲:平常。
人间:人世间。
2、引导理解诗句
经过千锤万击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把烈火焚烧当作平
平常常的事。只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即使粉骨碎身也不
怕。
3、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全不怕”使我们联想到不怕牺牲的精神,要留清白在人
间,更是作者抒胸志、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4、看图想象意境
石灰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是什么样的?作者见
此情景有什么表现,会怎样想,很多痛苦,只要能作出自己的贡
献,保持自己的气节,就不怕牺牲,坚持到底。
七、指导背诵
八、总结升华
九、课外拓展查资料了解石灰的炼制过程。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22:06: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9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