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ch3oh

更新时间:2022-12-08 22:34:01 阅读: 评论:0

何为大师作文-相读音


2022年12月8日发(作者:平凡的世界经典语录)

双核镍配合物[Ni2(baba)2(N3)2(CH3OH)2]的合成、晶体结

构和热重分析

摘要:以邻氨基苯磺酸缩吡啶-2-甲醛席夫碱(Kbaba)和NaN3为配体,在

水一甲醇混合溶剂中与Ni(AcO)2·4H2O反应,得到了一种双核配合物[Ni2

(baba)2(N3)2(CH3OH)2](1)。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单

斜晶系,C2/c空间群。配合物(1)是中心对称的,它是由一对μ1.1方式桥联的

Nj键合两个镍离子而形成的双核配合物。每个镍离子六配位于一个baba配体的

吡啶氮原子、亚氨基氮原子、磺酸基氧原子、一个配位水分子的氧原子以及两个

桥连Nj的氮原子形成畸变的八面体构型。

关键词:席夫碱;镍(Ⅱ)配合物;晶体结构

镍是生物体中必需的痕量元素。1995年,JabriE.等从植物Klebsillaaerogenes

中提取了脲酶,并测定了其结构,随后模拟脲酶的工作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

镍能促进生物体内铁元素的吸收、红细胞的增长和氨基酸的合成,能稳定DNA

和RNA的结构。因此,对含镍配合物的合成及相关性质研究成为一个很活跃的

领域。研究发现,含磺酸基的席夫碱配合物由于其丰富多样的配位模式及良好的

生物活性,如抗菌、抗癌和抗肿瘤等活性,因而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兴趣。

本文以邻氨基苯磺酸缩吡啶2-甲-醛席夫碱、NaN3和Ni(AcO)2·4H2O反应首

次得到了配合物[Ni2(baba)2(N3)2-(CH3OH)2],测定了其结构,并研究

了其热稳定性。

1实验部分

1.1仪器与试剂

邻氨基苯磺酸缩吡啶-2-甲醛席夫碱(Kbaba)利用参考文献方法制得,其他

试剂均为分析纯,直接使用。CCDareadetector单晶衍射仪;美国NicoletFTIR

红外光谱仪(KBr压片),摄谱范围为400-4000cm-1;Bruker德国Elemental公

司Vario-EL元素分析仪。

1.2配合物(1)的合成

配合物(1)的合成:称取Kbaba0.30g(约1mm01)溶于10mL蒸馏水中,

接着将其滴入10mL含0.25g(约1mm01)Ni(AcO)2·4H2O的甲醇溶液中,

得到绿色混合液;在60℃下搅拌2h,然后再滴加5mL含有0.065gNaN3(约

1mmol)的甲醇溶液,恒温下继续搅拌3h,静置,过滤,滤液自然挥发数天后得

到黄绿色晶体,产率约35%。元素分析,实测值(理论值)/%:C:39.62(39.63),

H:3.34(3.33),N:17.75(17.77),S:8.13(8.14)。

1.3晶体结构测定

选取大小为0.36mm×0.22mm×0.12mm的配合物单晶,置于

BrukerCCDAreaDetectorX一射线单晶衍射仪上收集数据。296K条件下,采用石

墨单色器单色化MoKα射线(λ=0.071073nm),用BrukerSMART程序以φω扫

描方式收集到9624个衍射点数据,其中独立衍射点2953个(Rint=0.0220)和

2560个可观察衍射点[I>2σ(I)]用于结构解析和修正。以直接法解出结构,所

有计算用SHELX-97程序包完成。配合物(1)的结晶学和结构精修数据列于表

1。

2结果与讨论

2.1配合物(1)的红外光谱

配合物(1)中,磺酸基的特征峰分别出现在1242cm-1、1168cm-1、1013cm-1

处;在1643cm-1处的吸收峰可归属于席夫碱C—N的特征吸收峰,相对自由配

体的1648cm-1都发生了一定的红移,说明席夫碱的N原子参与了配位;在

3452cm-1处出现的尖而强的吸收峰,可归属为配合物(1)中客体甲醇分子的

O-H伸缩振动峰;N3的特征峰出现在

2.2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

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1625(19)nm,

b=1.852(3)nm,c=1.486(2)nm,β=95.381(18)°,V=3185(9)×10-3nm3,

Z=8,R1=0.0250,ωR2=0.0614。配合物(1)的分子结构图、相邻苯环间的π-π

堆积作用、晶胞堆积图分别如图1、图2、图3所示。配合物(1)的主要键长和

键角列于表2;配合物(1)的氢键键长和键角列于表3。

从分子结构图(图1)可以看出,配合物(1)是一个双核配合物。在每个

独立单元中含有两个Ni(Ⅱ)离子,两个席夫碱阴离子和两个起桥联作用的叠

氮根阴离子,以及两个参与配位的甲醇分子。分子中的两个Ni(Ⅱ)离子的配

位方式相同,每个Ni(Ⅱ)离子分别与来自三齿席夫碱baba-阴离子中的两个氮

原子(N4,N5)和磺酸基上的氧原子(01),两个μ1.1桥联的叠氮根阴离子上

的氮原子(N3,N3A)以及配位甲醇分子的氧原子(O4)配位,形成六配位但

稍变形的八面体构型。在这个八面体中,N3、O4、N5、N3A构成赤道平面与中

心Ni(Ⅱ)离子所成的键角[∠N3-Ni1-O4=95.76(7)°,∠N5-Ni1-O4=90.00(7)°,

∠N5-Ni1—N3A=91.87(7)°,∠N3-Ni1-N3A=82.39(7)°]之和为360.05°,其

值接近360°,说明共面性很好,这从Ni(Ⅱ)离子偏离平面(N3/04/N5/N3A)

的距离为0.029A,也可得到充分证明。O1和N4与中心Ni(Ⅱ)离子沿轴向键

合,键角为∠N4-Ni1-O1=167.35(6)°。在每一个独立配合物分子中,两分子配

体baba的两个吡啶环之间以及苯环之间分别成平行状排列。

从分子结构图(图1)还可以看出,该配合物通过两个等价的叠氮酸阴离子

桥联形成了一个具有对称插入中心的四员环(Ni2N2)。从键角数据

Nil-N3-Ni1A=Ni1-N3A-Ni1A=97.61(7)°,N3-Ni1N3A=N3-Ni1A-N3A=82.39(7)°,

可知两角之和为180°。因此,由Ni2N2构成的四员环是一个理想的平行四边形。

在这个平行四边形平面里,两个镍离子占据一条对角线,两个镍离子之间的距离

为3.163A,这比大多数文献报道的类似镍(Ⅱ)配合物的距离要短;而另一条

对角线则被两个桥联N原子(N3,N3A)所占据。

在这个配合物晶体中,相邻单元的苯环之间存在着中等强度的π-π堆积作用,

如图3所示。它们之间的二面角、平面距离和质心距离分别是0.0°、0.3577nm

和0.3947nm。与此同时,分子中还存在着广泛的分子间和分子内氢键作用。这

些弱作用的存在显著稳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2.3配合物(1)的热稳定性

实验温度控制范围为33℃到1000℃,升温速率为10℃/min,氮气氛围下的

热重分析表明(图4)配合物(1)在33~130℃之间出现失重,相当于失去配位

的甲醇分子(实验值为7.88%,理论值为8.12%)。在130~314℃之间出现一平

台,说明在314℃以下配合物基本骨架保持稳定,并未发生分解。在314~1000℃

范围内,配合物持续失重,但一直未出现恒重,说明配合物加热到1000℃尚未

分解完全。

本文发布于:2022-12-08 22:34: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87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愧怍的意思
标签:ch3oh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