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邓华谈朝战艰难:歼灭美军一个师志愿军
得用两个军
当彭德怀在10月11日来到兵团司令部检查出国作战准备情况
时,邓华又向彭德怀建议:我军火力弱,敌人火力强,歼灭美军一个
师,我们得用两个军,所以还得向中央建议增调部队。
邓华资料图
本文摘自:《军事文摘》2007年第09期,作者:北行,原题:
胸怀全局屡出奇谋(本文是节选)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7月,中国组建了东北边防军,保卫边境安全,并随时准备渡江
支援朝鲜人民军作战。东北边防军以四野的13兵团为骨干力量,中
央调邓华担任13兵团司令员。
这一年,邓华刚满40岁,正是英年锐气。抗美援朝战争给了邓
华这位虎将充分施展军事才华的机会,他的生涯达到最辉煌时
期。
朝鲜战争一爆发,邓华就密切关注战场的形势。他认真研究过联
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知道那位年已70岁的美国老头儿不是寻常
人物。邓华想,如果朝鲜人民军能够在短时间内完全解放南朝鲜全境,
这是再好不过了。如果战争时间拖延,朝鲜人民军久攻敌方最后阵地
2
不下,那么麦克阿瑟很可能有大的反扑动作,战场形势也许会发生逆
转。
作为边防军兵团司令员,此时此刻要在战略问题上向中央提供决
策参考。邓华久思后,给中央写了报告:
鉴于朝鲜人民军战线南伸而延长,美军凭借其海空军优势,于朝
鲜东、西海岸中腰部铤而走险的可能性大为增加。显然,如果以朝鲜
人民军弱小的海、空军和后方留守陆军,阻止美国从两侧而不是正面
的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登陆作战企图是很困难的,况且,朝鲜三面环海,
东、西海岸线较长,给人民军集中、重点防守带来不便。
对美军可能采取的作战方式及方向,邓华指向明确,如果他当时
就在朝鲜战场上的话,后来的麦克阿瑟的仁川登陆就要遇到麻烦了。
邓华接任13兵团司令员职务后,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召见了他。
邓华坐下后,毛泽东递给他一支烟,说道:你们的任务是保卫东北边
防,但要准备同美国人打仗,要准备打前所未有的大仗,要准备他们
打原子弹。他打原子弹,我们打手榴弹,抓住他的弱点,跟着他,最
后打败他。
邓华停止笔记,兴奋地说道:是的,抓住他的弱点,跟着打,美
军的武器装备好,火力组织也好,从正面攻击不容易奏效。我军可以
从侧翼和侧后迂回、渗透、穿插、包围,打近战、夜战。他打他的优
势,我们打我们的优势。
毛泽东脸上透露出欣喜。邓华把他同美军作战的指导思想,发挥
得这样具体明确,无疑是认真研究过同美军作战的战术问题的。毛泽
3
东微微点头,又说:你的报告说美军可能在朝鲜东西海岸中腰部实施
登陆作战,很有见地。8月份可能没有作战任务,要准备在9月上旬
作战。我们刚刚给高岗打了电报,要他们在8月中旬召开边防军各军
师干部开会,务必在8月内完成一切作战准备工作。你和肖劲光、肖
华他们去参加这次会议。这话透出毛泽东对邓华的信赖和器重。
1950年8月初,朝鲜人民军已经解放了朝鲜南部90%以上的土
地和92%以上的人口。8月15日,金日成发布命令,要求在8月份
内完全解放南朝鲜全部国土。但是到8月底,双方仍在南部的洛东江
地区激战,敌人最后一道环形防御圈始终未能打破。
也就在此时,麦克阿瑟的仁川登陆计划获得美国最高当局的批
准。
麦克阿瑟的登陆作战计划被批准仅两天,邓华在13兵团领导会
上对众人说道:估计敌人将来反攻的意图,可能以一部分兵力在朝鲜
沿海侧后几处登陆,实行扰乱牵制,其主力则于现地由南而北沿主要
铁道公路逐步推进。另一种可能是以一部兵力于现地与人民军周旋,
抓住人民军,其主力则在人民军侧后大举登陆,前后夹击,如此人民
军的处境会很困难。
半个月后,也就是9月15日,在麦克阿瑟的亲自指挥下,联合
国军在仁川登陆了。朝鲜人民军的主力被截断在南朝鲜,处于十分困
难的境地,朝鲜战争形势由此急转直下。麦克阿瑟在实施仁川登陆计
划过程中,曾不止一次地问他的手下人:会不会泄密呢?他最担心的
是登陆作战计划被对方知晓,那样的话,他将可能一败涂地。
4
遗憾的是,当时朝鲜人民军陶醉在胜利之中,或者说被拖在鏖战
中,没能注意到麦克阿瑟的冒险之举。9月15日,联合国军在仁川
登陆成功,28日即占领了汉城,随后迅速北进。10月1日南朝鲜军
首先越过三八线,10月7日,美军也越过了三八线,与南朝鲜军一
同进攻平壤。10月19日,平壤陷落。
本来,麦克阿瑟在10月2日下达的第2号作战命令中,要求美
国第8集团军在占领平壤后,与夺取元山的第10军在元山蜂腰部汇
合,然后再向北推进。但是,随着美韩军战果的扩大,麦克阿瑟被胜
利冲昏了头脑,他在10月17日下达了第4号作战命令,取消原定
的两支部队在元山蜂腰部汇合的计划,命令这两支部队继续前进,直
到中朝边境的鸭绿江。于是,美军以师为单位,争先恐后地拥向鸭绿
江畔。
唇亡齿寒,中国人民不能眼见战火烧到自己的领土上。东北边防
军13兵团所部4个军、3个炮兵师、1个高射炮团迅速集结在鸭绿
江畔,只待一声令下,立即奔赴朝鲜战场。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前,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沈阳召开
了首批志愿军军以上干部会议。这次会议,主要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志
愿军入朝作战的决策,确定入朝作战的指导方针。
会议结束已是深夜了,邓华等13兵团领导人仍在一起商讨着,
因为有一件大事牵挂在心头:入朝作战的兵力有些不足,必须具备优
势兵力才能取得初战胜利。
按原定的作战部署,志愿军先派两个军过江。两个军约12万人,
5
而此时的联合国军总兵力已达42万人,地面部队拥有5个军,其中
美军为3个军。除了地面部队外,联合国军还拥有作战飞机1000多
架,各型军舰300多艘。且不说对方的海空军优势,仅同它的地面
部队相比,我军仅出动2个军,也不具备优势。
邓华和洪学智决定面呈彭德怀。彭德怀见邓华和洪学智深夜叩
门,知道必有要事,便说:军中无禁忌,只管说。邓华直言道:先过
去两个军兵力太少,形不成优势,是不是考虑4个军一起过江?洪学
智接着补充道:美军飞机已经发现我军在边境集结,一旦他们把鸭绿
江桥炸了,我们部队再过江就困难了。
彭德怀听罢点点头,说:这个意见很好,我立即向毛主席和中央
报告。
第二天,彭德怀即致电中央,建议志愿军部队全部过江。
毛泽东随即复电同意。
历史证明,当时的处置是非常正确果断的,如果志愿军首批仅出
动两个军,是不可能取得初战胜利的。
根据敌情和战场形势,邓华认为出动4个军入朝参战仍显兵力不
足。当彭德怀在10月11日来到兵团司令部检查出国作战准备情况
时,邓华又向彭德怀建议:我军火力弱,敌人火力强,歼灭美军一个
师,我们得用两个军,所以还得向中央建议增调部队。
彭德怀听取了邓华和洪学智这些意见,并报告给中央。中央
随后紧急调遣驻扎在天津的第66军加入志愿军序列。11月份,
又调第9兵团3个军入朝参战。
6
1953年6月,朝鲜停战谈判的各项议程全部达成协议。6月15
日,中朝联军司令部向部队发出命令:从6月16日起,一律停止主
动向敌人攻击。6月16日,交战双方参谋人员按照实际接触线重新
划定了军事分界线。双方的文字专家也在逐字逐段地最后审定停战协
定的文本。
为即将到来的和平,在朝鲜战场鏖战了3年的邓华心中是欢欣
的。6月16日晚上,他特意吩咐食堂加菜,拿出了茅台酒,与志愿
军其他领导人同庆。
然而,6月17日深夜,南朝鲜当局却以就地释放为名,在南朝
鲜军队的训练中心就地释放了2.7万名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按照停
战协议,双方战俘都需交还对方。南朝鲜当局就地释放,实际上是扣
留战俘,蓄意挑起事端,明目张胆地破坏停战协议。
消息传到志愿军总部,邓华拍案而起,对李承晚当局的猖狂行径
极其愤怒,他对身旁的副司令员杨得志说道:看样子还得给李承晚点
苦头吃才行!
考虑了一会儿,他在巨幅作战图上拍了一下,对杨得志说:我们
在这里狠狠给他一刀!
邓华巴掌拍击的位置,是李承晚军队当时占据的一个突出部。它
位于金城以南,南朝鲜军在此配置了几个师的兵力。从军事角度看,
这个突出部对我方威胁较大,而打掉这个突出部,则能将双方实际停
火线拉直。
6月20日,准备赴开城办理停战协定签字的彭德怀从北京抵达
7
平壤,在听取了邓华的作战设想后,立即于当天夜里给毛泽东发去电
报,请示打击南朝鲜军队一事。
第二天,毛泽东回电彭德怀,表示同意打击李承晚集团。毛泽东
说道:再歼灭伪军万余人极为必要。
已经准备和平签字的邓华和志愿军将士们再一次进入紧张的临
战状态。
志愿军当时在金城地区有4个军的兵力,为了保证我军兵力和火
力上的优势,邓华决定再增加1个军,并增调3个炮兵团。这样,
志愿军无论在兵力上还是在火力上都优于对方了。
7月13日21时,金城前线乌云密布,大雨欲来。就在这时,
金城反击战打响了,志愿军1000多门火炮突然发起猛烈轰击,顷刻
间,南朝鲜军队的防线山崩地裂,成为一片火海。志愿军6个军同时
向南朝鲜军4个师25公里正面发起攻击,1小时内即全部突破其前
沿阵地。
在作战室里密切注视前线情况的邓华,此刻是心潮澎湃,激动不
已。同时对敌人4个师宽大正面进行战役反击,这真是大仗硬仗啊!
这是何等巨大的变化啊!拿火炮来说,解放战争中天津攻坚战我军发
炮7万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是空前的。随后进行的淮海战役,
我军一共发炮20多万发。到了朝鲜战场的上甘岭战役,志愿军一共
发射了40多万发炮弹,令许多老战士难以想象。而现在的金城反击
战,志愿军一下子集中了1000多门火炮,准备了70万发炮弹,不
到3年时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强大起来了,可以硬碰硬地压制敌手了。
8
经过3天激战,志愿军在金城地区将战线向南推进了15公里,
歼灭了南朝鲜军4个师大部。随后又打退了美军和南朝鲜军7个师
的反扑。整个战役歼敌5万多人。到7月27日,基本拉直了战线,
我军的防线向南推进了178平方公里。
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双方谈判首席代表签字后正式生效。
燃烧了3年零23天的战火熄灭了。和平降临到了朝鲜大地!
邓华说:现代战争一定要有必需的现代技术装备。技术是科学,
仅靠勇敢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种由鲜血和生命凝结而成的宝贵经
验,是对志愿军参加2年9个月现代化作战的科学概括。这是经得
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
本文发布于:2022-12-08 18:53: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78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