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形容温暖人心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2-12-08 17:31:03 阅读: 评论:0

成都中考前沿-多风的英文


2022年12月8日发(作者:中考复习计划)

⾮常时期那些温暖⼈⼼的诗句

疫情⼀出,全球震动。来⾃世界各地的援助物资,成为寒冷冬⽇⾥温暖⼈⼼的炭⽕,⽽印在援助物资上那⼀⾏⾏隽永、

充满深情的诗句,更是成为⼀道引⼈注⽬的风景。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海洋中,激励⼈们团结⼀⼼、共克时艰的篇章所在

多有。今天,让我们⾛进这座宝库,体味数千年流传的温暖⼒量。

⽇·长屋王绣袈裟⾐缘

⼭川异域风⽉同天

乔略

“⼭川异域,风⽉同天”还有后两句:“寄诸佛⼦,共结来缘。”全诗收录于《全唐诗》,诗句意思显⽽易见:中⽇虽然分属

两国,却同戴⼀⽚天,希望袈裟寄给崇佛之⼈,以结下相会之缘。这样⼀句话,⽤在援助抗疫物资上,来表达虽分属两

地,却⼼意相通、共同抗疫的情谊再合适不过了。

《全唐诗》关于此诗有这样的题注:“明皇时,长屋尝造千袈裟,绣偈于⾐缘,来施中华。真公因泛海⾄彼国传法焉。

”⽃转星移、⽇⽉轮回,⼈们⼜谈起了那发⽣在⼀千多年前的动⼈故事。

那时,佛教在⽇本⼴为传播,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但因戒律不严,许多⼈出家为僧“⽬的不纯”,因为僧⼈不⽤承担⽥

赋和徭役。⽇本政府希望学习中国的佛教管理制度,通过严格戒律提⾼成为僧⼈的门槛,从⽽减少僧侣数量、避免劳动

⼒流失。

公元733年(唐开元⼆⼗⼀年),⽇本⼤使多治⽐⼴成、副使中⾂名代率第9次遣唐使团前往中国。荣睿、普照等学问僧

随⾏,受朝廷委托聘请唐国律学⾼僧。次年,⼆⼈经扬州、汴州(今河南开封)⾄东都洛阳,跟着⼤福先寺名僧定宾学

习律宗。

那⼀年,扬州⼤明寺鉴真46岁,已讲《法励疏》《四分律疏》40遍,《律钞》10遍,《羯摩疏》10遍;建造寺塔80余

所,造佛像、菩萨像⽆数,写佛教藏经3部、11000卷,缝制袈裟3000领;亲度僧尼4万余⼈,是名满天下的⼤德⾼僧。

唐天宝元年(742年)冬天,荣睿、普照打算归国,⼀⾏⼈从长安由陆路到汴州,再沿⼤运河向扬州进发,⼗⽉中旬抵

达扬州。⼀到扬州,他们就拜访了⼤明寺主持鉴真。荣睿“辞旨恳⾄”:“佛法传⼊⽇本已⼀百⼋⼗多年了,但因没有传戒

师,⾄今还不能正规地授戒。现今⽇本佛法⼤兴,热⼼寻求传戒⾼师,特请和尚推荐律学⾼僧渡⽇弘法,整顿戒律,光

⼤圣教。”

鉴真道:“我听到过这么⼀个传说,从前的南岳思禅师去世以后托⽣在⽇本做了王⼦,⼤兴佛法。⼜听说⽇本有位长屋

王⼦,很崇信佛教,曾做了⼀千件袈裟送给中国僧众,还在架裟上绣了四句诗:‘⼭川异域,风⽉同天,寄诸佛⼦,共结

来缘。’由此看来,⽇本是个与佛法有缘的国家。现在⽇本专程来请,你们有愿意去⽇本做传戒师的么?”

这个故事被记载在《唐⼤和上东征传》(⼜名《鉴真和尚传》)中:“⽇本国长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来施此国⼤

德众僧,其袈裟缘上绣着四句⽈:‘⼭川异域,风⽉同天,寄诸佛⼦,共结来缘。’以此思量,诚是佛法兴隆,有缘之国

也。今我同法众中,谁有应此远请,向⽇本国传法者乎?”

⼤家沉默不语。后来弟⼦祥彦说:“彼国太远,性命难存,沧海淼漫,百⽆⼀⾄。”当时从唐朝去⽇本困难重重,由于造

船技术有限,对季风规律掌握不⾜,从扬州穿越东海经常发⽣船毁⼈亡的事故,和尚道福、义向、圆载先后在遣唐和归

途中为风涛吞没。此外,唐朝对私⾃出国限制很严,未经朝廷同意出境,将受到法律制裁。

见此,鉴真说:“是为法事也,何惜⾝命?诸⼈不去,我即去⽿。”他的决⼼感动了弟⼦,当即祥彦、思托等⼆⼗⼀⼈表

⽰愿意同⾏。

第⼆年,鉴真等⼈便开始东渡,8年间五次泛海,历尽艰险,皆因海路艰险及某地官员阻挠⽽失败。第五次东渡途中,

鉴真等⼈遇到恶劣天⽓,在海上漂流了⼗四天,漂到了海南振州(今崖县)。从海南返回扬州途中,62岁的鉴真突发眼

疾,双⽬失明,他的⼤弟⼦祥彦圆寂,荣睿、普照也病故了。

但鉴真未曾放弃。终于,在天宝⼗⼆年(公元753年)鉴真率弟⼦40余⼈第六次东渡成功,在⽇本萨秋妻屋浦(今九州

南部⿅⼉岛⼤字秋⽉浦)登岸,经太宰府、⼤阪等地,于次年⼊⽇本⾸都平城京(现⽇本奈良),受到⽇本朝野僧俗的

盛⼤欢迎,实现了东渡宏愿。

盛⼤欢迎,实现了东渡宏愿。

此后,鉴真在⽇本⾟勤不懈地活动了⼗年,传播了唐代多⽅⾯的⽂化成就,被⽇本⼈民誉为“⽂化之⽗”“律宗之祖”。在佛

教、医药、书法等⽅⾯,鉴真对⽇本的影响极其深远。

诗经秦风·⽆⾐

岂⽈⽆⾐与⼦同袍

卢健

穿越数千年,“岂⽈⽆⾐,与⼦同袍”这⾸战歌中传出的战⽃精神,仍然能从⽂字中激射⽽出,直达⼈们内⼼。在⾯对艰

难困苦的时刻,激发⼈们胸中的热⾎。

《诗经》中的国风部分来⾃不同的诸侯国,风格差异很⼤。⽽素以勇武著称的秦地,就为我们贡献出了这⾸流传千古的

战歌,可能也是最早的军歌。

“岂⽈⽆⾐?与⼦同袍。王于兴师,修我⼽⽭。与⼦同仇。岂⽈⽆⾐?与⼦同泽。王于兴师,修我⽭戟。与⼦偕作。岂

⽈⽆⾐?与⼦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偕⾏。”

短短60字,简洁、通俗、有⼒,激昂慷慨,令⼈团结⿎舞,也将秦地勇武彪悍的民风展现⽆遗。这⾸经典的军歌集时代

感、现场感和⾏动感于⼀体。很容易想象,当⼠兵集结出征,雄浑的《⽆⾐》响起,必将汇成集体的⼤合唱,⿎舞起每

个⼈的⽃志。

和《诗经》中许多名篇⼀样,《⽆⾐》也没有明确的出处、确定的作者,关于它的创作,流传着许多不同版本的传说。

第⼀种说法,此诗诞⽣在征讨西戎的战争中。当时的周天⼦是那位“⽌谤”的周厉王,因此天下动荡,西戎长期骚扰边

境。厉王死后,继任的周宣王命秦仲征伐西戎,秦仲死于战场。其五个⼉⼦继承乃⽗遗志,击败了西戎,保卫了边境平

静。

第⼆种说法与第⼀种说法相似,不过时间变成了周幽王时期,这位以“烽⽕戏诸侯”知名的昏君在位时,⽝戎⼊侵,⼤⽚

⼟地丧失。秦⼈为抗击⽝戎,创作了这⾸战歌。

第三种说法来⾃《左传》,认为《⽆⾐》来⾃秦国救楚之战。当时,伍⼦胥带领吴国军队对楚复仇,攻陷郢都,鞭⼫平

王。楚⾂申包胥来到秦国请求帮助,⼀开始不被答应,在秦廷哭了七天七夜,滴⽔不进,终于感动了秦国君⾂。秦哀公

为之亲赋《⽆⾐》,发战车五百乘救楚。

⽽第四种说法,认为《⽆⾐》是秦地的民歌。当时的秦地,即现在的陕西中部、⽢肃东部。这⾥靠近戎狄地区,以养

马、尚武著称,战事频繁,⼈们近乎“全⾯皆兵”。成年的秦地男⼦,⼀般都备有武器装备,时刻准备着上战场。当国家

发⽣战事,他们往往⼀呼百应,协同作战、团结友爱。在这样的背景下,这⾸质朴、雄壮的战歌便在民间悄然流传。

⽐起前三种版本,第四种版本更接近如今⼈们对《诗经》最常见的理解,也有⼈认为,秦哀公赋的《⽆⾐》,正是从已

在秦地⼴为流传的民歌改编⽽来,如同许多名篇⼀样,民间的创作,经过⼠⼤夫的提炼,变得更加简洁隽永。

⽆论哪⼀种版本,《⽆⾐》都有⼀种难能可贵的共同特质,使其在《诗经》中众多反思战争、控诉民⽣疾苦的篇章中独

树⼀帜——它所歌颂的战争,都是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并⾮⼈们经常加以批判的,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给⼈民群众带

来深重苦难的争霸战争。

这⾸独树⼀帜的战歌反映出,每当国难当头,⼈民总能体现出⾼度的爱国热情和团结⼀致、英勇奋战、同仇敌忾的战⽃

精神。疫情当前,正是⼈们需要团结⼀致、共克时艰的时候,相信这⾸传扬千载的战歌,仍能以其昂扬的精神,⿎舞⼈

们取得战⽃的最终胜利。

唐·王昌龄送柴侍御

青⼭⼀道同云⾬明⽉何曾是两乡

张明禄

近⽇,有媒体报道,在⽇本京都府舞鹤市驰援友好城市⼤连的物资上,写着这样⼀句诗:“青⼭⼀道同云⾬,明⽉何曾

是两乡。”

这句诗出⾃唐朝诗⼈王昌龄的《送柴侍御》。诗中蕴涵的正是⼈分两地、情同⼀⼼的深情厚谊。

王昌龄是唐朝著名诗⼈,名重⼀时,被称为“诗家夫⼦王江宁”,与李⽩、孟浩然、⾼适、王之涣等⼈为好友。他尤其擅

长七⾔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其涉及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留下了许多名垂千古的诗篇。

长七⾔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其涉及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留下了许多名垂千古的诗篇。

“秦时明⽉汉时关,万⾥长征⼈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黄沙百战穿⾦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忽见

陌头杨柳⾊,悔教夫婿觅封侯。”皆是流传⾄今的名句。

王昌龄擅长送别诗,⼈们最熟悉的可能是他的《芙蓉楼送⾟渐》:“寒⾬连江夜⼊吴,平明送客楚⼭孤。洛阳亲友如相

问,⼀⽚冰⼼在⽟壶。”⽽《送柴侍御》亦是他的送别诗佳作。

多情⾃古伤离别,⼈们对离愁,⼀般都觉得伤⼼凄婉。但王昌龄却⼀反常态,同样是离别,但写得⼀点都不悲伤。

王昌龄出⾝贫寒,⼀⽣坎坷,30岁左右中了进⼠,授秘书省校书郎,后任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尉。此诗正是他在龙标

期间所作。他曾在朝中为官,他的族弟曾任侍御史,因此他有不少任侍御史的朋友,柴侍御(姓柴的侍御史)即是其中

之⼀。

“沅⽔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道同云⾬,明⽉何曾是两乡。”⼤意为,沅江四处⽔路相通连接着武冈,送

你远⾏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两地的青⼭同承云朵、⾬露,同顶⼀轮明⽉,⼜何曾⾝处两地呢?

王昌龄颠沛流离多年,故⼈相见⼜离别,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也只有将“离伤”强压⼼底,不让⾃⼰

的“离伤”进⼀步感染对⽅。更可能是对⽅已经表现出“离伤”之情,才使得⼯于⽤意、善于⾔情的诗⼈⽤乐观开朗⼜深情婉

转的语⾔,以减轻对⽅的离愁。这是更体贴、更感⼈的友情。

这⾸诗化“远”为“近”,化“两乡”为“⼀乡”。语意新颖,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分两地、情同⼀

⼼的深情厚谊。⽽这种情谊也是别后相思的种⼦,⼜何况那青⼭云⾬、明⽉之夜,更能撩起诗⼈对友⼈的思念,⼀⾯是

对朋友的宽慰,另⼀⾯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间了。

“青⼭⼀道同云⾬,明⽉何曾是两乡”,⼀般⽤来寄给远⽅的好友或⼼上⼈,以解相思之情,希望远⽅的朋友、恋⼈不要

因为地理原因⽽对⾃⼰的感情有所淡忘。即使⼭远⽔迢,我们沐浴的也是同⼀轮明⽉,让⼈间真情在青⼭明⽉中共⽣。

汉·佚名李陵与苏武诗

况我连枝树与⼦同⼀⾝

西园

最近,在⽇本富⼭市赠送给辽宁的援助物资上,在⽇华⼈、富⼭县经贸联络官孙肖⽤上了同⽓连枝这个成语,创作了⼀

⾸⼩诗“辽河雪融,富⼭花开。同⽓连枝,共盼春来”。有⼈认为,“同⽓连枝”⼀词出⾃南北朝时期南梁周兴嗣的《千字

⽂》。但其实早在汉代的五⾔诗中,已有了以“连枝”代指兄弟情谊的⽤法。

“⾻⾁缘枝叶,结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路⼈。况我连枝树,与⼦同⼀⾝。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昔者常

相近,邈若胡与秦。惟念当离别,恩情⽇以新。⿅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我有⼀罇酒,欲以赠远⼈。愿⼦留斟酌,叙

此平⽣亲。”

这⾸诗收录于《⽂选》,其古朴浑厚的笔法,与⼈们所熟知的汉代乐府五⾔诗《古诗⼗九⾸》颇为相似,⽽真挚的感情

更是感⼈⾄深。

诗句情深如此,背后的故事更是令⼈扼腕。此诗名为《李陵与苏武诗》,最早被认为是李陵与苏武作为好友之间互相赠

答的组诗。

李陵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争议性⼈物,他与苏武曾⼀起担任侍中,早年就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

匈奴被扣留,此后⼀直忠于汉朝,在北海持节牧⽺19年。苏武忠诚与坚守的故事流芳千古。相⽐之下,他的好友李陵的

⼈⽣轨迹,却和他相似⼜截然不同。

公元前99年,也就是苏武被扣留的第⼆年。为了迫使匈奴释放扣押的汉使,汉武帝下令贰师将军李⼴利率领三万骑兵⾃

酒泉出征。李陵主动请命,愿意以少敌多,⽤五千步兵横扫单于王庭。但出兵之后,事情并不顺利,李陵军遭遇了匈奴

主⼒,被三万骑兵包围,虽然奋勇抵抗,仍然⽆法取胜。最终,李陵战败投降匈奴,随匈奴单于也到了漠北。

李陵⼀开始⼗分羞愧,不敢去见咫尺之遥的苏武。此后,单于听说了他们的关系,便派遣李陵去劝降苏武。好友相见,

李陵⼀开始⼗分羞愧,不敢去见咫尺之遥的苏武。此后,单于听说了他们的关系,便派遣李陵去劝降苏武。好友相见,

再次同处⼀地,境遇相似却⼜迥异。李陵劝说苏武,却始终⽆法改变苏武的志向。他只能喟然长叹⽽作罢,流下眼泪,

诀别苏武⽽去。

此后数年,这原本的兄弟两⼈虽在⼀地,其间的距离却已⽐当初天各⼀⽅时更加遥远。其间,汉武帝听说李陵降敌,将

其留在汉朝的亲⼈灭族,他更没有了回归的理由。再后来,苏武终于荣归故⾥,李陵却只能客死他乡。

到了千年之后,苏武仍以其忠诚⽽美名传扬不绝,李陵虽然也被视为悲剧英雄,却始终⽆法洗清背叛投敌的污名。两兄

弟的⼈⽣轨迹,被命运捉弄,正如诗中的参与⾠⼀样,⼀个在东⽅,⼀个在西⽅,难以相逢。⽽兄弟之间的深情,却通

过诗句寄托、传承,令⼈回味⾄今。

本文发布于:2022-12-08 17:31: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74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近年来
下一篇:遮蔽的拼音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