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何家堡乡何家堡小学魏玉山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毛泽东的一首关于长征的七律诗,以浪漫主义的情
怀,表现红军藐视困难、坚信胜利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及新词。
2、联系上下文,结合有关资料,知道有关长征的历史背景,
理解诗句的意思。
3、反复地朗读,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红军藐视
困难、不怕牺牲大无畏英雄气概和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
神。
4、学习品析诗歌的一般方法。
5、指导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领悟全诗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1、在朗读中体会红军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慨。
2、朗读时语调上的高低缓急,抑扬顿挫,掌握节奏的韵律,
感悟诗歌的音乐美。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红军长征的图片、书籍、影视作品等资料,了
解红军长征时的情况。
2、多媒体操作平台。
【教法学法】
1、情境教学法,利用图片、故事、视频等多媒体呈现,进
行情景设置,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2、文本赏析法,通过诵读、表述、感悟对文本进行解读,
感悟写法,体会情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和设计意图】
一、创设氛围,激情导入
1、播放宋祖英的《十送红军》MV视频,学生边听边看后,
说说有着怎样的感受?
【设计意图:耳熟能详的歌词,优美婉转的旋律,真实的历
史画面的再现,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之中,拉近了学生和文本之间
的距离,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为理
解课文内容作了铺垫】
(学情估计:生“好听”、“很优美”、“感动”、对红军
依依不舍……)
师:这首歌描写的是红军长征时老百姓送别红军的情景,
1934年10月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克服重重困难,历经艰辛,
经过二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根据地。
当时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
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
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诗篇,(揭题板书:七律·长
征)让我们一同走进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一同走进红军长
征的岁月。
1、指名说一说知道的有关长征的故事。
2、简介长征,用PPT动态演示红军长征线路及长征途中发
生的重大的历史事件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己读这首诗,根据拼音认识生字,把字音读准确,并
能正确书写。
逶迤wēiyí磅礴pángbó岷mín
指名读,注意正音,读后听写。
【设计意图:借助拼音识字写字,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
也是学习语文的标志性能力,小学高年级依然要培养学生的这种
能力。】
师范读(配乐朗读)以优美动情,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
朗读感染学生,。
听课文录音。模仿朗读,感受朗读的节奏、停顿、重音、
旋律,把握语调上高低缓急。
指名读,比赛读。
【设计意图:学习语文,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格
律诗音韵优美,琅琅上口,多种形式的诵读,是学生感悟文本的
基础。】。
2、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工具书,理解诗中不懂词语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大意,并用通顺连贯的话表
述出来。
(3、抓住关键词,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记下不懂的问题。
三、精读理解,品味赏析。
1、指导学习第一联:
(1、指名读。
(2、说说对“远征、难、万水千山、等闲”意思的理解。
远征,二万五千里长征。
难,指长征途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万水千山,“万”“千”都是虚数,形容很多条河,很多
座山。
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只等闲,只当着平平常常的事。
(3、连词成句说说这一联诗句的意思。
【学情估计:不少学生可能只局限于把诗句翻译出来,只简
单的表述为,红军不怕长征途中的困难,把万水千山只当着平平
常常的事。】
(4、谁能用自已的语言把意思表达的更加的具体?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组织语言,用扩词扩句
的方法,对诗句意思进行更加具体的表情达意。以达到语言训练
的目的。】
(5、这两句赞扬了红军什么精神?抓住“不怕难”“等
闲”体会红军不怕长征途中任何艰难险阻的精神。
(6、这两句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引导学生谈谈写法
(这一联是总写,作者开门见山,点明中心。)
归纳学习方法:读诗句→解词语→说句意→悟感情→谈写
法。
【设计意图:通过精心指导学习第一联,总结学法,再迁移
学法,由扶到放,让学生自学二、三、四联,培养学生自学
能力。】
2、用上述方法,学习二、三、四联
⑴学习第二联
指名读,说说第二联分写什么?(山),写了哪两座山?(板
书:五岭山、乌蒙山)”多媒体展示五岭山脉和乌蒙山的图片,
设置情境,理解“逶迤”和“磅礴”。说说理解诗句意思,体
会红军藐视困难的精神。在红军的眼中这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
蒙山却像什么?(体会夸张手法的妙处,“逶迤、磅礴”极言其
大,说明山势之绵延之高大,以示翻越之艰巨;“泥丸,细浪”
极言其小,说明红军藐视之,不放在眼里。)
⑵学习第三联
指名读,说说第三联分写什么?(水)哪两条河?(板书:
金沙江、泸定桥),多媒体展示金沙江和泸定桥图片,对照图片
理解重点词“云崖”、“铁索”,体会“暖”、“寒”的深刻
含义,说说诗句的意思。设置情境,观看《巧渡金沙江》、《飞
夺泸定桥》两段视频,体会红军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
神。抓住细节描写让学生说说两次战斗场面不同(一个巧渡,说
明红军将士的足智多谋,一个是强取,说明了红军的英勇无畏。)。
⑶学习第四联
指名读,展示岷山图片,(板书:岷山)理解“三军”,说
说对诗句的理解。“更喜”喜什么?为什么“尽开颜”?想象
“三军”会师时的欢腾场面?(写法上,第四联回应首联,以“更
喜”呼应“不怕”进一步深化了主旨。)?说一说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体会红军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设计意图:读读、想想、说说、细细的体会,是学习语文
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赏析品味,学生的阅读能力会不断的得
到提高。】
四、指导背诵,感受韵律美。全诗四联八句,偶句押韵,朗
朗上口,富有节奏和韵律的特色,语调高低缓急,抑扬顿挫,值
得诵读记忆。请同学们把全诗背诵下来。
五、总结提升,内化语言
红军长征途中历经千难万险,而诗中只选择了具有典型意义
的五幅画面对红军长征中的所有困难进行了艺术概括,你能说出
是哪五幅画面吗?(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呈现五幅图:五岭山、
乌蒙山、金沙江、泸定桥、岷山)这首诗表现的是红军藐视困难、
机智勇敢、不怕牺牲、以苦为乐的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你能在每
个地名前加一个动词,恰当地命名这五幅“征难图”吗?
学生思考,小组合作,教师组织交流并进行板书。
【设计意图:精炼的语言表述,是一个人语文能力水平的体
现,所谓书越读越薄,最后能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进行概括,即是
学习语文的最高境界。通过品析,学生把诗的内容进行内化,转
换成简洁凝练的语言,旨在培养学生提炼语言的能力。】
五、作业
毛泽东的诗词很多,都充满了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课下收
集一些毛泽东诗词,和同学们交流。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七律·到韶山》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
附板书设计:
七律·长征
总———不怕难
足踏五座岭
脚踩乌蒙山
分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喜越岷山雪
总———尽开颜
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本文发布于:2022-12-08 16:07: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70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