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九宫格型数字推理

更新时间:2022-12-08 15:31:23 阅读: 评论:0

杭州专升本学校名单-树突和轴突


2022年12月8日发(作者:痛打落水狗)

1

九宫格

九宫格实际就是洛书图。其口诀为:

四二为肩,

八六为足,

左三右七,

带九屦一,

五居中央。

汉代徐岳《术数记遗》:“九宫算,五行参数,犹如循环。”北周甄鸾注曰:“九宫者,即二四

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我们准此,即可得到《九宫算图》

492

357

816

四为东南方、九为正南方、二为西南方。

三为正东方、五为正中央、七为正西方。

八为东北方、一为正北方、六为西北方。

徐岳曰“九宫算,五行参数,犹如循环”,是因为古人赋予了一至九数的五行和方位属性。一、

六为水,七、二为火,九、四为金,三、八为木,五为土。而且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木克土→土克水的五行相克循环。方位是:水数一居北,水数六居西北,火数七居西,火

数二居西南,金数九居南,金数四居东南,木数三居东,木数八居东北,土数五居中央。

相传伏羲氏在得到天下后,从黄河中,跳出了一匹龙马,而其背上有一幅图,上面画有八卦,

而此龙马则将这幅图,献给了伏羲氏,所以河图,又称之为黄河之图。至於洛书,则传说是,

大禹在治水时,从水中出现了一只神龟,而在其背上,驮著一部书,内有九个数,其也将此

书献给了大禹。据说这河图与洛书,隐含治天下的道理,从而使这二位圣贤,明白如何治理

天下。

到了宋代,有人将「河图」与「洛书」,与所谓的「九宫」关联在一起。例如刘

牧在《易书钓隐》中曾提到:河图就是「九宫」,而洛书是一种,由十个数所排

列出的「天地生成数图」。不过,在理学极盛的朱熹时代,人们又把河图与洛书

的说法颠到过来,认为洛书是一到九排例成纵、横、斜,各方向数字和皆为十五

的数字魔阵,而河图则是一到五相加而成的数列,这并且也被后世的人,说成是

中国数学魔阵奥秘的起源。而在卜筮、术数或风水学方面,河图与洛书,也经常

成为其引用理论来源,因而可说是中国「五术」(山、医、命、相、卜)的根源。

2

[编辑本段]

【书法】

“九宫格”是我国书法史上临帖写仿的一种界格,又叫“九方格”,即在纸上画出若

干大方框,再于每个方框内分出九个小方格,以便对照法帖范字的笔画部位进行练字。

九宫格相传为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所创制。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严谨峭劲,

法度完备,是其晚年的得意之作,向来被学者赞誉为“正书第一”,仿习者甚多。为方

便习字者练字,欧阳询根据汉字字形的特点,创制了“九宫格”的界格形式。九宫格,

中间一小格称为“中宫”,上面三格称为“上三宫”,下面三格称为“下三宫”,左右两格分

别称为“左宫”和“右宫”,用以在练字时对照碑帖的字形和点画安排适当的部位,或用

作字体的缩小与放大。

至元代,书法家陈绎曾进一步发展了九宫结构。他在《翰林要诀》中说,为适应

临字时点画疏密、各有停分、界画匀布的要求,改横竖三宫为横竖九宫,成九九八十

一宫,这样更便于精确临摹。到了清朝,书法家蒋骥在其所著《读书法论》中,又根

据汉字字体结构特点和形体的不同,删繁就简,变九宫格为四种形式:一、把原九九

八十一宫,横竖各去掉三宫,变为六六三十六宫。二、把三十六宫的左、右两行十二

宫去掉,成二十四宫,适宜书写长方体字;或把上、下两行十二宫去掉,亦成二十四

宫,宜于习练扁平体字。三、将三十六宫形变成双回字形,用以写方体字。四、将三

十六宫形变成田字形,并在上二宫从同一顶点各画条对角线,形成一个人字,用以书

写盖似人字形的字。这样似乎还不简便,通过长期实践,后人又改进了两种简明实用

的习字格:一为田字格,一为米字格。田字格是在方框中画一“十”字,分成四格,按

此格习字,便于安排字的间架结构、重心和笔画的斜正疏密。米字格是在田字格的基

3

础上再画两条对角线,形如米字,此种方格类同蛛网,习字时便于判断全字和各单笔

的位置。

上述九宫格和变九宫格,今天初学字者仍然使用。不仅适于学习毛笔字,也适于

学习硬笔书法。待到基本上掌握了字的点画、结构、气势等等,即可脱离“九宫格”等

界格,纵笔自由驰骋了。

指诗钟的分咏格。上下两句诗意绝不相类,而字面又紧密配对,内容与形式错杂

交互,有如古之明堂九宫,故名。清莫友堂《平龙草堂诗话》卷四引清孙抎《余墨偶

谈续集》:“分举不类两物,撰成二语,名九宫格。如走马灯对蟹菊云:‘投足火中犹

善走,寄人篱下也横行’;‘夕阳门外探消息,寒食墦间乐倡随。’之类是也。名以九宫

者,盖取其错杂交互之意。”

[编辑本段]

【游戏】

九宫格起源于河图洛书,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

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相传,上古伏羲氏

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

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

"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

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

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书上的图案正好对应

着从1到9九个数字,并且无论是纵向、横向、斜向、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

于15,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这就是现代数学中的三阶幻方,他们把这个神秘的数字

排列称为九宫图。对此,中外学者作了长期的探索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

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周易》和《洪范》两书,在中华文化发

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诸领域

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中国历史文化渊源的河图洛书,功不可没。

河图洛书是数学里的三阶幻方,中国古代叫“纵横图”。九宫格游戏正是在纵横图

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纵横图最初用古代数学家们的日常教学。后来发展为人人喜欢

的数学文字游戏。在九宫格之后又衍生出便于携带的滑板类游戏——重排九宫。

「重排九宫」,就是「重新排列九宫图」的意思。这是根据当时盛行研究的数学

游戏—「纵横图」(也叫「幻方」或「魔方阵」)发展来的,九宫游戏的起源,更可追

溯到我国远古神话历史时代的「河图、洛书」。洛书就是最基本的3×3阶魔方阵,是

数学里的三阶幻方。唐宋时代的数学书中记载有许多纵横图的排法,在此基础上,就

产生了重排九宫游戏。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最早形式还是出现于文字记载。

中国唐宋时代风行重排九宫游戏,在3×3方格盘上,放有1-8八个数,剩下一格

为空,每一空格其周围的数字可移至空格。先设定初始排列数字,然后开始思考如何

以最少的移动次数来达。

4

「重排九宫」有两种玩法,第一种是在在3×3方格盘上,是把1至8八个小木

块随意摆放,每一空格其周围的数字可移至空格。玩者要将小木块按12345678的顺

序重新排好,以最少的移动次数拼出结果者为胜。

第二种玩法如九宫格算术游戏玩法,推动木格中8个数字排列,横竖都有3个格,

使每行、每列两个对角线上的三数之和都等于15。在计算的同时,还必须思考怎么

把数字方块推动到相对应的位置上,这个游戏不仅仅考验人的数字推理能力,也同时

考验了人的思维逻辑能力。

九宫格游戏规则,1至9九个数字,横竖都有3个格,思考怎么使每行、每列两

个对角线上的三数之和都等于15。这个游戏不仅仅考验人的数字推理能力,也同时

考验了人的思维逻辑能力。

九宫格游戏对人们的思维锻炼有着极大的作用,从古时起人们便意识到九宫的教

育意义。千百年来影响巨大,在文学、影视中都曾出现过。九宫格最早叫“洛书”,现

在也叫“幻方”。

在《射雕英雄传》中黄蓉曾破解九宫格,口诀:戴九履一,右三左七,二四为肩,

六八为足。

还有口诀:“一居上行正中央,依次斜填切莫忘;上出框时向下放,右出框时向

左放;排重便在下格填,右上排重一个样。”这口诀不仅适用于九宫,也适用于推广的

奇数九宫,如五五图,七七图等等.

九宫格:

294

753

618

另:

九宫格为数独的“前身”,最早起源于中国。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洛书,

其特点较之现在的数独更为复杂,要求纵向、横向、斜向上的三个数字之和等于15,

而非简单的九个数字不能重复。儒家典籍《易经》中的“九宫图”也源于此,故称“洛书

九宫图”。而“九宫”之名也因《易经》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保存、沿用至

今。

本文发布于:2022-12-08 15:31: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68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光合作用图解
下一篇:颈的组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