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淡妆素裹造句

更新时间:2022-11-12 21:05:55 阅读: 评论:0

2017天津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是否拼音


2022年11月12日发(作者:bugu)

第1页

人教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目标检测卷(无答

案)

第一单位目标检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花苞

(bāo)娇媚

(mèi)诱惑

(huò)彩棱

镜(lèng)

B.睫

毛(jié)掩饰

(shì)高邈

(miǎo)绿茵

茵(yīn)

C.莅

临(lì)鄙吝

..

(lìn)干涩

(sè)淅

淅沥沥(xī)

D.粗犷

(guǎng)平静(mì)晒

干(shài)咄

咄逼人(duō)

2.下面每一组词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在下面划横线并改在

后面的括号里。(4分)

(1)花苞睫毛萌发骄媚()

(2)浇罐干涩铃铛化妆()

(3)粗旷造访端庄草垛()

(4)衣裳屋檐凄冷资容()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老舍怀念馆是位于丰裕胡同19号的平庸的一座四合院。

B.温晴的济南,使济南人民带来了欢乐。

C.雪后的济南纵然很寒冷,但绝对让人感到温馨。

D.会不会用心查看,能不能用上写景技能,是能否写好风景的要害。

4.下列关于本单位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第2页

A.朱自清,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散文《荷塘月色》,

小说《背影》等。

B.老舍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别的还有话

剧《茶馆》《龙须沟》等。

C.刘湛秋是今世著名诗人、翻译家、议论家。其作品清新空灵,宽

裕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曾被誉为“今世抒情诗之王”。

D.曹操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其诗内容较为丰裕,品格慷慨

悲壮。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

5.根据语境,仿制画线句子,接写两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4分)

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春,以她

的勃勃生机感民气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激人振

奋;;。

6.诗文名句填空。(4分)

(1)树叶子却绿得发光,。(朱自清《春》)

(2),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往事物这一哲理的名句

是:。

7.综合性学习(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2)两小题。

本年母亲节,许多年轻人在微信朋友圈晒文字,秀照片,倾诉对

第3页

母亲的爱,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祝福。而在现实生活中,年轻人往往

不太习惯向母亲劈面表达感情。他们或忙于学习,或忙于劳动,或因

为其他种种原因,很少陪母亲。在这个属于母亲的节目里,他们议决

微信恣意抒发自己的感情。

。一方以为,这是年轻人有孝心的

表现,值得点赞;另一方以为,这是作秀,是给别人看的。网友奚弄:

“什么地方后代最孝顺?微信朋友圈。”

(1)在第二段横线上填写一句话,使两段文字衔接自然。(2分)

(2)请你就年轻人表达爱的方法公布自己的见解。要求看法明确,

理由充分,语言简洁。(3分)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古代诗歌鉴赏(10分)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①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②绿,清夜子规啼。浮客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沈佺(quán)期:唐代诗人。②平仲:银杏的别称。

③浮客:游子。诗人自指。

8.“夜宿七盘岭”中“宿”字的意思是。(2分)

9.“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形?(5分)

10.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3分)

(二)现代文阅读(34分)

第4页

篇目一:四季明确

①隆冬的深圳陌头依然保留着夏的痕迹,我第一次在这样的季候

里穿着丝袜、短裙来来去去,感觉好极了。乍回到寒风萧萧的南京,

忍不住重复回首,不料友人却对我说:南国都冬天冷,夏天热,可是

它四季明确,每一季都让你为生命的力量而感动。

②年复一年,我行走在北京西路(注:南国都内一条街道的名称)

上,两行笔直的银杏树是一道四季明确的风景线:初春的细雨淋湿了

它们弱小的嫩芽,不知不觉中绿就覆满了枝头;夏日的它们是比不上

法国梧桐的大众派头,却也亭亭玉立,碧阴如盖;秋风渐起是它们最

美的时节,短短一季凝聚了一生的精美,片片黄金的“小扇儿”在晴

空下潇洒飞扬又无声飘落,簇簇白果已珠圆玉润待字闺中;冬季来临,

它们淡妆素裹,脱尽繁华,只留住干干净净的枝条与风雪共舞。

③有人说南京没有春天,那是因为人们恨这里春光片刻,缕缕梅

香携春来到紫金山下,经不得几番风雨,白玉兰、樱花已是落红满地,

乍暖还寒之中,草也绿了,叶也绿了,南京的春天,活脱脱十六七岁

少女的花季,转瞬即逝。

④夏季说来就来,五月进而满城飘起靓丽的裙子,到了七月,更

是热得浓烈、热得深沉,好像一场爱得死去活来的恋情,让人大汗淋

漓,透不过气来。

⑤秋风中的南京,天特殊蓝,云特殊白,有大雁飞过,有菊黄枝

头,有艳阳高照,有雨丝缠绵,那千姿百态如人到中年历经甘苦,展

现出成熟的魅力,欲说还休的无奈。

第5页

⑥一夜大雪装饰了广阔的天地,校园里许多来自南方的新同砚兴

奋得在大操场荤季的雪层上打滚,这是在他们十八岁年轻的生命中第

一次惊异四季变幻的奇光异彩,第一次缘谤冬天的云云美丽。。

⑦红红绿绿,冷冷热热,四季明确的南京给了我们生命的启示,

生命中的春夏秋冬斌予我们圆满的人生。

⑧透过彻夜雪色迷蒙,隐约可寻春影萌动,那是一年四季的循环。

11.用下列词语造句。(6分)

①淡妆素裹:

②转瞬即逝:

③欲说还休:

12.第②段中,作者抓住银杏树的变化,表现南京四季明确的特点。

请从文中找出表现这一点的语句来,或用自己的话来说。(4分)

①春天:

②夏天:

③秋天:

④冬天:

13.第③段到第⑤段中写南京的四季,用人的成长历程作比。比方:

用“”来比喻“春的片刻”;用“”来比

喻“夏的火热”;用“”来比喻“秋的成熟”。(3

分)

14.品读第⑥段,如采取“老年人”这个比喻来形容南京的冬季,

你以为是否适当,为什么?(3分)

第6页

篇目二:故乡雨

安琼

我不习惯带伞,嫌烦,嫌多余。衣衫湿透,犹如落汤鸡一般,时

常引发感冒,大人斥责,同砚嘲笑,自己依然我行我素。劳动之后,

也不带伞。对雨季来与不来,也并不在乎,你要来就来吧,我以不变

应万变,这雨砸在头上也不会砸出窟窿来,也就越发淡然视之。

后来也开始躲闪雨水了。还是芳华期时就发觉前额的头发日渐稀

少,就怀疑自己太不把头发乃至自己当一回事了,这雨也许是掉发的

一大缘由。

南方的雨,上海的雨,也真够绵密的。梅雨季候,身子老是有湿

漉漉的感觉,雨伞也遮挡不住细雨纷扬。有一阵子是骑自行车上班的,

那雨披裹在身上,像被包粽子似的,那雨帽还禁不住风的挑拨,时不

时地掀开以示罢工了,感觉很是不爽。后来有车了,避开了不少风雨。

固然,很多时候,还是有点厌烦这突如其来,重复造访的雨。雨,终

是太多了,也迷蒙了天空,曾有过的诗意,也逐渐淡去。

到了大西北,到了南疆,而且劳动生活了几年之后,明白了这里

的干燥缺雨,忽然就生发了另一种感受。

一年四季,险些见不到一场豪雨。也观点过雨滴。那是在公路上

疾驰。还没听到什么消息,就听本地司机说,看,下雨了!在他的指

点下,才发觉车窗挡风玻璃上散落着几滴雨珠,混浊黏稠。紧接着,

又望见几滴弱弱地飘打在窗玻璃上,怯怯的,像一只只懦弱的小昆虫。

后来也望见过雨势稍微富强些的,密密匝匝地从天而降,但很是片刻,

第7页

飘落的雨,沉没在虚土里,如有若无,显得羸弱而又委顿。

那天南疆的日记,沙尘暴昏黄了纸页。像一只巨大的茧,密封了

整个世界。雨,那轻灵的雨,在深夜也忽然来临。以她透明的身躯,

舍生取义。裹挟着猖狂的尘土,坠落,毫不犹豫。翌日,一个阳光的

日子。破茧而出,好像凤凰涅槃。我想追寻这一场雨,但她已幻化成

一种传奇。

于是我十分想念故乡的雨了。

南方的故乡的雨,春天,多数是淅淅沥沥的。飘洒在身上,有春

天回归、地面回暖的感觉,舔一舔,也有些微甜润。而夏天,雨通常

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晶亮清亮,对炎热一阵鞭打,酷暑几多撤退了

几分。那种凉快清冽是难以忘怀的。

但白天我能有一种期冀吗?是的,想在喀什,淋一场故乡的骤雨,

这一次我不会撒腿就跑。南方的雨季里,有来自天朝的诏书,要让戈

壁变成一片雨巷。那缥缈中,还会走出一株株的丁香。就让我自告奋

勇,作一回喀什的舞者。在雨中湿漉漉地飞行。

后来终于有机会回故乡,一出机场就被湿润牢牢相拥了。深秋的

雨,也在与树叶相嬉戏着飘落,抚摸着我的面庞,鞭挞在我的衣裳。

虽有一种萧瑟之意,但我仍感觉心旷神怡,温馨氤氲。

我迎了上去。没有打伞,自然也不用雨披。

(《人民日报》2019年3月28日,有删改)

15.连合选文,说说“我”对故乡的雨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3

分)

第8页

16.连合选文说说故乡的雨和新疆的雨有什么不同?(4分)

17.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3分)

那天南疆的日记,沙尘暴昏黄了纸页。像一只巨大的茧,密封了

整个世界。

18.请从结协商内容两方面谈谈选文末段的作用。(4分)

三、写作(30分)

4.作文。

大自然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以色彩斑斓的美景点燃我们的眼睛、绚烂

我们的心情、丰裕我们的感受……许多同砚都曾交友过不少自然界的

“朋友”,并同它们展开过心灵的对话。

请你以自然界中某个你熟识的“朋友”的身份,化身为某一风景,与

游人互诉心声。

要求:(1)以“的心声”为题,先补全标题,再完成作文;

(2)有真情实感;

(3)文体不限;

(4)不少于500字;

(5)文章中不要出现地名、校名和人名。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21:05: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6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intotal
下一篇:一方土多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