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二模古诗文(二)
20-2宝山初三语文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12分)
逸马杀犬于道
欧阳公在翰林时,常与同院出游。有奔马毙犬,公曰:“试书其一事。”一曰:“有犬
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一曰:“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公曰:“使子修史,
万卷未已也。”曰:“内翰云何?”公曰:“逸马杀犬于道。”相与一笑。
9.对选段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4分)
A.如果让你们撰写史书,再多卷册也写不完。
B.这样使得你们撰写史书,很多卷册都写不完。
C.即使让你们翻阅史书,再多卷册也看不完。
D.如果让你们翻阅史书,很多卷册都看不完。
10.下列三句句子都在写相同的“一事”,即“奔马毙犬”。但是,A句和B句的不同处
在于________;B句和C句的不同处在于________。(4分)
A.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
B.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
C.逸马杀犬于道。
11.这则故事启示我们,在写作时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12分)
9.(4分)A
10.(4分)(叙述)A、B句的主语各不相同B句相对啰嗦(或者说C句更加简洁)(或
者从语序角度、过错方角度回答,也可以)
11.(4分)语言表达力求简洁(同一件事,可以从不同角度叙述)
20-2崇明初三语文
(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汤敦甫在京师,乘车过宣武门大街,有卖菜翁弛担坐,御者误触之,菜倾于地。翁捽①
其御者,詈②且殴,索偿菜值。公启帘问曰:“值几何?我偿汝。”翁言钱一贯,公揣囊中已空,
命同来家中取钱。翁不肯曰:“偿则此地偿耳。”公为之窘。适南城兵马司指挥至,起居③已,
曰:“此小人,由某携回重惩可也。”翁始惶恐,叩首乞哀。公谓指挥曰:“无庸,假贯钱足
矣。”指挥如数与之。翁叩谢去。公仍停辔,与指挥言良久,意翁行已远,乃别指挥,叱驭
去。
注释:①捽(zuó):揪。②詈(lì):骂。③起居:问安。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乘
.
车过宣武门大街()(2)假
.
贯钱足矣()
11.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汤敦甫因为身上没钱无法赔偿老翁而感到困窘急迫。
B.汤敦甫因为卖菜翁咄咄逼人的态度而感到困窘急迫。
C.汤敦甫以为身上没钱无法赔偿老翁而感到困窘急迫。
D.汤敦甫被那个卖菜翁咄咄逼人的态度逼得困窘急迫。
12.卖菜翁对汤敦甫的态度经历了()——哀求——()的过程。(2分)
13.汤敦甫与指挥言谈良久方才离去,其用意是,可见他具有
的品性。(4分)
(三)课外文言文(12分)
10(1)坐(车)(2分)(2)借(2分)
11.A(2分)
12.愤怒(1分)感谢(1分)
13.担心指挥事后再去找买菜翁的麻烦(2分)宽容厚道(2分)
20-2奉贤初三语文
(三)文言文阅读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
指南针
方家①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②上
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
.
坠;不若
.
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纩③中独茧缕④,以芥子⑤许
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
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⑥其理。
(选自《梦溪笔
谈》)
【注释】①方家:行家。②碗唇:碗边。③纩(kuàng):丝绵。④独茧缕:单根的蚕丝。
⑤芥子:中药名,呈微小球形。⑥原:推究。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但坚滑易
.
坠()(2)不若
.
缕悬为最善()
11.下列选项中对文意理解不正确
...
的一项是()(3分)
A.指南针使用时,可以放在水中、指爪上、碗唇上或者用丝悬挂。
B.缕悬法的步骤是先取丝,再用一点点蜡把丝粘在针上,最后在无风处悬挂。
C.只要采用悬挂的方法,磁针一定指南。
D.作者写作此文时,交代了当时还无法推究磁石指南的原理。
12.文中作者对指南针的研究有哪些发现?(4分)
(1)
(2)
10.(1)容易(2分)(2)比得上(2分)
11.C(3分)
12.(1)磁针指向不是正南方,而是略偏东。
(2)磁针有四种装置方法,缕悬法最好。
(3)磁针有指南、指北之分。(3选2)(4分)
20-2虹口初三语文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
杜黄裳
李师古跋扈,惮杜黄裳为相,未敢失礼。乃命一干吏,寄钱数千绳,并车子一乘,亦近
直千缗。使者未敢入,乃于宅门伺候累日。有舆自宅出,从婢二人,皆青衣褴褛。问何人,
曰:"相公夫人。"使者遽归,以白师古。师古乃止,终身不敢失节。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惮杜黄裳为
.
相()(2)使者未敢入
.
()
11.翻译下列句子。(3分)
使者遽归,以白师古。
12.李师古“未敢失礼”的原因是,后来“终身不敢失节”的原因是。(用
自己的话回答)(5分)
10.(1)担任(2)进入(2+2分)
11.使者急忙回去,把这件事告诉了李师古。(3分)(关键词:遽、以、白)
12.他忌惮杜黄裳担任宰相被杜黄裳的节俭品德所感染(2+3分)
20-2嘉定初三语文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平湖陆稼书
平湖陆稼书龙其,改名陇其。初为
.
嘉定令,以小舟载纺具抵任,内子①躬自辟垆②,易
.
日用蔬菜,而慈惠子民,强毅任事,一时有神君之颂。忽有瞽者③诣案自陈曰:“聪明正直谓
之神,公即神也。我不幸两目无见,特乞公一字批断④,来生作有目人,地下冥王必不违公
言耳。”稼书笑而允之。
不二载,被劾去,嘉定士民数千泣留不得,因刻《公归集》为赠。山右⑤魏总宪上疏,
称以天下第一清官,复其职,仍补灵寿县,内擢监察御史。罢官归朱泾,著书自娱,卒于康
熙乙亥年。
【注释】①内子:指妻子。②辟垆:绩麻练麻。绩麻为辟,练麻为垆。③瞽者:失明的人。
④批断:原指算命先生对命主吉凶祸福命运趋向的推断。⑤山右:山西省旧时别称。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初为
.
嘉定令()(2)易
.
日用蔬菜()
12.以下对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不到两年,陆稼书被人弹劾离任,嘉定几千个士人百姓哭着挽留也没能有办法(留下他)。
B.过了两年,陆稼书被人弹劾离任,嘉定几千个士人百姓哭着,以为他留不得了。
C.不到两年,陆稼书被人弹劾离任,嘉定几千个士人百姓哭着,以为他留不得了。
D.过了两年,陆稼书被人弹劾离任,嘉定几千个士人百姓哭着挽留也没能有办法(留下他)。
13.选文中表现陆稼书“清廉”的事情是;表现他“爱民”的事情是。(用自己的
语言概括回答)陆稼书恢复官职的根本原因是“”。(6分)
11.(4分)(1)担任、做(2分)(2)交换(2分)
12.(2分)A
13.(6分)
“清廉”:他用小船带着纺具到任,妻子亲自绩麻练麻,换日常蔬菜等。(2分)(意对即可)
“爱民”:他笑着答应一位盲人百姓“一字批断”的请求。(2分)(意对即可)
(山右魏总宪上疏)称以天下第一清官(2分)慈惠子民;强毅任事(1分)
20-2静安初三语文
(一)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焚券了债
⑴李士谦出粟①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②,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
.
。士谦曰:
“吾家余
.
粟,本图赈赡③,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④,曰:“债了
矣,幸勿为念也。”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
⑵或曰:“子多阴德⑤。”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今
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选自《隋书•隐逸传》,有改动)
【注释】
①粟,一种粮食,俗称小米。②年谷不登,指荒年,下文“大熟”指丰年。③赈赡,
以财物救灾。
④燔(fán)契,烧掉债券。⑤阴德:暗中做的有德于人的事。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⑴皆来致谢
.
()⑵吾家余
.
粟()
11.以下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
...
的一项是(2分)
A.于是李士谦邀请了所有的欠债人,为他们摆设酒宴
B.于是李士谦召集了所有的欠债人,为他摆设酒宴
C.于是李士谦邀请了所有的债主,为他们摆设酒宴
D.于是李士谦召集了所有的债主,为他摆设酒宴
12.“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的“争”写出了债家来偿的之情。李士谦“拒之,
一无所受”是因为,表现出他是一个的人。(4分,每格1字)
13.以下对李士谦言行分析恰当
..
的一项是(2分)
A.大公无私B.扶危济困C.目光长远D.虚怀若谷
(三)课外文言(12分)
10.⑴道歉(2分)⑵剩下/多余的(2分)
11.A(2分)C(1分)
12.迫切/急切(2分)他已经当众焚券了债/他已经当众说过“债了矣”(1分)
说话算话/一言九鼎/信守承诺(1分)
13.B(2分)
20-2闵行初三语文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
盖公者,齐之胶西人也,明《老子》,师事乐臣公。汉之起,齐人争往于世主,唯盖公
独遁居不仕。
及汉定天下,曹参为齐丞相,尽延问长老诸生以百数,何以治齐。人人各殊,参不知所
从
.
。闻盖公善治黄老,乃使人厚币聘之。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遂推此类,
为参具
.
言之。参悦,乃避正堂舍之,师事之,齐果大治。及参入相汉,导盖公之道,故天下
歌之。盖公虽为参师,然未尝仕,以寿终。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参不知所从
.
()(2)为参具
.
言之()
11.下列对画线句子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曹参喜欢,于是让出自己的正堂让他住。
B.曹参喜欢,竟然避开了正堂让他住。
C.曹参高兴,于是让出自己的正堂让他住。
D.曹参高兴,竟然避开了正堂让他住。
12.“齐果大治”在文中的体现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自
己的话来回答)(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
10.(各2分)(1)听从,顺从(2)详细地
11.(4分)C
12.(2分)天下歌之(2分)听从了盖公“治道贵清净”的建议。如果写只采纳了盖公
的建议给1分。
20-2浦东初三语文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0—13题(12分)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②客,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③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④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⑤,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注】①既望:农历每月十六。②属(zhǔ):倾注,引申为劝酒。③斗牛:星座名,即
斗宿(南斗)、牛宿。④一苇:比喻极小的船。⑤冯(píng)虚御风:乘风腾空而遨游。
10.语段中的“苏子”是(人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句话在我们学过
的《》一文中也出现过。(2分)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清风徐
.
来()(2)而不知其所止
.
()
1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一句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地点。
B.“徘徊”二字描绘出月光柔和似对游人极为依恋且脉脉含情。
C.“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写出渺小在旷大前的迷茫。
D.在浩瀚的江水上,作者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溢于言表。
13.选段中,作者借写“月”来抒发情怀,从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一个相同的例子,并
作简要分析。(3分)
(三)古诗文(课外)(12分)
10.(2分)苏轼(写苏轼的字、号也可)核舟记11.(4分)(1)缓慢、缓缓、慢
慢(2)停止12.(3分)C13.(3分)【说明】列举例子1分,分析2分。【示
例】(1)《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将明月比喻成“璧”,突
出月下洞庭湖的沉静美丽,表现迁客骚人沉醉其中忘记一切的“览物之情”,引出下文作者
关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议论(2)《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描写明月照松林的秋山晚景,突出其幽静之美,令人向往,含蓄地表达诗人归隐自然、怡
然自适的心境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千里共婵娟”——诗
人围绕中秋明月,通过对月的追问、赞美与向往,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
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他复杂又矛盾的心理,以及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20-2青浦初三语文
(三)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12分)
①大中①中,王式为晋州刺史。会
.
河曲大歉,民流徙,他州不纳,独式劳恤之,活数
千人。时特峨胡②亦饥,将入侵,闻式严备,不敢道境,曰:“晋州刺史当避之!”以善最③
称。
②徙安南④都护,蛮兵入掠,式使译者开谕。一昔去,谢
.
曰:“我自缚叛者,非为寇也。”
初,安南数有变,相率夜围城。式徐被甲,引家僮乘城责让,矢旝⑤交发,叛者走。翌日,
尽捕斩之。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①大中:年号②特峨胡:少数民族③善最:指优异的政绩④安南:
古代地名⑤旝(kuài):作战时用的一种发石器械。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会
.
河曲大歉()(2)谢
.
曰()
11.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王式逐渐被盔甲(所累),于是拉着家僮登上城墙要求让步。
B.王式逐渐被盔甲(所累),于是率领家僮背靠城墙斥责反叛者。
C.王式慢慢披上盔甲,率领家僮登上城墙斥责反叛者。
D.王式慢慢披上盔甲,拉着家僮凭借城墙地势要求让步。
12.从第①段看,王式“以善最称”表现为和。
从第②段王式对蛮兵和叛者的不同态度中,可以看出他的特点。(6分)
10.(1)恰好,正遇上(2分)(2)道歉(2分)
11.C(2分)
12.体恤灾民(2分)戒备森严(4分,每空2分)治理边疆因时制宜(2分)
20-2松江初三语文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
松江某相国①之孙某,贫乏不能自存,其故仆富于财者,往而乞怜。适舂米②,以五斗令
佣负之以随。佣不能胜,息于衢③。其问佣曰:“何无力至此?”佣叹息曰:“吾非佣工者,
先祖为某相国。”某惊曰:“如此,则亲戚矣!”然两人俱弗克负荷,遂为之相抱而泣。曰:“哀
哀父母,生我劬劳④!”市人聚观,一长者予以竹梢,共举以归。两人祖皆崇祯间相也。时人
为之语曰:“五斗米,两公子,扛不起,枉读《诗经》怨‘劬劳’,乃祖贻⑤某岂料此!”
【注释】①相国:宰相。②舂(chōng)米:把米放在石臼里打碎。③衢:道路。
④劬(qú)劳:劳苦。⑤贻:遗留。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以五斗令佣负
.
之以随()(2)佣不能胜
.
()
11.下列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个人)轮流挑着米一起回家。B(两个人)一起抬着米回家。
C(长者)挑着米和他们一起回家。D(两人)一起扛着竹梢回家。
12.选文通过相国后代和其故仆的先后对比,启示我们。(5
分)
(三)(12分)
10.(2+2分)(1)背(2)承受
11.(3分)B
12.(2+3分)身份(或经济条件、生活状况)要学会自强,培养自我生存的能力
20-2徐汇初三语文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9—14题(12分)
解缙①应制②题《虎顾
.
众彪③图》,曰:“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
回顾。”文皇④见诗有感,即命夏原吉迎太子于南京。文皇与解缙同游。文皇登桥,问缙:“当
做何语?”缙曰:“此谓‘一步高一步’。”及
.
下桥,又问之,缙曰:“此谓‘后面更高似前面’。”
【注释】①解缙:字大绅,明代著名才子。②应制:古时由皇帝指定大臣来作诗或者写
文章。③彪:此指小虎。④文皇:明成祖朱棣。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虎顾
.
众彪⑵及
.
下桥
10.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皇)于是命令夏原吉到南京接太子。
B.(文皇)于是任用夏原吉到南京接太子。
C.(文皇)于是命令夏原吉接太子去南京。
D.(文皇)于是任用夏原吉接太子去南京。
11.从文中看,文皇见诗有感,是因为诗中的“________”三个字触动了他。(2分)
12.下列选项中对解缙的特点概括最贴切的一项是______(3分)
A.有勇有谋B.灵活睿智C.谦虚谨慎D.忠于职守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9—12题(12分)
9.(4分)(1)回头看(2)等到,到了
10.(3分)A11.(2分)父子情12.(3分)B
20-2长宁初三语文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曹玮用兵
①曹玮知镇戎日①,尝出战小捷,虏②引兵退去。玮侦虏去
.
已远,乃掠牛羊辎重,缓驱而
还,颇失行阵。众将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③军耳。不若弃之,整师
.
而归。”玮
不应,但使人候之者三。虏去玮数十里,闻其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
利处乃止,整师待之。向暮,虏至。玮使人谓之曰:“大军远来必甚疲,吾不欲乘人之怠,
请休憩兵马,明日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
②旦日,玮鼓军而进,一战克敌,遂弃牛羊而班师。
③既克,玮曰:“吾知虏伺机必还,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
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精已疲,力已尽,投其所好而安之,则气衰而难鼓矣。吾以此
取之。”
(选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释】①镇戎:地名,宋时边地重镇。知镇戎日:主镇镇戎的时候。②虏:古时对外族的
蔑称。③縻(mí):束缚。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⑴玮侦虏去
.
已远()⑵整师
.
而归()
12.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玮不应,但使人候之者三。
A.曹玮不予理睬,但是派人侦察了三次。B.曹玮不予理睬,但是派人多次侦察。
C.曹玮不予理睬,只是派人侦察了三次。D.曹玮不予理睬,只是派人多次侦察。
13.从全文来看,曹玮能够一战克敌的原因是什么?(6分)
⑴⑵⑶
11.⑴去:离开⑵师:军队
12.D
13.⑴故为贪利以诱之(伪装贪利之举诱使敌方长途奔袭)
⑵行得地利处以待之(占据有利地形以逸待劳)
⑶投其所好而安之(投其所好令敌军隔一夜再战,泄其锐气)
(用原文语句或自己概括均可,顺序不论)
20-2黄浦初三语文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
晋献公欲伐虞,宫之奇①存焉,为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而不敢加兵焉。晋赂虞君以
宝玉骏马,虞君甚喜。宫之奇谏而不听,言而不用,越疆②而去
.
,荀息③伐
.
之,兵不血刃,抱
宝牵马而去。故守不待④渠堑⑤而固,攻不待冲降⑥而拔⑦,得贤之与失贤也。
(节选自《淮南子》,有删改)
【注】①宫之奇:春秋时虞国大臣。②越疆:越过(虞国)疆界。③荀息:春秋时晋国
相国。④不待:用不着,不必。⑤渠:人工开的河道。堑:防御用的濠沟。⑥冲降:即“冲
隆”,古时兵车名。⑦拔:高出,高大。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越疆而去
.
()(2)荀息伐
.
之()
11.以下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宫之奇规劝(虞君)不听,进言(虞君)不采用。
B.宫之奇的告诫(虞君)不听,说了也没有用。
C.宫之奇不听劝谏,进言(虞君),但没有用。
D.宫之奇规劝(虞君)不听,不用再多说什么。
12.上文画曲线句与曾学过的《天时不如地利》中“______,______”句的意思相近。虞国
之所以有这样的结局,和虞君的____________有关。(6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
10.(4分,每个2分)⑴离开⑵攻打,讨伐
11.(2分)A
12.(6分,每空2分)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贪图小利、目光短浅、
不听劝谏、留不住贤人(写出一点即可)
2020年上海市金山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王安石与游客
王安石退居金陵。一日,头幅巾手拄杖,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①文史,辩说纷纭。
公坐其下,人莫之顾。良久,有一客徐问公,曰:“亦知书否?”公颔之而已,复问公何姓。
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俯而去。
【注释】①盛谈:大谈。
10.解释文中带点字的意思。(4分)
(1)有一客徐
.
问()(2)俯而去
.
()
11.下列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安石坐在那人的旁我,没有人来拜访他。
B.王安石坐在他们的旁边,没有人来拜访他。
C.王安石坐在那人的旁边,没有人注意到他。
D.王安石坐在他们的旁边,没有人注意到他。
12.对众人“俯而去”的原因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众人怕遭到王安石这一大学者的嘲笑。
B.为在王安石面前班门弄斧而觉得羞愧。
C.因为众人盛谈文史,辩说纷纭无结果。
D.众人为他们怠慢了王安石而感到害怕。
13.“颔”、“拱手”的描写表现出王安石的品质。
(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10.(1)慢,此指慢悠悠地(2分)(2)离开(2分)11.D(3分)12.B(3分)13.谦逊,
低调(2分)
20-2杨浦初三语文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鷧鸟①中计
人有鱼池,苦群鷧窃啄食之,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持竿,植之池中以慑之。群鸬鹚初
回翔不敢即下,已渐审视,下啄。久之,时飞止笠上,恬不为惊。人有见者,窃去刍人②,
自披蓑、戴笠,而立池中。仍下啄,飞止如故。人随手执其足,鷧不能脱,奋翼声假假③。
人曰:"先故假,今亦假耶?"
【注释】①鷧(yì鸟:即鸬鹚,俗称鱼鹰,喜欢吃鱼。善于潜水捕鱼。②刍(chú)人:草人。③假假:拟声词。
10.解释加点字。(4分)
(1)恬不为惊为()(2)飞止如故故()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持竿,植之池中以慑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鷧鸟中的“计”,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3.以下从本文中得出的启示,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B.我们既要看事物表象,更要认清事物
本质。C.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D.我们要杜绝用经验主义来看待、
处理事物。
(三)课外语段阅读(12分)
10、(1)被(2分)(2)原来过去(2分)
11、(养鱼人)就绑草做了个假人,(稻草人)披蓑衣戴斗笠手持竹竿,立在鱼池中用来吓唬
鷧鸟们。(3分)
12、养鱼人见鷧鸟会时常飞落到草人的斗笠上站着不被惊吓,于是偷偷撤去草人,自己披上
蓑衣,戴上斗笠站在池子中间扮作草人,伺机抓鷧鸟。(3分)
13、C(2分)
本文发布于:2022-12-08 14:04: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65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