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教学设计(精选4篇)
长城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本课生字、生词,了解长城的概貌、构
造、历史等,《长城》教学设计。
2.智能目标:
①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
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②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情感目标:通过读文讨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
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人,观察插图,了解图意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
我国的长城。(板书课题)
2.观察长城彩图,了解图意,学会观察方法(幻灯片打出与
课本一样的两幅彩图)。
(1)师:这两幅图都有长城,我们应该先观察哪一幅?为什么?
(2)看远景图时应重点观察什么?(抓住观察重点:长城)你觉
得长城看上去有何特点?(长、大、弯)再看近景图:你能看出长
城有何特点?(高大、坚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全文,说说刚才两幅彩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
相对应。(第一幅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与第二自然段。)
2.生讨论:课文三、四自然段为何没有图片与之对应?(不
是作者所见之景,无法画出。)
后两节分别写了什么?(作者的联想和长城的地位。)
3.试给课文四个自然段分别加一个小标题。
三、图文对照,读懂课文
1.第三次看远景图。
(1)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像一条长龙)
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什么特点?(长、大、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个比喻把静态的长城写活了)
(2)列出数字“一万三千里”对说明长城的长有何好处?(表
达更准确、让人更信服)
2、第三次看近景图,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长城》教学
设计》。
(1)此景是作者在何处(观察点)看到的?
(2)作者分别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
什么?
(3)根据文意和搜集的资料展开想像。说说古人怎样利用城
台、垛口、嘹望口、射口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
3、披文入情,学第三自然段。
(1)假如你登上了长城,看到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摸
着巨大的条石,踩上平整的方砖,领略巧妙的设计,你会想起什
么?
(讨论后归结到:修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
(2)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古代劳动人民修长城的艰难有哪
些?
文中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智慧体现在哪里?
(精心设计使之易守难攻,开凿搬运巨大条石的方法等。)
4.齐读第三自然段。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奇迹”?
四、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1.第四次看两幅彩图,结合下列提示语复述长城远景、近
景。
长龙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条石城砖垛嘹望射城台
2.老师总结谈话。
五、延伸性作业
长城到底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是苦难?是安宁?是
骄傲?是屈辱?还是其他什么呢?请大家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书
籍,搜集资料,以《长城为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为题写一篇辩
论稿,准备参加下一次的语文活动课--辩论会。
简评
教学目标体现了认知、智能和情意的多元统一,挖掘了《长
城》课文的科学和人文内涵。教学过程的五个环节严谨细密,条
贯统序,易于操作,贯彻了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理念。特别
是图文对照,相得益彰,落实了由远到近,由面到点的观察能力
训练,对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是个典型的示范。
长城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
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
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
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
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
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二、学习生字
1、学习会认的字。
2、学习会写的字。
3、学生书写。
三、出示图画,边看边说
1、CAI出示第一幅图:
⑴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
么?
⑵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
⑶小组讨论,并说说。
2、CAI出示第二幅图:
⑴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⑵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⑴小声朗读课文:
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⑵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小组学习,思考
1、仔细对照课文内容:
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2、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嘹
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
垛口:指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
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去的部分。
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
五、巩固练习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
2、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全班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谈谈对第一幅图留给自己的突出印象。
2、找出描写长城样子的一个句子,说说他的作用。
3、出示第二幅图:
想想这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变化?
4、学生发言。
5、齐读第三段的课文,思考:
⑴一边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
⑵找出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先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6、全班齐读。
7、讨论: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个伟大的奇迹”?
(一是使学生感受到“长”而“高大坚固”又“气魄雄伟”
的长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代建筑;二是感受到当年修筑长
城时,在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能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样
浩大的工程,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三、总结学习体会
1、感情去朗读课文。
2、谈谈你的体会。
3、下面是几位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誉之词: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
作。
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确实令人鼓舞。人们在上
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当年建造长城时需要什么样的智慧
和力量。
四、巩固练习
1、指导朗读。
2、讲讲有关长城的故事或传说。
五、作业
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
【板书设计】
形态像条长龙
城墙顶上气魄雄伟
长城构造高大坚固城墙外沿
方形城台伟大奇迹
联想血汗、智慧凝成
长城教学设计3
教材说明:这篇看图学文由两幅长城的彩图和一篇短文组
成,直观的图画和具体形象的短文紧密结合,表现了长城的雄伟
壮观、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
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一幅图片是从远处看到的长城,画面展示了长城随着起伏
的山势蜿蜒盘旋的雄伟其实,给人的突出印象是长而壮观。第二
幅图片是从近处拍摄的长城。图片清楚地显示了长城的结构:城
墙外延有垛子,垛子上有瞭望口和射口;城墙顶上有方形的城台。
一眼望去,就感觉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课文一、二自然段描写
的是两幅彩图的内容,突出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第三自
然段抒发作者由看长城而展开的联想。
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
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的重
点。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的
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0个。正确读写“崇山
峻岭、蜿蜒盘旋、城砖、屯兵、堡垒、陡峭、凝结、气魄雄伟”
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
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4、把看图、学文、想象结合起来,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
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学生们对长城都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还有不少学生去过,对
其有感性认识,还有的学生通过阅读、通过电视,对古代历史、
对长城的修建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可以通过谈话的形式导入,
使文本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指导看图,直观感知
出示两幅彩图,让学生形成对长城的直观印象,可以调动学
生学习热情。同时,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图中的内容,
引导学生观察要有序,而且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会观察到不同的
景象,从而对学生进行遣词说话的能力的培养,进行有效的训练。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
1、图文对照,在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内容的基础上,分
别对照图,尽量用书中的语言描绘图中景象,这样既可以做到对
文本中语言的积累,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
2、了解了一二段内容,由此引发作者联想。教学三四自然
段。围绕写作者联想的语句,让学生多读熟读,交流感受,进行
有感情朗读的训练。在此过程,训练学生抓重点字词理解课文、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或课外阅读理解课文等多种
学习方法。同时感受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激发学生对
劳动人民智慧力量的敬佩以及民族自豪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
贯穿始终。
3、其中设计一个小环节,让学生结合课文进行合理联想,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__思想,同时也渗透了
写作方法上的训练,通过你观察到的,把你联想到的写出来。
四、回归整体,总结收获
让学生浏览全文,把有感受的地方再有感情地读读,使学生
从整体上再次把握全文内容、感情、写法。
五、练习作业,巩固新知
基础字词;仿写片断,由观察到的所联想到的;设计导游词。
长城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
的雄伟气势。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
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通过分析重点段落和词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
国热情。
4、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在阅读中理解长城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
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介绍长城的纪录片,激发兴趣,整体感知
1、播放课件学生欣赏:
欣赏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2、老师激情导入课文题目: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的骄傲。它以其独特的魅
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这节课我们继续感受长城的雄
伟气势,以及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二、图文对照、远看长城、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1、出示图片明确作者的观察点:
想一想作者是从哪观察的?
2、请同学们一边看图,一边默读第一自然段,你从中感受
到什么?又理解了哪个词语。
3、全班交流。
板书:
气势雄伟
4、下面谁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气势读出来。
5、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三、图文对照、近看长城、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
1、过渡:
长城之长在世界建筑上也是罕见的。长城的气势雄伟令人赞
叹。那么长城还有什么特点令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呢?从哪里能
体会到长城的特点?同学们一边看图,一边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把相关的词句画出来。
2、全班交流。
相机板书:
高大坚固
3、结合图片让学生认识射口、垛子、城台及作用。
4、明确观察点,总结观察方法:
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进行观察的。
5、下面我们按照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扮演小导游同
桌互相介绍近处的长城。
四、抓重点句体会情感
1、过渡:
每一个到过长城的人都会为它的存在而惊叹。每一个到过长
城的人都会为它的不朽而沉思。作者也被长城的雄伟气势所震
撼。当作者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产
生联想。下面自由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并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的读一读。可以把自己的体会标出来。
2、全班交流体会,相机出示重点句子。
3、出示重点句子:
站在长城上,踏着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
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为中国有这样的长城、有这样的劳动人民
而感到自豪。
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并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
'感受朗读课文。
4、出示重点句子: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
尾的万里长城。
引导学生从“多少”“才”“智慧”“血汗”能体会到什么?
整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让我们饱含对劳动人民的敬意
齐读这句话。
5、师生合作读。
五、整体把握全文、升华认识
1、过渡:
这样气魄雄伟、高大坚固的建筑却是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和
智慧凝成的。我们怎能不为之自豪和骄傲呢?齐读最后一段。
2、质疑。
3、小组讨论:
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联系整篇__和
收集的有关资料来谈。
4、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六、学习写作方法
你觉得这篇__写的怎么样?作者运用了什么观察方法和表达
方法?
(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根据看到的产生联想。)
【教学反思】
1、根据不同的段落特点设计教学内容:
第1、3自然段设计了开放性的问题。能够尊重学生的独特
感受,使课堂充满活力。第2自然段设计了让学生扮演小导游向
游客介绍近处的长城。学生既积累了语言,又学到了表达事物的
方法由整体到部分。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提高。
2、本课对长城的描写比较具体,其中包含了很深的感情:
教学时,能够充分地运用语言激情、文本激情、学生的朗读
激情、相关资料激情等多种策略。把激发学生的情感融入到文本
的感悟和有感情的朗读之中。
3、__是看图学文:
教学中把看图和学文结合起来。通过图文结合使学生对长城
的长和雄伟壮观、高大坚固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借助看图学生很
轻松了解长城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在教学中渗透作者观察方法
和表达方法。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教学中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注意
学科之间的渗透。
【评析】
教学目标体现了认知、智能和情感的多元统一,挖掘了《长
城》课文的科学和人文内涵。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过程的七个
环节严谨细密,条理清晰,易于操作,贯彻了自主、合作、探究
的阅读理念。教学过程渗透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特别是图文
对照,直观形象的地感受到了长城的,雄伟气势及高大壮观,落
实了由远到近,由面到点的观察能力训练,对新《语文课程标准》
要求的“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是个典型的示范。
本文发布于:2022-12-08 14:00: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64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