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池田澄江

更新时间:2022-12-08 13:59:44 阅读: 评论:0

万唯中考答案语文2019-满的反义词


2022年12月8日发(作者: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

第1页共6页

[日本遗孤的悲喜人生]我爷爷是日本遗孤

养父母给予她超乎寻常的爱

池田澄江的父亲是原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在1945

年日本投降后被苏联红军带到了西伯利亚,她的母亲只好带着

5个女儿颠沛流离地逃难,后来来到了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的日本难民收养所。一路上备受煎熬的母亲早已经没有了奶水,

收养所里也没有10个月大的池田澄江能吃的东西,她很快就被

饿得奄奄一息,母亲只好背着她在牡丹江的大街小巷求救,一对

李姓的夫妻收下了小池田,后来又介绍给了一对没有孩子的徐

姓夫妇收养,并给她起名徐明。

在池田澄江的记忆中,养母是个心地善良的传统女性。虽

然童年生活异常艰难,但养母却给予了她超乎寻常的母爱。

由于做买卖的养父亏了钱,每到过年过节家里会有很多讨

债的人追上门,养父还因为做黑工两次被抓,家里就剩下孤苦伶

仃的孤儿寡母相依为命。为了能让娘儿俩活下去,养母每天早

出晚归,凌晨3点就起床去排队进冰棍卖,而这对连路都走不稳

的小脚女人来说特别艰难。

尽管生活艰难,但池田澄江回忆起儿时的生活仍然带着一

点幸福的感动:“到了过年的时候,其他家的孩子又有新衣服又

第2页共6页

有新玩具,而我什么都没有,后来养母为了让我高兴,她就把结

婚时穿的小棉袄从锁着的箱底拿出来改了给我穿,我长大一点

就放开一点。”

养父也为徐明的健康倾注了心血,在她刚被收养时,患眼病

几近失明,养父背着她到处求治,终于使她的眼睛复明。徐明渐

渐长大,养父母还费尽千辛万苦,供她上完牡丹江师范学院,而

徐明也如愿成为了一名教师。先被分配到了山沟里的一个小学,

一呆就是10年。在那里,她和一个在伐木场开拖拉机的工人结

婚。中日建交以后,徐明回到了牡丹江城里的林业学校工作。

回国寻亲不料一波三折

1978年8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后,中日两国政府

决定从1981年开始,分期分批地组织在华日本遗孤赴日寻亲。

而徐明也开始积极为寻找自己的亲人而努力,并多次给公安局

和日本大使馆写信寻求帮助。

时间到了1980年的一天,徐明的寻亲之路有了意外的转机,

她意外地接到了牡丹江市公安局的电话,让她下班后去见一个

日本访华团。不会日语的她是用手语和日本人交流的,还把自

己的情况用中文写成信交给一个随团的记者。记者回国后报道

了她的故事,一位寻找遗弃在牡丹江的女儿的日本老人看到报

道后写信和她联系,在经过10多次通信并确定血型符合条件后,

这名家在北海道的老人认定徐明就是她的女儿。

第3页共6页

徐明这样回忆了当时的激动:“终于找到家了,从小困扰我

的身世问题终于可以解决了,我特别兴奋。”

可是这时养母却舍不得她走:“我们都是70岁的人了,就

这么一个女儿,她回日本了,我们怎么活啊”而养父却劝养母放

下不舍:“这孩子背井离乡几十年,能不想家吗她的亲爹亲娘也

想她啊。你死拦着,能对得起孩子”

1981年7月24日,徐明踏上回日本寻亲之路,同行的还有

徐明的3个孩子,最大的11岁,最小的6岁。

徐明回到日本后,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3个月

后,DNA鉴定结果出来了,徐明并不是那位日本老人的女儿,变

脸的老人开始撵她出门,但倔强的徐明却不想因此回中国。

签证到期的压力让徐明备受煎熬,后来,徐明找到了领事馆,

在领事馆和其他华人的帮助下,徐明和3个孩子来到了东京,最

终免于流落街头。东京的报社把徐明的遭遇报道了出来,“徐

明事件”迅速成为了当时轰动日本的热点新闻,甚至还有热心

人组织了“徐明支援会”。

偶遇亲姐终于找到家人

樱花共同法律事务所的律师帮助她拿起了法律的武器。在

找了多个机构证明其是日本人后,法院经过5个月的裁判,最终

在她还没有找到亲人的情况下,承认她是日本的残留孤儿。最

第4页共6页

终,徐明在1987年2月3日正式得到了日本国籍,成为第一个

得到国籍的残留孤儿。

随后,她给自己取了今村明子的日本名字,“今村”是一个

曾经帮助过她的日本人的姓,而“明”则是为了纪念在中国的

难忘岁月。

虽然费尽辛苦取得了国籍,但在日本生存下去却是今村明

子所面临的又一个难题。由于不会日语,难以融入日本社会,又

在日本举目无亲,还有3个年幼的孩子要抚养,她的求生之路充

满了艰辛。

后来,她找到了帮她办国籍的律师,好心的律师把她介绍到

律所试用。在这期间,她任劳任怨的付出感动了所有人,并最终

在1989年成为正式员工,法律事务所还把为其他日本遗孤办国

籍的业务交给了她。

学会了日语,找到了工作,但人海茫茫,失散数十年的家人

何从找起爸爸、妈妈又在哪里生活稳定后,今村明子一直没有

忘记去寻找自己的亲人,但却一直没有任何进展。

1994年的一个星期天,她在给一批归国遗孤做完入籍演讲

后到一家咖啡馆休息,一个日本老太太和她聊起了天,老太太说

起自己有个妹妹也留在了中国,同样也在牡丹江。说着说着,她

发现自己和老太太妹妹的相似点越来越多。最后,老太太让她

把当时她家的地图画出来,她就画了牡丹江车站、难民收养所

第5页共6页

和当时的一些主要道路,当画到最初收养的李家时,老太太站起

来说,你就是我的妹妹。

最后,今村明子和老太太进行了DNA化验,结果证明了她们

就是亲生姐妹。1996年8月,在经过长时间的等待之后,52岁

的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在池田家的户口本上,这个最小的妹

妹的户口还一直保留着,池田澄江的名字也是父母在50多年前

早就已经取好,只不过注明已经死亡。

今村明子的名字变回了“池田澄江”。

赴华谢恩代表2000名遗孤

20__年11月8日,池田澄江作为团长的“日本遗孤感谢中

国人民养育之恩访华团”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我们是在战争中和亲人离别的战争遗孤,是善良的中国

人把我们从死亡边缘拯救出来,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池田

澄江说,“虽然回到日本生活了很长时间,但我无时无刻不在思

念中国的亲人朋友,更想念中国的养父母。日本是我们的祖国,

中国是养育我们的故乡。这次我们回到中国,就是为感谢这份

恩情。”

11日,中南海紫光阁,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了这群特殊

的日本人。在会面过程中,访华团成员动情地唱起了一首歌:

“说句心里话,我有两个家,一个家在东瀛,一个家在中

华……虽然回到祖国,更想中国的家,没有中国的养父母,谁能

第6页共6页

把我收养,把我养育大……”一首改编的《说句心里话》,唱得

在场人员热泪盈眶,也唱出了包括池田澄江在内的2000多名已

经在日本定居的遗孤们的心声。

摘自《钱江晚报》20__.11.16

本文发布于:2022-12-08 13:59: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64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音欠
下一篇:4分管直径
标签:池田澄江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