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顶真联

更新时间:2022-12-08 10:11:18 阅读: 评论:0

坐标内型的几何证明题-告诉英文


2022年12月8日发(作者:性感人体)

中文系2011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论顶真的表达效果

姓名:张金荣

班级:06501班

指导教师:何瑞芳

2011年月日

中文系2011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论顶真的表达效果

姓名:张金荣班级:06501班指导教师:何瑞芳

摘要:顶真在文学作品中、现实生活、思想感情中都可以运用,并且都能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中国古代、

现代许多诗歌、散文、小说(尤其是章回体小说)还常常用顶真手法来结构篇章,发展情节或抒发感情。且用

顶真法创制的联语,要做到递接紧凑,生动明快方为佳联。顶真与叠字形成相仿但本质却不同,顶真可以是一

个单字,也可以是一个复词或词组不论是在相声中还是短信中等,既可以一次使用,也可以重复使用,给现实

生活增添了丰富的语言色彩。

关键词:表达效果顶真叠字

顶真,亦称顶针、联珠、蝉联、链式结构等,是一种修辞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

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使用这个方式时,毋须限制上下句的字数

或平仄、但上下句交接点一定要使用相同的字或词。基本解释:是一种修辞手法,用前面句子结

尾的词语作下面句子的开头,邻接的句子首尾蝉联。也作顶针,又叫联珠。详细解释:是一种修

辞方法,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作下一句的起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第八篇:“顶真是用前

一句的结尾来做后一句的起头,使邻接的句子头尾蝉联而有上递下接趣味的一种措辞法。多见于

歌曲„„如李白送刘十六归山的《白云歌》:‘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

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萝依,白云堪卧君早归。’”

具体地说:环环紧扣、引人入胜,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调清新,状

物叙事、条理清晰。

顶真在各方面的运用及表达效果如下:

一、顶真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效果

1、顶真在古诗文中的表达功能

顶真这种辞格古已有之,最早可追溯到《诗经》。在古诗文教材中,顶真手法也多次出现,

且具有多种表达功能。

(1)、明晰联系,严密结构。顶真既可明晰事物外在的空间联系,也可明晰事物内部的

因果关系。前者如:“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

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这一例由远及近,推出特定两次顶真使读者顺着小船同作者一起感

知事物,“林”“水源”“山”“小口”的空间位置渐次显示,叙写动态过程的结构严谨有序。

(2)、续接解释,强化力度。这类顶真往往先概括写出事物的总的性质、状况,然后在顶真

部位后对总写文字作补充性解释和描述。

解释程度。如:“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这一句先说“固”,通过

顶真再补释“不可彻”,突出“固”的严重程度,加深读者印象。

中文系2011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解释结果。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召令徒必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陈涉世家》)前者的顶真部位“寡助”后续接“亲

戚畔之”的后果,后者则用“当斩”这一严重后果续接顶真词语“失期”,都加强了语言表达的力度。

解释属性。如:“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这一例

通过顶真突出千里马“常有”的属性,使之与“伯乐不常有”构成对比,强化作者对人才埋没的感慨

之情。

(3)、反复吟唱,凸现性格。顶真用于人物语言,往往是性格的外露和情感的载体。

如:“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群英

会蒋干中计》)三次顶真,反复吟咏,周瑜的壮志雄才,豪放自信的性格尽现其中,同时也透露出

“绝蒋干劝降”的题旨。

(4)、畅通语气,优化句式。如:“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

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作者两次运用顶真,使句式整齐,语气连贯,转接自然,

读来一气呵成,突出了口技表演者以假乱真的高超技艺。

具体来说:诗文中的顶真可分为在一句中间的上下两字相扣。

例: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

月光如水水如天。(赵嘏)

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

泪眼问花花不语。(欧阳修)

诗中的“水”、“愁”、“城”、“花”既作前面动词的宾语又充当后面成分的主语,这是比较特殊

的顶真,加强了诗的音乐性,在韵律和形式上都给人以美感。

句子与句子间。

例: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

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萝衣,

白云堪卧君早归。(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白云”、“长随君”、“湘水”作为句语句之间的顶真,像一条线把珠子一颗颗上下相连贯穿在

一起。一气呵成,读来令人拍手叫绝。

2、顶真在现代文学中的运用。

(1)、如: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中文系2011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卞之琳《断章》)

“看风景”作为句语句之间的顶真,像一条线把珠子一颗颗上下相连贯穿在一起,正如心连

心,手拉手一起走向未来一样,显得非常的生动及美妙。

(2)、顶真经常出现在小说故事的开头,用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如:有个农村叫张家庄。张家庄有个张木匠。张木匠有个好老婆,外号叫个“小飞蛾”。小飞

蛾生了个女儿叫“艾艾”„„(赵树理《登记》)

这是《登记》这一短篇小说的开头,用顶真的手法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人物。让读者易

懂、易读、具有一种明快感。

(3)、顶真在说明事理的时候,有时运用顶真手法来推断关系。

如: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

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连贯起来的思索。(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

略问题》)

在这里,毛泽东运用顶真手法,把“正确的部署”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与“正

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与“侦察”和“思索”之间的连锁关系,深刻的推断和揭示出来,结

构严密,语气贯通。

3、对联拾趣——顶真

对联在我国有着及其悠久的历史,也有着博大精深的内涵。寻常百姓贴春联来反映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文人墨客通过对对联来较量学识。顶真作为一种辞格出现在对联之中,不但使对联在

形式上别具一格,而且使要表达的内容更耐人寻味。用顶真法创制的联语,要做到语句递接紧凑、

生动明快方为佳联。顶真联,按顶真单位分为字顶真、词顶真等;按联中的顶真位置,可分为句

中顶真、句间顶真和句句顶真。

(1)、按顶真单位分为:

①字顶真联,即以字为顶真单位。

如:水面冻冰,冰积雪,雪上加霜;

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

②词顶真联,即以词为顶真单位。

如:年年喜鹊衔红梅,红梅吐芳映红日。

岁岁捷报入春联,春联含笑迎春风。

(2)、按顶真位置分为:

中文系2011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①句中顶真联,即在句中断续处传递文字,古人称之为连绵(联绵)。

如: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

按七言联“二二三”节奏式,可读为“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德、山、

沙、水均为句内顶真,比较押韵,具有节奏感,耐人寻味。给读者以流畅、舒服、易懂。

②句间顶真联,即在各断句间以字词顶真,又在各断间传递文字。

如: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又如:下面一副戏台联堪称顶真联中的佳品: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

这副顶真楹联概括力极强,仅用了八个字,就把戏剧演员忘掉自我、逼真肖人的精彩表演描

述出来了,该联对仗工稳,精巧风趣,联意隽永,是一副绝妙戏联。

③句句顶真对联,即在各断句间以整句顶真。

如:千古流,千古楼,千古楼上望千古流,流楼共千古;

人月印,人月影,人月影里合人月印,印影同人月。

连环是无论断句多少,联珠到最后一句,根据其断句多少,可分为大小两种。

小连环一般是三个断句,两处顶真。如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连环是三次以上的顶真,多达十次顶真。如下面的“寿禄比南山”联。

④另外,顶真联如果同其他修辞手法结合则更为耐读。如: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

此联中“阁-鸽-阁”、“洲-舟-洲”巧用谐音、回环,新颖别致。

中文系2011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3)、对联还可以借古讽今、指桑骂槐。这里有一个绝好的例子。相传从前有一个好吹牛拍

马屁的富家子弟给一个大富翁送了副寿联:

寿禄比南山,山不老,老福人,人杰年丰,丰衣足食,食的珍肴美味,位列三台,台享荣华

富贵,贵有稀客,客多是理,理正言顺也;

这副大连环联,在平仄、对仗、重复等方面,明显带有民间传说的原始性。就在做寿之日竟

无人能对下联,喜得富翁眉开眼笑,具传说中乃一老农见了上联,即对出下联,叫一小孩送上,

气得富翁七窃生烟,寿席不欢而散。下联是这样的:

晦气如东海,海真大,大贪鬼,鬼面兽心,心术不端,端是财痞杂种,终必一死,死无下葬

墓地,地伏饿狼,狼撕其身,身败名裂哉!

祝人高寿往往会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幅楹联的上联以“寿禄比南山”开头,采用顶

真法,环环相扣把富翁捧上了天。而下联虽说对的依然是东海,但秀才却把“福气”换成了“晦

气”,进而以“鬼”对上联的“人”,层层深入把富翁骂得狗血喷头,死有余辜,令人拍手称快。

所谓运用顶真的手法增强对联中的气势,增强节奏和频率感,趣味

(4)、另外,不同的顶真方法,有时候还可以综合运用。请看一副风景联:

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

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涛涛,观、观、观。

这副顶真对,既有句内顶真,又有分句之间的顶真。上联妙用一字两义,“住”一作“停止”,

一作“住宿”,把听雨观潮之妙趣随着语意的跳跃尽纳联中。

4、口语中的顶真运用

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我们并不是特别在意怎样修辞自己的话语,但是却在不自觉中运用了很

多修辞,如下面这段话:

女:“哎哟,踩了我脚,疼死了!”

中文系2011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男:“死了还能说话?真好玩。”

女:“玩什么玩?踩了我的脚应该道歉!”

男:“道歉是应该的,但你何必这般夸张?”

女:“夸张就不应该吗?你怎么不想想你的脚力有多重!”

男:“重是重了点,但我不是故意的。”

女:“是故意的,我就不这么客气了,一定要你赔偿。”

男:“赔偿什么?大不了,你也踩我一脚。”

女:“一脚不行,最少踩两脚,因为我的力量小„„”

这是发生在公交车上的一件小事,男士不小心踩了女士的脚,却又不主动道歉,于是引起了

一场“口水仗”。两人在不自觉中用了对方句末的词语(短语)作为自己话语的开头,这种情况

在争执和吵架中是经常出现的,我们也习以为常,但是从修辞学角度来看,却是极好的顶真例子。

由此观之。修辞离我们并不远,我们时时处处都可以接触到一些修辞现象。其实它就在我们的身

边。

5、顶真在短信上显奇妙。

顶真手法也是编拟短信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它一气呵成,让人在极短的时间里感知短信之

情愫。

例:悠悠的云里有淡淡的诗,淡淡的诗里有绵绵的喜悦,绵绵的喜悦里有我春节时轻轻的

问候!

这条短信运用顶真手法,显得奇妙异常,轻语飞扬,温柔多情,读来是一种享受。这就是

项真手法的妙处。

6、我们在习作中也运用着顶真这一辞格,具有增强表现力的效果。如:《岁月花絮》为题的

中考作文写童年时的桑园情结,这样写道:“„„盼着那桑葚像电影中的镜头一样,一下子由青

变成淡红,淡红变成深红,深红变成黑紫„„”作者运用顶真辞格描绘出桑葚颜色逐渐加深的过

中文系2011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程,看似繁复,实则生动地表现出儿童急盼桑葚成熟的特殊心理,如果换成“一下子变成黑紫”

就索然寡味了。

7、相声中用顶真,更多的是把它当作一种语言文字游戏来用。

如:相声演员,杨振华、金炳昶的《油水大》用这种手法做“底”,包袱脆快,节奏鲜明,环环

相扣,一气呵成。

例:甲:“„„老马十块给他写八块,老张二十给他写十五,老李三十给他写二十三„„”

乙:你这叫写假帐!

甲:“写假帐,写假帐,派出所不管,税务局不问。这比贪污还省劲!”

乙:你不害臊!

甲:“不害臊,不害臊!干气猴,你办不到!”

乙:恬不知耻!

甲:“不知耻!不知耻!我的算盘你不会使。二的二,四得四;四五得二十,五六得三

十,这次结婚挺合适,净落一台大电视!”

乙:你这叫违法!

甲:“什么法不法,别跟我装傻!我爹和我妈,都会这个法儿!”

乙:他还家传哪!

甲:“龙生龙、虎生虎;谁还没有父和母。”

乙:你爸是谁呀?

甲:“我的爸爸谁都熟,他的外号——

乙:谁呀?

甲:娄阿鼠!”

乙:是啊!

相声中运用“顶真”手法构成的包袱,大多是采取它的形式,用的就是它的流畅的形式,贯

通的语气,思维的惯性,来达到它“特有”的目的。

“顶真”手法在相声中的运用由来已久,且不说有许多的语言文字游戏类的段子中会用到

“顶真”,还有的相声,整段都是围绕“顶真”来结构包袱。如说三十年代张寿臣创作、张寿臣

与陶湘如合说的《百家姓》,就是这样的作品。他是以“赵钱孙李”为首句,以“周吴郑王”收

中文系2011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尾。这中间随机的,即兴的穿插一些词语和句子,最后绕到“周吴郑王”上。这里既有“死词儿”

(固定的台词)又有“活词儿”(即兴的,现挂),充分展示了演员的机敏、善变,是张寿臣先

生三十年代常演的节目之一,还灌制了唱片。可见张先生对这块活儿非常喜爱。到了上个世纪的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著名的相声演员贾冀光、魏兰柱,牛群、冯巩也上演了这样一段节目,

内容上与《百家姓》不同,形式上还是沿用了“顶针续麻”的方式,以“实现四化”收底。从剧

场效果上来看,还算不错,内容上略显空洞,手法上也显得单调一些。不过还是可以接受的,因

为观众知道,这毕竟只是一种语言文字游戏。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用“顶真”结构包袱,偶尔为之,可

以收到出奇制胜,意趣横生的效果;但如果通篇相声都用它或者只用它来结构包袱,则略显单调、

乏味。推而广之,如果一段相声只用一种手法来构成包袱的话,则基本上没有什么回味的价值。

像《俏皮话》、《反正话》等等,莫不如此。手法上的单调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内容的表达。所

以说,相声演员多掌握几种包袱手法,非常重要,可以在表演中交叉、替换,从而使你的表演如

鱼得水,锦上添花!

二、顶真的运用与思想感情的表达

采用顶真这一辞格来表达感情,通常是为了加强感情的浓烈程度,或大悲或大喜。比如柳宗

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一段话:

“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

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这里连用四个顶真的手法,写作者在游西山前的一连串宴游的具体

活动。因是罪人,故有闲暇;内心忧闷,故需排遣。无任何目的,散漫放任,苦中作乐。这都是

反映作者被贬到永州后的心情,为下文描写游西山作铺垫。此处顶真连用,使文势充沛,上下文

语气贯通,使文章层层推进,一气呵成,并加深了读者对文章的印象。

总之,运用顶真手法叙事,写景,可以交代清楚事物之间的时间或空间上的关系,使之语意

连绵,文气贯通;运用顶真手法说理,抒情等,可以阐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周详严密,

一目了然。顶真在语言形式上、句式匀称整齐、句子前后衔接紧密、环环相扣,读起来流畅明快、

情趣横生。

中文系2011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修辞是提高阅读和欣赏水平,增强说些能力,提高语言修养和语言的美感。因此,我们很有

必要学习好修辞,增强自己说话的艺术,最好地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以取得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修辞荟萃》谭全基著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2】《修辞的艺术》刘继超高月丽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

【3】《语用修辞探索》李军著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

【4】《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中文系2011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中文系2011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中文系2011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中文系2011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中文系2011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本文发布于:2022-12-08 10:11: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53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顶真联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