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的保护和招引
一、鸟类资源的概况
地球上的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其中鸟类更是绚丽多姿,引人喜爱,它给人们
生活增添情趣和活力。可是鸟类并不是大自然的宠儿,它具有不平凡的经历,走
过艰难曲折的道路。
鸟类的祖先出现在中生代的侏罗纪,距今大约有一亿六千万年。它是从古代
爬行类化而来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生物地进化,古代鸟类获得了飞翔能力和温
血的条件,在形态和生理上比古代爬行类更为优越。到新生代(距今约七千万年)
以后,鸟类就得到了大发展。估计地球上生存过一百六十万种鸟类。但由于地球
历史的演变,出现过巨大的造山运动以及气候的剧烈变化,很多种遭到了绝灭。
到更新世(距今约三百万年)早期,估计鸟类种数尚有一万二千种,但在几次冰
的分割袭之下,大约又有四分之一的鸟类相继消亡。在人类出现以后,随着对自
然的开发和工农业的发展,人们还没有认识到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因
而使鸟类资源进一步遭受破坏。至今全世界鸟类只剩下九千余种了,而且绝灭的
速度大大加快。有人估计,从十六世纪以来,被人类直接消灭和因破坏环境而灭
绝的鸟类有一百五十种之多,尚有数百种鸟类濒临绝境。例如一种形大而不飞的
珍稀鸟类,名叫无翅海雀,原来生活在菲罗兹群岛和格陵兰岛,于十八世纪又居
于冰岛一带,但不断受到海员的袭击,既猎捕又取卵,没过多久,最后的海雀就
在1844年被消灭了。又如新西兰的恐鸟和马达加斯加岛的象鸟,也遭到同样的
厄运。
鸟类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调节作用是不容忽视
的。许多食虫鸟类,通常处于食物链的高级营养层次,它们在维持自然的协调关
系、控制一些害虫种群的消长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松毛虫是我国最多的
森林害虫之一,据调查,它的天敌有273种,其中食虫鸟类占38,其它还有寄
生蜂、真菌、细菌等,都控制着松毛虫的发生蔓延。特别是鸟类,因其种类多、
数量大,捕食量大,活动范围广,起着更有效的生物防治作用。如一只黄鹂,每
天能消灭20—30条松毛虫,大山雀更是捕食松毛虫的能手,在育雏期间,一只
山雀一天能消灭200条松毛虫。有人又进行笼饲大山雀的幼鸟试验,一只幼鸟每
天啄食1—2龄松毛虫幼虫达1842条,吃蛾子每天30头以上,一昼夜所吃的害
虫可与自己的体得相等,甚至达到体重的一倍半。所以,在针阔混交林中,由于
群落结构复杂,能提供丰富多样的生物食宿条件,因而林中生物种类多,害虫的
天敌亦多,就能有效地抑制松毛虫的危害。但是在大面积的人工营造单纯针叶林
内,生物种类少,尤其是食虫鸟类较少,容易造成松毛虫危害,又因大量用农药,
同时杀害了天敌,而幸存的害虫又增强了抗药性,造成了害虫的大发生,并且带
来了环境的污染。我国近几十年来,每年遭受松毛虫危害的松林就达四千万亩之
多。
鸟类在春夏季的繁殖时期,大量啄食害虫以喂养幼鸟,使它们成长得更快,
就连麻雀和山雀也如此,对农林有益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冬季怎样呢?不同的地
区冬季鸟类的食物是有差异的,一般以野果、杂草种子等为主要食物,但也有不
少鸟类啄食昆虫及其幼虫。例如在浙江省西天目山,1981年1月作冬季鸟类调
查,对猎获的19种23只鸟进行食物分析,其另有7种9只鸟吃昆虫,占猎获只
数的39.13,说明在最寒冷的季节(当时最低气温)5℃,还有约40的鸟觅食昆
虫,更显得食虫鸟类的可贵,因为冬季消灭害虫比夏季意义大得多。
消灭农林害虫,贵在预防,等到大发生时再进行化学防治,为时已晚。而鸟
类等天敌,在自然界以其巨大的数量,广泛之分布,一年四季经常而持久地啄食
害虫,能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而且不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这是化学防治所
不及的。由此可见,鸟类在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促进农林业生产的发展,以保
持人类良好的生存环境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强调保护鸟类的
主要原因。在当前,鸟类资源的现状令人担忧,广泛地开展保护鸟类的活动已刻
不容缓。
二、危害鸟类生存的主要因素
危害鸟类生存、造成其资源减少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杀害;二
是破坏其繁殖和栖息的环境条件。从影响范围的广泛程度来看,后者的危害性甚
至大于前者。现将主要的因素简述如下。
自然资源的破坏。除了典型的水域、草原、荒漠等环境中的原始种类以外,
多数鸟类都在林区生活。
森林是鸟类主要的栖息环境和取食场所,是休养生息、繁衍后代的地方,因
此森林生长良好,鸟类必然丰富,毁灭森林会使动物遭受灾难。原来地球上有森
林七十六亿公顷,新石器时代以来,刀耕火种开始破坏,到1863年减少到五十
五亿公顷,1963年只有三十八亿公顷,到1972年时,尚存二十八亿公顷,毁林
的速度越来越快。世界上最大的森林宝藏——热带雨林以每年一千一百万公顷的
规模在消失掉。由于森林的大面积减少,许多鸟类难以生存。1914年灭绝的美
洲旅鸽就是一个著名的事例。这种鸟上个世纪曾一度多得将天空遮黑,每年被捕
杀的数以百万计,它们林居于栎林内,到上世纪末叶,由于栎林遭到严重破坏以
及乱捕滥猎,美洲旅鸽很快就被消灭了。海南岛是我国仅有的两大热带林区之一,
在历史上,全岛几乎为热带雨林和季雨林所覆盖,树种丰富,动物繁多,仅鸟类
就有324种,哺乳类有78种。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天然林面积在不断减少。
1956年为一千二百九十五万亩,覆盖率为25.7,到1979年,仅剩六百零八万四
千亩,覆盖率下降至11.9,使动、植物资源明显减少,许多珍贵种类面临绝灭
的境地。
因繁殖和栖息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的鸟类区系组成和数量的减少是常见的现
象。西安附近的河流原来水流量较大,河岸滩地较宽,林木茂盛,鸟类较多,但
在1960年以后,由于上游修筑多座水库及引水灌溉渠,使下游河水流量减少,
继之砍伐河滩林木,围河造成河床变窄,加之沿河工厂排放废水,使河水污染严
重,水生生物极为贫乏,导致鸟类明显减少,特别是对鸊鷈、鹭类、鹤类、鹬类、
鸭类及河乌等水边生活的种类影响很大。又如安徽省枞阳县的白荡湖,原来水面
积17.85万亩,后因围湖造田,水面积已缩小为7.05万亩,并建水闸使湖水与
长江隔断,结果水位升高,湖水混浊,使原来盛产的莲、菱、芡、茭、芦苇等生
长不利,同时破坏了鱼类、虾蟹及水禽栖息、繁殖的生态环境,渔业产量严重下
降。湖内越冬野鸭多时可达每亩二千只,年捕获量估计有一百万只以上,在而今
数量大减,如大雁、天鹅、丹顶鹤等珍贵鸟类已基本绝迹。
环境污染对鸟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昆虫、水生动物体内的微量农药
和重金属等残毒,能通过食物链的途径在鸟类体内富集,造成鸟类大量死亡或不
能正常繁育。六十年代末对英国476种肉食性鸟类进行分析,发现其中99的鸟
类体内含有滴滴涕的降解产物。目前DDT一类毒物已遍及全球,甚至远离人类活
动中心的南北极,如格陵兰,在一千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冰区,每年都要沉积近三
百吨滴滴涕,连北极的海鸥和南极企鹅也不能幸免。石油等油脂能使鸟类羽毛粘
着,失去飞翔能力而死亡。1967年英伦海峡由于海轮漏油,杀死了三万只海鸟。
由于农药的大量应用,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调查都惊觉到一些生物种类正在
消失。西德在过去五十年里,已有73种鸟类和其他动物绝种。1962—1965年调
查的三十七个国家中,就有180种鸟类大量死亡,有的濒临灭绝。1978年,在
欧洲共同体各国常见的四百多种鸟中,有60种面临绝迹的危险。杭州市西湖周
围园林害虫和刺蛾、避债蛾等危害严重,长期使用化学药剂又导致鸟类等天敌的
减少。风景区柳浪闻茑已听不到莺的鸣声了,明代诗人万达甫所写的柳阴深霭玉
壶清,碧浪摇空舞袖轻,林外莺声听不尽,画船何处又吹笙。的诗句,其中柳阴、
碧浪、画船更添姿色,唯有林外莺声已成为历史。六十年代夏季常见的黄鹏、杜
鹃、卷尾等食虫鸟类,如今均已消声匿迹。
城市及其工业、交通等设施的发展对鸟类的危害,也日益为人们所关切。仅
高速公路伤害的鸟类,在英国每年就达二百五十万只。在一个高四百九十米的电
视塔下,人们曾在十四个夜晚捡到十五万只死鸟。在一个飞机场的云高计下,一
夜捡到五万只死鸟。这些都是迁徙鸟类,它们在夜晚恶劣天气下,由于碰撞和强
光引起目眩坠地致死。城市的空气污染、噪音以及人们的干扰,也对鸟类的生存
不利。
乱捕滥猎也是鸟类资源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人在五十年代初会曾计全世
界每年被捕获的鸟在三亿只,这是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当前,我国仅捕捉活鸟出
口一项每年估计可达数百万只,如浙江省1978年就达五十余万只,其中以红嘴
相思鸟、画眉、绣眼鸟等数量最多,尚有多种野鸭、猫头鹰以及国家保护动物鸳
鸯等。除浙江以外,还有安徽、江西、湖北、四川等省。我们并不反对适当的合
理的利用鸟类资源,而目前资源数量及其消长规律尚未查清的情况下,如此大量
的出口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对可能由此而影响自然生态平衡的问题不能熟视无
睹。
一、保护和招引鸟类的主要措施
国家对保护鸟鸟类资源是重视的,建国以来曾对保护、狩猎及管理野生动物
资源作过多次规定,在1973年又公布了《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条例草案》,
指出野生动物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对于开展科学研究、
改善自然环境、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并
分为三类公布了国家保护的野生珍贵稀有动物的名单;对保护动物的主要栖息繁
殖地划为自然保护区或禁猎区;保护动物不得出口贸易;并规定了奖惩的办法。
此后有关部门又反复进行补充修订了国家保护动物名单。这些条例和规定对于鸟
类资源的保护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1981年国务院发布文件,批转林业部、外交部、外贸部、财政部、国务院
环保领导小组、城市建设总局、中国科学院、共青中央等部门关于加强鸟类保护
执行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请示的通知。文件指出,鸟类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鸟类,对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对科研、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
要意义。这项工作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组织有关部门认真落实《通知》中提
出的保护鸟类的具体措施,研究和解决存在问题,进一步把鸟类的保护管理、宣
传教育和环志等工作做好,为国家和人类作出贡献。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鸟类种数
最多的国家,但已有不少种类如朱鹮、黄腹角雉、褐马鸡、白头鹤、白枕鹤、白
鹤以及某些鹰、雕等猛禽濒于灭绝。为了更好地保护鸟类资源,提出要大力开展
宣传教育工作,规定每年四月至五月初全国各地开展爱鸟周活动;加强保护管理,
禁止乱捕滥猎,对国家规定保护的珍稀鸟类,必须严加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
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不得猎捕、买卖和运输,对违犯国家规定,破坏鸟类资源的
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责任;增划候鸟的自然保护区,对候鸟的繁殖地、越冬
地、主要停歇地以及有关的岛屿、湖泊、沼泽、滩涂等,要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
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禁猎区的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开展环志工作,环志工作
对于保护和合理利用候鸟资源,对科研、国防、植保、疾病防治等都具有重要意
义;加强鸟类产品的收购和出口管理工作,凡是国家规定保护的鸟类,未经主管
部门批判猎捕的,供销、外贸、城建等部门和花鸟商店(公司)、标本公司(厂)
以及动物园等单位不得收购,外贸部门不得出口,经批准出口的必须按规定办理
审批手续。这个文件是建国以来关于保护鸟类资源最重要的文件。它在全国得到
贯彻执行,对于鸟类资源的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必将开创一个新局面,并促
进社会主义建设副业的发展。
要使鸟类资源得到发展,应该为它们提供适宜的生存和繁育的环境条件。在
城乡各地,如山坡、谷地、沼泽、水池和农田周围、房前屋后广泛地植树造林具
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
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决议指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
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是治理山河、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一
项重大战略措施。森林是陆地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它结构最复杂,功能最稳定。
它所具有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等多种生态功能都是依靠
复杂的生物群落,即通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共同完成的,当然其
中就有鸟类的一份功劳。据调查,森林结构越复杂,则动物种群和数量也就越多。
譬如以森林和农田相比,鸟类的数量约多八至十倍。混交林又比单纯林丰富,一
般混交林中鸟类种数比单纯林约高70—100。成熟林又比幼林多,鸟类各数前者
比后者多一倍以上,数量则多四至六倍。除森林以外,全国各地的江河、湖泊、
水库、沼泽、海岛及其滩涂,有许多是重要候鸟的繁殖地、越冬地和迁徙路线上
的主要停歇地,必须认真的加以保护,可以划为候鸟的自然保护区或禁猎区。
保护和招引鸟类的方法有几种,其中最广泛应用而有效的是挂置人工巢箱。
人工巢箱有各种形状和大小,可以招引不同的食虫鸟。基本的形式是用木板制成
长方形的箱匣,上面是可以启闭的箱盖,前壁上方有一个圆形或其他形状的进出
口,也可以用油毡纸制作,更加简便易行。在制作和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1、板材应充分干燥,厚度不薄于1.6厘米,否则易钉裂或变形,尽量没有缝,
如有则涂以木胶,有时在内侧涂以泥效果亦好。外壁涂一层清油,可延长使用寿
命,并未见有不良影响;2、在刷油之前应在前壁、左右壁及箱底等处用墨水编
号,便于在不同方位观察与记录;3、在一定范围林区所挂置的巢箱,应绘制相
位图,定期对巢箱进行检查,并作详细记录;4、防除知害。如胡蜂进入巢箱,
应经常清理捕杀,有时花鼠或豹鼠等进占巢箱,并危害鸟卵下幼雏,可在树干基
部撒六六六粉以驱避,或有0.5的氟乙酰胺浸泡红松种子以防除。黑龙江带岭林
业实验局科研所在落叶松人工林内悬挂了大量巢箱,招引效果较好,现将他们的
巢箱种类及规格列于下表,供参考。
人工巢箱和规格单位:厘米
巢箱种类巢箱直径
巢箱高度出入口形状和直径
招引鸟类
前壁后壁形状直径
大型木板
巢箱
15×152530圆4.5-5.5
大山雀、沼泽山雀、红尾鸲、
白眉姬鶲、普通、灰惊鸟
小型木板
巢箱
10×102225
圆、椭
圆
3.2-4.0
大山雀、沼泽山雀、普通、
白眉姬鶲
板皮巢箱9×92225圆2.7-3.0白眉姬鹟、大山雀、沼泽山雀
树洞巢箱
9×9
15×15
2535圆4.5-6.0大山雀、普通、灰椋鸟
在寒冷的北方,还有许多鸟类留在当地过冬,在食料不足的年份,使得很多
小鸟死亡。在这些地区,冬季提供补充饲料,对这些鸟的越冬具有重要意义,使
它们在来年春夏季消灭害早上发挥更大的作用。饲养器或饲养台也有多种形式,
或因地制设置。最简便的饲养台即在树枝上用绳子或细铁丝挂上废木板即成,但
毡是易被风吹掉或雨雪打湿。亦可用上述巢箱改装,前壁改用斜置的小拉门,可
使饲料自动移出。瓶子饲养器,是将装满饲料的瓶子倒置于饲料台并固定在树上
即可。
我国城乡近年新建的大量住房,大多屋桅短小,门窗严实,不利于家燕筑巢,
也可能是燕子数量锐减的一个原因。因而可采用几块木板钉合成匚形的框架,固
定在檐下;甚至也可在角落处用泥堆成巢的样子,以招引家燕安家作窝。对于啄
木鸟类的招引,可选取废的木段,用斧劈成四块,然后将心材挖去,再将四块木
材重新拼合,外面用铅丝扎紧,上下以木块堵严,最后以粘王将缝隙逐一堵实,
悬挂在适宜地点,这类空心的木段是啄木鸟及等洞巢鸟类最喜欢选住的。在山
区林木多的地区,也可用荆条、竹条等编织成各式各样的小篮,再用泥土将缝隙
堵严,也很适宜用来招引一些在洞穴营巢的雀类。
许多猛禽能消灭农林害鼠,例如草原雕的食物残块中有大量黄鼠的残骸,红
隼和红脚隼能抑制农田鼠害,使鼠类数量显著降低。为此在农田或林缘可设置立
竿,提供它们作为狩猎的嘹望台。竿子高度以3-4米为宜,上置横木长度约20-50
厘米,每公顷可设立2-3根竿子,这对于农林业生产会有很大的好处。
广泛开展保护鸟类的宣传教育甚为重要,使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保护
鸟类,人人有责的思想。在城镇、风景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等处禁止猎鸟,
也不捣窝、不拣蛋。逐渐养成爱鸟护鸟的良好社会风尚,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的建设。
本文发布于:2022-12-08 10:06: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53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