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树之歌》这篇课⽂是部编版⼆年级上册识字单元第2篇课⽂。本课是⼀⾸介绍树⽊特征的归类识字⼉歌,描写了杨
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等11种树⽊,表现了⼤⾃然树⽊种类的丰富。⽆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
【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识字2《树之歌》课⽂原⽂
杨树⾼,榕树壮,
梧桐树叶像⼿掌。
枫树秋天叶⼉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棉喜暖在南⽅,
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杉活化⽯。
⾦桂开花满院⾹。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由⼈民教育出版社⼩学语⽂室编写。
【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识字2《树之歌》教案1
教学⽬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背诵课⽂。
3.通过读⽂、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有关的语句。
教学重点:
利⽤形声字特点学习8个带⽊字旁的⽣字,初步了解树⽊特点,朗读、背诵⼉歌。
教学难点:
认识15个⽣字,正确书写10个⽣字。
第⼀课时
教学⽬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字,会写“杨、桐、枫、松、柏”5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4个词语。
2.通过读⽂、看图,初步了解杨树、榕树等树⽊的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教学重点:
利⽤形声字特点学习带⽊字旁的⽣字。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杨、桐、枫、松、柏”5个⽣字。
教学过程:
⼀、联系⽣活导⼊
在你家周围、⼩路旁或者公园⾥,你经常看到哪些树⽊?
杨树、柳树、槐树、松树、柏树、梧桐树等。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屋前院后栽种树⽊,⼈们和⼤树的感情⼗分亲密。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就和树有关,题⽬是《树之
歌》。
⼆、初读⼉歌,认识树⽊名称
1.借助拼⾳朗读⼉歌。
2.数⼀数⼀共⼏句话。(4句)指名逐句朗读。
3.每句话介绍的分别是什么树⽊呢?请你⼀边读⼀边圈出树⽊名称。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
⽊棉、桦树、银杏、⽔杉、⾦桂
⼀共11种树⽊,“松柏”指的是松树和柏树。
4.出⽰带拼⾳的词卡,开⽕车认读。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
⽊棉、桦树、银杏、⽔杉、⾦桂
去掉拼⾳,再次认读。根据学情范读正⾳,注意“梧桐”连读第⼆声,“枫、松”后⿐⾳。
5.到书中插图去找⼀找这些树⽊,拿不准的问问旁边的⼩伙伴。
这11种树⽊是不是都能在图画中找到呢?帮助有问题的同学确认。
三、运⽤形声字特点学习带有⽊字旁的字
1.把树⽊名称中带有⽊字旁的⽣字变红
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桦树、⽔杉、⾦桂
2.这些树名⾥藏着许多⽣字,借助拼⾳读正确。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梧桐、枫、松、柏、桦、杉、桂)
引导学⽣⾃主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它们都是左右结构,左边都有⽊字旁,表⽰这些字都与树⽊有关;右边的字和它的
读⾳有关系。
像这样的字,左边⽊字旁表⽰它们都是树⽊,右边的字就提⽰了它们的读⾳,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形声字的特点是形旁表
意、声旁表⾳。这些字右边表⾳的部分有的和⽣字读⾳完全相同,⽐如“吾—梧”,你还能从中找到这样的字吗?
(“同—桐,风—枫”)“梧、桐、枫”这3个字的读⾳和它们右边的字完全相同,可以直接“读半边”。
其他⼏个字的读⾳和它们右边的字有什么关系呢?
“松、柏、桦”这3个字的基本字和汉字的读⾳相似,但不完全相同,“松”的右边是“公”,声母不同;“柏”和“⽩”、“桦”和“华”只
是声调不同。⼤家需要注意⽣字的字⾳和基本字的不同。
“杉、桂”这两个字的右半边也是⼀个表⽰读⾳的汉字,“杉”的右边是“⼺”读⾳shān,“桂”的右边是“圭”读⾳guī。也可以⽤熟
字换偏旁的⽅法记忆,如“娃、蛙”换上⽊字旁就是“桂”。
四、了解树⽊特点,给树⽊贴
1.给树⽊贴。
出⽰“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的图画
杨树⾼,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掌。
枫树秋天叶⼉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图中分别是什么树⽊呢?答案藏在⼉歌⾥。请你先仔细读读这两句,标画出每种树⽊的特点,再和同桌合作为它们贴上。
2.全班汇报,解读⼉歌。
预设:这棵树是杨树,我在路边看见过杨树,它很⾼,树⼲上还有“⼤眼睛”。教师:杨树⽣长速度快,⾼⼤挺拔。树冠⾼
扬向上,所以叫“杨树”。
预设:右边的是榕树,榕树很粗很壮,远远看去就像⼀⽚树林。
教师:⼤榕树从它的树枝上向下⽣长着许多“⽓根”,可以独⽊成林。在南⽅,⽥间、路旁⼤⼩榕树就像⼀座座天然的凉
亭,是过路⼈休息、乘凉的好场所。
预设:我找到了梧桐树,它的树叶真像⼀⽚⽚⼿掌。
教师:你从哪⼉发现了梧桐树的秘密?
预设:梧桐树叶像⼿掌。
教师:这⼉有⼀些树叶(杨树叶、银杏叶、梧桐叶、枫树叶、柳树叶等),认⼀认哪⽚是梧桐树叶。(学⽣辨认树叶,⽐
画⼿掌,指指“⼿掌”,摸摸“掌⼼”,“⿎掌”欢迎。识记“掌”字。)
⼈们历来把梧桐树看作吉祥的象征,传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以求“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是⼈们对美好⽣
活的⼀种希望。
预设:我找到了枫树,枫树秋天叶⼉红,它的叶⼦⼀到秋天就变红了。
教师:正如唐朝诗⼈杜牧写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花。”
预设:这是松树,那是柏树,松树的叶⼦像⼀根根细针,柏树的叶⼦是扁平的,它们四季都是绿的。
教师:所以⼉歌中说“松柏四季披绿装”。松树种类很多,你瞧,这是黄⼭的迎客松、华⼭的华⼭松、长⽩⼭的美⼈松……
姿态各异。还有,松树的果实松⼦⾮常好吃。
再看柏树,这些苍⽼遒劲、巍峨挺拔的古柏在很多皇家园林,古寺名刹等地⽅都很常见。这是天坛公园⾥的莲花柏、螺旋
柏、九龙柏,它们和长城、故宫⼀样,也是⼗分珍贵的“国宝”。
你们知道松柏为什么“四季披绿装”吗?
松树的叶⼦呈针状,柏树的叶呈扁平状。这些叶⼦的表⾯有⼀层蜡质,⽔分不易散失,所以不会落叶,保持四季常青。四季
常青的松柏合起来就是“苍松翠柏”。
3.同学们把都找对了,⼀起读⼀读吧。
4.这些树⽊各有各的特点,我们在朗读时要强调出来。读⼀读记⼀记吧。
试着背⼀背。
五、学写⽣字
1.学写⽣字:杨、桐、枫、松、柏.
观察结构特点:左窄右宽,左⾼右低。
注意关键笔画:“杨、桐、枫”这三个字的笔画中的横折折折钩、横折钩、横斜钩,“松”的右边撇低捺⾼。
2.抄写词语:杨树、树叶、枫树、松柏。
六、拓展
还有⼀些树⽊的名称也带有⽊字旁,请你根据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的特点,猜⼀猜它们是什么树,连⼀连。(课件出
⽰词语及图⽚)
Nánxiànghuáishìyòu
橡楠柿柚槐
第⼆课时
教学⽬标:
1.巩固⽣字,会写“棉、杉、桂、壮、化”5个字,会写“⽊棉、⽔杉、化⽯、⾦桂”4个词语。
2.熟练朗读课⽂并背诵下来。
3.通过读⽂、看图,了解⽊棉、桦树等树⽊的特点,感受⼤⾃然树⽊种类的丰富。
教学重点:
巩固所学⽣字,初步了解树⽊特点。
教学难点:
背诵⼉歌,正确书写“壮、化、棉、杉、桂”5个⽣字。
教学过程:
⼀、朗读⼉歌,复习词语
梧桐、枫树、松、柏、枫叶、松⼦
⽊棉、⽩桦、银杏、⽔杉、⾦桂
⼆、多种⽅法识记⽣字
(⼀)学习“装、疆”
1.朗读⼉歌,注意结尾的字的发⾳。
结尾的字在发⾳上有什么规律?它们都是后⿐⾳(“⽯”除外),是⼉歌中的韵脚,朗读时注意读准字⾳,⼤家齐读这⾸⼉
歌。
2.运⽤字理学习“装”和“疆”。
“装、疆”是我们要认识的⽣字,谁来读⼀读。
“装”是形声字,上边的“壮”表⽰读⾳,下⾯的“⾐”表⽰字义。
“疆”的左边是⼀个“⼸”字和⼀个“⼟”字,表⽰⽤⼸记步来丈量⼟地,右边的三横两⽥表⽰⽥地之间的疆域界限,也代表了这
个字的意思。“北疆”是我国北部的边疆。
3.组词。
疆——边疆、疆⼟、疆界、新疆
装——服装、军装、新装、包装
(⼆)学习“耐、守、银、化”
⼩组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耐、守、银、化”这4个字。
1.借助语境识记“耐”和“守”。
读句⼦“桦树耐寒守北疆”,猜测“耐”和“守”的意思。桦树忍耐寒冷⽣长在祖国北部的边疆,它们像解放军战⼠⼀样守卫在祖
国的最北边。
2.熟字换⼀换识记“银”和“化”。
“很、跟、眼”的右半边和“银”相同,⾦字旁和⾦属有关。
“花”去掉草字头就是“化”,“华”去掉⼗也是“化”。
“化⽯”是⽣活在遥远过去⽣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头。
3.通过组词巩固。
忍耐、耐⼼、耐⼒、守卫、守护、守时
银⾏、银河、银⾊、化⽯、变化、绿化
4.把这⼏个⽣字放回⼉歌中,再读⼀读。
三、朗读⼉歌,了解树⽊特点
1.有的树⽊喜欢暖和的地⽅,还有的树⽊能够忍耐严寒——“⽊棉喜暖在南⽅,桦树耐寒守北疆。”
看图⽚,体验“南⽅”和“北疆”不同的⽓候特点,感受“喜暖”和“耐寒”的习性特点。资料内容如下:
⽊棉喜欢温暖⼲燥和阳光充⾜的环境。在云南、四川、⼴西、⼴东等地都适合⽊棉的⽣长。它在春天开花,花⼉⼜⼤⼜
美。⼈们⽤鲜艳似⽕的⽊棉花⽐喻英雄奋发向上的精神,因此⽊棉花被誉为“英雄花”,⽊棉树也就成了“英雄树”。
桦树的种类很多,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长着茂密的⽩桦林。桦树在寒冷环境下也可以维持正常的⽣命活动,⼗分耐
寒,⽣命⼒强,在⼤⽕烧毁的森林以后,⾸先⽣长出来的经常是⽩桦。
2.请你上下对应看这两句,咱们来对对⼦吧!
“⽊棉”对什么?“⽊棉”对“桦树”
“喜暖”对什么?“喜暖”对“耐寒”
“在南⽅”对什么?“在南⽅”对“守北疆”
3.句⼦对仗⼯整,读起来朗朗上⼝,咱们来读⼀读、背⼀背。(加停顿线)
⽊棉喜暖在/南⽅/,
桦树耐寒守/北疆/。
4.同桌⼀起学习最后⼀句,先读⼀读,再说说银杏、⽔杉和⾦桂的特点。
银杏⽔杉活化⽯,⾦桂开花满院⾹。
对这句话有没有不太明⽩的地⽅?学⽣质疑,预设“活化⽯”。
活化⽯是延续了上千万年的古⽼⽣物,同时代的其他⽣物早已绝灭,只有它们独⾃保留下来,适应了现代的环境。银杏、
⽔杉是植物活化⽯。动物活化⽯有国宝⼤熊猫、中华鲟等。
银杏的祖先最早出现在三亿年前,后来绝⼤部分银杏像恐龙⼀样灭绝了,只在我国部分地区保存下来⼀点点,流传⾄今,
成为稀世之宝。银杏树⽣长较慢,寿命极长,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多年,四⼗年后才能⼤量结果,因此⼈们称它为“公孙
树”,“公种⽽孙得⾷”。银杏的果实叫⽩果,银杏树⼜叫⽩果树。
⽔杉也是珍贵的“活化⽯”,俗称“世界爷”,树⼲⼜⾼⼜直,叶⼦细⼩,是世界现存的稀有植物,是我国⼀级保护植物。
银杏和⽔杉是活化⽯,都是⾮常古⽼的树种。
桂树在秋季开花,⾦桂花朵⾦黄,花⾹馥郁。“⼋⽉桂花遍地开,桂花开放幸福来”,⼈们把桂花看作吉祥之兆。
5.树⽊和名称对对碰。
出⽰图画:桦树银杏⽔杉⽊棉⾦桂
你能看出它们分别是什么树吗?学⽣联系⼉歌、⽣活经验说⼀说。
预设:桦树⽪是⽩的,银杏的叶⼦像⼩扇⼦,⽔杉的叶⼦细⼩,⽊棉开红花,开着⾦黄⾊花的就是桂树,秋天桂树开花可
⾹啦!
四、朗读背诵⼉歌
1.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歌的韵律美。
同桌合作读,⼩组⽐赛读,拍⼿打节奏读,做到正确⽽熟练。
2.借助填空,结合图⽚,练习背诵。
3.朗读课⽂,完整背诵。
五、模仿与运⽤
⼉歌⽤⽣动有趣的语⾔写出了各种树⽊的特征,帮助我们了解树⽊的特点,咱们也来试着编⼀句⼉歌介绍⼀种树⽊吧,可
以说说树枝、树叶的形状,可以说说花开的样⼦、⾹味,也可以说说树⽊的习性。
(课件出⽰柳树、槐树、柿⼦树等图⽚,学⽣也可以说⾃⼰想说的桃树、⽯榴等。)
预设:柳树枝条细⼜长。
预设:槐树开花⼀串串。
预设:柿⼦树上挂灯笼。
预设:桃树花开红艳艳。
……
六、学写⽣字、词语
1.学写⽣字:壮、化、棉、杉、桂。
观察结构特点:左窄右宽,左右等⾼。
注意笔画顺序:“壮”的左边是点、提、竖。
“化”的右边先写撇在写竖弯钩。
2.抄写词语:⽊棉、⽔杉、化⽯、⾦桂。
3.请你给下⾯的树写上名字。
(杨树的图)(枫树的图)(松树的图)
( )( )( )
(⽔杉的图)(⽊棉的图)(柏树的图)(桂树的图)
( )( )( )( )
七、拓展阅读
(⼀)阅读课后练习第三题,关于树⽊的谚语
1.不同的树⽊有⾃⼰的特点,在⼈们⼼中,树⽊⼜常常寄托着悠久深远的内涵。试着读读这3句话,说说你的理解。
2.讨论交流,互相启发,师适时点拨。
⼗年树⽊,百年树⼈。
“树”为“培养”的意思,⽐喻培养⼈才是百年⼤计,很不容易,需要很长时间。
树⾼百尺,叶落归根。
意思是说树长得再⾼,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喻事物总有⼀定的归宿,⼀般指远离故乡的游⼦最终还是要回到故乡。
树⽆根不长,⼈⽆志不⽴。
意思是说⼤树若没有树根就不能⽣长,⼈要是没有志向就像⼤树没有树根⼀样,不能成才,告诉我们⼈要树⽴远⼤的志
向。
3.熟读成诵,试着背⼀背。
(⼆)推荐阅读《树之歌》
读读下⾯这⾸《树之歌》,你⼀定会对树⽊有更多的了解。
树之歌
榆树⾼,槐树壮,
梧桐树叶像⼿掌。
⽯榴开花红似⽕,
桂树花开⼗⾥⾹,
桑树结果紫⼜甜。
松树四季披绿装,
棕树喜暖在南⽅,
橡树耐寒守边疆。
选⾃⼈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三年级下册》语⽂园地五“⽇积⽉累”
⼩结:课⽂中介绍了11种树⽊,这些树⽊选取的是东、南、西、北有代表性的树⽊,⼤⾃然树⽊的种类⼗分丰富,希望
你们能到⽣活中认识更多的树⽊,并记住它们的名字。
【篇三】部编版⼆年级上册语⽂识字2《树之歌》教案2
教学⽬标
1.认识“梧、桐、掌、枫”等15个⽣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背诵课⽂。
3.理解课⽂内容,了解相关树⽊的外形和特点。
4.激发学⽣爱护树⽊、爱护⾃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并背诵课⽂。
难点:理解课⽂内容,把握树⽊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新课,明确⽬标
1.板题导⼊
树在我们的⾝边随处可见,是我们⼈类的朋友,你们认识⾝边的哪些⼤树呢?你知道哪些关于它们的知识呢?今天就让我
们⾛进课⽂,去认识它们的基本结构和各⾃的特征吧!
2.出⽰学习⽬标:
(1)学习本课⽣字,能正确读写⽣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初步感知⼉歌内容。
⼆、初读课⽂,学习字词
出⽰⾃学指导:
1.学⽣⾃读课⽂,读准字⾳,读通句⼦,难读的地⽅多读⼏遍。
2.标出⾃然段,圈出⽣字。
(⼀)⾃学⾃测
(1)出⽰本课⽣字
梧 桐 掌 枫 松 柏 装 桦 耐 守 疆 银 杉 化 桂
(2)指名读词语。
(3)这些词语你们还会读吗?谁来挑战⼀下?
梧桐 ⼿掌 枫树 松柏
绿装 桦树 耐寒 守边疆
银杏 ⽔杉 化⽯ ⾦桂
(⼆)⼩组纠错
(1)理解词语的意思。这些词你明⽩什么意思吗?
耐寒:经得起寒冷
北疆:北⽅的边疆
银杏:称⽩果树、公孙树、鸭脚。落叶乔⽊。
化⽯:存留在岩⽯中的古⽣物遗体或者遗迹。
(2)⽂中的⽣字和课⽂中的难读的句⼦我们会读了,把它们放在课⽂中,你还会读吗?
(3)教师提出要求:课⽂有⼏句话?
读课⽂的同学看清字、读准⾳,其他同学仔细倾听如果有什么问题及时告诉他。
(三)质疑拓展
说⼀说课⽂写了什么?
第⼀句话:描写了杨树、榕树和梧桐树的特点。
第⼆句话:描写了枫树和松柏的特点。
第三句话:描写了⽊棉和桦树⽣长的喜好。
第四句话:描写了银杏、⽔杉、⾦桂的特点。
(四)学习⽣字,指导书写
出⽰⾃学指导:
1.出⽰本课的⽣字“杨、壮、桐、枫、松”观察⽣字的间架结构,笔顺,笔画。
2.完成课后的描红。
(1)⾃学⾃测
学⽣认真观察⽣字结构及笔画笔顺等,⾃主书写⽣字,师强调书写姿势
(2)⼩组纠错
同桌互相评议⽣字,指出优缺点。
(3)质疑拓展
1.师⽣交流易错字和易错笔画笔顺。
2.出⽰学⽣写的字,师⽣共同评议,⽐较好差。重点评不规范的字,激励学⽣把字写好,师范写。
3.让学⽣每个字再练写⼀遍,订正。
三、归纳总结,达标训练
(1)初读课⽂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作者对⼤⾃然的⽆⽐喜爱之情。
(2)达标训练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在下⾯打“√”。
梧桐(wúwǔ) ⼿掌(zǎngzhǎng) 松柏(bóbǎi)
桦树(huáhuà) 银杉(shānsān) ⾦桂(guīguì)
2.辨字组词。
杨( ) 棉( )
场( ) 绵( )
桂( ) 桐( )
挂( ) 铜( )
3.按原⽂内容填空。
( )喜暖在南⽅,( )耐寒守北疆。
( )活化⽯,( )满院⾹。
四、⽇清作业
1.流利地朗读课⽂
2.所学⽣字写⼀遍,默⼀遍。
本文发布于:2022-12-08 10:06: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53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