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由,毋宁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目标
1.理清课文的思路,理解文章的内容;
2.结合演讲的背景和演讲词,体会演讲者的情感;
3.掌握演讲稿的特点,学习演讲稿的写作方法和演讲的技巧。
二、学习过程
【知识链接】
1.帕特里克·亨利(PatrickHenry,1736~1799)
苏格兰裔美国人,独立战争时期的自由主义者,美国革命时期杰出的演说
家和政治家。著名的<<独立宣言>>的主要执笔者之一,曾任弗吉尼亚州州长.
深受爱戴,被誉为“弗吉尼亚之父”。他是弗吉尼亚殖民地上最成功的律师之
一,在反英斗争中发表过许多著名演说。被普遍传诵的警句“不自由,毋宁
死”就出自他的演说。晚年政治上趋于保守,与华盛顿总统政见不合,拒绝
在新政府中供职。1799年在演讲中呼吁民族团结,同年去世。
2.演讲背景
北美洲的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从1607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
岸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采取剥削、压制的政策。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
人民同英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英殖民
者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企图维护其宗主国的地位。1774年,英国颁布了
诸如关闭波士顿港、增派英国驻军、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权、确立英国对殖民地
的司法权等法令,从政治上、军事上加紧对殖民地的控制与镇压。殖民地中的一
些温和派和保守分子屈服于英国政府的压力,极力主张妥协和解。帕特里克•亨
利属于激进派人物,主张不惜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取独立。1775年3月23日,
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眼看着妥协势力占了优势,他义无反顾,登台发表了这篇
著名的演讲。亨利的演讲极大地鼓舞了人们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战斗的激情,他的
演讲结束后,会场群情激愤,“拿起武器!拿起武器!”的呼喊声响彻议会大厅。
这篇演说词被后人作为不朽的名篇,特别是结尾的警句“不自由,毋宁死”一直
为人们所传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这一次演讲,点燃了人们心中的愤懑,
点燃了美国的独立战争。
3.有关演讲词: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是指在群众集会上或会议上发表讲话的文稿。演讲稿是
进行宣传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演讲的作用是表达个人的主张与见解,演讲词,
是为演讲准备的文稿或演讲内容的记录,是一种直接面对听众,凭借口头表达,
进行宣传、教育、鼓动或是思想交流的一种论说性文章。
演讲稿的主题要鲜明,例证要动人,感情要深厚,结构要清晰、完整,并注
意跌宕。力求灵活、朴实、形象、幽默、并善于运用警句。
4.演讲稿种类:
①叙述式:向听众陈述自己的思想、经历、事迹,转述自己看到、听到的他人的
事迹或事件时使用的。叙述当中,也可夹用议论和抒情。
②议论式:摆事实、讲道理,既有事实材料,又有逻辑推断,立场坚定,旗帜鲜
明。
③说明式:对听众说明事理,通过解说某个道理或某一问题来达到树立观点的目
的。
【字词识记】
毋宁
..
()缄
.
口不语()沉湎
..
()流露
.
()
陷阱
..
()桎梏
..
()祈
.
求()铿锵
..
()
虚无缥缈
..
()单薄
.
()缴械
..
()号召
.
()
镣铐
..
()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如何理解本文的题目“不自由,毋宁死”?
2.这次演讲的场合是哪里?演讲的对象是谁?演讲的目的是什么?
3.快速浏览课文,简要归纳每一小节大意。
(二)再读课文,细读品悟
4.为了使议员们接受自己的主张,争取到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亨利在演讲时
采取了什么策略?体现了演讲词什么特点?
5.这篇演讲稿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通过诵读相关的段落,赏析其表达技巧。
(三)深度研读,重点突破
6.第2自然段,作者批评了主张和解的保守派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
7.第3自然段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入手驳斥“和平希望”无济于事,按照思
路,本段可以分为两层,这两层如何划分?内容是什么?
8.既然必须诉诸武力,妥协派又有话说了,他们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批
驳的?
9.第5自然段作为这篇演讲的结束语,讲了几层意思?
10.据史料记载,亨利的演讲结束后,会场群情激愤,“拿起武器!拿起武器!”
的呼喊声响彻议会大厅。从演讲者的演讲思路和语言特色来看,亨利的演讲为何
如此轰动?
(四)学习反思,理解建构(或延伸拓展,高考对接)
11.结合学过的演讲词《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有一个梦想》,总结演讲稿的
结构和写作要求。
三、效果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跻
.
身畸
.
形放荡不羁
.
无稽
.
之谈
B.驾驭
.
抵御
.
卖官鬻
.
爵瑕不掩瑜
.
C.勖
.
勉和煦
.
六畜
.
兴旺酗
.
酒闹事
D.饯
.
别觇
.
标缄
.
口不语引以为戒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部署桎梏艰苦卓绝袖手旁观
B.沉湎缄口各抒己见毫无顾忌
C.束缚铸造虚无缥缈相提并论
D.锁链陷井截然不同置之不理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主席先生,他们说我们的力量太了,不能与如此强大凶猛的敌人抗衡。
②各位先生,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应该认真一下这件事该怎么办。
③假如我们想得到自由,并拯救我们为之长期奋斗的珍贵的话;假如我们不
愿彻底放弃我们长期所从事的,曾经发誓不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决不放弃的光荣斗
争得话,那么,我们必须战斗。
A.微薄合计权力B.单薄合计权利
C.单薄核计权利D.微薄核计权力
4.《不自由,毋宁死》作者是,政治家,演说家。演讲稿也叫演说词,
它是在较为浓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共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它具
有、、、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和
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和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演讲稿最基本的
特点是、、。
5.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1)英国政府如此长久地出的锁链要用来桎梏我们了。()
A.锻造B.铸造
(2)这些战争究竟意味着什么?()
A.部署B.布置
(3)我们的要求被人家()
A.置之度外B.置之不理
(4)事到如今,我们再也不能于虚无缥缈的和平希望之中了。()
A.沉溺B.沉迷
(5)我们也曾拜倒在英国国王的宝座下,恳求他出面,制裁国会和内阁中的
残暴者。()
A.干预B.干涉
6.写作运用
2019全国Ⅰ卷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
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
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
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
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
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
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附答案
【字词识记】
毋宁
..
(wúnìng)缄
.
口不语(jiān)沉湎
..
(miǎn)流露
.
(lù)
陷阱
..
(xiànjǐng)桎梏
..
(zhìgù)祈
.
求(qí)铿锵
..
(kēngqiāng)
虚无缥缈
..
(piāomiǎo)单薄
.
(bó)缴械
..
(jiǎoxiè)号召
.
(zhào)
镣铐
..
(liàokào)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如何理解本文的题目“不自由,毋宁死”?
如果失去自由、主权,宁可去死,最具鼓动性的口号,激荡着作者的爱国之情
2.这次演讲的场合是哪里?演讲的对象是谁?演讲的目的是什么?
这次演讲的场合是弗吉尼亚州议会,演讲的对象是州议员,演讲的目的是让人
们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3.快速浏览课文,简要归纳每一小节大意。
①阐述“我”为什么要发表演讲:并非对各位不敬,在论及事关国家存亡的重大
问题时,不能缄口沉默。
②论述沉湎于幻想,不愿正视痛苦现实,不是我们应持的态度。
③论述依据历史事实和现实状况,我们不能沉迷于虚无缥缈的和平的希望,我们
的唯一出路只有诉诸武力。
④阐明我们没有退路,但只要努力,我们就有胜利的希望。
⑤表达“不自由,毋宁死”的主张。
(二)再读课文,细读品悟
4.为了使议员们接受自己的主张,争取到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亨利在演讲时采
取了什么策略?体现了演讲词什么特点?
明确:依据上面的段意分析,亨利采用了后发制人、由破到立、逐层推进的
方法,体现出演讲词逻辑性强的特点。
钦敬——不能沉湎于幻觉——正视历史与现实——战争不可避免,应战
才有希望——不自由,毋宁死。
5.这篇演讲稿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通过诵读相关的段落,赏析其表达技巧。
1.排比:
可我们的请愿受到轻侮;我们的抗议招来了新的暴力;我们的哀求被人家
置之不理;我们被人家轻蔑地一脚从御座前踢开。——强调形势的紧迫。
假如我们想得到自由……假如我们……假如我们……那么我们必须战斗!我
再重复一遍,必须战斗!我们的唯一出路只有诉诸武力,求助于战争之神!
——一系列的排比句和重复句,作者“诉诸武力”的思想和理由表达得异常
鲜明,异常坚定,异常有力。
2.设问和反问:
实际上,战争已经开始,从北方刮来的大风都会将武器的铿锵回响送到我们
的耳鼓。我们的同胞已身在疆场!我们为什么还要站在这里袖手旁观呢?先生们
希望的是什么?想要达到什么目的?生命就那么可贵?和平就那么甜美?甚至
不惜以以戴锁链、受奴役的代价来换取吗?……不自由,毋宁死!
——连用了六个反问句和设问句,层层推进,气势磅礴,大大增强了演讲的鼓动
性和说服力。
3.反复
假如我们想得到自由……假如我们……那么我们必须战斗!我再重复一遍,必须
战斗!我们的唯一出路只有诉诸武力,求助于战争之神!
假设复句和反复的修辞手法,把作者“诉诸武力”的思想和理由表达得异常鲜明,
异常坚定,异常有力。
4.呼告。
全能的上帝啊,阻止这一切吧!在这场斗争中,我不知道别人会如何行事,至于
我,不自由,毋宁死!
满怀激情的呼告,增强了演讲的鼓动性和感染力。
(三)深度研读,重点突破
6.第2自然段,作者批评了主张和解的保守派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
答案首先直截了当地指出他们“沉湎于希望的幻觉”、“不愿正视痛苦现实”的
心理倾向,批评他们对“关系到是否蒙受奴役的大问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
行为态度。要认识到,在是否蒙受奴役这个大问题上,必须立场鲜明,无论承受
多大的痛苦,也要知道真理,知道最坏的情况,并为之做好一切准备。
7.第3自然段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入手驳斥“和平希望”无济于事,按照思
路,本段可以分为两层,这两层如何划分?内容是什么?
答案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一切都是针对我们而来,而不是针对别人”),讲
了两层意思:一是十年来英国政府的所作所为没有一点可以安慰妥协者的“和平
希望”;二是如今英国政府的“和善微笑”,掩盖不了大规模海陆军队武力征服的
动机和行动。第二层(从“英国政府如此长久地锻造出的锁链要用来桎梏我们了”
到本段结束),写非武力的(辩论、请愿)都无法阻止战争风暴,剩下的只有战斗,
诉诸武力,求助于战争之神。这一段详尽陈述了求和的历史事实与大兵压境的严
峻现实,逐层批驳和解、妥协的思想,用连续的问句启发人们从对历史的回顾中
判断未来,呼吁人们“再也不能沉迷于虚无缥缈的和平希望之中了”。
8.既然必须诉诸武力,妥协派又有话说了,他们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批
驳的?
妥协派的观点是:我们的力量太单薄了,不能与如此强大凶猛的敌人抗衡。
作者分三层进行批驳:第一,力量并非指日可待,等待的结果只会是束手就擒;
第二,讲“我们”可进行战斗的条件:利用自然条件、武装民众、号召朋友为“我
们”而战;第三,战争不可避免,我们别无选择。
9.第5自然段作为这篇演讲的结束语,讲了几层意思?
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回避现实是毫无用处的,因为战争已经开始;第二层,
对于战争已经开始的现实,不能再袖手旁观,而要不惜牺牲生命去投入战斗;第
三层,表明自己的坚决态度——“不自由,毋宁死!”
10.据史料记载,亨利的演讲结束后,会场群情激愤,“拿起武器!拿起武器!”的
呼喊声响彻议会大厅。从演讲者的演讲思路和语言特色来看,亨利的演讲为何如
此轰动?
针对性强:对象明确有的放矢
逻辑性强:逐层推进后发制人
鼓动性强:感情强烈技巧高超
(四)学习反思,理解建构(或延伸拓展,高考对接)
11.结合学过的演讲词《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有一个梦想》,总结演讲稿的结
构和写作要求。
1.演讲稿的结构(由学生根据所学过的演讲稿归纳)
演讲稿的基本结构,可分为:题目、开头、主体和结尾四部分。
2.演讲稿的写作要求:投影(由学生根据所学过的演讲稿归纳)
首先,演讲稿的内容、风格要根据对象、场合,甚至演讲者本人的一些特定
情况而定,“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什么人说什么话”。(了解对象,有的放矢)
其次,演讲稿要有鼓动性,要有明确的中心,要有充沛的感情、较强的说服
力。(观点鲜明,感情真挚)
演讲稿犹如一篇议论文,必须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向观众亮明自己的态度和
看法,即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这就是演讲的“意”(也称为主题或主旨)。并且
要紧紧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一定要做到逻辑正确、严密,自圆其说。
演讲是直接诉诸人们感官的表达艺术,特别需要强烈的感情色彩,不仅要说
服人,而且要感染人。这种感情的投注,除了语言的抒情、表达时的激情,更重
要的是内容的入情。
最后,演说词的写作还要注意文学性、技巧性。
为了使演说词写得生动、形象,人们常常采用比喻的手法,甚至有时采用通
篇用比的手法。
为了加强演说词的感人效果和说服力量,还可以在文中适当地采用排比、反
问和重复等修辞手法。
三、效果检测
附原文
本文发布于:2022-12-08 09:43: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52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