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一、教学目标:知
识与技能1.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知道一些盐的性质和用途。
2.学会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方法。3.认识复分解反应及复分解反
应发生的条件。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相关部分内容,
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2.通过探究粗盐的初步提纯从中培
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实验操作能力。3.通过比较碳
酸盐的相关化学方程式,能简单的归纳出相同点,为复分解反应概
念的引出作好铺垫。4.通过相关资料的阅读,增加课外知识。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实验,既学会粗盐提纯基本操作,又消除了
前面阅读整理知识的单一性,同时增加了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相
关图片的展示,培养学生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怀。二、教材分析:
本课题安排在酸碱相关内容之后,合乎学生接受知识的逻辑。教材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盐开始,介绍两类重要的盐—氯化钠和碳酸
盐。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第一部分先从生活常识着手,主要
介绍食盐的性质、用途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根据分布情况提出得
到粗盐的方法,并要求学生探究粗盐提纯。第二部分从图片展示开
始,介绍碳酸盐在生活中的用途,并以回忆二氧化碳制法的手法引
入正题,以比较碳酸盐和酸、碱反应寻找规律得出复分解反应,比
较自然。人教版教材面向全国的,而各地情况不同。广州市为了与
高中衔接在酸碱盐方面要求更宽更广。在教学中应对盐的性质进行
归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要求熟练掌握。教学重点:1、几种常
见盐的性质和应用。2、酸、碱、盐的反应——复分解反应。3、蒸
发操作及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教学难点:复分解反应的
条件及其应用。三、教学设计思路: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和拓展,设计如下:1、把本课题内容分为
四课时进行,第一课时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粗盐的初步
提纯;第三课时归纳盐的化学性质,概括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第四
课时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学会判断酸碱盐之间是否反应。
2.采用体验式和探究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从生活常识深入
课堂,真正体验学习化学的重要性。3.材中的演示实验课让学生上
台演示,体现学生的主动性。4.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不一定要求
学生知道得透彻,可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步完善。四、分课时的教学
设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盐[创设情境]:多
媒体投影播放盐的历史,初知盐的用途等。[引入]:生活中说的盐
通常指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而化学中的盐则不只是指氯化钠,
例如碳酸钠、、高锰酸钾、石灰石都属于盐。[板书]:
NaClNa2CO3KMnO4CaCO3[提问]:他们在组成上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活动]: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投影]:(根据盐的
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进行分类及命名)举例根据酸根离子进行分
类命名NaClCaCl2Na2SO4CaSO4NaNO3Ca(NO3)
2Na2CO3CaCO3盐盐
根据金属离子进行分类[过度]: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生活中常见
的几种盐。[图片]:五羊塑像[设问]:你们知道五羊塑像是由什么
材料做成的吗?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接触过大理石?在什么地方见
过?石灰石呢?[图片]:1、天安门前的华表。2、豪华酒店的地面。
3、人民大会堂的柱子。4、美丽的溶洞。[问题]:这些由美丽的大
理石、石灰石组成的风景,它们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图片介绍]:
1、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2、自然界中还有很多
物质的只要成分也是碳酸钙:珊瑚、贝壳、鸡蛋壳、补钙剂等等。3、
展示纯净的碳酸钙,学生对比碳酸钙和大理石的不同,加深认识碳
酸钙的物理性质及其用途。[过渡]:生活中还有没有别的常用的碳
酸盐?我们常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份就含有碳酸氢钠。[展示药品、
学生观察思考]:1、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2、碳酸氢钠在生活中
有什么用途?[图片介绍]:松软可口的面包、苏打饼干;治疗胃酸
过多的药物等。[过渡]:工业上我们还常用另一种重要的碳酸盐—
—碳酸钠。[展示药品、学生观察思考]:1、碳酸钠的物理性质。2、
碳酸钠在工业上有什么用途?[图片介绍]:造玻璃、造纸、纺织、
洗涤剂等。[讲述介绍]:纯碱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它在我国的
发展上还有一段光荣的事迹呢。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过
渡]:学过一些碳酸盐的知识后,我们接着来认识一种最常接触的
盐——氯化钠,你认识的氯化钠的身影在哪里出现过呢?[学生活
动]:1、把课前收集到的有关信息拿出来互相交流。2、阅读教材
P70-71页,整理资料,完成下表。物质名称碳酸钙碳酸氢钠碳酸
钠氯化钠化学式CaCO3NaHCO3Na2CO3NaCl俗名小苏打纯碱、
苏打颜色状态白色固体白色粉末白色粉末白色粉末水溶性不溶于
水可溶于水可溶于水可溶于水主要用途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
份建筑材料、补钙剂等糕点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等。造玻璃、造
纸、纺织、洗涤剂等。化工原料、配制生理盐水、生活上用作调味
品(教师给予提示、补充、点评)[过渡]:从上表还让我们了解到
不同种的盐的溶解性不同,后面我们主要学习盐类在水溶液里表现
出来的一些化学性质。请同学们看课本附录2——酸碱盐的溶解性
表(200C)。提示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熟记盐的溶解性,如口诀法:
钾盐、钠盐、铵盐都溶解,硝酸盐见水影无踪;盐酸盐不溶银;硫
酸盐不溶钡,微溶钙和银;碳酸盐可溶唯有钾、钠、铵。[课后活
动]:1.作业:P76页2题、P77页4题。2.家庭小实验:将食盐与细
砂混合后,再分离出来。(提示:仪器代用品,想想制作简易净水
器的原理。为下一课时做准备)
第二课时粗盐的初步提纯[创设情境]:学生交流家庭小实验情
况(教师点评)。[引入]:从盐湖、盐井、盐矿、海水蒸发水分得
到杂质较多的粗盐。如何将粗盐提纯为我们使用的精盐呢?今天我
们来学习粗盐的初步提纯。[学生活动]:阅读69-70的活动探究回答:
①粗盐的杂质有哪些?②你可通过什么步骤提纯固体混合物?③过
滤操作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④蒸发溶液需要的仪器有什么?⑤玻
璃棒在哪些操作中需要,其作用是什么?⑥蒸发操作中,什么时候
开始停止加热?⑦如何计算精盐的产率?[学生回答]:①粗盐含有
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②通过溶解,过滤,蒸发提纯固体混合
物。③过滤操作需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④蒸发溶液需要的仪器有
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⑤玻璃棒在溶解操作(加快粗
盐溶解速度)、过滤操作(引流)、蒸发操作(防止液滴飞溅)。
⑥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
蒸干。⑦精盐产率=m精盐/m粗盐×100%[学生活动]:粗盐的初步提
纯的实践[提问]:比较产率后,分析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小结]:过
滤时未能将滤液完全过滤,蒸发时搅拌不及时使固体飞溅……学案:
实验步骤注意事项①仪器和用品:称量粗盐/g剩余粗盐
/g溶解粗盐/g填写数据:玻璃棒作用:②仪器和用
品:操作要领:玻璃棒作用:③仪器和用品:操作要
领:玻璃棒作用:溶解粗盐/g精盐/g精盐产率/%④填
写数据:计算公式:反思:分析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
第三课时归纳盐的化学性质[图片分析]60年的变化,大理石雕
塑的对比:先出现60年后的面目全非的人物雕塑,让学生猜测他原
来是怎样的?学生猜测后,再显示60年前的美少女雕塑。[学生活
动]:酸雨的危害及原因[引导学生]:用怎样实验方法验证猜想?[实
验探究]:(实验11—1)和(实验11—2),并填写好表中化学性
质内容。[学生活动]:学生回答补充[提问]:你能从表中知道碳酸根
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特点是什么吗?[学生活动]:和盐酸反应都
会放出二氧化碳[提问]:我们如何检验某物质中有碳酸根离子或碳
酸氢根离子?[学生活动]:向未知物质中滴加盐酸溶液后,如果放
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此物质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
氢根离子。[巩固练习]:请你们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
分是CaCO3[复习提问]: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盐的哪些化学性质?
[创设情境1]:葛洪是我国古代著名炼丹家。一次,葛洪之妻鲍姑用
铁勺盛“曾青”(硫酸铜溶液),几天后,葛洪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
象:铁勺变成了“铜勺”,葛洪的徒弟高兴地跳了起来:“点石成金
啦!”请问:铁勺是怎样变成“铜勺”的?[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交
流,得出铁勺变成“铜勺”的原因(Fe+CuSO4=Cu+FeSO4)[创设情
境2]:A、B、C、D四杯无色溶液,可能是:酚酞溶液,Na2CO3
溶液、石灰水、稀盐酸,将A倒入另外三个烧杯中,可看到:B杯
溶液红色;C杯产生气泡;D杯产生白色沉淀。[提问]:A、B、C、
D分别是什么溶液?[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得出以下结论:C
中变成“汽水”:Na2CO3+2HCl=2NaCl+H2O+CO2↑D中变成“牛
奶”:Na2CO3+Ca(OH)2=CaCO3↓+2NaOH[创设情境3]:在医院
里,某病人服用硫酸钡和糖浆的混合物来检查肠胃,但是误服了碳
酸钡,在胃酸的作用下会转化为有毒的氯化钡,这时,医生让病人
立即服用硫酸钠进行解毒。硫酸钠为什么可以解毒?[学生活动]:
学生动手实验、讨论、交流得出答案,硫酸钠解毒的原因:
Na2SO4+BaCl2=BaSO4↓(白色沉淀)+2NaCl[学生活动]:学生完成
填写学案[提问]:你能从“盐的化学性质”2、4表中知道氯离子和硫
酸根离子的特点是什么吗?[学生活动]:都会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
白色沉淀。[提问]:如何检验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学生活动]:学
生完成填写好学案[课后活动]:归纳整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学案:
一、完成教科书P71(实验11—1)和(实验11—2),并填写好下
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化学性
质与盐酸反应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32-或HCO3-的检验方法归
纳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二、盐的化学性质:1.盐与活泼金属反应:盐+金属——→新
盐+新金属实例反应条件反应类型与金属反应Fe+CuSO4-
------Cu+AgNO3-------2.盐与某些酸反应:盐+酸——
→新盐+新酸实例反应类型与酸反应Na2CO3+HCl----
AgNO3+HCl----(滴加稀硝酸检验沉淀)Ba(NO3)2+
H2SO4----(滴加稀硝酸检验沉淀)3.盐与某些碱的反应:盐+碱
——→新盐+新碱实例反应类型与碱反应Na2CO3+
Ca(OH)2-------CuSO4+KOH-------4.盐与盐的反
应实例反应类型与盐反应Na2SO4+BaCl2--------(滴加稀硝
酸检验沉淀)AgNO3+NaCl--------(滴加稀硝酸检验沉
淀)Na2CO3+CaCl2--------[小结归纳]:①氯离子(Cl-)的检验
方法:
②硫酸根离子(SO42-)的检验方法:
第四课时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引入]:前面我们知道了
什么叫酸、碱、盐和它们的性质,现在你们桌子上放着一些物质:
HCl、Ca(OH)2、Na2CO3、CaCO3、H2SO4、KOH、CuSO4、
AgNO3、NaCl、NaOH,你能把它们分类摆放吗?[学生活动]:把
桌子上的物质分类摆放。[提问]:写出学案中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归纳它们的相同点[学生活动]:实物投影学生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提问]:化学反应根据生成物、反应物的物质类别和种类划分为化
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能反
应的这些类型都属于复分解反应,你能找出复分解反应物质类别和
生成物的特点吗?[学生活动]:复分解反应的物质类别都是化合物,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归
纳分析]:分析四组实验的化学方程式,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
解反应有什么特点?发生的条件是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是否发
生反应、生成物和反应物两个方面分析)
反应物需要满足条件生成物需要满足条件酸+碱反应物至少有一
种可溶生成物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酸+盐反应物可溶于水或可溶
于酸碱+盐反应物两者都可溶盐+盐[小结]:对照复分解反应的条
件,判断酸碱盐之间能否反应的方法:首先判断反应物的物质类别,
对照上表得知需要满足的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条件,从而判断反应能
否进行。[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判断教材72页“活动与探究”两
者反应能否进行,并说明你的判断理由。如果能反应,表中填写
(生成物)是“有↑生成”或“有↓生成”或“有水生成”(完成学案)[问
题拓展]:如果要除去粗盐中可能含有的氯化镁、氯化钙等可能性杂
质,应如何除去?怎样操作?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课后活动]:
作业P75习题2、3
学案:反应类型反应物质反应现象反应化学方程式生成物的相
同点①酸+碱NaOH+H2SO4HCl+KOH②酸+盐HCl+
Na2CO3HCl+CaCO3③碱+盐Ca(OH)2+
Na2CO3CuSO4+NaOHCa(OH)2+CaCO3④盐+盐CuSO4+
Na2CO3AgNO3+NaClCaCO3+CuSO4
72页活动与探
究:H2SO4Ba(NO3)2NaOHK2CO3H2SO4Ba(NO3)2
NaOH
K2CO3
五、教学反思: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本文发布于:2022-12-08 09:29: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52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