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中庸》解读
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即公元1190年,博学多才的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把儒学著
述中的四篇经典之作《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成册,取名《四书》。
自那时起,《四书》即成为历代钦定教材,延续近千年,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产生了深远影
响。《中庸》作为《四书》中的一篇,在儒家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朱熹对《中庸》
推崇备致,称其为“孔门传授心法”的经典;朱熹的老师程颢、程颐认为,《中庸》阐述
的道理,适用于万事,善学者“终身用之不能尽”。这些评价是恰如其分的。如果悉心品
味《中庸》的内容,我们会发现它集成了儒家观察世界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凝结着儒学的
思想精华,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的百科全书。《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孔伋,
即子思,儒家称之为述圣。
现在,我们来解读《中庸》。为方便阅读和理解,我把《中庸》全文划分为二十五个
段落,每个段落分别列出原文、译文和解读三个部分。
(一)
[原文]天命之谓性①,率性之谓道②,修道之谓教③。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
离非道也。
[译文]凡大自然赋予人和世界万物的,称之为本性。遵循事物的本性,各自行走大
自然给定的道路,就是道。学习和认识这个道,就是教。道既然是反映事物本性的,就片
刻不能离开;能离开的就不是道。
[解读]此处提出性、道、教的概念,阐述了守道的重要性。作者认为,人和世界万
物的本性是大自然赋予的,也就是说不是人的想象和意志的产物;人认识事物,要遵循其
本性,不能违反事物内在的规律。毫无疑问,作者是把物质和大自然作为认识本源的。这
是唯物论的观点。
(二)
[原文]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
慎其独也。
[译文]由于上述原因,品德高尚的人,非常谨慎和敬畏地对待他未能看到、听到东
西,不能因为处在隐蔽和微妙的环境里就失去理智。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独处的时候也
会谨慎处事。
[解读]这里提出“慎独”的思想,要求人们在无人知晓的环境里,谨慎处事,恪守
其道,不乱心志。作者认为,守道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行为,“须臾不可离也”,任何时候
都不能犹豫和动摇。这是守道的根本要求和真谛所在。今天的社会充满各种诱惑,坚持慎
独,自善其身,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
[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人的情感在未抒发的时候,称之为中;抒发而完全适中、合乎节制,称之为
和。中是天下人的本性,是客观存在;和是天下人对情感的适度抒发,是必须把握的原则。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如果能达到尊循本性又抒发适度的境界,天地就会各归其位,万物就会正常繁衍,世界就
会按照它本来的秩序运转。
[解读]此处提出中和的概念,认为人应当追求中和,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不
可过度释放情感和意志,干预和破坏自然界的秩序。这个观点体现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揭示了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依存关系,是非常深刻的。今天,我们强调保护自然环境,实现
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正是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中和的观点,是《中庸》的核心观点,是全文的灵魂。其要领是讲行
为的节制性和适度性。毛泽东有句名言“有理、有利、有节”,其思想渊源就是中和。这
六个字,既包含做事的原则和依据,也包含做事的方法和艺术,充满了思想智慧,是门大
学问。在许多情况下,人的聪明与愚昧、行为的成功与失败,就在于这六个字的把握上。
因此,我们学习《中庸》,一定要很好地理解中和的思想,把握好中和的原则。
(四)
[原文]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
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
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译文]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恪守中庸之道,缺乏修养的人反其道而行之。品德高
尚的人之所以能做到恪守中庸,是因为他任何时候都能处事适中;缺乏修养的人之所以违
反中庸之道,是因为他做事无所顾忌。
孔子说:中庸是至善至美的真理,普通人是很少能长久坚持的。
孔子说:道所以不能通行起来,我知道原因。这是因为聪明和贤达的人往往做得过头,
愚钝和品行不良的人又做得不够。人没有不进饮食的,但很少有人能品出其中真正的味道。
孔子说:正因为如此,道就不能通行了。
[解读]这段话提出了中庸概念。按照程颢的解释,“不偏谓之中”,中就是居中、
适中、适度,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无不足;“不易谓之庸”,庸就是不可更改的道理,
就是定理。作者通过孔子的话,阐述了中庸的内涵,剖析了中庸难以实行的原因。作者认
为,实行中庸的关键是避免极端的思维方式,把握好度,求中和,不偏执。这几句话,讲
出了中和的要义,是上文的拓展和延伸。用现代哲学思想理解,它实际上是在讲观察世界
的方法论,是讲辩证法,说明儒学的创始人在那时已摆脱形而上学的羁绊,初步认识和掌
握了辩证的思维方法。
(五)
[原文]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④,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
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⑤陷阱之中,而莫知之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
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次之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⑥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译文]孔子说:舜是具有大智慧的人,他喜欢提出问题并善于辨别哪些说法更接
近实际。他主张正面引导,不喜欢公开揭露他人的缺点,而乐于表扬他人的长处。他能准
确地把握事物对立的两面,用中和的做法对待百姓。这就是他能成为圣人、成为舜的原因。
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有智慧,然而受某种外因驱动,人们落入捕兽的网笼和陷阱之
中还不知躲避。人人都说自己有智慧,然而选择了中庸却不能期待他恪守一个月时间。
孔子说:颜回的为人是这样的:他选择中庸,得到了至善的道理,就恳切地铭记心中
而不会降低对自己的要求。
孔子说:有的人或许可以平治国家,可以放弃爵位和奉禄不要,甚至敢于从锋利的刀
子上踏过,但却做不到中庸。
[解读]作者以舜和颜回为例,说明中庸并非高不可攀,无人可及,修养高深的人是
能做到中庸的。普通人所以做不到中庸,原因是修养不够。他讲了诱饵和陷阱的辩证法,
说缺乏修养的人,只看到诱饵,看不到诱饵之后必有陷阱,因而直致落入陷阱也不会躲避。
修养高深的人,懂得辩证法,既能看到诱饵,更能看到陷阱,因而不会落入诱人的圈套。
这个道理对今天的人,仍有其重要的警示意义。为什么社会上总有一些人因贪图小利而上
当受骗,为什么总有一些人为贪图更大的利益不惜铤而走险?其思想根源是利己主义,是
利欲熏心。从方法论上看,是形而上学,不懂得辩证地思考问题。他们也是只看到诱饵,
看不到陷阱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向上的东西是主流,但也会无可避免地遇到诱饵和
陷阱。我们要从中庸思想中吸取智慧,学会透过现象看问题,使自己不为各种非份之利所
诱惑,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立于不败之地。
(六)
[原文]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
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⑦,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
而不流,强哉矫⑧;中立而不依,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⑨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
不变,强哉矫。”
[译文]子路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强大。孔子反问:你问的是南方的强大,北方的强大,
还是别的什么强大?孔子回答:用宽大柔和的办法教化人,不去报复那些不守道的人,这
是南方人的强大,品德高尚的人持这种看法。睡席上摆着兵器、盔甲,以战死为快乐和荣
耀,这是北方人的强大,强悍的人持这种看法。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坚持中和而不随波
逐流,这就是强而有力;坚持居中而不偏依,这就是强而有力;国家守道时,不去改变自
己不顺畅的仕途,这就是强而有力;国家不守道时,致死也不改变自己的操守,这就是强
而有力。
[解读]作者在这里陈述了孔子对“强”的看法。强可理解为一人之强,也可理解为
国家和民族之强。按照孔子的观点,匹夫之勇不是强,中和待人、意志坚定才是强。这个
观点,强调了精神层面、内在层面的作用,对物质的、外在的力量,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如果更科学、更全面地看问题,真正的强大,应包括物质和精神、外在和内在、硬实力和
软势力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孔子所以特别强调精神因素,应当是有原因
的。或许那时候,人们普遍偏重于思考直观的、外在的、物质的因素,甚至于把这方面的
强大作为唯一,从而忽视了精神的力量和软实力的作用。针对这样的背景,孔子的观点就
显得极其深邃,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偏重经济发展、忽视思想文化建设的情况依然存在。我们应当以孔子的观点为借鉴,在加
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切实把思想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思想文化建设具有增强民族凝聚
力、提高国民内在素质的作用。只有物质、精神两方面的建设都搞好,才能形成强大的综
合国力,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真正强盛起来。
(七)
[原文]子曰: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君子尊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
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译文]孔子说:求索隐蔽的东西,行为怪僻诡异,后世人会有传述记载,但我不做
这种欺世盗名的事。按照道的要求行事,又不坚持到底,这样的事我也不能做。品德高尚
的人以中庸之道为遵循,即使不受重用、隐居起来不为人知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能做到。
[解读]对这段话,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理解,认为不过是讲孔子的做事原则。
如果我们作进一步思考,就会领悟到,孔子的话包含更深的思想。它告诉我们,中庸不仅
仅是一种处事的方法,更是一种应当坚守的信念,是人生的行为指南。如果说,作者此前
讲中庸更多是从方法论角度论述的,那么,这里已把中庸提升到世界观的位置,从而实现
了中庸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八)
[原文]君子之道,费而隐⑩,夫妇(11)之愚,可以与知;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
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
扰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12)
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译文]品德高尚的人所奉行的中庸之道,既浅显又高深。就其浅显的一面,不是很
聪明的男女,也可以让他们知晓;而高深的一面,就是圣人也有所不知。就其浅显的一面,
即便是不很贤达的男女,也可以实行;而高深的一面,就是圣人也有所不能。天地之大,
人们因有诸多困扰疑惑而感到遗憾。因此,品德高尚的人说到大,天下没有什么能承载它;
说到小,天下没有什么力量能分割它。《诗经》说:“鹰飞于高空,鱼游于深渊”。这是
说从天上到水底都有眼睛在察看。品德高尚的人奉行的中庸之道,起始于一般男女,当达
到高深境界时,就和鹰在天、鱼在水一样,能看清天地的一切。
[解读]作者通过这段话,阐述了一个充满哲理的看法:中庸之道所包含的道理,是
多层面的,由浅入深的。浅显的,一般人就可以理解;高深的,圣人也不能完全掌握。天
地万物大到无边小到难分,难以样样看清。中庸之道可以洞察天地间的一切,只是连圣人
也无法达到这样的境界。如用现代哲学语言表述就是,中庸之道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
统一。其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就是绝对真理。对宏观世界和
微观世界的认识是无止境的。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可以逐步接近绝对真理,但永远
不会穷尽对真理的认识。作者的这段论述,让人叹为观止。它令人信服地表明,两千多年
前,儒家就既否定了不可知论也否定了静止不变的看法,形成真理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的
认识,开创了科学认识真理的先河。
(九)
[原文]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
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
[译文]孔子说:道不会远离人的生活。如果人们实行道而又远离人的生活,就不可
以称其为道。《诗经》说:“手里拿着斧子伐木做斧柄,其方法就在你眼前”。如果你斜
着眼不去看它,还以为是离得很远。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主张以人作榜样来教化人,直到
有缺点和过失的人改正为止。
[解读]作者认为,中庸之道是源于生活的,应当与人的生活紧密结合。他主张,用
合乎中庸要求的人和事为榜样去教化人、感染人,以此扩大道的影响。这与儒家一贯倡导
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是同一个道理。
应当看到,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思想观念,不是虚无缥缈、凭空产生的,它是生活的反
映、实践的产物。要掌握中庸之道,就要善于感悟和学习,特别是善于向具备中庸品格的
人学习。中庸之道,离你不远,就在你身边,就在你周围。能否掌握它,全在你的悟性,
在你是否懂得发现和学习。
(十)
[原文]忠恕违(13)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译文]如能做到待人真诚、推己及人,距离中庸之道就不远了。不愿意施加在自己
身上的事,也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解读]忠恕是儒家著述里出现频率很高的概念,朱熹说“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
为恕”,其意是以真诚、宽恕的态度待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者认为,坚持忠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实行中庸之道的必然要求。这就是说,道的实行和道德修养是紧密
相连的。一个缺乏道德修养、缺乏忠恕之心的人,总是偏重于思考自身利益,往往会失于
公正中和,是不可能真正掌握和实施中庸之道的。要掌握中庸之道,就要从学会忠恕开始。
(十一)
[原文]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
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14)德之行,庸言之
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顺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15)。
[译文]品德高尚的人所奉行的道德有四项要求,我孔丘未能做到一项。要求儿子做
的事是伺候父亲,我未能做到;要求臣子做的事是侍奉君王,我未做到;要求弟弟做的事
是善待兄长,我未做到;要求朋友做的事,自己先做,我未做到。平常恪守道德,言语谨
慎,即使心力不足也不敢不努力,即使做得很充分也不敢把话说满。语言和行动一致,行
动和语言对应,作为品德高尚的人为何不能说这就是忠厚老实呢?
[解读]作者在这里着重表述了对言与行的看法。他认为,实行中庸之道要从善待父
辈、君王、兄长、朋友做起,尽心尽力,不事张扬。要言行一致,老老实实做人。这就是
说,对中庸之道不仅要知之而且要行之;不仅要讲出来,更要诚心实意地做出来。毫无疑
义,作者强调的是付诸行动,是中庸之道的实践性。孔子曾对他的学生子贡说,你先将要
说的话做到然后再说出来,强调的也是言行一致、行重于言。
(十二)
[原文]君子素(16)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
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
[译文]品德高尚的人总是按照他现在所处的地位和环境行事,不愿意做越位的事。
现在富贵,就做富贵人做的事;现在贫贱,就做贫贱人做的事;现在处于夷狄之地,就做
精品文档
。6欢迎下载
夷狄人做的事;现在处于危难的逆境,就做逆境中能做的事。品德高尚的人无论处于何种
角色、处于何种环境都不会不安然自得。
[解读]作者强调,做事要从自身所处的具体条件出发,不能只凭主观愿望做超越条
件的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认为,矛盾的出现和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一切以时间、地
点、条件为转移。两者的看法,并无不同。它说明,儒家在两千多年前就初步取得条件论
的认识,看到了条件对事物发展的限制性和重要性。重视具体条件的分析,不做超越条件
的事,体现了“发而皆中节”的要求,其实质也是中和。由此可以看出,中和思想不仅带
有辩证色彩,而且具备唯物论的特征。
(十三)
[原文]在上位,不陵(17)下;在下位,不援(18)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易(19)以俟(20)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鵠
(21),反求诸其身。
[译文]身居高位的人,不欺凌地位低的人;地位低的人,不攀附地位高的人。端正
自身品行靠自己而不求助于他人,就不会产生抱怨情绪。进一步说,就是对上不埋怨苍天,
对下怨恨别人。所以,品德高高尚的人处于变动时期会耐心等待必然出现的结果,缺乏修
养的人会抱着侥幸心理做冒险的事。孔子说;射箭可用来类比品德高尚的人,射不中靶心,
不能责怪别人,只能反过来从自身寻找原因。
[解读]作着在这里着重阐述了对事物内因的看法,强调“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也就是说,做事要更多依靠自己,不能寄希望于外部力量,事情的成功与失败主要原因都
在自身。这说明,儒家已懂得事物的发展是自身运动的结果,内因是主要的,对事物的发
展起着决定作用。
(十四)
[原文]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22)。诗曰:“妻子好和,
如鼓瑟琴。兄弟既翕(23),和乐其耽(24)。宜尔室家,乐而妻孥。”子曰:父母其顺
矣乎。
[译文]品德高尚的人所奉行的中庸之道,就象走远道必然从近处开始、登高山必然
从低处开始一样。《诗经》说;“母子和睦相处,如同弹琴一样和谐。兄弟关系和顺,融
洽快乐就会长久。这有益于你的家庭,高兴的是你的妻儿老小。”孔子说:能做到这些,
父母就会心情舒畅。
[解读]作者阐述了儒家对家庭伦理的看法,主张长幼之间、同辈之间应当以和相待,
和睦相处。这是中和思想在家庭关系上的运用。按照儒家的观点,中和是世界万物固有的
内在秩序,家庭和睦是这一内在秩序的必然要求。作者借助“行远必自迩,登高必字卑”
的道理,强调维持家庭和睦,最重要的不在表白,而在行动,在于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
日积月累。应当说,这个观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家和万事兴,一个成功者的背后往往
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如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从自我做起,自觉维护家庭和睦,少一些争吵、
摩擦、误解,多一些宽容、关爱、理解,我们的家庭就会充满亲情和活力。
(十五)
精品文档
。7欢迎下载
[原文]子曰:鬼神(25)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
可遗,使天下人,齐(26)明盛服,以承祭祀,洋羊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云;“神
之格(27)思(28),不可度思,矧(29)可射(30)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
夫!
[译文]孔子说,祖先和天神的德行,盛大无边。你看不到它的形状,听不到它的声
音,但它却能体察万物而无遗漏,致使普天下的人,斋戒饮食,穿着洁净的服装,虔诚地
进行祭祀活动。它盛大的样子就如同在你头顶,在你左右。《诗经》说:“天神对事物的
考究,是常人不可想象的,何况它还可以推算呢”。所以,从细微之处到明显的地方,在
祖先和天神面前,确实是无可掩饰的。
[解读]作者在这里告诫人们,要以虔诚的态度敬重祖先和天神。这个观点表达了对
祖先的感激和对大自然的崇拜,反映了儒家尊祖敬天的一贯思想。儒家认为,这是中和的
要求,是人世间必须恪守的礼制和秩序。
需要明确的是,对鬼神二字,不能作迷信色彩的理解。这里的鬼神同“惊天地泣鬼神”
中的鬼神是同义词。鬼是指故去的先人,神是天神,指大自然。尊重祖先、崇敬大自然,
是符合人性和天性的美德,不是唯心主义。这种美德,有助于维系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
的和谐关系,应当世代相传、光大弘扬。
(十六)
[原文]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31)
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
材而笃(32)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嘉乐君子,宪宪(33)令(34)德。
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35)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36)
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
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武王末受命(37),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
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
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38)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
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大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
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39)也。序爵,所以
辩贵贱也。序事所以辩贤也。旅酬(40)不为上,所以逮(41)贱也。燕毛(42),所以
序齿(43)也。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
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
禘尝(44)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译文]孔子说:舜是大孝之人。他的德行达到圣人的境界,地位尊贵为天子,拥有
四海之内的财富,祖庙里摆着供品祭祀他,子孙后代延续着敬拜他的活动。因此,可以说,
有大德的人,必然会得到应有的地位,应有的俸禄,应有的名份,应有的寿数。因此,上
天造就的万物,必然因品质不同而使用专一的方法对待。所以,该栽培的就栽培,该淘汰
的就淘汰。《诗经》说:“美好而欢乐的君子,总是展现出他的高尚美德。他做对人民有
精品文档
。8欢迎下载
好处的事,上天给他俸禄,保佑他平安。这一切都是由上天表达的”。所以,有大德的人,
必然得到上天的美好旨意。
孔子说:没有忧虑的人,就属周文王了,王季是他的父亲,周武王是他儿子。父亲创
立业绩,文王作为儿子完成传述。武王继承几位先王的功业,一穿上战袍就取得天下。自
身没有失去显赫的名望,依然贵为天子,拥有四海之内的财富,祖庙里摆着供品祭祀他,
子孙后代延续着敬奉他的活动。周公受命于武王晚年,完成了文王和武王的大德,追奉大
王、王季为王,以天子之礼制祭祀先祖。周公制定的这种礼仪,也涉及到诸侯、大夫以及
士和平民百姓。如果父亲是大夫,儿子是士,就用大夫的礼仪安葬父亲,用士的礼仪祭祀
父亲。如果父亲是士,儿子是大夫,就用士的礼仪安葬父亲,用大夫的礼仪祭祀父亲。一
年的守孝期,适用于大夫。三年的守孝期适用于天子。对父母的守孝期,没有地位身份区
别,是一样的。
孔子说:武王、周公都是大孝之人。所谓大孝,就是善于继承先人遗志,善于记述先
人的思想业绩。春秋季节要整修祖庙,摆设祭祀用的器具,准备祭祀穿的衣服,选用应时
的食品。宗庙的礼仪,是用来排列辈份顺序的。制定爵位次序,是用来区分身份地位的贵
贱。记叙和排列事迹的次序,是为了辩明贤与不贤的。在共同敬酒的时候不能站在前边,
是因为你地位卑贱。宴会上按照头发的黑白排列座次,是用来区分长幼次序。各自站在自
己的位置上,举行祭祀礼仪,演奏祭祀乐曲,向先祖表达敬意,表达深切的怀念,对待死
去的先祖如同他在世时一样,对待亡故之人如同他活着一样,这就是大孝。郊社之礼是用
于祭天地的,祖庙之礼是用于祭先祖的。如果明白祭天地之礼,知道夏祭秋祭的意义,治
理国家就像写在手掌上一样。
[解读]这几段话集中论述了中庸之道的孝道。作者以舜和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
为例,阐明孝的概念和意义,主张敬重父母先人,对死去的先人如同他在世一样充满敬意,
强调孝的要义是忠实地继承先人的思想业绩。儒家认为,孝道体现中和,是世间应有的秩
序。这一思想,贯通古今,成为中华民族崇尚的美德,成为东方人特有的观念,对保持和
传承我国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应当特别强调的是,孝道是家庭美德的核心,是全部道德的基础。讲不讲孝道,对一
个人的品德是一个直观无误的检验。一个不讲孝道的人,缺乏亲情情感,不知感恩,是没
有道德可言的。这种人的心理往往是自私的、阴暗的、不讲情义的,因而不可与之为友,
更不宜委以重用。这是应当是观察人、识别人的一个重要方法。
(十七)
[原文]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
政息。人道敏(45)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46)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
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47),尊贤之等,礼所
生也。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
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妻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也,或
精品文档
。9欢迎下载
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
其成功,一也。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
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
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
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权,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
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48)贤也。尊
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
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49)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
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
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译文]鲁哀公向孔子询问治理国家政务的道理。孔子说:周文王、周武王的政令,
是公布在木板和竹简上的。他们人在世的时候,政令就能执行;人去世以后,政令就不能
贯彻了。人的准则是勤勉于治理政务,地的准则是勤勉于树木生长。这政务,就好象是蒲
柳和芦苇,需要勤勉地对待它。所以,治理政务的成败在人,人的素质又取决于自身修养,
自身修养靠道,道的核心是仁。
仁就是爱人,以亲近自己的亲属为大仁。义是用恰当的方式待人,以尊重贤人为大义。
亲近亲属有强弱,尊重贤人分等级,礼制也就由此产生了。
地位低的官员不被上级信任,百姓就得不到很好治理。所以君子不可不修养自身,想
修养自身不可不亲近亲属,想亲近亲属不可不知人,想知人不可不了解天。
天下的通行规则有五项,实施的品德要求有三条,就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
友。这五项是普遍适用的最高准则。智、仁、勇三者,是普遍适用的最高品德。所以,实
行的准则是一样的。有的人生下来就知道这个准则,有的人通过学习知道这个准则,有的
人经过磨难才懂得这个准则。等到全都明白的时候,所掌握的是同一准则。有的人会在没
有外力推动的情况下自觉实行这个准则,有的人为了利益实行这个准则,有的人要花费很
大气力才能掌握和实行。无论怎样,凡做事取得成功的,都源于同一准则。
孔子说:好学就会接近智,身体力行就会接近仁,知道羞耻就会接近勇。这三者都知
道了,就知道如何修身了。知道如何修身,就懂得如何治理人事;懂得如何治理人事,也
就明白如何治理天下国家了。
总之,治理天下国家共九条经典性的原则,就是自身修养、尊重贤德,亲近亲属,敬
重大臣,体恤群臣、爱民如子、招徕百工、安抚偏远民族、关怀诸侯国家。修身就能掌握
道;尊贤就不会有不明白的道理;亲近亲属,父辈、兄弟就不会有怨气;敬重大臣,君王
就不会看不清事理;体恤群臣,士大夫们就会给予更大回报;爱民如子,百姓就会权衡利
弊,安居乐业;招徕百工,就会财力和供给丰足;安抚偏远的小国和民族,四方就会归顺;
关怀诸侯,君王就会得到天下敬畏。
斋戒饮食,穿着洁净的服装,不合礼仪的事不做,这就是修养自身。不听信馋言,不
接近美色,不看重钱财看重贤德,这样就可以勉励贤者。尊重他们的地位,增加他们的俸
精品文档
。10欢迎下载
禄,和他们有着同样的好恶,这就是对亲属的勉励;信任众官、放手使用,这就是对大臣
的勉励;给予信任和优厚的俸禄,这是对士人的勉励。不滥用民力,削减赋税,这就是对
百姓的勉励;按日检查按月考核,对优秀者赐给粮食,予以表扬,这就是对百工的勉励;
热情迎送来访使者,赞许善者怜悯弱者,这就是对偏远小国和民族的安抚;对已废除的诸
侯国,恢复其后人的爵位继承权,帮助他们平息内乱、消除险情,让他们按时带着贡品朝
见天子,回赠的礼品多一些,索要的贡品少一些,这就是对诸侯的关怀。治理天下国家就
这九条经典原则,对哪个国家都一样,有普遍适用性。
[解读]这几段话是讲儒家的治国之道。作者认为,治国的根本是实行仁道,选用贤
德,主张用“九经”治理国家。作者对周代初年那种繁荣统一、礼制完备的社会极为崇敬
和怀念,许多看法都带着浓重的怀旧色彩和封建等级观念,具有无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
尽管如此,其中不少观点,仍有借鉴意义,诸如实行仁政德政的观点、选贤任能的观点、
维系亲族和睦的观点、亲民爱民的观点、重视工商业发展的观点、友好睦邻的观点等等,
都可以赋予时代新义,用于丰富今天的执政理念。
作者还提出仁、义、礼、智、勇几个重要概念,指出仁是道的核心,仁就是爱人,以
亲近亲族为大仁;义就是中和待人,以尊重贤人为大义;礼就是对亲族、对贤人亲近和尊
重的等级划分,是必须遵守的秩序;懂得学习就接近智;知道羞耻就接近勇。这五个字概
括了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自我修身的准则,是知人用人、治理国家的前提。
(十八)
[原文]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50),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
疚,道前定则不穷。”
[译文]无论做什么事情,事先有准备就能做成,没准备就会失败。说话事先确定讲
什么,就不会说得不流利;办事事先确定怎样做,就不会陷入困境;走路事先确定怎样走,
就不会因走错路而内疚。
[解读]这几句话是讲思想与行为的关系,强调的重点是事先谋划和思考的重要性。
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预先进行思考,充分调动头脑中积累的有用信息,谋划一个成熟的
行为方案,对事情的成败有重要影响。毛泽东说,不打无准备的仗,讲得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看到,有不少人不用讲稿,可以滔滔不绝地讲一两个小时,思维不乱,条理清晰。这
是因为事先打了腹稿,头脑中标记着一个条理分明的提纲。我们也看到,有些人做事,有
条不紊,很有章法,并且总能取得圆满的结果。这是因为他事先进行了周密思考,有了足
以成事的办事方案。有的人不懂得这个道理,讲话做事不假思索,胸无成竹,盲目行事,
这样就很难避免挫折和失误。
(十九)
[原文]在下位不擭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矣。擭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擭乎上
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不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
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
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
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51)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
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辩,辩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
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精品文档
。11欢迎下载
[译文]地位低的官员不被上级信任,百姓就得不到很好治理。要得到上级信任是有
路可循的,不能取信于朋友,就得不到上级信任。取信于朋友是有路可循的,不顺从亲族,
就不能取信于朋友。顺从亲族是有路可循的,不检查自身是否真诚,就不能顺从亲族。要
做到自身真诚是有路可循的,不明白什么是和善,就不能做到自身真诚。什么是诚?诚是
大自然运行的法则,诚是人们做事必须遵循的准则。对圣人而言,诚是不需要费很大气力
就能达到的,不需要深入思考就能明白的,是一种顺其自然的中和境界。对常人而言,诚
就是择善而行并坚持到底。要虚心学习,多方请教,深入思考,弄清其中的道理,忠实地
贯彻实行。要么不学习,学了但没掌握就不能中止;要么不去请教,请教了但没明白就不
能中止;要么不去思考,思考了但无所得就不能中止;要么不去辩识,辩识了但没弄清不
能中止;要么不去实行,实行了但不忠实、坚定就不能中止。他人做出一分努力,自己要
做出百分努力;他人做出十分努力,自己要作出千分努力。如果真的能坚持这个原则,愚
笨的人也能变得聪明,柔弱的人也能变得刚强起来。
[解读]这里提出一个新的概念——诚。所谓诚是指对客观规律的探究、对世间真理
的追求。作者认为,中庸之道是反映客观规律的,是世间真理,诚也就是对中庸之道的探
究和追求。当然,这里使用的诚字,含有真诚之意,是说这种探究和追求是诚心实意、孜
孜不倦的。作者还明确指出,普通人要达到诚的境界,必须“择善而固执之”,也就是择
善而从、坚持到底。具体要求讲了五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强
调加倍努力,以一贯之,决不能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古人的治学思想是严谨而丰富的。
作者提出的这种求知的方法和精神,普遍适用今天。我们要认真总结,从中悟出道理,很
好地继承和发扬古人留下的这笔财富。
(二十)
[原文]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
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
赞(52)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53)矣。
其次致曲(54),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
唯天下至诚为能化。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见乎蓍龟(55),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
者,非自成己而己,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
故时措之宜也。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所以栽物也,高明,
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
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
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
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栽焉。今夫山,一
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
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也。”:诗云:“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盖曰天
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精品文档
。12欢迎下载
[译文]由内在真诚而明白事理,称之为本性。由明白事理而达到真诚,称之为教
化。达到真诚就能明白事理,明白事理就能达到真诚。只有达到极其真诚境界的人,才能
尽其天性。尽其天性,才能尽其人性。尽其人性,才能尽其物性。能尽其物性,就促进天
地万物生息繁衍。能促进天地万物生息繁衍,就能和天地相比。
其次,是从认识具体细微的事开始。细小的事里包含着真诚。做到真诚,就能使细小
的事显现出形状。有形状就会渐渐变得显著,显著就会明朗,明朗就会思动,思动就会变
革,变革就会演化,只有达到极其真诚的境界才能实现演化。达到极其真诚的境界,就可
以预知未来。国家即将兴旺的时候,必有吉祥的征兆。国家即将衰亡,必有怪异之事出现。
它们会显现在用于占卜的蓍龟上,像人的意念会反映在四肢动作上一样。祸福即将来到的
时候,是福必能预知,是祸也能预见。所以,一旦达到极其真诚的境界,就如同神灵一样。
真诚是自发形成的。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是其自身固有的规律。真诚存在于事物运动的
全过程,没有真诚就没有世界万物。所以道德高尚的人以真诚为贵。真诚并不是实现自我
完善就罢了,还要认识世界万物。实现自我完善是仁,认识万物才是睿智。体现事物本性
的品德,符合内在和外在的规律,所以何时实施都是适宜的。
正因为如此,追求极其真诚的境界是无休止的,无休止就会长久,长久就能得到验证,
能得到验证就会延续久远,延续久远就会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能承载世界万物。因为高
大光明,所以能覆盖世界万物,因为悠远长久所以能育出万物。博厚与地匹配,高明与天
匹配,悠久是无止境的。正因为如此,如达到极其真诚的境界,无须显露就会彰显,无须
心动就会变革,无须作为就会完成对万物的认识。
天地的规律,可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诚。它生成世界万物只靠这个字,没有其他,
所以它生成万物是不可揣测的。天地的规律是广博的,深厚的,高大的,光明的,悠远的,
长久的。如今的天,能看到的最多是它的光亮,到了展现其无穷的时候,它维系着日月星
辰,覆盖着世界万物。如今的地,看到的最多是一撮土,当展现其广厚的时候,他承载着
华山而不觉重,容纳着河海而无泄露,万物都被它覆载着。如今的山,看到的最多是一拳
之大的石头,当展现其广大的时候,草木在它上面生长,鸟兽在它上面栖息,宝藏在它上
面蕴藏。如今的水,看到的不过一勺之多,当展现它深不可测的时候,河海中的各种动物
都在其中生活,由此也给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货物和钱财。《诗经》说,只有天的意志,
是深远而无穷尽的。这大概就是天所以称之为天的原因吧!文王的德行并不彰显,却非常
纯正,这就是文王之所以称之为文王的原因吧,它的纯正是无止境的。
[解读]作者提出四个重要观点:1、只有达到至诚境界,才能通晓天性、人性、物
性,才能认识世间万物的本性。只有掌握了事物的本性,才能作出合乎事物本性的抉择,
按照事物的自身规律办事。2、要重视对细微现象的观察,善于见微知著。任何事情的出
现,都有预兆,都有一个由隐蔽到显著的过程,也就是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善于
发现和捕捉这个预兆,就可以预知未来,就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和结果3、真诚地探
究和追求真知,不能以自我完善为目的,更重要的在于运用真知,认识世界。自我完善是
仁,认识世界才是大智。4、世界是广博深厚的、悠久的,也就是说世界在空间、时间上
都具有无穷性。人的每一个具体认识都有局限性,不可能穷尽对世界的认识。人们对世界
的认识、对真知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所谓至诚,就是对真知的无休止的追求过程。作
精品文档
。13欢迎下载
者运用古代的语言,阐述了认识论的规律,讲解了从现象到本质、从量变到质变、从相对
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内在联系,具有明显的辩证唯物论色彩。
(二十一)
[原文]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天下。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
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
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译文]圣人奉行的道是伟大的。它如此盛大地生育万物,高高在上、俯视天下。它
如此美好宏大,三百条礼制规范,三千项威严仪式,等待着有人继承而后行。所以说,如
果不能达到至德的要求,至道也不会凝结而成。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尊崇德行、以道为学
问,以至掌握广大而极为精深的道理,从而达到高明,能以中庸为道。这就需要温习旧知
识掌握新知识,朴实忠厚地崇尚礼制。
[解读]作者重申了道和德之间的关系,强调德是基础、是前提,道是德的追求目标
和必然结果,是德的升华和凝结。作者认为,圣人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品德高尚;只
有具备高尚的品德,才能把中庸之道作为学问,掌握其中博大精深的道理。对中庸之道的
探究和把握是个渐进的过程,必须温故知新,永无止地境地学习。
(二十二)
[原文]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56)。国有道,用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
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矣!
[译文]处于高位不骄傲地对待下属,作为下属不要违背上级意志。国家守道时,提
出建议足以兴国;国家不守道时,沉默不语足以保全自身。《诗经》说,明哲保身,说的
就是这个道理。
[解读]作者从中和思想出发,阐述了为官做人的原则。他认为,为官之人必须做到
居高不凌下、居下不违上。这话是有道理的。居高不凌下,爱护下属,才能得到下属的敬
重和支持。居下不违上,才能贯彻上级的意志,对上级负责,得到上级的信赖。总之,在
一个社会组织里,无论上级下级,彼此之间都是合作共事的关系,必须讲融洽、讲尊重、
讲相互信任和支持,以形成一种和谐相处的氛围,为共同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当然,我
并不主张搞自由主义的“一团和气”,问题是做人做事要有个出发点,与人为善、追求和
谐就是出发点。在现实生活中,一团和气往往并非主要倾向,更多的情况是,内耗和无原
则的斗争。这不能说是积极的现象。应当看到,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从每个人、每个家庭、
每个社会组织做起。因此,强调和谐相处,有助于弘扬中和思想,培育社会正气,减少社
会摩擦,消除不稳定因素,这对形成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
意义。
明哲保身在现代汉语中是贬义词。但儒学的先哲们提出这个主张,绝不是让人们远离
现实、逃避斗争,而是要人们机智而正确地规避风险,避免无谓牺牲。在战场上,一个优
秀的战士,必须是善于保护自己的;只有保护自己,才能更多地消灭敌人。不能保护自己,
就不能消灭敌人。同样道理,明哲保身是为了发展,不能保身也就谈不上发展。消极的保
身和积极的保身之间,区别在于是否明哲,是否在弄清事理、深明大义的情况下保全其身。
儒家还强调舍生取义的精神,说明明哲保身不是没有骨气、不讲原则的。应当看到,明哲
保身是一种理性抉择,它告诉人们一个极富智慧的思想:不要做错事,但也不要做蠢事。
精品文档
。14欢迎下载
(二十三)
[原文]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
身者也。
[译文]孔子说:愚昧的人喜欢刚愎自用,卑贱的人喜欢独断专行。生在现今,却要
恢复古代制度,这样的人灾祸会落到他身上
[解读]作者借用孔子的话,阐明一个道理:刚愎自用、独断专行,都是无知的表现,
真正有知识的人不会这样做。他告诫人们,社会总是要进步的,不要留恋已经消亡的东西,
不要试图恢复已被历史淘汰的事物,这样做没有任何意义,只能招致灾祸。目前,正处在
改革创新的年代。我们要记住古人的告诫,坚持与时俱进,支持改革创新,少一些不合适
宜的怀旧情思,为促进历史进步做出应用的努力。
(二十四)
[原文]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
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也焉。虽有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也。
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
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鬼神而无疑,
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
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
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57)
有誉于天下者也。
仲尼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58)天时,下袭(59)水土。譬如天地之无不持栽,
无不覆帱(60);譬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所以为大也。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临也。宽裕温柔,足以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
(61)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62)渊泉,而时出之。
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
国,施及蛮貊(mo)(63)。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
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
肫(zhun)(64)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译文]不居天子之位,就不要议定礼制,不要创立制度,不要考订文字。如今天
下已实现车轨统一、文字统一、伦理统一,这些都是由天子制定的。虽然有天子地位,但
没有德行,是不敢制定礼乐制度的;虽然具有德行,但没有天子地位,也是不敢制定礼乐
制度的。
孔子说,我讲夏代的礼制,由夏遗留下来的杞国不足为证;我学殷代的礼制,只有宋
国一国还保留着,也不足为证。我学习周代的礼制,今天还通用着,所以我遵从周礼。
统治天下看重礼仪、制度、考文这三件事,就能减少过失。前朝夏殷两代的礼制,虽
然好但无从验证;无从验证,就不能让人信服;不能让人信服,百姓就无法遵从实行。
精品文档
。15欢迎下载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奉行的道,表现在自身,验证于百姓,从禹、汤、文王三位明君
典籍里考证没有差误,立于天地之间与天理不悖行,请教祖先和上天得到肯定的答复,就
是百世以后的圣人对此也无任何疑惑。祖先和天神肯定,就是认识了天;百世后圣人不疑
惑,就是认识了人。品德高尚人的举动被世人当作天下的正道,行为被世人当作天下的法
则,言论被当作天下的准则。离他远的向往他,离他近的不敢不敬他。
《诗经》说:“在彼处无人厌恶,在此处无人不敬,几乎是日日夜夜地恪守其道,以
永远保持他的美好声誉”。品德高尚的人没有哪个不这样做,就能很早享誉天下的。
孔子继承尧舜,效法文王武王。上能遵从天时规律,下能依照水土习性。就象天地那
样没有什么不可承载,没有什么不可覆盖;就象一年四季一样,交错运行;就像日月一样,
交替放射光明。世间万物共同生长互不危害,各种道路并行互不冲突。小德如江河川流不
息,大德如天地敦厚化育万物。这就是天地为大的原因。
只有天下修养高深的人才是聪明睿智的,才有足够的资格居高临下、治理国家。他胸
怀宽广,待人温和柔顺,足以包容天下。他发愤图强,刚强坚定,足以恪守其道。他虔诚
庄重,中和公正,足以尊守礼制。他文理缜密细致,足以辨别是非。他的广博如渊泉,经
常涌现出来。广博就象天一样,渊泉就像深潭一样。他的表现百姓没有不尊敬的,他的言
论百姓没有不信从的,他的行为百姓没有不高兴的。所以,他的誉满中国,影响到蛮貊之
地。凡舟车到达、人力通行、天所覆盖、地所承载、日月照到、霜露降落的地方,只要是
活着的人,没有尊重、热爱他的,所以说他可与天相比。
只有天下至诚的人,才能确定天下的伦常规范,建立天下的根本的行为准则,通晓天
地化育万物的道理。这难道还需要借助和依靠别的什么力量吗?他的仁德,诚恳真挚,象
深潭一样深邃,象天一样广大。如果不是固有的聪明圣智、通达天德,有谁能通晓这些呢?
[解读]作者用大段文字赞扬尧舜、赞扬禹汤、赞扬文王武王、赞扬孔子,赞扬至
成的圣人,目的都在于说明一个观点,就是:一个治国方略或一个学说的建立,要靠自身
修养、靠吸取古人经验,最终还要靠百姓的检验。毫无疑问,作者的这个观点是深刻的。
治国方略的制定人和学说的创立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广博的学识;否则,
即使提出某种方略或学说,也是低劣的,不会对历史的进步产生积极影响。我们的先人,
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治学治国经验,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宝贵典籍。学习先人、以史为鉴,可
以收到扩展视野、增长智慧、矫正思想之效,对今天治学治国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无论治国方略或学说,都必然应用于社会、应用与实践,都要接受百姓的检验。百姓不赞
成、不支持、不认可的方略和学说,缺乏社会基础,是没有生命力的。我所以格外称赞作
者的这一思想,是因为它包含了实践观点、群众观点。我们的先人在两千多年前就取得这
样的思想成果,不能不令人钦佩和赞叹。
(二十五)
[原文]诗曰:“衣锦尚絅”,恶其纹之著也。故君子之道,闇(65)然而日章。小
人之道,的(66)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
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诗云:“濳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
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67)。”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精品文档
。16欢迎下载
诗曰:“奏假(68)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动,不怒而民威于鈇鉞”。
诗曰;“不显(69)惟德,百辟其刑(70)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化民,末也。
诗曰:“德輶(you)(71)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栽,无声无臭。”至矣。
[译文]《诗经》说:里边穿着华丽的衣服外边套件麻布罩衣,是因为讨厌它的花纹
过于显露。所以道德高尚的人所奉行的道,深藏不露而日益彰显,修养不足的人所奉行的
道,显露无遗而日益消亡。道德高尚的人奉行的道,平淡而不厌烦,简约而富有文采,温
和而充满条理。如果知道远从近来,知道风起何处,知道细微终究会变得显著,就可以进
入有大德人的行列了。
《诗经》说:鱼潜伏在很深的水底,也能让人看得很清晰。所以,反省自己不感到愧
疚,因为他从来没有不良的意念。道德高尚的人所以为常人不能相比,就是由于在无人看
到的地方也能从严律己。
《诗经》说:假使上天在注视你的居室,你也无愧于神灵。所以道德高尚的人,不行
动也受人尊重。不说话也值得信赖。
《诗经》说:进奉诚心,感通神灵,默默无语,没有争议。所以道德高尚的人无需使
用赏赐百姓也会努力,不发怒百姓也会有畏惧感,象看到斧钺一样。
《诗经》说:大德无须显露、张扬,诸侯会自觉效法实行。所以,道德高尚的人忠厚
谦恭从而使天下得以平治。
《诗经》说:我怀有明德,不会厉声厉色地训斥他人。孔子说,用厉声厉色去教化百
姓,是下策,是最不好的办法。
《诗经》说:美德轻如毫毛,毫毛尚有形状和重量可测度。上天的承载,没有声响和
气味,这才是至高无上的。
[解读]作者大量引用《诗经》中的诗句,集中阐述了一个观点:具有高深学问和高
尚品德的人,谦恭谨慎,简约温和,举重若轻,不事张扬,是隐而不显,深藏不露的。这
样的人,靠的不是自我宣扬和厉声厉色地训斥人,而是靠人格和学问力量去默默地感染人、
影响人。他们的文章道德,所以为人敬重、流传久远,原因就在这里。这段话是很有哲理、
很有分量的。它使我想到现实生活中很多相反的事例。有的人,说话张狂,做事张扬,喜
欢自吹自擂,这实际上是修养不深、学问浅薄的表现。古人传下一个成语“狂妄无知”,
说的就是无知的人才会狂妄。无知者以狂妄为自得:有知者认为,狂妄等于无知。我们应
当牢记古人的教诲,以此为训,把力量下在修身和求知上,虚怀若谷,谦逊为人,使自己
不做狂妄无知之事,成为一个有修养、有学问的人。
至此,我们已解读了《中庸》全文。现在加以总结归纳,集中了解《中庸》包含了哪
些重要观点。
(一)《中庸》的哲学观
1、本性:“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世界万物的本性是大自然赋予的。人们
认识事物要遵循其本性,不能违背事物的内在规律,这是中庸之道的基本原则。
2、中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是事物的本性
状态,和是对本性状态的认识和把握。中和的要求是,“执其两端,用其中”,就是适中、
适度、不偏执,这符合事物的内在规律。
精品文档
。17欢迎下载
“道之不明也,知者过之,愚者不及”——做得不够,不符合中和原则;做得过头,
也不是中和,过犹不及。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人们想问题、做事必须以所处条件为依据,不
能超越自身条件。就是说不能越位,越位不符合中和原则。
3、思与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思想支配行为,要做成事必须预先进行
周密思考,否则很难顺利实施,收到圆满效果。
4、隐与显:“曲能有诚,成则形,形则著”——事物的发展是个由隐到显的渐进过
程。因而,事物的兴衰都会有预兆;捕捉到这种预兆,就可预见未来,预见事物的发展趋
向。这就是见微知著的道理。
5、内因与外因:“失之正鹄,反求诸身”——矛盾的转化、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
在和外在的原因,外因是重要条件,内因起决定作用。事情的成败应主要从自身寻找原因。
6、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君子之道费而隐”——世界是无限的,它所包含的道理,既浅显又深奥。人们对事物的
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每个具体的认识都具有相对真理性。认识每前进一步,就向
绝对真理靠近一步。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会不断深化和发展,但永远不会穷尽对真理的认识。
不难看出,《中庸》包含的哲学思想是丰富的。本性观是它的认识论,中和观是它的
方法论,思与行、隐与显、内因与外因、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是它着重阐述的哲学概念,
由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二)《中庸》的美德观
1、慎独:“君子慎其独”,“君子之所以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修养高
深的人所以高于常人,是因为他以道为信念,严于律己,自觉守道,在无人知晓、无人
监督的情况下,不违背道的要求。
2、忠恕:“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尽己之心,推己及人,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自己不愿承受的也不要施加于别人。
3、孝道:“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大孝
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敬重长辈,生时侍奉,死后祭祀,如同在世一样。
最大的孝心是,虔诚地记述和宣扬先人业绩,忠实地继承先人遗志。
《中庸》阐述的美德规范还涉及到更多内容,但这三条是最基本的。它涵盖了对
己、对人、对长者的美德要求,为其他各方面美德的建立提供了基础,是中华民族传统美
德的精华所在。
(三)《中庸》的治国观
1、为政在人:“人道敏政,地道敏树”,“为
政在人”——政务靠人治理,执政者的素质起决定作用。高素质的执政者要靠自身修
养,特别是必须具备正确的执政理念,这个理念就是仁。“仁者爱人”,仁就是对人的爱
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以人为本。
2、九经治国:“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
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民也,怀
诸侯也”——对执政者的要求是,具备较高的品德、学识、能力素养,这对贯彻什么样
的执政理念、对如何决策和用人有重要影响。尊贤就是尊重人才,目的在于集思广益,集
精品文档
。18欢迎下载
中更多人的智慧。亲亲的要求是,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以树立执政者的良好社会形象。
敬重大臣、体恤群臣,是讲放手任用和给予优厚的报酬,以利调动各级官员的积极性。子
庶民是讲爱民如子,强调削减赋税,慎用民力,使百姓安居乐业。来百工就是发展工商业,
增殖财力,丰盈国库。柔远人就是对边远民族给予关怀,对周边国家采取睦邻政策。怀诸
侯主要是讲维护和延续诸侯制度。
3、百姓验证:“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治
理政务的方略,出自执政者之手,其优劣成败最终要从百姓那里验证。百姓拥护和支持,
就能贯彻实施,收到预期效果,就是好方略、成功的方略。百姓反对,就难以推行,就是
失败的方略。
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儒家十分重视治国方略的谋划和研究,已经形成完整的治国理
论。儒学的先哲们所处的年代,是诸侯林立、群雄争霸的年代。他们从不同诸侯国的兴衰
胜败,看到治国理念的重要性,由此悟出道理,总结出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距今天已
经十分久远,其时代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能够感觉到它的思想光芒,
看到其中很多经验可以古为今用,值得今天的执政者思考和借鉴。
当我即将写完这篇《中庸》解读的时候,我有无限感慨。我在想,为甚麽一篇古人写
的文章,会为历代推崇,流传两千多年,至今还保持着活力?这首先是因为文章本身的价
值。它包含着诸多精辟思想和过人的智慧,对不同时代的人都有启示和教益,是超越时代
的。这是其得以长久相传的内在原因。同时,和其他先秦典籍一样,它所以能够流传几千
年,与特定的载体——汉字的结构有关。汉字是象形文字,人们从字的形状即可识别其含
义。即使古人的读音同今天不同,也不会影响理解,造成歧义。这就是汉字的独特优势。
假若孔伋当年使用拼音文字撰写《中庸》,两千多年的历史更迭,字的读音一变再变,今
天的《中庸》就可能是一部无人破解的天书。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和民族相继灭亡了,它的
文化也随之灭亡,再无踪迹可寻,这大概就是文字的不同造成的。想到这里,我愈发感到,
中国人的祖先是伟大的。他们发明了汉字,使中华文明流传了五千年。可以预见,随着国
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汉字将同中华民族的其他文明一道,传播到更远的未来,影响到
全世界。
注释(1)性:性质,属性,本性。此处应理解为本性。
(2)道:道路,也可理解为法则,原则,规律。
(3)教:教育,教化,修习。
(4)迩言:迩,近距离。迩言可理解为接近实际的说法。
(5)罟擭:读gǔhuò,捕兽用的网笼。
(6)均:平治。
(7)衽金革:衽,席子;金,指兵器;革,皮子做的盔甲。
(8)强哉矫:强,强大;哉,虚词;矫,矫健有力。
(9)塞:堵塞,指仕途不畅。
(10)费而隐:费,同昲,光貌,明亮,可理解为为明显、浅显;而,并且,又;
隐,隐晦,不易看懂,可理解为深奥、高深。
(11)夫妇:泛指男女。
(12)戾:读lì,到达。
精品文档
。19欢迎下载
(13)违:离,离开,距离。
(14)庸:平常。中庸的庸,也有平常的含义,指常理、常态。
(15)胡不慥慥尔:胡,何,为何;慥慥,读zàozào,憨厚老实;尔,语气助词。
(16)素:素常,平常,引伸为现在。
(17)陵:同凌。
(18)援:攀援,攀附。
(19)易:交换,变更,变动。
(20)俟:等待。
(21)鹄:箭靶子。
(22)卑:低,下。
(23)翕:读xī,和顺。
(24)耽:专注,沉溺,引伸为长久。
(25)鬼神:祖先和天神,同“惊天地泣鬼神”中的鬼神是一个含义。朱熹注:
鬼神,天地,阴阳二气。
(26)齐:斋戒,古文中同斋。
(27)格:推究,研究思考。
(28)思:语气词。
(29)矧:读shěn,况且,何况。
(30)射:不敬。朱熹注“射,厌也,言厌怠而不敬也”。
(31)飨:读xiǎng,美食美酒款待,此处指丰盛的供品。
(32)笃:忠诚,专一。
(33)宪宪:宪,《诗经》原文为显,光盛,高尚。
(34)令:美好。
(35)申:表明,表达。
(36)缵:读zuǎn,继承。
(37)末受命:末,后期,晚年。末受命,晚年受命。
(38)期:一期,一年。周礼规定,守孝一年为一期。
(39)昭穆:宗庙礼仪中的辈份排序。一代始祖居中,二、四、六世居左,称为
昭;三、五、七世居右,称为穆。
(40)旅酬:旅,共同,如旅进旅退。酬,敬酒。
(41)逮:及。
(42)燕毛:燕同宴。毛,头发,这里指头发的黑白。
(43)齿:牙齿,这里指年老年幼。
(44)禘尝:祶,读dì,夏祭;尝,秋祭。
(45)敏:勤勉。
(46)蒲卢:蒲柳、芦苇。
(47)杀:同煞,煞住,削弱。此处可理解为有强有弱。
(48)劝:劝勉,勉励,激励。
(49)禀:赐人以谷。
精品文档
。20欢迎下载
(50)跲:读jià,绊倒,引伸为说话有障碍,不流利。
(51)弗措:弃置,丢弃,此处可理解为中止。
(52)赞;赞成,帮助,此处可理解为促进、促使。
(53)参:接近,可理解为相比。
(54)曲:含蓄,深邃。
(55)蓍龟:蓍草和龟甲,用于占卜。
(56)倍:违背,同悖。
(57)蚤:早。
(58)律:受约束,可理解为遵从。
(59)袭:沿用,依照。
(60)覆帱:覆盖。
(61)执:坚持。
(62)溥博:广大。
(63)蛮貊:蛮,指南方少数民族;貊,读mó,指北方少数民族。
(64)肫肫:读zhúnzhún,诚挚。
(65)誾:读yin,暗,引申为深藏不露.
(66)的然:显著。
(67)屋漏:设在居室内西北角的小帐,相传为神灵所在之处。
(68)奏假:奏,进奉;假,读gé,与神灵感通。
(69)不显:不显露、不张扬。有人把不显解为丕显,即大显,似不妥。
(70)百辟其刑:百,众多;辟,诸侯;刑,效法。
(71)輶:读yóu,轻车,引申为轻。
精品文档
。21欢迎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本文发布于:2022-12-08 07:32: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46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