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平原君欲封鲁仲连

更新时间:2022-12-08 06:40:17 阅读: 评论:0

七年级下册英语讲解-解拼音


2022年12月8日发(作者:股份合作协议)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九年级中考复习十五文言文实词测试题

班级:姓名:(满分:100分)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文言文中,“睨”“窥”“瞰”“顾”都可以表示“看”,但“看”法各不相同。()

2.“后遂无问津者”的“津”和“津津有味”的“津”意思相同。()

3.“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的“观”和“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的“观”意思不相同。()

4.“亡”在文言文中可以表示“死亡”、“灭亡”、“逃亡”等意思。“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中的“亡”应解释为“逃亡”。()

5.“妻子”是一个词义缩小的古今异义词,在古代多指“妻子和儿女”,在现代则专指“男

子的配偶”。()

6.“博士”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种学位,而在文言文中则是一个机构。如“孤岂欲卿治经为

博士邪?”()

7.“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中的“旦”和“暮”都是名词活用作状语。()

8.“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的“悦”和“空”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9.“通假”就是“通用、借代”,通假字就是古代人写的错别字。()

10.“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具”和“属予作文以记之”的“属”都是通假字。()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察:明察,识别)

B.蒋氏大戚

(戚:悲伤,忧伤)

C.子何恃

而往(恃:依靠;凭借)

D.尝贻

余核舟一(贻:遗留,留下)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

..

,鸡犬相闻(交通:彼此交错相通)

B.遂许先帝以驱驰

..

(驱驰:奔走效劳)

C.牺牲

..

玉帛(牺牲:为坚持信仰而死)

D.往来无白丁

..

(白丁:平民,此指无学问的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朝

服衣冠,窥镜朝

而往,暮而归

B.客之

美我者环而攻之而不胜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

者及鲁肃过寻阳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D.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愿为市

鞍马

4.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予尝求

古仁人之心(求:追求,探求)

B.衣食

所安,弗敢专也(食:同“饲”,供养,饲养)

C.西

行百二十步(向西)

D.属

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托)

5.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其一犬

坐于前。(犬:狗)

B.广故

数言欲亡(故:故意,特意)

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焉(间:参与)

D.四面竹树环

合。(环:像环一样)

6.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臣本布衣

..

,躬耕于南阳(布衣:平民百姓)

B.遂与外人间隔

..

(间隔:相互间的距离)

C.功

宜为王(功:论功劳)

D.阡陌

..

交通,鸡犬相闻(阡陌:田间小路)

7.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皆若

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好像)

B.徐公不若

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如,比得上)

C.若

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你的)

D.若

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如果)

8.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入则无法家拂

士/行拂

乱其所为

B.曾

益其所不能/而计其长曾

不盈寸

C.无他,但手熟尔

/尔

安敢轻吾射

D.舟首尾长约八分有

奇/吾十有

五而志于学

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沿溯阻绝

/猿则百叫无绝

B.回清

倒影/清

荣峻茂

C.负势竞上

/横柯上

蔽D.虽乘奔

御风/猛浪若奔

10.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予作文以记之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B.男女衣着,悉

如外人事元大小,悉

以咨之

C.矜、寡、孤、独

、废疾者皆有所养此独

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D.大道之

行也长跪而谢之

11.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芳草鲜

美,落英缤纷/菊之爱,陶后鲜

有闻

B.寒暑

易节,始一反焉/虽有天下易

生之物也

C.而计其长曾不盈

寸/彼竭我盈

,故克之

D.衣食所安,弗敢专

也/有蒋氏者,专

其利三世矣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

......

的一项是()

A.见渔人,乃

大惊乃:就乃

不知有汉乃:竟然

B.无论

..

魏晋无论:更不用说便要

还家要:要求

C.问今是

何世是:表判断吾尝疑乎是

是:这句话

D.未果,寻

病终寻:很久入

则无法家拂士入:在国内

13.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中峨冠

..

而多髯者为东坡/驴不胜怒,蹄

B.旦

辞爷娘去/其一犬

坐于前

C.有亭翼

然临于泉上者/古人贵

朝闻夕死

D.必先苦

其心志/闻

寡人之耳者

14.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京中有善

口技者

B.天下苦

秦久矣。

C.风烟俱净

D.渔人甚异

15.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入

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B.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

吾射?”

C.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

识。

D.吾妻之美我者,私

我也。

16.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

B.汗

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C.寂寥无人,凄神寒

骨,悄怆幽邃。

D.古人贵

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17.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策

之不以其道。

B.斗折蛇

行,明灭可见。

C.不能名

其一处。

D.一狼洞

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18.下列句子中,不存在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A.诲女知之乎。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C.卧右膝,诎右臂支船。D.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19.下列句子中,不存在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C.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D.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是()

A.今齐地方

..

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

魏晋。。

C.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

..

万千。

D.佛印绝类弥勒……神情

..

与苏、黄不属。

三、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文言文《河中石兽》,回答11-15题。(共16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

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

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潮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1)阅

十余岁阅:___

(2)竟

不可得竟:___

2.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用“/”划出一处)。(1分)

山门圮于河

3.翻译下列语句。(4分)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众服为确论。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3分)

5.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

法?(4分)

(二)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4分)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

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

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

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乙】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

以千金为鲁仲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选自

《史记》)

【注释】封:封赏。②贵:认为可贵。即:如果。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1)或

谓惠子曰()(2)非梧桐不止

()

(3)是

商贾之人也()(4)递辞平原君而去

()

2.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非练实不食

之不能尽其材

B.搜于国

中三日三夜去国

怀乡

C.为人排患

又患

无硕师名人与游

D.仰而

视之曰解纷乱而

无所取也

3.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答下面问题。(4分)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1)【甲】文庄子和【乙】文鲁仲连有什么相同的志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和鲁仲连各用什么方法表明自己的意趣?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晋文公攻原》,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

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

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

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

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

公。

[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遂与大夫期

十日/陈太丘与友期

B.原三日即下

矣/令初下

,群臣进谏

C.夫原之食竭力尽

矣/一食或尽

粟一石

D.可无归

乎/男有分,女有归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2分)

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3.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5分)

参考答案:

一、1.√2.×3.√4.√5.√6.×7.√8.×9.×10.√

二、1.D2.C3.A4.B5.A6.B7.C8.D9.D10.B

11.D12.C13.C14.D15.A16.D17.B18.B19.C20.D

三、阅读理解

(一)1.(1)阅:经过,过了(2)竟:终于,到底2.山门/圮于河

3.(1)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2)大家佩服(它)是正确的道理.(或是: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的言论。)

4.本文记叙了人们寻找石首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而且从中悟出了天下事“但只其

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主观臆断”的道理。

5.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则从实际经验出发,综合考虑

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的看法。

(二)1.(1)有人(2)栖息(3)这(4)离开

【点拨:要结合语境释义。第(1)句中的“或”的意思是“有人”,不可释为“有的”;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第(2)句中的“止”不要误解为“停止”;第(3)句中的“是”为指示代词;第(4)句中

的“去”不要按现代汉语的意思解释。】

2.B

【点拨:A项中两个加点的“食”的意思分别为:吃;同“饲”,喂养;C项中两个加点

的“患”的意思分别为:忧患;担心;D项中两个加点的“而”的意思分别为:表修饰的连

词,着;表转折的连词,却。】

3.(1)惠子在魏国(梁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2)当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

(平原君)站起身来上前,用千金给鲁仲连祝寿(祝福)

【点拨:第(1)句中的“相”是名词用作动词,“当宰相”;第(2)句中“以”译为“用”,

“为”可译为“向”或“给”。】

4.(1)两人都无意于功名利禄(淡泊名利)。(2)庄子运用巧妙的比喻(讲故事的方法),

如把自己比作“鵷鵮”(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生动形象地表明了

自己鄙弃功名利禄的立场和志趣;而鲁仲连则把帮助别人后接受封赏的行为和商人做生意进

行对比,强调自己的志趣。

【点拨:第(1)题可从【甲】文庄子和【乙】文鲁仲连对待名利的角度分析。第(2)

题中的从二者的语言分析各自表明意趣的方法。】

课文选文译文:

平原君想封赏鲁仲连,鲁仲连再三辞让,始终不肯接受,平原君就摆酒宴款待他,当酒

喝得正畅快的时候,平原君站起身来上前,用千金向鲁仲连祝福,鲁仲连笑着说:“天下之

士所看重的,是替人排除忧患,解除危难,排解纷乱而不收取任何报酬,如果说收取报酬,

那就和买卖人没有什么区别了,我鲁仲连不忍心做这样的事。”于是辞别平原君而离开赵国,

终身不再露面。

(三)1.A

【点拨:A项中两个加点的“期”都是“约定”的意思,B项中两个加点的“下”分别

为:“攻克”和“下达”;C项中两个加点的“食”的意思分别为“粮草”和“餐”;D项中两

个加点的“归”的意思分别为“投降,投靠”和“归宿”。】

2.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点拨:语气词“也”后可断句,这句的意思是“如果不离开(“不去”),这是失掉了

我的信用”,可知“去”后应断开;“吾”是后一句的主语,可知“失信”后应断开。】

3.示例(1):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恪守诚信)。因为讲

信用才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示例(2):反对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错在墨守成规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一成不变、不能随机而变)。因为“原三日即下矣”(或“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如果他一

鼓作气,就能攻下原国。示例(3):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

弊。利在讲信用,“攻原”得卫;弊在墨守成规,功亏一篑。

【点拨:无论是否赞成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都要说明理由。如:若赞成,可从

“利”的方面阐述理由:利在讲信用,得人心;若不赞成,可从“弊”的方面阐述理由:弊

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得到原国,实属侥幸)。】

《晋文公攻原》参考译文:

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在十天内收兵。到达原地十天,

却没有攻下原国,文公鸣金后退,收兵离开原国。有个从原国都城中出来的人说:“原国三

天内就可攻下了。”群臣近侍进谏说:“原国城内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耗尽了,君主暂且等

一等吧。”文公说:“我和大夫约定十天,如果不离开的话,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得到原国

而失掉信用,我是不干的。”于是撤兵离开。原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

能不归顺他呢?”于是投降了晋文公。卫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怎能

不归顺他呢?”于是也投降了晋文公。

本文发布于:2022-12-08 06:40: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44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