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儒家三不朽

更新时间:2022-12-08 06:08:16 阅读: 评论:0

初一生学业水平怎么写-上面一个曲下面一个豆


2022年12月8日发(作者:微信字体大小怎么改)

E文史纵横丨

王阳明与儒家的“三立”

常灏宇

(西安高新第一中学陕西西安n〇126)

【摘要】文章叙述了中国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内涵。阐述了明代大儒王阳明的“立德”、“立功”、“立言”

伟绩,认为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能够达到“三立”境界的人非常罕见,而王阳明则是被公认的达到这一人生境界的人物。

【关键词】王阳明;人生理想;“三立”

王阳明是明代伟大的哲学家、军事家,名王守仁,字

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是宋明理学中仅次于朱子的集

大成者,他的理学思想和宋代的陆九渊理学思想统称为“陆

王心学”,他的学术思想传播到日本和东南亚,影响了这些

国家哲学思想的形成。王阳明在哲学上提出“良知说”,在

政治上平定了朱宸潦的叛乱,在思想著述上有《王文成公全

书》,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明清影响非常深远,被视为真

正实现儒家“三立”精神的人物,清初的著名学者王士祯称

赞王阳明“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池北偶谈》)。[1]

_、儒家的‘‘三立,,

儒i所说的“三立”往往又被称为“三不朽”,它的典

故来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大概内容是鲁国的大

夫叔孙豹出使晋国,和晋国的执政范宣子谈到人生不朽的问

题时提出的,原文是这样记载的:

二十四年春,穆叔如晋。范宣子逆之,问焉,日:“古人

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未对。宣子曰:“昔

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

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穆叔曰:“以

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与。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

没,其言立。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

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

守宗枋,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2]

这段文字的大致意思是范宣子认为自己的祖先出身高

贵,自传说中的舜时姓氏就非常高贵,然后一直到晋都担任

国家主要官职,绵延不绝。但是叔孙豹认为范宣子家族官位

显赫,绵延不绝,只是世代享受国家丰厚的俸禄,不是像古

人所说的“死而不朽”。叔孙豹进而说明,真正的“死而不朽”

就是“立德”、“立功”、“立言”。所谓的“立德”就是一个

人的品德高尚,堪称楷模,被后代的人所学习和效仿;所谓

“立功”就是为国家建立功勋,名扬后世;所谓“立言”就

是著书立说,使自己的思想能影响社会。儒家的“三立”观

念同儒家的“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人生理想相一致,激励儒家知识分子通过不断加强个人修

养,然后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进而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

二、王阳明的“立德”

王阳明籍贯所在地余姚自南宋以来就是一个文化发达

的地区,宋元明清文风鼎盛,出了许多进士。他的父亲王华

是明代成化十七年(1481年)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王

阳明出生的时候有祥瑞(这当然是中国古人为了神化某个人

常用的迷信方法),家人认为他将来定会有大作为,但王阳

明到五岁时还不会说话,他的祖父听一个过路和尚之言,将

其名字由王云改为王守仁,随即开始说话。王阳明受家庭环

境熏陶,自幼不凡。大概在他八岁的时候,王阳明和私塾先

生问人生第一等事,私塾先生告诉王阳明读书登第是第一等

事,但年幼的王阳明告诉私塾先生读书登第不是第一等事,

第一等事是读书做圣贤。王阳明的祖父对王阳明的志向选择

非常惊奇和高兴。从这里可以看出王阳明将“学习圣贤”作

为他的人生起点。在他逐渐长大结婚后,王阳明曾经拜访过

当时的大儒娄谅,类谅告诉王阳明,“圣人必可学而至”,“是

年先生始慕圣学”,[3]这种思想对王阳明的鼓励非常大,自

此以后王阳明将“学圣贤”正是作为最主要的人生目标。王

阳明学习圣贤也不是一帆风顺,他的兴趣还包括“任侠”、

“骑射”、“辞章”、“神仙”、“佛氏”等,这些兴趣对他学习

圣贤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但他后来都克服了这些不利影

响,不断追求“圣贤”的境界。王阳明在仕途上不是非常顺

利,在正德皇帝当朝期间,王阳明刚正不阿,受到宦官刘瑾

的迫害,被贬到贵州龙场驿当驿丞,当时龙场驿属于少数名

族聚居地,条件非常艰苦,但王阳明不为恶劣条件所压倒,

继续寻求向“圣贤”学习的途径。王守仁认识到“圣人之道,

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4]他在这段时期写了

“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经过龙场悟道,王

阳明逐渐形成了他的“良知说”,认为人性本是善良的,后

来受到外界各种诱惑,才出现恶的现象,因此要学习“圣贤”,

必须不断克服外部世界对人的诱惑,不断克服自身的一些不

良习惯,要做到“知行合一”。王阳明在日常生活和为政过

程中,践行“良知说”和“知行合一”,通过讲学传播他的

思想,尽管王阳明在生前和去世后不断受到批评,但他身后

在儒家内部获得很高声誉是不容否认的,他实现了儒家的

“立德”的人生修养目标。

三、王阳明的“立功”

儒家“三纲八目”中的“治国”、“平天下”显示出儒

家士人建功立业的人生抱负,儒家强调“达则兼济天下,穷

则独善其身”,就是告诫士人要有建功立业,服务国家的责

任和意识。明代一直存在被逐出中原蒙古人的威胁,其中明

英宗在正统年间还被蒙古瓦剌部所俘,成为明代奇耻大辱,

这件事对王阳明影响很大,他立志要成为一名军事家,为国

出力。他十五岁时曾写有平定叛乱的一些策略,到战争的前

沿地带居庸关实地考察,已经胸怀经略四方之志。当王阳明

通过科举从事国家治理的时候,明代政治已经非常腐败,民

变和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已经非常严重,王阳明对此忧

心忡忡,尽管在政治上不断受到迫害,但在国家面临危机,

需要奉献的时候,王阳明显示出勇于担当,为国分忧的担当

精神,并依靠自己卓越的执政能力与军事才能,建立了功励。

正德十一年,王阳明被任命为南(安)、籍(州)、汀(州)、

漳(州)等地的行政与军事长官,此时这些地方盗贼蜂拥四

起,攻占、剽掠各处府县,这些府县的官员有的战死,有的

和盗贼勾结,危害四方。王阳明审慎、机智用兵,在两年内

斩获颇丰,荡平为患数十年的盗贼,附近的人都惊呼守仁是

神。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哀潦发动叛乱,举国震惊。

王阳明用疑兵之计与反间之计,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平定了朱

宸潦的叛乱。嘉靖六年(1527年),广西思恩、田州的民族

首领卢苏、王受造反。总督姚镆不能平定,于是下诏让守仁

以原先的官职兼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王守仁到达思

恩和田州,卢苏、王受早就听闻了守仁平定盗贼和叛乱,十

分害怕,投降了守仁,随后又平定了该地区(下转第86页)

90|新西部NEWWEST2019年01月下旬刊

B政治与法律丨

罚,而应该尽量采取行政监管的方式处理。

四、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有效方法

1、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要与时俱进

很多人对互联网金融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认为

互联网金融只是搭载了互联网技术,其本质上还是属于传统

金融范畴之内,并不是一种新的金融模式,不能将其称之为

创新。还有部分人提出,互联网金融是将互联网技术与金融

业务结合在一起,尽管业务与传统金融的业务没有太大区

别,但在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和改进,通过互

联网技术进行运营,工作更加高效、成本更加低廉、操作更

透明,建立了一个全新的金融模式,而且与传统的银行、商

业贷款机构差异性非常大。正是因为出现了新的形势,所以

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也要与时倶进,要进行创新和完善,避

免互联网金融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漏洞和问题,维护金融秩

序,降低刑法犯罪发生率,确保互联网金融稳定发展。

2、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要有侧重点

一般情况下,刑法是用来对对互联网金融领域各种刑

事犯罪进行严厉打击和惩罚的手段,不过在刑事犯罪判定和

执行惩罚上,需要有侧重点,把握好度,否则就会阻碍互联

网金融的长远发展。例如,正规经营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在

某一项业务办理过程中,因为一些过失而违反了刑法,可以

根据鼓励和促进金融创新的基本原则,尽量予以宽大处理,

减轻惩罚力度。但是,对于互联网金融活动中各种违法行为,

如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经营等行为,互联网

刑法规制需要进行重点打击,严惩不贷,净化金融市场环境,

这也是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主要对象。

最有效的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方法就是对我国现有的

金融体系进行完善,将过去金融资源垄断的僵局打破,制定

开放、自由的金融制度,以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更好的向前

发展。不过,尽管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非常必要,但是在实

行时一定要重视其审慎性,这样才能让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

更好的服务于互联网金融的稳定发展。

五、小结

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带动互联

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也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至

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让互联网金融持续、稳定、健康

的发展非常重要,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是非常必要的手段,

可以避免各类刑事犯罪风险,但也要注意互联网金融的审慎

性,避免对互联网金融的长远发展造成阻碍。另外,在实行

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时要做到理性、公平并加强行政监管,

进一步推动互联网金融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倩.浅谈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及其“两面性”U].

经济研究导刊,2017.15.192-193.

[2]袁坤杰.论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两面性”[J].

法制#览,2016.33.239-238.

[3]崔志伟.互联网金融视域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的审视与重释U].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5.

[4]刘宪权.论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两面性”[J].

法学家,2012.5.

【作者简介】

熊沛瑶(1998—)女,汉族,河南信阳人,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国刑法.

(上接第90页)

的其它叛乱,稳定了两广局势。嘉靖七年,平定叛乱的王阳

明在返回途中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庚县,临终之际,弟子问

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5](《王阳明

全集》,《年谱》)由于生前平定诸多叛乱,王阳明被朝廷特

进光禄大夫、柱国、新建伯。隆庆时追赠新建侯,谥文成,

其卓著的功勋被后人颂扬,成为儒家“立功”的典范之一。

四、王阳明的“立言”

王阳明“立言”方面的贡献就是创立了同程朱理学相

并行的宋明理学另一个派别一陆王心学。南宋后期,程朱理

学逐渐成为朝廷的御用哲学,居于核心地位。到了明代中后

期,程朱理学渐渐变得僵化,失去了对人们的吸引力。王阳

明早期也是程朱理学的爱好者,他曾经受到朱熹“格物致

知”学说的影响,连续七天“格”竹子之理,最后无功而返,

并且还生了一场大病。王阳明“格竹”失败后,开始怀疑程

朱理学,认为程朱理学将“心”与“理”分为两个部分是错

误,“理”应该存在与“心”中,这就是后来所言的“心即

理”的观点。后来王阳明提出的“良知说”、“知行合一”等

观点都是建立在“心即理”观点基础上。王阳明认为要认识

“天理”,在人自身心里就可以找到,并且每个人都有这种能

力,每个人按照“天理”来行事,都能成为“圣人”。王阳

明的这些观点显示出对个体人格的尊重,具有解放人性的作

用,现代的一些学者把王阳明看做是中国早期思想启蒙的人

物。王阳明的思想不是一次形成的,除过“格竹”发现的“心

即理”、“龙场悟道”的“致良知”,还有“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四

句教”,这些思想都是王阳明所创立“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

王阳明的“良知说”在当时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一度

代替程朱理学成为宋明理学作重要的思想与理论。王阳明的

学说和思想在他生前逝后得到广泛的传播,形成了许多流

派,如泰州学派、江右学派、浙中学派等等,这些学派有的

继承了王阳明思想,有些曲解王阳明思想,破坏了儒家思想

中的一些对人行为约束的规定,部分王阳明的弟子或再传弟

子行为任意妄为,不遵循儒家的一些行为规范,受到了儒家

其它知识分子的批评。尽管如此,王阳明的思想仍然产生了

非常深远的影响,包括日本和东南亚许多国家都吸收王阳明

的思想。

五、总结

作为宋明理学中伟大的哲学家,王阳明践行儒家“立

德”、“立言”、“立功”的传统,在道德方面不断加强自身

的修养,在面临许多艰难困苦的时候,他都刚正不阿、临危

不惧,显示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国家面临危机,他不计个

人得失,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叛乱,建功立业;在程朱

理学逐渐僵化,失去生命力的时候,王阳明不抱残守缺,勇

于创新,创立的心学思想影响深远,成为儒家士人中罕见的

实现“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物,受到后人的敬仰。

【参考文献】

[1]王士旗著,靳斯仁点校.池北偶谈[M].中华书局,

1997.201.

[2]左丘明著,杜预注.左传[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602.

[3][4][5]王阳明著.王阳明全集[M].华中科技大学出

版社,2015.7.14.115.

【作者简介】

常灏宇,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学生.

86|新西部NEWWEST2019年01月下旬刊

本文发布于:2022-12-08 06:08: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42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期望怎么算
下一篇:越南英文缩写
标签:儒家三不朽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