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黄凯
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是高中地理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宇宙环境》第四节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说
它是重点内容,那是因为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中昼夜长
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极昼极夜的范围、乃至气压
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
等一些重要气候类型的形成,都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
其移动密切相关。如果学生对这一内容能够完全理解,
则对上述其他内容也就能够很好的掌握,所谓“一通则
百通”。说它是难点,那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达到
直观的效果,尤其是在没有直观教具(如三球仪)的情
况下更是如此,学生听起来感到抽象难懂,不易达到良
好的教学效果。我个人对这个知识点教学有点意见:
一、通过板画讲清黄赤交角的概念
赤道面就是地球赤道所在的平面,在黑板上画出通
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来表示。黄道是地球绕日公
转的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有时直接把地球公转的轨道
称为黄道,它所在的平面称为黄道面,并在黑板上画出
呈水平状态平面来表示(如右图1所示)。板完画,讲
清楚这两个平面的含义后,再让学生观察下图,这两个
平面并不重合,而是相交的,我们把这两平面的交角称
为黄赤交角,目前是23°26′。(如图1中的a所示)
二、建立黄道面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
黄道面是地球绕着太阳运动的平面,若反过来把地
球想作是静止的,可以理解为这个平面也是太阳绕着地
球运动的平面。由于直射点是地心与日心的连线同地球
表面的交点,因此可以认为黄道平面即太阳直射点所在
的平面,随着太阳绕着假设的静止的地球运动,太阳直
射点也在这个平面上运动。
三、借用纬度的几何含义,理解直射点移动的范围
将地球看成是一个圆球,一切垂直于地轴的平面同
地表相割而成的圆,都是纬线。其中通过地心的平面同
地表相割而成的圆,我们称它为赤道。规定赤道的纬度
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度,以南为南纬度。某地的纬
度在立体几何上是一种线面角,即地表某地同地心的连
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如图2)。再在右图2中做出黄
道面同地表的4个交点(A、B、C、D),根据纬度的几
何含义,其中过A、D两点(直射点)的纬线平面是黄
道面上所有直射点中纬度最大的两点,达到23°26′。
所以过A、D两点分别作赤道的平行线,这两条线就是
过A、C两点的纬线(平面),他们的纬度就应分别是
南、北纬23°26′,同理过B、C两点的纬线平面就是
赤道平面,纬度为0度(如图2所示)。由于A、D两
点是黄道面上直射点中纬度最大的两点,根据前面的系
列知识就可得出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是在地球上的南、北
纬23°26′之间,中间两次分别向北和向南经过了赤
道即(B、C两点)。为了进一步巩固知识可利用设问
进一步强化黄赤交角与直射点范围的关系,假设黄赤交
角为变为20°,那么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是多少呢?假
设黄赤交角为40°,直射点的范围是多少?假设黄赤
交角变为0°,又是多少?通过这一系列的设问,进一
步强化了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是由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
的,黄赤交角变,直射点的范围就要跟着变。
四、图文结合,理解直射点移动的规律
如图2所示,当地球转到A处时(北半球的冬至日),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纬23°26′的纬线上,公转到B处
时(北半球的春分日),位于赤道上,说明从A处到B
处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处于从南纬向北移动到赤道的
过程;公转到D处时(北半球的夏至日),位于北纬
23°26′,说明从B处到D处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处
于从赤道向北移动到北纬23°26′的过程;公转到C
处时(北半球的秋分日),又位于赤道上,说明从D处
到C处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处于从北纬23°26′向
南移动到赤道的过程中;公转到A处时(北半球的冬至
日)、太阳直射点又回到南纬23°26′的纬线上,说
明从C处到A处,太阳直射点处于从赤道向南又回到南
纬23°26′的纬线上的过程中。这样太阳直射点就完
成了在南北纬23°26′之间往返一周的变化,其周期
称为一个回归年,把南北纬23°26′纬线称为南北回
归线,并且可以用图3表示直射点移动的轨迹。
本文发布于:2022-12-08 05:51: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41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