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改写清明

更新时间:2022-12-08 05:15:27 阅读: 评论:0

七亿中产阶级将告天下-一个革一个斤念什么


2022年12月8日发(作者:关于师生情的作文)

杜牧《清明》诗词改编

《清明》改编

——杜牧《清明》七绝

清明时节⾬纷纷,

路上⾏⼈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由于《清明》诗具有诱⼈的思想价值与艺术魅⼒,千百年来,⼈们便以不同的⼿法与形式来表达对这⾸诗特有的关注、喜爱与

接受情怀:或删缩、或变体、或仿拟、或集句、或制谜、或对联、或⽤典、或故事、或演唱、或争名,等等,诸如此类,不⼀

⽽⾜,影响到了社会⽂化⽣活的⽅⽅⾯⾯,形成了⼀道五彩缤纷⼜颇为壮观的⽂学风景线。

(1)删缩。有⼈以为《清明》诗的语⾔多含⽔分,需要挤缩删除。⾸旬删“清明”⼆字,是因为诗题《清明》已⽰意。次句“路

上⾏⼈”累赘,“路上”⼆字当删。第三句“酒家何处有”,问意已明,故⽆需“借问”。末句“遥指”者不必确定为“牧童”,可以泛指,

故“牧童”可删。如此⼀来,七绝则成五绝:时节⾬纷纷,

⾏⼈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

遥指杏花村。

简则简矣,然氤氲诗中的舒缓情味与牧童形象则荡然⽆存矣。

有⼈则更是⼤⼑阔斧,将每句的前四字统统砍光,只留下后⾯三字,俨然成为⼀⾸《清明》“三字经”了。砍后之诗云:

⾬纷纷,

欲断魂。

何处有?

杏花村。

如此之诗,还有何意境可⾔?像这样的删缩法,甭说九泉之下的“⼩杜”不同意,就连我们这些普通读者也不予认可。删缩《清

明》诗之举是徒劳⽆益的,但却从反⾯证明了《清明》诗受⼈喜爱的魅⼒所在。

(2)变体。所谓“变体”,即通过增加有关词语或变动标点符号位置,将原来的七绝诗体变成其他的⽂学样式。如此变体,则

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戏剧效果与审美旨趣。微型剧本之变体。有⼈在原诗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了⼀些提⽰语与标点符号,则变成

了⼀则微型剧本。

题⽬仍为《清明》,其内容为:

[时间]清明时节。

[布景]⾬纷纷。

[地点]路上。

[⼈物]⾏⼈(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戏剧要素⼀应俱全,⼈物语⾔、动作、表情、科⽩,清清楚楚,堪称世界上

最短的剧本。

绝妙好词之变体。宋代有⼀位书法家,将《清明》诗写在⾃⼰购买的⽩纸扇上,友⼈见后,便添上了标点符号。经其⼀点,便

成⼀阙好词,其云:清明时节⾬,

纷纷路上⾏⼈。

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

有牧童,

遥指杏花村。

由诗改词,其意未变,⽽吟诵之间则别添⼀番抑扬顿挫之美,收到了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雅趣酒令之变体。酒令中的雅令,种类甚多,其中有以《清明》诗句作令者。兹介绍两种:⼀种叫“诗句减字意⾜令”。具体⽅

法是:每⼈诵古诗⼀⾸,将其中⼀句减去⼀字或数字,但仍然成意。如《清明》改为酒令词则为:“清明时节⾬,路上⾏⼈欲

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句减去“纷纷”⼆字,但并不影响诗意,符合酒令要求。按酒令规定,若有⼈说不

出,那当然就要罚酒了。另⼀种叫“七步成诗令”。此乃唐诗令中的⼀种。

⽅法是:令官先饮令酒,然后命众⼈依次⾏令。⾏令者需离席踱七步成诗,要求各取诗⼀句。⾸句呤罢,令官便正⾊⽇:“晓

得了。”次句需反其意,第三句⾃问,令官即喝问:“为什么?”第四句解之。若七步不能成诗者则罚酒⼀杯,杜撰者亦罚酒⼀

杯,众皆称善者赏酒⼀杯。如有⼈这样⾏令道:

“三⽉三⽇天⽓新,(令官:“知道了。”)

路上⾏⼈欲断魂。

暗洒闲抛却为谁?(令官:“为什么?”)

西出阳关⽆故⼈。”

“路上⾏⼈欲断魂”,正与⾸句意相反,符合此令要求。

(3)仿拟。仿拟,修辞格之⼀种。故意模仿现成的词语句篇⽽仿造⼀个新的词语句篇,这种修辞⽅式叫做仿拟。其作⽤是有

助于揭⽰事物的内部⽭盾,增强概括⼒,使语⾔明快犀利,富于幽默感,具有讽刺⾊彩。在明末清初的动乱年代,⼀塾师只顾

⾃⼰逃避城乱躲⼊乡村⽽抛弃学⽣不管。有⼈则仿拟《清明》诗讽刺道:

清明时节乱纷纷,

城⾥先⽣欲断魂。

借问主⼈何处去,

馆童遥指在乡村。

1976年清明节,在天安门⼈民英雄纪念碑前的众多诗歌中,有⼀⾸仿拟《清明》诗则别具意味,诗⽇:

清明时节泪纷纷,

⼋亿⼈民恸断魂。

借问怨从何处起,

红墙⾥⾯出妖精。

此诗对周总理的爱与对“四⼈帮”的恨溢于⾔表,是⼀⾸难得的仿拟佳作。

(4)集句。集古⼈的诗句为⼀⾸诗,是谓集句。集句诗始于晋代的诗⼈傅咸。在杜牧《清明》诗之后,有不少集《清明》诗

句者。清⼈钱德苍《解⼈颐》

载有⼀诗云:

三⽣⽯上旧精魂,

化作阳台⼀段云。

词客有灵应识我,

碧⼭如画⼜逢君。

花边古寺翔⾦雀,

⽵⾥春愁冷翠裙。

莫向西沙歌此曲,

清明时节⾬纷纷。

此诗以《清明》⾸句作结,凸现凄凉意境,效果甚佳。

(5)制谜。在谜海中,以《清明》诗句⼈谜者,不胜枚举。或作谜⾯,或作谜底,⽆⼀不可。兹仅举作谜⾯者述之。《清

明》诗句句皆可作谜⾯,如:“清明时节⾬纷纷”,打《西厢记》⼀句,即为:“天不与⼈⾏⽅便。"

“路上⾏⼈欲断魂”,打⼀电影名,即:《苦难的历程》。

“借问酒家何处有”,打数学名词⼀,即:求导。

“牧童遥指杏花村”,打⼀电视剧名,即:《爱在酒家》。

(6)对联。在⼀些酒⼚、酒肆、酒店的对联中,每每可见《清明》诗的意象与意境。如:清李宝嘉《南亭四话》中,载有⼀

幅酒铺对联云:“此即牧童遥指处,何须再问杏花村。”另⼀联则更具形象美与画意美,云:“画栋前临柳杨岸,

青帘⾼挂杏花村。”

还有将《清明》诗之四句分别与其他诗句集合成联者,如:

“枫叶荻花秋瑟瑟(⽩居易《琵琶⾏》),清明时节⾬纷纷。”

“城南思妇愁多梦(杜甫《洗兵马》),路上⾏⼈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独怜幽草涧边⽣(韦应物《滁州西涧》)。”

“⽜郎欲问瘟神事(⽑泽东《送瘟神⼆⾸》),牧童遥指杏花村。”

(7)⽤典。“杏花村”最为典型。台湾三民书店《⼤辞典》(1985年版)中“杏花村”条云:“《江南通志》载:唐诗⼈杜牧

任池州刺史时,有‘清明时节⾬纷纷,路上⾏⼈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后因泛指卖酒之处。⾼启

《五禽⾔和张⽔部》诗:

‘提葫芦,去沽酒,杏花村中媪家有。”

(8)故事。有⼀则“塾师索酒⾁”的笑话故事这样写道:清代某⽂⼠于县城⼀富家设馆授业。东家极为吝啬,供膳菲薄,久⽆

酒⾁,⽂⼠极感不快,恼怒难忍。⼀⽇,学⽣送来题纸请先⽣出⽂题与诗题,⽂⼠不假思索,提笔即写道:“⽂题:三⽉不知

⾁味。

诗题:借问酒家何处有?”

学⽣将题纸带回家,东家⼀看,甚感惭愧。第⼆天,酒⾁都给送来了。⽂题出⾃《论语》,诗题出⾃《清明》,索⾁要酒,该

⽂⼠亦真够善谑的了。

(9)唱词。清王廷绍编订的明清民歌时调集《霓裳续谱》卷⼆中载有⼀⾸据《清明》诗改写的民歌。其歌词云:

“桃花红,梨花⽩,

/⾹馥馥恰正值三春时候。

/清明节,家家户户祭扫坟茔,

/化罢纸钱,个个把春游。

/则见那青⼭迭迭层层,

/乱柳啼莺,百花开放。遍地锦绣。

/⼜见那牧童顽婴,头戴⽵笠,

/⾝披蓑⾐,⼝吹短笛在⼭头。

/上前去秉礼躬⾝,

/借问声‘酒家在何处’,

/说与我瓯上⼏瓯。

/牧童说——

/转过⼩桥向东⾛。

/杏花村飘落酒旗翻'

/桃花园醉倒⼏个闲游。

/上写着:开坛⼗⾥⾹、状元红,

/拿来欢欢,

/错过了今朝不能够。”

如此改编,原诗的基本精神⼤体不变,⽽形象性、故事性则更为鲜明突出了。

(10)题画诗。上海会⽂堂曾出版过古印本⼩丛书,其中则刊有据《清明》诗意⽽画的《清明时节⾬纷纷》图,并配有据

《清明》诗意⾃度的曲⼦。其曲云:“清明时节⾬纷纷,

/欲问⾏⼈去哪边?

/绿杨柳下,

/流⽔呜咽;

/杏帘⾼挂处,

/袅袅茅舍炊烟。

/⼗⾥酒⾹,

/惹⼈梦绕魂牵。

/且劳牧童哥哥指路,

/暂事流连!”

⽂辞虽有变化,但原诗意境仍然保留,⽽吟唱时则更有节奏感、韵律美。

(11)⼴告诗。将《清明》诗的有关内容化于⼴告诗中,则⼜别具意味。著名作家刘绍棠为⼭西杏花村汾酒⼚写过⼀⾸⼴告

诗便是如此。诗云:“宝泉佳酿天下闻,车如流⽔⼈如云。

古今谁家酒最好?众望所归杏花村。

红杏枝头春意闹,清明时节柳⾊新。

返⽼还童须⼀醉,⽜背短笛唱乡⾳。”

(12)争名。关于《清明》诗中“杏花村”地名究竟在何处的问题,千百年来聚讼不休,奠衷⼀是。据笔者初步统计,全国⾄

少有19个杏花村,其中著名的有6个:

(1)⼭东⽔泊梁⼭⿊风⼝东南崖下的“杏花村”;

(2)湖北⿇城古镇歧亭附近的“杏花村”;

(3)江苏南京城西南隅新桥西信府河、凤凰台⼀带的⾦陵“杏花村”;

(4)⼭西省汾阳县城北15公⾥处的“杏花村”;

(5)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城东南15公⾥处的“杏花村”;

(6)安徽省贵池县西“杏花村”。

上列这6处杏花村,皆产酒,且与杜牧游迹有关,若要确认某⼀“杏花村”

为杜牧作诗处,委实很难。不过抢争名⼈以为⼀⽅旅游事业与经济发展⽽赢得声誉与效益,亦并⾮坏事。让“杏花村”这⼀⽂化

资源为⼤家共享,则也⽆所不可。尽管杜牧当时作《清明》诗时可能是即兴⽽为,并未实指“杏花村”为某个村庄,然⽽后⼈硬

要将其坐实,那也只能听之任之,是⾮两便了。这正应了谭献《复堂词话》所说的“作者之⽤⼼未必然,⽽读者之⽤⼼何必不

然”的阅读接受效应。

⼀⾸28字的《清明》七绝,千百年来竞能对⼈们的⽂化艺术⽣活诸⽅⾯产⽣如此深⼈⽽⼴泛的影响,此乃杜牧始所未料者

也。尽管上述由《清明》诗衍⽣的诸多⽂体门类中有艺术⾼低之分,技巧优劣之别,但有⼀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都体现了⼈

们对《清明》诗的钟情与酷爱。它是⼀泓取之不尽⽤之不竭的⽂学清泉,只要你需要,你就可获得所期望的艺术养分。从前是

这样,现在是这样,今后也还将是这样。西谚有云:⼀千个读者,就有⼀千个哈姆莱特。那我们则要说,⼀千个读者,就有⼀

千种对《清明》诗的接受⽅式。随着⼈们对接受⽅式的扩⼤,对⽂学接受⽔平的提⾼,杜牧《清明》诗的影响将会更⼴更深更

远。这⽆疑是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上的⼀⼤奇迹,⽽奇迹产⽣的根本原因,则在于《清明》诗本⾝丰厚的情感内涵与旺盛的艺

术⽣命⼒。

本文发布于:2022-12-08 05:15: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40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警拼音
下一篇:山与什么字
标签:改写清明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