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池怎么读

更新时间:2022-12-08 04:30:23 阅读: 评论:0

中考了英语不会怎么办-天的英语


2022年12月8日发(作者:鞣尸)

小学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

《小池》

珠晖区泉溪村小学欧琼

2

《小池》

课题:

《小池》。

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的古诗两首中

的一课——小池。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

出诗句的意思。

2、指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

想像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景物的情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是重点。

2、指导理解诗句意思及领会所表达的感情是难点。

课前准备:

录音磁带、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天跟老师一起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好吗?(出示课件)看,万

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

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一首:《小池》(板书:

小池)

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

1、(出示课件)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几幅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池

塘、泉眼、树阴、荷叶、蜻蜓)

2、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呢?现在我们就来听一听!(放录音)

3、听完以后,小朋友们有什么感觉?(宁静、舒服、美、想到了夏天)下面,

请小朋友们带着美美的感觉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多请拼音朋友来帮忙。

4、学生自由读诗。

5、教师范读,指导停顿、重音部分。

(出示课件)刚才很多小朋友读得非常好,下面老师要把停顿跟重音部分划了出

3

来,听老师读一读,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下面再请小朋友来读一读,相信会读得更好!

6、全班有感情地齐读。

7、介绍作者:

(出示课件)刚才小朋友们在朗读的时候,都将诗的作者告诉了我们,他是谁

呀?(板书:杨万里)是的,这首诗就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写的。杨万里(公

元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南宋著

名诗人。他的诗通俗易懂,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情趣。当时人称“诚斋体”。据

说他写的诗有两万多首,是历史上写诗最多的诗人之一,流传至今的就有四千多

首。

三、指导朗读,体会诗意。

1、(出示课件)诗人是怎么写泉眼的呢?谁来把第一行读一读?“泉眼”是什么

意思?(泉水的出口)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呢?(细细地流着)“惜”是什么意

思?(爱惜)谁爱惜谁呢?(泉眼爱惜泉水)(板书:泉水——惜)“细流”是什

么意思?(细小的流水)谁能说说这行诗的意思?(无声的泉眼爱惜泉水,让它

细细地流着。)

2、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应该怎样来读呢?(声音轻柔、速度稍慢、甜美)谁

来给大家读一读?

3、作者又是怎样写树阴的呢?请小朋友们齐读第二行诗句。教师讲解“树阴”、

“照水”、“晴柔”的意思。谁喜欢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呢?(树阴)(板书:树阴

——爱)哪位小朋友能把这行诗的意思给大家说一说?

4、小朋友们喜欢晴天力柔和的风光吗?(喜欢)让我们用喜欢的语气来读一读

吧!齐读。

5、小结:这两行诗写了小池周围的景物:泉眼和树阴。作者把泉眼和树阴写得

像人一样懂得感情,其实是融进了作者自己的感情,知不知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感情呢?(喜爱)请小朋友把这两行诗连起来读一读,读出喜爱的语气。全班齐

读。

6、“小荷”和“蜻蜓”作者又是怎样写的呢?谁来读一读第三、四行。指名读。

这两行诗写的是小池里的景物。“小荷”指的是什么?(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

叶)“才”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刚刚)嫩荷叶刚刚露出什么来?(尖尖角:还

没有开放的嫩荷叶的尖端。)(板书:小荷——露)蜻蜓就怎样了?(立上头)(板

书:蜻蜓——立)谁来说说这两行诗句的意思?

(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尖尖角,早就有蜻蜓飞来立在它上头了。)现在的社会一

般用小荷才露尖尖角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

7、哪位小朋友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池塘呢?(初夏)为什么?(夏

季才有荷叶,而且荷叶才刚刚露出尖尖角,说明刚到夏天的时候。)

8、多么细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段呀,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是多么让

人欣喜的事情呀!请小朋友们有感情地来朗读整首古诗吧!

9、谁能把这四行诗的意思连贯起来说一说?

四、想象诗境,拓宽诗意。

(出示课件)

1、现在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一副小池图。

4

2、谁来说说你想象到了什么?(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嫩嫩的荷叶、可爱

的蜻蜓)在这个美丽的小池塘边,肯定不会只有这几种景物,一定还有诗人杨万

里没写出来的景物,再想象一下,谁来说一说?(蓝蓝的天,绿绿的草,曲折的

小路,小鸟唱着美妙的歌、知了的叫声、蜜蜂采蜜等)

五、背诵古诗。

1、(出示课件)你们喜欢这么美的小池吗?这首古诗也喜欢吗?为什么喜欢?(宁

静、美丽)谁能上台背一背。

2、情境表演背诵。

(1)谁能将这首诗回家背给妈妈听听?(情境表演背诵,老师演妈妈,指一学

生演孩子。)

(2)谁能将这首诗回家背给哥哥听听?(老师演哥哥,指一学生演弟弟。)

(3)谁能将这首诗回家背给奶奶听听?(老师演奶奶,指一学生演孙女。)

3、全班齐背。

4、小朋友们都会背诵古诗了真棒!谁能默写古诗吗?请小朋友们拿出练习本开

始默写。

六、识字写字。

出示课件:quánxīzhàozhào

泉惜照柔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练习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创造性认记字形。

3、教师逐字示范,指导写好。

泉:上下结构。上部是白,下部是水。

惜:左右结构。注意左边“忄”的笔顺:忄。右边“昔”字,应写得略宽些。

照:上下结构。上部“昭”字,占三分之二格,四点底要写得呼应顾盼。

柔:上下结构,容易写长。书写时“矛”字时应写短而收缩一点儿,“木字底”

要写舒展些。

4、引导学生口头组词、造句。

5、打开书本,描红练写。

七、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小荷渐渐长大,想知道他们在盛夏时节的美景吗?(出示盛夏的荷花图片)

2、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了有关夏天的一首诗,老师向同学们再推荐几首有关夏

天的诗歌。(出示课件)“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要养

成随时诵读的习惯,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背诵《小池》。

3、大自然的景色真美呀!大诗人看见了,把它写成了诗。那小朋友们能不能用

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小池呢,可以写一段话,可以画一幅画,也可以和同学互

相说说自己看到的美丽景物……”

4、教师巡视,展评。

八、总结

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

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

5

待你们去爱护万物,保护环境。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九、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背诵古诗。

3、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

小池

泉水——惜

树阴——爱

小荷——露

蜻蜓——立

教学反思:

小学古诗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

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小池》一诗作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

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

平,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来引导学生学习这首古诗。

一、欣赏导入

在教学中,我以美丽的自然景色录像直观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以读为本,读通读熟

把课文读通,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并非易事。朱熹有言:“凡读书,须字字

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

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因此,在学习这首古诗的第一步就是要求把古诗多读几

遍,读准字音,读通每一句,读得琅琅上口。

三、淡化诗意,品析诵读

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面对天性好动的二年级小朋友,

繁琐的讲解、过多的斟字酌句,只会适得其反,产生厌学情绪。对于诗意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配以直观的图片变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在学生提出疑问的

地方,如“尖尖角”、“泉眼”、“晴柔”等字词,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指点

迷津。为了在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

学习效率,我尝试运用图片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又在节奏轻快的

古筝乐曲中,用娓娓动听的话语描绘诗中的景色,让学生领略小池的自然风情,

接受美的熏陶。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写一写,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6

学生经过探究交流,结合自己画的诗意图,便整体感受到诗中的画面和意境,使

他们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而且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

四、多认少写,自主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识字、写字是重点。因此,

在学生理解课文后,我创设一个轻松、开放的平台,让学生与生字直接对话,用

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并让学生进行扩词、

说话练习,增加词汇量,拓宽思路。留出5~8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写字,严格

要求,严格训练,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美,并养成认真写字的良好习惯。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还希望能与老师们多交流,多探讨,希望大家能

给予更多的指导。

本文发布于:2022-12-08 04:30: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38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苏醒近义词
下一篇:参赛者英语
标签:池怎么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