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分析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作于王禹偁(chēng)贬官黄州期间。王禹偁
是北宋政治改革派的先驱,一生为革除弊政而不屈不挠地斗争,多次
遭到贬谪。真宗即位,复知制诰,参与撰写《太祖实录》,又因直书
史事忤宰相而落职,降为黄州知州。作(三黜赋)表心迹,谓“屈于身
而不屈于道,虽百谪而无亏”。本文所说“四年之间,奔走不暇”,
即指贬滁以来的经历。王禹佴在黄州三年,调任蕲州知州,不久就因
病逝世。本文为晚年之作,已尽脱五代文格,艺术上臻于成熟。
目录
原文
注释
作者介绍
写作背景
赏析
艺术特色
层次结构
内容评述
展开
编辑本段
原文
黄冈新建小竹楼记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
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
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
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
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
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
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
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
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
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嗣而葺
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编辑本段
注释
1.椽:(chuán)房椽
2.阒:(qù)
3.氅:(chǎng)
4.刳:剖、削
5.陶瓦:用泥土烧成的瓦
6.子城:大城所附属的小城,即内城或附在城垣上的瓮城或月城。
7.圮毁:坍塌
8.茶烟:指烹茶炉火的烟气
9.齐云、落星、井干、丽谯都是楼名
10.通:相连
11.幽阒:指环境的清幽寂静。阒,寂静。
12.辽敻:写事业的辽阔绵远。敻,绵远
13.概:状况,这里指生活状况
14.被:通“披”,披着。
15.具:描述。
16.因:于是,就。
17.谪:贬官或降职远调。
编辑本段
作者介绍
王禹偁(九五四~一○○一)字元之,钜野人,有《小畜集》。
北宋初年的诗歌大多是轻佻浮华,缺乏人民性,王禹偁极力要挽回这
种风气。他提倡杜甫和白居易的诗,在北宋三位师法白居易的名诗人
里(其他两人是苏轼和张耒)他是最早的,也是受影响最深的。他对
杜甫的评论也很值得注意。以前推崇杜甫的人都说他能够“集大
成”,综合了过去作家的各种长处,例如元稹“故工部员外郎社君墓
系铭”说:“小大之有所总萃”,“尽得古今之体势”;王禹偁注重
杜甫“推陈出新”这一点,在“日长简仲咸”那首诗里,用了在当时
算得很创辟的语言来歌颂杜甫开辟了诗的领域:“子美集开诗世
界”。
编辑本段
写作背景
太宗淳化二年(991),任知制诰并判大理寺时,因替徐铉雪诬得
罪皇帝,贬商州团练副使。至道元年(995),兼翰林学士,在太祖皇
后宋氏丧礼一事上,直言无忌,又触怒最高当权者,贬滁州知州。(滁
州谢上表)称:“粗有操守,素非轻易,心常知于止足,性每疾于回
邪。位非其人,诱之以利而不往;事匪合道,逼之以死而不随。”
王禹偁是开北宋诗文革新之先河的重要人物。他盛赞韩愈文,自
称:“谁怜所好还同我,韩柳文章李杜诗。”(《赠朱严》)疾呼“咸
通以来,斯文不竞,革弊复古,宜其有闻。”(《送孙何序》)他的文
章,内容充实,笔墨淡雅,抒情议论,均得心应手。他以平易畅达、
简雅古淡的文风,吹开宋初文坛上“因仍历五代,秉笔多艳冶”(《五
哀诗》)的阴霾,带来变革的清新气息。
编辑本段
赏析
王禹偁禀性刚直,不畏权势,因此多次得罪权要,一生屡遭贬谪。
公元997年,即位不久的宋真宗将第一次遭贬的王禹傅召回京师,但
是,王禹僻依旧直言政事,与宰相张齐贤、李沆产生了矛盾,而不容
于朝。公元998年大年三十,王禹僻拜受了贬任黄州的诏令。999年
暮春时节,他离开了开封,前往黄州。《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就是写
在这第二次贬官期间。这年中秋佳节,身在黄州的王禹偁,于竹楼赏
月抚昔之际,禁不住有感而发,奋笔写下了这篇文章,文中极力渲染
谪居之乐,把省工廉价的竹楼描绘得幽趣盎然,含蓄地表现出一种愤
懑不平的心情,表达了他遭贬之后恬淡自适的生活态度和居陋自持的
情操志趣。
黄冈,也即黄州,唐宋时期,是不得意的官员恰当的外放之地,
特别是北宋时期,左迁此地的有不少名士。如苏轼等。黄州虽然是受
排挤官员任职的穷乡僻壤,但北依大别山,南临长江,巴水、举水、
浠水从其东西入江,湖泊众多。黄州具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
文、自然资源,如作者所说的月波楼、苏东坡后来游览过的赤壁等,
向有"古名胜地、人文薮泽"之称。因此值得所记所感的风物应该很多,
然而王禹偁却无视大江胜景,不发思古豪情,却从眼前黄冈遍地都有
的普普通通竹楼着笔,应有特殊的寓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深受大众,特别是文人的喜爱,成为喻
理明志的寄托。文章一开始就从黄冈多竹、竹之可用、破竹建屋入手,
为什么要把小竹楼造在这里,作者只说了两点,即这是块荒地,并且
与月波楼相通,但从后文看,实际上还有两个更重要的因素:其一是
居高临下,视野广阔,足以阅尽黄州的山光水色。其二是客观环境的
破残和荒凉,恰恰适应了作者惆怅和落寞的思想感情,这两点作者没
有明说,但细读后文,就能体会出来。关于风光,作者用"远吞山光,
平挹江濑。幽阒辽复,不可具状"作了集中概括,特别地强调了清幽
寂静和辽阔广远的意境。大凡处于逆境且身临荒僻所在的人,见到特
别符合心境的景象,思绪是复杂而纷乱的,如果把千姿百态的景物舜
口千头万绪的思想逐一加以描写,就不免流于平庸琐碎。相反,乍露
犹藏,却往往可以收到意在言外的效果。所以作者紧接着就用"不可
具状"一语打住。
接下来,作者描写在竹楼之中一年四季的生活情趣。夏天听雨,
冬天聆雪,于寻常处感受竹楼的美妙,仿佛完全与自然融为一体。正
因为竹楼带来的悠闲自在,作者才有了弹琴、下棋、吟诗、宴欢的各
种乐趣。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作者描写的主要是各种声音,不仅有
力地烘托了小竹楼的独有的风景和情致,而且反衬了前面总说的"幽
阒辽复"的感受。不管是轰鸣的雨声,还是雪花飘落的细音,都衬托
出小竹楼的清幽寂静和天地广远。
作者为什么要追求这种清幽寂静的境界呢?这是因为,他对坎坷
曲折的仕途感到疲倦,对污浊喧闹的官场感到无奈,试图在旷远寂静
的环境里解除自身的烦恼。这里,表面上王禹僻是写在政治挫折面前
的淡漠态度,实际上是写他守正不阿的傲岸性格。他并不因为贬职而
自怨自艾,也不因此而随波逐流。因此,作者笔下的独具风韵的小竹
楼,实际上已成了"屈身"而"不屈道"的贬官的象征,而充满声色玩好
的豪华楼观则又成了居高位、甘堕落的权佞的代称。两相比较,作者
的取舍态度是十分明确的。
止凼为巧乍耆对小竹楼有看这么深的感悟和寄托,因此对小竹楼
未来命运自然生起关切之情,反观自身,又油然地引起了作者对自身
政治命运的慨叹。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是一篇叙写普通名物的游记,文章多用排
比,音调优美,富于诗昧,能够将情和景熔铸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所
以一座乎平常常的小竹楼便有了艺术的生命和人生的哲理。
编辑本段
艺术特色
一、托物言志
本文前半部分描绘竹楼中所见、所闻、所感,为后半部分的抒发
感慨作了很好的铺垫。全文紧扣竹楼来写,由竹楼“价廉而工省”,
又宜于居住,写到竹瓦的寿命仅有十年,但自己累遭贬官,“奔走不
暇”,“岂惧竹楼之易朽”。通过写竹楼,表明了自己身可屈而道不
可屈、向往不朽的人生境界的崇高心志。
二、运用对比、排比的手法
文中以廉价简陋、朴实无华的小竹楼与齐云、落星、井干、丽谯
等华丽高楼对比,以“贮妓女、藏歌舞”的享乐腐化与“焚香默坐,
消遣世虑’’的“骚人之事”对比,抒写了·作者方正高洁、不图富
贵的品格和宽广博大、光明磊落的襟抱。竹楼之“易朽”和作者人格
之“不朽”的对比,隐含在文章末幅,突出了本文的主旨。“夏宜急
雨,有瀑布声”以下,连用六个“宜”字,以三个两两相对的句式,
构成有力的排比,生动地写出了主人生活在竹楼中的无限情趣,显示
其人格的雅洁崇高。
编辑本段
层次结构
本文以“亦谪居之胜概也”为界,大致分前后两部分,前为记叙
描绘,后为发慨咏志。
首段指出黄冈房屋的特点:因多竹故皆竹屋。
第二段记叙自己所建小竹楼的位置、竹楼上所看到的景观、及自
己在不同季节的感受和各种活动的情趣。
第三段写自己优游无事、闲适自乐的谪居生活。
第四段表示自己鄙视那些居华丽高楼者所过的骄奢淫逸的生活。
第五段就竹楼之易朽,联系自己的累遭贬谪而抒发感慨。
末尾点明作记时间。
编辑本段
内容评述
王禹偶忧念国事,以直谏敢言而遭贬。表面上看,本文写小竹楼
环境之优美和居于其中的情趣,又写了谪居生活的闲适,实际上透露
出作者政治上的失意和对贬谪的不满。作者曾作<端拱箴),劝谏国君
力戒奢侈、征伐、滥刑,以仁政爱民为务,从本文对骄奢淫逸的贵族
生活的鄙视中,也可看出他的这一观念,看出他清廉高洁的操守。
王禹偶“事上不曲邪,居下不谄佞。见善若已有,嫉恶过仇
雠”((全宋文)卷三戚纶(王禹偶诔词))。他为人刚毅,信念坚定,爱
憎分明,品格高尚。本文末段通过竹楼“易朽”与“不朽”的议论,
告诉人们,竹楼虽然易朽,但居其间者的人格却是不朽的,“屈于身
而不屈于道”的人永远是不朽的。对应该如何处世为人,王禹偁作了
很好的回答。
编辑本段
译文
黄冈这地方出产很多竹子,大的有房椽那么粗。竹工破开竹子,
剃去竹节,来代替用泥土烧制的瓦,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因为这样做
价钱便宜而且又可节省工时。黄冈城的城西北角。城上的垛墙坍塌了,
草木丛生,荒芜着无人整理,我就在这地方建了两间小楼,与月波楼
相连接。(站在竹楼上)远处山色尽收眼中,江上水波如入怀抱,这
地方安静,又给人以辽阔的印象。
这地方遇到夏天下急雨,听起来像有瀑布声;遇到冬天下大雪,
听起来像玉石碎裂声。这地方适宜弹琴,琴声高扬而流畅;这地方适
宜吟诵诗歌,吟诗声高亢美妙;这地方适宜下围棋,棋子敲击棋盘声
叮铃着响;这地方适于作投壶之戏,投出去的矢击打在壶中的声音铮
铮作响:(形成这种令人欢悦的声音)都是这竹楼的帮助。
公事完毕回来的时间,我披着用鸟羽绒织成的大氅,头戴华阳巾,
手里拿着一卷《周易》,点着香,面对香炉不出声地端坐,消除心中
那些世俗之念。江山之外,只见风中船帆、沙滩上的鸟、如烟的云、
眼前的竹材而已。等到酒力渐散,茶炉的烟气渐渐停歇,送走夕阳,
迎来夜月,这也是我在谪居之地的一个景象。那齐云楼、落星楼,高
大倒是高大啊!井干楼、丽谯楼,华丽也倒是华丽!但它们只用来收
容歌妓、舞女,不是诗人的事,我不欣赏这种地方。我听竹工说:“竹
作瓦,只可用十年,假如加上一层竹瓦,就可以用二十年。”啊!我
在至道至乙未年,从翰林贬到滁州;丙申年,又改派到扬州;丁酉年,
又回到京城进中书省;戊戌年除夕,我接到被贬齐安(黄州)的命令。
己亥年闰三月,我到黄州郡。四年之间,往来奔走,没有空闲;不知
道明年又在什么地方!我那里害怕竹楼的朽烂呢?希望以后来黄州的
人与我志趣相同,接下来修葺竹楼,希望这竹楼能不朽烂。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本文发布于:2022-12-08 04:12: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37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