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权分立制度
三权分立制度就是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由
三个机关独立行使,并相互制衡的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是
根据近代分权学说建立起来的。近代分权学说由英国的J.洛
克倡导,由法国的孟德斯鸠完成。它建立的根据是英国的君
主立宪制,理论基础是与社会契约论相结合的近代自然法学
说。三权分立制度为绝大多数的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是资
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关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制度。但因各国国
情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
简介
三权分立是美国的一项重要制度。三权分为立法、行政、司
法三部分,这三权各司其职,相对独立,但又保持制衡。三
权分立经过亚里士多德、洛克、孟德斯鸠等人的发展,已经
初具雏形。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在三权分立思想的影响下,
对其进一步发展,设定了三权分立的宪法模式,成为美国政
治生活的一大特色。
三权分立的思想最早应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国家的职
能分为议事、行政和审判三个方面,这就是他的“政体三要
素”论,为分权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古希腊的波里比阿在
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国家的这三种权力在
分工的基础上又互相牵制,以维护政体的平衡。权力制衡的
思想开始出现。17世纪,英国人洛克则创立了资产阶级分权
思想的先河。他认为,政治权力应分为立法、执行和外交三
个方面。
对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产生有直接深远影响的应是孟德斯
鸠。他在《论法的精神》中详细系统地阐释了三权分立思想。
这个思想取得了反对封建专制政权的胜利。孟德斯鸠认为:
“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
权力”。他把国家权力三分化:立法权是制定、修改或废止
法律的权力,这项权力应体现公意,应由全体人民来行使;
行政权是用以媾和或宣战,派遣或接受使节,维护公共安全,
防御侵略,应当由国王行使;司法权是惩罚犯罪、解决私人
争诉的权力,由法院行使。同时,他进一步指出了分权的必
要性:“当立法权力、行政权力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
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力不同立法权力行
政权力分立,自由也就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力同立法权
力合二为一,则将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
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
握有压迫者的权力。如果同一个人或者由重要人物,贵族或
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权,执行公
共决策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都完了。”
优劣势
三权分立制度在反对封建势力复辟、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的斗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这个制度在实践中和理
论上逐渐受到巨大冲击。由于政党政治的发展和影响,国家
机关之间分权与制衡关系已经表现为执政党内部的权力分
配与协作关系,以及各政党之间为争夺权力而进行的斗争与
妥协的关系。由于行政权力的不断扩大,行政权对立法权和
司法权的牵制力量随着扩大,而立法、司法两权对行政权的
牵制力量相应削弱,它们之间相互平衡关系已被破坏。同时,
国家权力能否分割、权力分立有无确切含义、司法审查有无
道理等问题,在理论界一直争论不休,没有定论,从而使三
权分立制度的权威性受到损害。尽管如此,这个制度迄今仍
然是资本主义国家机关进行组织与活动的一项基本制度。
不适用中国
三权分立制度对中国近代政治体制建设曾经产生过一定影
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1866~1925)运用
来自于西方国家的分权学说,结合中国历史上的统治经验,
创立了五权宪法理论,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之外,加入中
国古代特有的监察、考试两权。1947年1月1日,中国国民
党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五
权宪法”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在政治体制上根
本否定并排斥三权分立制度,坚持实行民主集中制和议行合
一制。
美国的重要制度
美国是最早将三权分立宪法化的国家。随后,三权分立制度
成为美国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何这项制度能够步入
美国的政治生活?究其原因,一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的影响,可以说是其思想渊源;二是在美国还处于英属殖民
地时期,英国人的专制统治,给美国人带来了无尽灾难,从
而美国人对权力的专制,尤其是行政专制产生了畏惧感。当
美国人掌握了自己命运的时候,他们迫切地要把国家权力进
行分化,三权分立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另外一个原因,也是
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一点:在联邦建立之前,对美国社会起
承上启下的邦联时期,各州政府的立法专制是推动联邦宪法
实行分权体制的直接原因。组成邦联的各州遵循孟德斯鸠的
三权分立思想进行了分权,但基于对行政专制的恐惧,把政
府的主要权力赋予立法机关,使得立法、行政、司法机关的
权力配置极其不平衡。而且缺失了相互制约,造成了立法机
关权力滥用、无所顾忌。人们认识到权力集中到立法机关依
然会带来专制和权力滥用。
国会掌握立法权,制定法律。国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只
对选民负责,不受行政机关的干预。为了保障国会能够独立
的行使权力,不受总统的干预,宪法还设定了保障机制:总
统无权解散国会,不能决定议员的工资待遇。在国会内部又
进一步对权力进行了分配,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国
会的权力体现在:制定法律权、修改宪法权、对总统、副总
统的复选权及弹劾权等。行政权由总统行使。总统由选民选
举产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国会负责。国会不得增减总统
的报酬,非经审判定罪不得罢免总统。总统的主要权力体现
在:统领陆海军,对外缔结条约,宣布缓刑和特赦,任命大
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等官员,签署或拒绝签署
国会通过的法案。最后一项权力是司法权。司法权由联邦最
高法院以及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来行使,最高法院
有终审权。联邦法院的法官均由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进行
任命,法官只要忠于职守,可以终身任职,非经国会弹劾不
能被免职。宪法对司法权适用的范围进行了界定:应包括在
本宪法、合众国法律和合众国已订的及将订的条约之下发生
的一切涉及普通法及衡平法的案件;一切有关大使、公使及
领事的案件;一切有关海上裁判权及海事裁判的案件……。
另外,作为联邦最高法院还拥有一项重要权力——司法监督
权。虽然在美国宪法中没有明确规定,但已经发挥了重要作
用。为了保障三个权力行使的独立性,美国宪法还规定,这
三个机关的官员在任职上应保持彼此的独立:任何一个机关
的官员不得在任职期间担任另一机关的职务。
在对权力进行分工的基础上,美国宪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
是运用了孟德斯鸠的“权力制约权力”理论,规定了三权之
间的相互制衡,这种制衡强调相互性,而不是一种单向制约。
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制衡。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众议院享有
对包括总统在内的政府高级官员的弹劾权;对于总统提名的
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等拥有批准权;总统对
外缔结条约,须征得参议院的同意;总统应经常向国会报告
联邦的情况及有关措施。众议院对总统的弹劾权在一定程度
上确实对总统有制约和监督作用。在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弹
劾的总统是是第17届总统安德鲁·约翰逊,被弹劾的理由
是南北战争后在重建问题上产生争执,因此遭到众议院的弹
劾、参议院的审判。最后因一票之差逃脱虎口,没有被定罪
和免职。再就是轰动一时的1974年的“水门事件”,众议院
已经准备了充足的理由要弹劾总统尼克松,迫于压力,在众
议院对弹劾案表决前,尼克松提出辞职。另外,人们依然记
忆犹新的20世纪末对总统克林顿的弹劾,又是一个国会对
总统制约的鲜活例证。除此之外,让美国总统挠头的是参议
院通过对总统对外缔结的条约行使否决权,而对总统权力的
行使进行制约。自从美国建国后,一共有十几个条约被拒绝
批准,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签订的《凡尔
赛和约》。威尔逊总统曾亲自参加这项条约的谈判。参议院
对《凡尔赛和约》的否决,使美国不能成为国际联盟的成员
国,这说明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制约在重大事件上具有不
可思议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3]作为美国总统,宪法同样赋
予其制约国会的权力。总统拥有对国会通过的法案的否决
权。对于国会送交的法案,如果在10天之内总统不进行签
署的话,而这时候如果国会休会,那么就意味着这项议案失
效了。最初的几位总统很少行使这种否决权。到了杰克逊总
统的时候,总统对国会议案享有的否决权被充分利用。在美
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历任总统共行使了2500余次否决权。
其中被称为“法案杀手”的罗斯福总统,其前后行使了635
次。通过这种途径,总统可以否决掉与自己意见相悖的法案,
达到对立法机关的制约。
司法权与立法权、行政权的制衡。美国宪法把司法权赋予法
院。美国的法院包括联邦法院和州法院。根据亚里士多德最
初的三权分立思想,司法权尤其是要独立于立法权和行政权
的,这也是司法独立和法治原则的基本要求。美国宪法为了
保障法官能独立行使职权,规定法官只要能尽忠职守,应终
身任职。另外在薪金方面,为了解除法官的后顾之忧,规定
要高于政府官员,而且不得任意减少,即“按期接受俸给作
为其服务之报酬,在其继续任职期间,该项俸给不得削减”。
同时,宪法还规定:在法官任职期间,不得担任政治组织的
工作,不能参加竞选公职活动等。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
提名和任命,由参议院批准。这是美国宪法设定的立法权、
行政权对司法权的制约。除此之外,国会和各州如果不认可
最高法院的裁决,可以联合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将其推翻,
也可以重新通过被法院判定为违宪的法律。反观之,司法权
对立法权、行政权的制约体现在最高法院对总统和国会的司
法审查权上。这项权力虽然没有在1787年美国宪法及其后
1789年《司法条例》中明确规定,但已经在实际中发挥了作
用。至今,美国最高法院已经判处100多项国会所制定的法
律违背宪法。
美国是实行三权分立制度的典型国家。美国1787年宪法规
定,立法权属于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行政权属
于美国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的
下级法院。三个权力部门之间相互制约。根据三种权力相互
制衡的原则,美国宪法还规定,国会有权要求总统调整政策以
备审议,批准总统对外缔结的条约,建议和批准总统对其所属
行政官员的任命,通过弹劾案撤换总统,有权建议和批准总
统对联邦最高法院法官的任命,宣告惩治叛国罪,弹劾审判
最高法院法官;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拥有有限的否决权,
副总统兼任参议院议长,总统还拥有特赦权、对最高法院法官
的提名和任命权;最高法院法官在总统因弹劾案受审时担任
审判庭主席。此外,根据惯例,最高法院有权解释法律,宣
布国会制定的法律违宪无效。实行总统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一
般都采用这种形式。
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
一、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本制度规定了办公室卫生管理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及检查与考核。
2.此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办公室卫生的管理
二、定义
1.公共区域:包括办公室走道、会议室、卫生间,每天由行政文员进行清扫;
2.个人区域:包括个人办公桌及办公区域由各部门工作人员每天自行清扫。
1.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公共区域及个人区域地面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浮土,无死角。
2)保持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3)保持墙壁清洁,表面无灰尘、污迹。4)保持挂件、画框及其他装饰品表面干净整洁。
5)保持卫生间、洗手池内无污垢,经常保持清洁,毛巾放在固定(或隐蔽)的地方。
6)保持卫生工具用后及时清洁整理,保持清洁、摆放整齐。7)垃圾篓摆放紧靠卫生间并及时清理,无溢满现象。
2.办公用品的卫生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办公桌面:办公桌面只能摆放必需物品,其它物品应放在个人抽屉,暂不需要的物品就摆回柜子里,不用的物品要及时清理掉。
2)办公文件、票据:办公文件、票据等应分类放进文件夹、文件盒中,并整齐的摆放至办公桌左上角上。3)办公小用品如笔、尺、橡皮檫、订书机、启丁器等,应放在办公
桌一侧,要从哪取使用完后放到原位。4)电脑:电脑键盘要保持干净,下班或是离开公司前电脑要关机。5)报刊:报刊应摆放到报刊架上,要定时清理过期报刊。
6)饮食水机、灯具、打印机、传真机、文具柜等摆放要整齐,保持表面无污垢,无灰尘,蜘蛛网等,办公室内电器线走向要美观,规范,并用护钉固定不可乱搭接临时线。7)新进设
备的包装和报废设备以及不用的杂物应按规定的程序及时予以清除。3.个人卫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垃圾。
2)下班后要整理办公桌上的用品,放罢整齐。
3)禁止在办公区域抽烟。4)下班后先检查各自办公区域的门窗是否锁好,将一切电源切断后即可离开。
5)办公室门口及窗外不得丢弃废纸、烟头、倾倒剩茶。
4.总经理办公室卫生应做到以下几点:1)保持地面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浮土,无死角。2)保持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3)保持墙壁清洁,表面无灰尘、污迹。4)保持挂件、画框及其他装饰品表面干净整洁。
三、检查及考核每天由领导检查公共区域的环境,如有发现不符合以上要求,罚10元/次。
本文发布于:2022-12-08 04:04: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37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