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儿子皮卡——尖叫》整本书教学设计
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李彩平
第一课时好书推荐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导读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产生阅读期待。
2.通过本书的导读,教会学生读整本书的方法:联系作者、观察封面、发现
目录等。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迁移运用本节课所学的阅读方法去自主阅读其它的整本书。
【教学过程】
一、联系作者,导入作品
1.教师:(ppt出示作家曹文轩的照片)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位作家是谁吗?
(个别孩子应该有所了解)你们真厉害!他就是今年4月4日中国首位荣获“国
际安徒生奖”的作家曹文轩先生。
2.教师:(ppt出示作家曹文轩的一些语录或观点)说说看,你从中看到了一
个怎样的作家?
“一个真正的作家,不会在意写作的对象,而在意写的内容。对于别人给我‘儿
童文学作家’的评价,我更乐意别人说我是写了小孩子能看的书的人。”
——曹文轩
“我写了一部以我儿子为原型的幽默的书《我的儿子皮卡》。”
——曹文轩
3.教师在学生自由表达的基础上,导入本节课:孩子们,我们接下来就要走
进曹文轩先生提及的作品(ppt出示《我的儿子皮卡——尖叫》的封面),来,
齐读课题。你们刚才说得究竟对不对呢?或许读了今天的作品,你们会有不同的
认识。
二、观察封面,初识皮卡
1.教师:(ppt出示《我的儿子皮卡——尖叫》的封面)孩子们,说说看你
知道了什么?
(学生大致会说到作者、出版社、封面上的小男孩应该就是皮卡等。)
2.教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刚才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完成了整本书阅读的
前两步:联系作者、观察封面。相信很多孩子跟李老师心存一样的疑惑:这个小
男孩为什么叫皮卡呢?
3.教师在学生自由预测的基础上,出示皮卡名字由来的相关内容:
“我姓皮,他难道不应该姓皮吗?可为什么叫‘卡’呢?那是因为他出生的时候
很不容易,被卡在了那儿。这个字在这里本来应该念qiǎ,可我的老家那边却念
kǎ——kǎ在了那里,而从来不说qiǎ在了那里。老家是我的根,我是他的根,这
个字的读音理所当然地要顺从我们老家那边的读音:kǎ——皮kǎ——皮卡”。
4.教师先范读,之后让学生也学着读一读,简单交流读的感受。
(学生大致会说:觉得很幽默、有点搞笑、好笑等。)教师再次联系作家曹
文轩上述的一句语录:
“我写了一部以我儿子为原型的幽默的书《我的儿子皮卡》。”
——曹文轩
三、琢磨插图,预测故事
1.教师:通过我们上面的学习,李老师发现不少孩子已经被这个叫皮卡的小
男孩深深吸引住了。在他身上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呢,请你们结合插图大胆
猜测下吧。
2.(ppt出示《我的儿子皮卡——尖叫》的相关插图)小组选择最感兴趣的
一幅插图,小组讨论可能讲了有关皮卡的什么事?
3.小组交流分享。
四、激发兴趣,期待阅读
教师:这本书究竟讲了有关皮卡的什么事呢?相信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一
“读”为快了!这是我们这周的共读书目,大家一起读吧,“悦”读,体验快乐。
第二课时片段赏析课
【教学目标】
1.以《我的儿子皮卡——尖叫》一书为载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习质疑、联系实际等读书方法,感受阅读的乐趣,加深阅读感受。
【教学重难点】
学生掌握质疑、联系实际等读书方法,体会文章幽默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受,皮卡印象
1.教师:孩子们,相信你们都已经完成了《我的儿子皮卡——尖叫》的相关
阅读,说说看皮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由表达,教师板书关键词(学生可能会说:善良、纯真无邪、机智、
活泼、想入非非,极容易对一些事情或事物发生兴趣,而一旦发生兴趣就非常专
注;聪明,很懂感情;很幸福等)。
二、教师质疑,聚焦皮卡
1.教师:孩子们,刚才你们说了这么多对皮卡的印象。但皮卡的爷爷奶奶、
爸爸妈妈似乎不这样认为。请看,他们是这样说皮卡的:
(ppt出示家人对皮卡的评价)爷爷说这孩子将来“心累”,奶奶说这孩子是个
“犟种”,可他爸爸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皮卡是个不可思议的孩子,他比常人更
容易发现问题”。
教师质疑:孩子们,为什么他爸爸说皮卡是个不可思议的孩子呢?你们能从
书中找出相应的证据吗?
2.学生找出能说明皮卡不可思议的相关片段,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按照“读
一读——说一说——取个小标题”三个步骤进行简单分享。
教师示范如下:
(1)这是李老师找到的能说明皮卡不可思议的片段,请听我读一读:
(ppt出示片段内容)皮卡在三姑的幼儿园里,突然爆发的尖叫把所有熟睡
的孩子全都吓哭了,一片哭声中,皮卡愣在了那里。还有几个孩子,一直哭个不
停,瞪着一双惊惧的眼睛,大声号啕,其中一个叫“花儿”年纪最小的小女孩,一
直在三姑怀里颤抖。皮卡呆呆地坐在他的小椅子上,一动也不动。之后,花儿几
天都没来上幼儿园,直到第四天,花儿来到了幼儿园。那次,皮卡跑到了大河边,
望着大河那边的村庄,冲着奔流的大河尖叫了一声,一声又一声。皮卡的满眼泪
水。从此,皮卡的尖叫声,在天地间永远地消失了……
(2)李老师觉得皮卡的不可思议并不是他的尖叫声,而是他只是一个五岁
的孩子,却有如此丰富的内心世界,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3)李老师给这个片段取了个小标题:幼儿园尖叫风波。
3.教师再次质疑:孩子们,通过你们刚才对相关片段的赏析,你们现在了解
他爸爸为什么说皮卡是个不可思议的孩子了吗?
(旨在让学生明白:他们上课伊始对皮卡所有的印象,爷爷奶奶对皮卡的印
象,所有的这些印象综合起来,综合在一个人身上,这就是——不可思议。)
三、结合扉页,联系实际
1.教师:(ppt出示书本扉页的相关内容)孩子们,你们身上肯定也发生过
很多让大人感觉不可思议的事情,回忆一下,选择一件跟大家说一说吧。
“皮卡歪歪扭扭地走过来了,那也是你走路的样子,也是所有长成大人的人
曾经走路的样子……”
2.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先在组内分享,之后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
第三课时分享交流活动课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梳理、归类、内化读书心得和感受。
2.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学会有条理地表达。
【活动过程】
一、抱砖引玉,冰山一角
1.教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我的儿子皮卡》是一套系列的书,一共有
16册。我们赏析交流了《我的儿子皮卡——尖叫》,了解了发生在皮卡身上的一
些趣事,从这些趣事中,我们看到了不同的皮卡。但这只是这套书中的冰山一角,
对于类似系列的书,我们究竟该怎么梳理自己的阅读感受呢?今天,李老师就教
给大家一样本领:画思维导图。
2.教师以第二课时分享的片段为例,示范思维导图的画法:
3.教师:孩子们,思维导图可以有很多种画法,李老师只是示范了最简单的
一种,抱砖引玉,相信你们能完成得更好。你们可以把《我的儿子皮卡——尖叫》
的相关内容和感受归总于“事实版”,把对该系列其它内容的想象归总为“预测
版”。小组合作,完成属于你们小团队的思维导图吧。
预测版
事实版
幼儿园尖
叫风波
情感丰富
《我的儿子皮卡》
二、小组合作,完成导图
1.小组讨论、概括《我的儿子皮卡——尖叫》中印象深刻的有关皮卡的趣事,
提炼小标题和印象关键词。
2.小组想象、预测《我的儿子皮卡》系列书中的其它有关皮卡的趣事,提炼
小标题和印象关键词。
3.在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分工完成思维导图,建议每个组员完
成其中的一小部分,要求全员参与。
三、投影展示,小组交流
1.教师可为学生搭建分享交流的脚手架,提供可借鉴的展示用语,如:
这是我们小组合作完成的思维导图。首先,我来介绍前件事,第件,
我们给它取的小标题是:,它让我看到了一个的皮卡。
2.小组分工合作在全班展示、交流。
3.组间互相补充、评价。
四、拓展延伸,能力迁移
(ppt出示作家曹文轩的相关简介)
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
作协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文学作品集有《红葫芦》《甜橙
树》等。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细米》《青
铜葵花》《天飘》《大王书》等。《红瓦》《草房子》《根鸟》《细米》《天瓢》《青铜
葵花》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被翻译为英、法、德、日、韩等文字。获奖40余
种,其中有中国安徒生奖、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中国图书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图书奖、宋庆龄文学奖金奖、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奖、冰心文
学大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等。
2004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2016年获国际安徒生奖。
1.教师:孩子们,作家曹文轩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长篇小说《草
房子》被拍成了电影,作家曹文轩还因之荣获了“最佳编剧奖”。这是我们本周
末的亲子观影作业。
电影《草房子》在线观看地址:
/vod/play/
2.教师:学会举一反三,才能证明你真的学会了。未来一周,请同学们任选
一本曹文轩先生的其它作品来读,运用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思维导图来梳理自己的
阅读感受,完成之后在我们后续的阅读分享交流活动课上展示,可以吗?
本文发布于:2022-12-08 03:48: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36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