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 涪言文学探讨i
这个字(薄)音怎么读?
张建英
(乐亭县第一实验小学,河北 唐山063600)
[摘要]这个字(薄)多次出现在语文教材中。它独立成词或用于口语性的合成词时,读音b d 0,如纸很薄,薄薄的
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它用于合成词或成语时,读音b 6,如薄雾,如履薄冰;它用于植物时,读音bO,如薄荷。
[关键词】读音 独立成词 口语合成词 成语植物
这个字 (薄)多次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如冀教版
教材((匆匆 中“薄雾”一词, (《观潮 中“薄雾”一词。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 中“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
里”一句,……对于词句中它(薄)读什么音,同事们公说
公的理,婆说婆的理,莫衷一是。拙文 不是薄(bd0)
雾,是薄(b 6)雾 ,于2008年l2月在 教育实践与研究
(小学版)上发表后,更是引起了一些教师的评论,今就这
个字的读音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翻开 新华字典)),我们发现该字(薄)有三个读音:
b d0,b 6,b 6。
第三个读音b O,好理解,专指薄荷,多年生草本植
物,可以入药。
打开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现代汉语词典 ,薄
(b d 0)字有以下解释: (1)扁平物上下两面的距离小
(跟“厚”相对): 板, 被, 片,这种纸很 ,家底 。
(2)感情冷淡;不深:待他的情份不 。(3)不浓;淡:酒味
很 。 (4)不肥沃:变 地为肥田,这儿土 ,产量不高。
一
、例词有薄饼,薄肥,薄田
薄(b 6)字的解释(1)轻微;少: 技,广种 收,这
份礼太 。 (2)不强健,不壮实: 弱,单 。 (3)不厚道;
不庄重:刻 ,轻 。 (4)看不起;轻视;慢待:菲 ,鄙 ,
厚今 古。 (5)姓。薄b 6。以及(书)迫近,靠近:日 西
山, 海同欢。例词有薄产,薄地,厚薄,薄田,等。
从以上解释中人们很难区分出b d onb 6的迥异,并
且它们还有近义之处,如b ao义项:感情冷淡,不深。不
浓,淡。b 6义项:轻微;少。两者都列举了词语 薄
(b d0)田,薄(b 6)田。
二、它们的不同之处在那里呢?
翻开吕叔湘、李荣、许嘉璐任首席顾问,李行健主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联合出版的 现代汉语
规范词典 (2004年)第41页对薄(bd0)的解释: (1)
(形)扁平物体的厚度小:这本书很 ; 棉袄; 板。 (2)
(形)(土地)贫瘠;不肥沃:土地 ,产量低。 (3) (形)
(感情)冷淡;不深厚:他待你不 。 (4) (味道)淡;不
浓:酒味 。例词薄板,薄饼,薄肥,薄地,薄田。
第97页中薄(b 6)的解释: (动)迫近;;接近:日
西山; 暮。以及(1) (形)微;少: 利多销;广种 收。
(2) (动)轻视;小看:厚此 彼;鄙 。 (3) (形)苛
刻,轻佻:刻 ,轻 。 (4) (形)义同“薄b矗0”,用于
合成词或成语:如缕 冰,瘠 ,淡 , 田, 酒。例词有薄
产,薄酒,薄田,薄雾,等。
对比后,我们发现,这个字(薄)用于合成词或成语
时,读音b6,但义同bd0。
合成词是由两个以上的词素构成的词,分有两个或两
个以上词根合成的,如朋友、庆祝、火车、人行道等,有词
根加词缀构成的,如桌子、花儿、木头、阿姨等,合成词
中该字(薄)读音b 6。一些成语,如“如履薄冰”、 “厚
今薄古”、 “薄情无义”、 “薄物细致”等,该字(薄)读
音b 6。这些在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的 新华成语词
典 (2005年)中可以印证。
另外,李屹之主编,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 咬文嚼字全
集 (2006年),对“薄”作出这样的解释:b a0独立成词
或用于口语性的合成词,表示厚度小,感情淡,不肥沃等。
b 6用于合成词或成语,表示轻微,少,不厚道,不庄重,
轻视以及迫近等。
三、由此,可以做以简单的归纳
这个字(薄),独立成词或用于口语性的合成词时,
读音b d0,如纸很薄,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用于合成
词或成语时,读音b 6,薄雾,如履薄冰;用于植物时,读音
b 6,如薄荷。另外,口语性合成词,读bd0,如薄田;书
面性合成词,读b 6,如薄田。同一个词读音不同(口语与书
面语之缘故),但它所表达的意义是相同的。
(4)批驳型。侧重于受原作或别人作品的启发,把原
作中的某一点树为“靶子”,批驳原作或其他人的观点,谈
自己的见解。
(5)发挥型。侧重于从原作内容出发,作由此及彼的
联想,针对现实生活或自己的某些实际情况加以发挥,说明
某些道理、规律,发表某种见解、主张。这种读书心得内容
单一,易于学习,便于运用,为学生所广泛使用。
“发挥型”读书心得的常见结构形式是:一读二感三
小结。第一步:说明所读的是什么,简述原作主要内容,提
炼原作的中心思想;第二步:联系实际,加以联想发挥,用
自己或生活中的事例来论证由原作提炼的中心或观点;第三
步:紧扣原作,照应前文收尾,升华主题。
读书心得的表达方式一般以“议”为主,以“叙”为
.辅, “叙”为“议”服务。这是读书心得的性质决定的。在
写作过程中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但都必须以
“议”为主,不可喧宾夺主。
欧阳修说: “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阅读和写作
好比是鸟的双翼,只有双翼共振,才能鹏程万里。如果学生
乐于读书,作到博约兼顾,并善于书面积累,就会拥有一颗
慧心,领悟写作的真谛,体会读书的乐趣。
l45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19:58: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3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