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磁场言是偶极型的,近似于把一个磁铁棒放到地球中心,使它的N极大体上对着南极而产生的磁场形状。当然,地
球中心并没有磁铁棒,而是通过电流在导电液体核中流动的发电机效应产生磁场的。
地球磁场不是孤立的,它受到外界扰动的影响,宇宙飞船就已经探测到太阳风的存在。太阳风是从太阳日冕层向行
星际空间抛射出的高温高速低密度的粒子流,主要成分是电离氢和电离氦。
因为太阳风是一种等离子体,所以它也有磁场,太阳风磁场对地球磁场施加作用,好像要把地球磁场从地球上吹走
似的。尽管这样,地球磁场仍有效地阻止了太阳风长驱直入。在地球磁场的反抗下,太阳风绕过地球磁场,继续向前运
动,于是形成了一个被太阳风包围的、彗星状的地球磁场区域,这就是磁层。
地球磁层位于地面600~1000公里高处,磁层的外边界叫磁层顶,离地面5~7万公里。在太阳风的压缩下,地球
磁力线向背着太阳一面的空间延伸得很远,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称为磁尾。在磁赤道附近,有一个特殊的界面,在界
面两边,磁力线突然改变方向,此界面称为中性片。中性片上的磁场强度微乎其微,厚度大约有1000公里。中性片将
磁尾部分成两部分:北面的磁力线向着地球,南面的磁力线离开地球。
1967年发现,在中性片两侧约10个地球半径的范围里,充满了密度较大的等离子体,这一区域称作等离子体片。
当太阳活动剧烈时,等离子片中的高能粒子增多,并且快速地沿磁力线向地球极区沉降,于是便出现了千姿百态、绚丽
多彩的极光。由于太阳风以高速接近地球磁场的边缘,便形成了一个无碰撞的地球弓形激波的波阵面。波阵面与磁层顶
之间的过渡区叫做磁鞘,厚度为3~4个地球半径。
地球磁层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其中的物理机制有待于深入研究。磁层这一概念近来已从地球扩展到其他行星。
甚至有人认为中子星和活动星系核也具有磁层特征。
[编辑本段]
形成原因
通常物质所带的正电和负电是相等数量的,但由于地球核心物质受到的压力较大,温度也较高,约6000°C,内部
有大量的铁磁质元素,物质变成带电量不等的离子体,即原子中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变成自由电子,加上由于地
核中物质受着巨大的压力作用,自由电子趋于朝压力较低的地幔,使地核处于带正电状态,地幔附近处于带负电状态,
情况就象是一个巨大的“原子”。
科学家相信,由于地核的体积极大,温度和压力又相对较高,使地层的导电率极高,使得电流就如同存在于没有电
阻的线圈中,可以永不消失地在其中流动,这使地球形成了一个磁场强度较稳定的南北磁极。另外,电子的分布位置并
不是固定不变的,并会因许多的因素影响下会发生变化,再加上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地核的自转与地壳和地幔并
不同步,这会产生一强大的交变电磁场,地球磁场的南北磁极因而发生一种低速运动,造成地球的南北磁极翻转。
太阳和木星亦具有很强的磁场,其中木星的磁场强度是地球磁场的20至40倍。太阳和木星上的元素主要是氢和少
量的氦、氧等这类较轻的元素,与地球不同,其内部并没有大量的铁磁质元素,那么,太阳和木星的磁场为何比地球
还强呢?木星内部的温度约为30000°C左右,压力也比地球内部高的多,太阳内部的压力、温度还要更高。这使太阳
和木星内部产生更加广阔的电子壳层,再加上木星的自转速度较快,其自转一周的时间约10小时,故此其磁场强度自
然也要比地球高的强。
事实上,如果天体的内部温度够高,则天体的磁场强度与其内部是否含有铁、钴、镍等铁磁质元素无关。由于太阳、
木星内部的压力、温度远高于地球,因此,太阳、木星上的磁场要比地球磁场强的多。而火星、水星的磁场比地球磁
场弱,则说明火星、水星内部的压力、温度远低于地球。
关于地球磁场的形成原因,一种关于地球磁场成因的假说认为:地球磁场的形成原因和其它行星的磁场的形成原因
是类似的,地球或其它行星由于某种原因而带上了电荷或者导致各个圈层间电荷分布不均匀。这些电荷由于随行星的自
转而做圆周运动,由于运动的电荷就是电流,电流必然产生磁场。这个产生的磁场就是行星的磁场,地球的磁场也是类
似的原因产生的。这个假说和各个行星磁场的有无和强弱现象符合的非常完美。
[编辑本段]
发现
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地磁场理论概念的是英国人吉尔伯特。他在1600年提出一种论点,认为地球自身就是一个巨
大的磁体,它的两极和地理两极相重合。这一理论确立了地磁场与地球的关系,指出地磁场的起因不应该在地球之外,
而应在地球内部。
1893年,数学家高斯在他的著作《地磁力的绝对强度》中,从地磁成因于地球内部这一假设出发,创立了描绘地
磁场的数学方法,从而使地磁场的测量和起源研究都可以用数学理论来表示。但这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理论,并没有从
本质上阐明地磁场的起源。
现在科学家们已基本掌握了地磁场的分布与变化规律,但是,对于地磁场的起源问题,学术界却一直没有找到一个
令人满意的答案。
目前,关于地磁场起源的假说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假说是以现有的物理学理论为依据;第二类假说则独
辟蹊径,认为对于地球这样一个宇宙物体,存在着不同于现有已知理论的特殊规律。
属于第一类假说的有旋转电荷假说。它假定地球上存在着等量的异性电荷,一种分布在地球内部,另一种分布在地
球表面,电荷随地球旋转,因而产生了磁场。这一假说能够很自然地通过电与磁的关系解释地磁场的成因。但是,这个
假说却有一个致命缺点,首先它不能解释地球内外的电荷是如何分离的;其次,地球负载的电荷并不多,由它产生的磁
场是很微弱的,根据计算,如果要想得到地磁场这样的磁场强度,地球的电荷储量需要扩大1亿倍才行,理论计算和实
际情况出入很大。
以地核为前提条件的地磁场假说也属于第一类假说,弗兰克在这类假说中提出了发电机效应理论。他认为地核中电
流的形成,应该是地核金属物质在磁场中做涡旋运动时,通过感应的方式而发生的。同时,电流自身形式的场就是连续
不断的再生磁场,好像发电机中的情形一样。弗兰克所建立的模型说明了怎样实现地磁场的再生过程,解释了地磁场有
一定的数值。但是在应用这种模型的时候,却很难解释地核中的这种电路是怎样通过圆形回路而闭合的。此外,这个模
型也没有考虑到电流对涡旋运动的反作用,而这种反作用是不允许涡旋分布于平行赤道面的平面内的。
属于第一类假说的还有漂移电流假说、热力效应假说和霍尔效应假说等,但这些假说都不能全面地解释地磁场的奇
异特性。
关于地磁场起源还有第二类假说,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重物旋转假说。
1947年,布莱克特提出任意一个旋转体都具有磁矩,它与旋转体内是否存在电荷无关。这一假说认为,地球和其
他天体的磁场都是在旋转中产生的,也就是说星体自然生磁,就好像电荷转动能产生磁场一样。但是,这一假说在试验
和天文观测两方面都遇到了困难。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还没有观察到旋转物体产生的磁效应。而对天体的观测结果表
明,每个星球的磁场分布状况都很复杂,尚不能证明星球的旋转与磁场之间存在着必然的依存关系。
因此上说,关于地磁场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仍处在探索与争鸣之中,尚没有一个具有相当说服力的理论,对地磁场
的成因作出解释。
[编辑本段]
分布与变化规律
地磁场的形成具有一定特殊性,按照旋转质量场假说,地球在自转过程中产生磁场。但是,从运动相对性的观点考
虑,居住在地球上的人是不应该感受到地磁场的,因为人静止于地球表面,随地球一同转动,所以地球上的人是无法感
觉到地球自转产生的磁场效应的。
通常所说的地磁场只能算作地球表面磁场,并不是地球的全球性磁场(又称空间磁场),它是由地核旋转形成的。
地球的内部结构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美国科学家在试验中发现,地球内外的自转速度是不一样的,地核的自转速
度大于地壳的自转速度。也就是说,地球表面的人虽然感觉不到地球的自转,但却能感觉到地核旋转所产生的质量场效
应,就是它产生了地球的表面磁场。科学家在研究中还发现,地核的自转轴与地球的自转轴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由地
核旋转形成的地磁场两极与地理两极并不重合,这就是地磁场磁偏角的形成原因。
科学家们在对地磁场的研究中发现,地磁场是变化的,不仅强度不恒定,而且磁极也在发生变化,每隔一段时间就
要发生一次磁极倒转现象。
早在二十世纪初,法国科学家布律内就发现,70万年前地磁场曾发生过倒转。1928年,日本科学家松山基范也得
出了同样的研究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古地磁研究的迅速发展,人们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地磁场倒转证据。如岩
浆在冷却凝固成岩石时,会受到地磁场的磁化而保留着像磁铁一样的磁性,其磁场方向和成岩时的地磁场方向一致。科
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有些岩石的磁场方向与现代地磁场方向相同,而有些岩石的磁场方向与现代地磁场方向正好相反。
科学工作者通过陆上岩石和海底沉积物的磁力测定,及洋底磁异常条带的分析终于发现,在过去的7600万年间,地球
曾发生过171次磁极倒转。距今最近的一次发生在70万年前,正如布律内所指出的那样。
[编辑本段]
倒转原因
根据地磁场起源理论,地磁场磁极之所以发生倒转,是由地核自转角速度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地壳和地核的自转速
度是不同步的,现阶段地核的自转速度大于地壳的自转速度。然而,40亿年前,情况却不是这样,那时地球表面呈熔融
状态,月球也刚刚被俘获,地球从里到外的自转速度是一致的,地球表面不存在磁场。但是,随着地球向月球传输角动
量,地球的自转角速度越来越小。同时,地球也渐渐形成了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结构。地球自转角动量的变化首先反
映在地壳上,出现了地壳自转速度小于地核自转速度的情形。这时,在地球表面第一次可以感受到磁场的存在,地核以
大于地壳的自转速度形成了地磁场。按照左手定则,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磁场的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壳与
地核自转角速度不同步,这种情形并不能长久地保持下去,地核必然通过地幔软流层物质向地壳传输角动量,其结果是
地核的自转角速度逐渐减小,地壳的自转角速度逐渐增大。当地壳与地核的自转角速度此增彼减而最终一致时,地磁场
就会在地球表面消失。地核与地壳间的角动量传输并不会到此为止,在惯性的作用下,地壳的自转角速度还在继续增大,
地核的自转角速度继续减小,于是出现了地壳自转角速度大于地核自转角速度的情形。这时,在地球表面就会感受到来
自地核逆地球自转方向的旋转质量场效应。按照左手定则判断,新形成的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北极附近,S极在地理南
极附近。从较长的时期看,整个地球的自转速度处在减速状态,但地壳与地核间的相对速度却是呈周期性变化的,这就
是每隔一段时间地球磁场就要发生一次倒转的原因。
据测定,地磁场发生倒转前有明显的预兆,地球的磁场强度减弱直至为零,随后,约需一万年的光景,磁场强度才
缓缓恢复,但是,磁场方向却完全相反。目前,地球磁场强度有逐渐减弱的趋势,在过去的4000年中,北美洲的磁场
强度已减弱了50%,这说明地核相对地壳的速度差正在缩小。
值得说明的是,无论地球表面测得的地磁场方向如何发生变化,但是,在太空中地磁场的方向却始终是不变的。因
为在太空中测得的地磁场,是整个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质量场效应,并不会因为地壳与地核相对速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根据左手定则,在太空中测得的地磁场的N方向始终在地理南极上空。
在电磁感应效应中,通电导体产生的磁场强度与电流强度成正比,即与导体内“定向移动”的自由电子数目成正比。
而每个电子的自旋角动量又是恒定的,所以磁场强度实际上是与所有电子的自旋角动量之和成正比。同理,宏观物体产
生的磁场强度,也应与旋转质量场的角动量成正比,即与物体的质量和自旋角速度成正比,与质量场的旋转半径(观测
点到物体质心的距离)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
H=fmω/r=f0m/Tr(f0为常数,T为自转周期,r为旋转质量场半径)
根据这一公式,在地球表面测得的磁场强度H,只与地核的质量成正比,角速度ω的取值为地壳与地核自转角速度
之差,r为地球的半径(地磁场强度为5×10-5特斯拉)。而地球在太空中形成的空间磁场,其磁场强度与整个地球的质
量成正比,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成正比(近似值),与观测点到地球中心的距离成反比。因此,在近地球的宇宙空间,
地球所形成的空间磁场强度大于地表的磁场强度。空间磁场的最大特点是磁极恒定,不会像地球表面磁场那样发生磁极
倒转现象。
[编辑本段]
特性
地球的磁性,是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之一。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在其周围形成磁场,即表现出磁力作用的空间,称作
地磁场。它和一个置于地心的磁偶极子的磁场很近似,这是地磁场的最基本特性。地磁场强度很弱,这是地磁场的另一
特性,在最强的两极其强度不到10-4(T),平均强度约为0.6x10-4(T),而它随地点或时间的变化就更小,因此常用(γ),
即10-9(T)做为磁场强度单位。
地球磁场的起源
关于地球磁场的来源,早期历史上曾有来自北极星的传说,但是到公元17世纪初就已经认识到地球本身就是一个
巨大的磁体,不过当时仍不清楚地球磁场是怎样产生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对于地球磁场观测和地球结构的研究不断增
多和深入,对地球磁场的来源先后提出了10多种学说。这里按照历史的先后对一些各有一定根据或设想的地球磁场来
源学说作简单介绍:
(1)永磁体学说,是最早提出的一种学说,认为地球内部存在巨大的永磁体,由这永磁体产生地球磁场,但后来认识
到地球内部温度很高,不可能存在永磁体。
(2)内部电流学说,认为地球内部存在巨大的电流,形成巨大电磁体产生地球磁场,但是既未观测到这种巨大电流,
而且巨大电流也会很快衰减,不会长期存在。
(3)电荷旋转学说(公元1900年,简写作1900),认为地球表面和内部分别分布着符号相反、数量相等的电荷,由地
球自转而形成闭合电流,由此电流产生磁场,但这学说缺乏理论和实验基础。
(4)压电效应学说(1929),认为在地球内部物质在超高压力下使物质中的电荷分离,电子在这样的电场中运动而产生
电流和磁场。但理论计算出这样的磁场仅有地磁场的约千分之一(10-3)。
(5)旋磁效应学说(1933),认为地球内的强磁物质旋转可以产生地球磁场,但这种旋磁效应产生的磁场只有地球磁场
的大约千亿分之一(10-11)。
(6)温差电效应学说(1939),认为地球内部的放射性物质产生的热量,使熔融物质发生连续的不均匀对流,这样产生
温差电动势和电流,由此电流产生地球磁场,但理论估计也同地球磁场不符合。
(7)发电机学说(1946-1947),认为是地球内部的导电液体在流动时产生稳恒的电流,由这电流产生地球磁场。
(8)旋转体效应学说(1947),是根据少数天体观测得到的经验规律,认为具有角动量的旋转物体都会产生磁矩,因而
产生磁场。这一学说需要使用一无科学根据的常数,5年后又被提出这一学说的科学家根据精密的实验结果加以否定了。
(9)磁力线扭结学说(1950),认为在地球磁场磁力线的张力特性和地核的较差自转,会使原始微弱的地球磁场放大,
由此产生地球磁场。
(10)霍尔效应学说(1954),认为在地球内部由于温度不均匀产生的温差电流和原始微弱磁场的同时使用下,会由霍
尔效应产生霍尔电动势和霍尔电流,由此产生地球磁场。
(11)电磁感应学说(1956),认为由太阳的强烈磁活动通过带电粒子的太阳风到达地球后,会通过地球内部的电磁感
应和整流作用产生地球内部的电流,由此产生地球磁场。在这些学说中,只有发电机学说(又称磁流体发电机学说)在观
测、实验和理论研究上得到较多的证认,是目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地球磁场学说。
(12)自由电子旋转说,是唯一中国人根据分子、原子学,结合地震波提供的地球深处高清图像提出的学说。
地震产生的内部深层波动往往会在地核和地幔的介面上产生反射,反射波在传递到地表的过程中,如果碰到地下构
造,就会发出微弱的信号。通过上千次地震得到的信号记录以及1000多次的地震观测,这支由MIT地球、大气与行星
学系(EAPS)教授RobvanderHilst领导的地球学家和矿物学家组成的跨学科小组得到了中北美洲高清晰度深层地球结构
图,从结构图看地球外核是液体。
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火山爆发使我们知道地球内部是一个高温世界。19世纪末,著名物理家居里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发现磁石的一个物理
特性,就是当磁石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原来的磁性就会消失。后来,人们把这个温度叫“居里点”。按照“居里点”的的结论
地球内部不能有一个永磁体。
按照物理学研究的结果,高温,高压中的物质,其原子的核外电子会被加速而向外逃逸,所以地核在6000K的高温
和360万个大气压的环境中会有大量的电子逃逸出来,在内核与地幔间会形成一个汽液态的充满自由电子的负电球层(液
体外核)。
按照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可以总结出这样一句话“电动生磁,磁动生电。所以,要形成地球磁场必须有电子移动。
我们知道,一个线圈通上直流电,那么线圈周围有一个直流电磁场(通上交流点,就是一个交流电磁场),这个磁场就
是电子在线圈中移动的结果。
地球的磁场就象一个螺线管通直流电的直流电磁场。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使地球内核物质逸出电子而强金属化,
不易流动,呈固体状态。地球内核逸出的大量电子集中在相对内核压力小、温度低的液体外核球层,外核球层由于得到
大量自由电子而呈非金属状的汽液态。大量的自由电子随地球自转象电子在线圈运动相仿,所以是液体外核自转在宇宙
空间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磁场。
地球自转,使液体外核呈现一个扁球体,地球倾斜自转也可以认为天体引力倾斜。倾斜的力使液体外核赤道面亦倾
斜。液体外核的赤道面,既受内核自转控制,又受天体引力拖拽,使其自转惯性改变方向,进而导致磁极既不与地球自
转轴重合又不与黄道面垂直,处于两者兼顾状态,事实也正是如此
地球最内部的结构,外核是从地表往下2500英里至3500英里的地带,那里金属呈液体状,而地球内核为内部500英里的
区域,那里金属呈固体状
太阳风经常会带来将太阳粒子,地球磁场将会因这些太阳风而出现变形
搜狐科学消息据《生活科学》网站8月18日报道,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地球内部的地核正在发生变化,这将导致地球
磁场随之产生变化。这种变化非常危险,因为地球磁场对于来自外太空的高能量辐射有保护作用。如果地球磁场发生变化,那
么围绕地球旋转的成千上万颗卫星和其他航空器将失去地球磁场的保护,它们将“赤裸地”受到外太空高能量辐射的侵害,从
而会变得非常脆弱。
尽管地球整个磁场的弱化将会持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直到最后磁场完全消失殆尽,但仅仅在数月内的微小,频繁的变动
都会使卫星失去保护,而这是科学家们束手无策的问题。
基于过去9年卫星数据设立的模型可以了解到,地核内突然的流体运动(fluidmotions)将如何改变我们地球的外围磁场。
这是科学家们首次发现,地球磁场仅在数月内就有可能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位于德国波茨坦市(Potsdam)的德国科研中心所
属赫尔曼-冯-黑尔姆霍尔茨联合会(GFZGermanRearchCenter)的地球物理学家曼德拉(MioaraMandea)表示:“在南
大西洋的地球磁场已经出现了这些变化,而该地区的磁场最弱,仅为一般磁场的三分之一。”甚至在发现新的磁场变化以前,
南大西洋的磁场已经出现了相当反常的现象,目前已是地球磁场最薄弱的区域,这意味着地球的磁场保护在该地区已经出现了
凹陷。
地球的磁场向太空绵延36000英里(约合58000千米)。导电的地核就好比是一个巨大的电磁铁,地球磁场就是它在旋转
过程中产生的。这些磁场形成了一个泪珠形状的气泡保护在地球表面,从而对地球上的生物形成保护膜,避免它们受到来自太
阳高能的辐射。
据悉,地球经常会出现磁性逆转(magneticreversal)的现象,尽管这些磁性逆转经常发生,但最近一次引起磁场巨大变
化的是在78万年以前磁性逆转过程中产生的。当南北磁性倒转后,确立新的磁极需要一段时间,而磁性也将经过很长的一段时
间才能恢复,因此地球的磁场就会相应地减弱。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下一次磁性逆转即将发生。对地球磁场和极热的地核
内1864英里(3000千米)区域的互动效应进行测量在过去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根据目前诸如CHAMP和Orsted等卫星的所检
测到的数据,我们已经可以将这些变化数据进行综合研究了。
此次,曼德拉和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大学(UniversityofCopenhagen)的地球物理学家奥尔森(NilsOln)进行合作,
共同确立了一个地核流体的模型,该模型所计算出的结果与卫星所检测到的地球磁场的变化一致。但是,由于地球磁场的弱化
已经导致了南大西洋区域磁场的反常,而该变化将严重影响卫星此后的运行。由于失去了地球磁场的保护,来自太阳的辐射风
暴(Radiationstorms)将会干扰卫星上的电子设备。曼德拉向空间网表示称:“这对于卫星来说,是个极为严峻的挑战,如
果有来自太阳的辐射风暴和一些高能粒子,卫星的信号将受到影响,并且与地面失去联系。”目前,伴随着太阳风,一些来自
太阳的辐射频繁对地球进行轰炸,尽管磁场对地球形成了气泡保护膜,但即便是这样强有力的保护也不能阻断所有高能的粒子。
在2006年的一次巨大的太阳辐射风暴中,大量的太阳黑子就使卫星的观测出现短暂的失效。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们也被迫退回
到了保护区以避免不必要的核辐射暴露。在过去的150年里,地球的磁场已经减弱了近10%。目前曼德拉和奥尔森正根据新的观
测数据继续对模型进行修正,希望能对模型进行完善,以便能精确的预测将来地球磁场的变化。(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29日消息,据美国太空网报道,地球强大的磁场是保护人类免遭外太空各种致命辐射的生死屏障,
然而,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地球内部的地核正在改变为地球提供保护的磁场,这可能使卫星和其他航天器易于遭受高能辐
射的破坏。
该研究发现,整个磁场的衰弱过程可能持续数百年,乃至数千年,但持续几个月的更小、更快速的波动可能会使卫星失去
磁场的保护,这已经引起科学家的警惕。最新模型利用过去9年的卫星数据,试图发现地核内突然的流体活动如何改变地球周
围的磁场。这是研究人员首次观测到磁场在几个月内发生如此剧烈的变化。
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的地球物理学家米奥拉·曼蒂(MioaraMandea)表示:“南大西洋已经出现了这些变化,这一地区的
磁场最弱,仅为普通磁场的三分之一。”事实上,在发现新的变化前,南大西洋地磁异常区(SAA)的磁场就已经出现了减弱的情
况——保护地球的气泡出现了塌陷。
地球磁场向太空延伸约3.6万英里(约合5.8万公里),是由导电地核的旋转效应产生的,此时地核就像一个巨大的电磁体。
地球磁场形成一个泪珠形的气泡,保护地球生命免遭太阳高能辐射的危害。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次磁场大规模变化发生在78万年
前,当时地球出现磁性逆转(magneticreversal)现象,尽管这种逆转经常发生。
南极和北极的磁性逆转一般涉及磁场的衰弱,而只有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相反极性的磁性才能得到恢复和重组。近年来
的一些研究表明,下一次磁性逆转可能迫在眉睫。测试磁场和地核深处1864英里(3000千米)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过去非常困
难,但随着CHAMP和Orsted等卫星不断发回新的观测数据,研究人员开始对这种现象进行集中研究。
曼蒂这次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地球物理学家尼尔斯·奥尔森(NilsOln)合作,设计了一个地核流体模型,模型模拟结果
同CHAMP等卫星观测到的地球磁场变化一致。但是,南大西洋地磁异常区磁场快速削弱可能预示着此类卫星未来的运转将遇到
麻烦。由于失去快速变化的地球磁场的保护,卫星的电子装置将被太阳的辐射风暴烤焦。
曼蒂在接受太空网采访时表示:“对于卫星来说,这给它们构成了严峻挑战。如果遭到太阳辐射风暴和高能粒子的袭击,
卫星的信号将受到影响,它们将失去同地面的联系。”通过太阳风,太阳持续对地球发动“辐射轰击”,但在这里它遭到地球
磁场的顽强阻击。这种影响形成了泪珠形状的磁气圈气泡,但即便是强大的磁场,也不能阻止所有高能粒子的轰击。2006年,
大量太阳黑子形成了一次规模庞大的辐射风暴,使几颗恰好面对太阳的卫星暂时“失明”。
身在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被迫撤回到保护区,以免暴露于核辐射之下。过去150年里,地球磁场的磁性至少衰弱了10%,
这种状况还将影响到即将发生的磁性逆转。曼蒂和奥尔森希望依据不断更新的观测数据,继续对他们的模型进行修正,也许他
们的研究最终有助于预测地球磁场的未来变化。《自然地球科学》(NatureGeoscience)杂志的网站曾对这项研究结果做了详细
描述
地核的构造
地球磁场是保护人类免遭外太空各种致命辐射的生死屏障
本文发布于:2022-12-08 03:35: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35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