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童话的意思

更新时间:2022-12-08 02:03:10 阅读: 评论:0

电子版教辅资料网站-问鼎的意思


2022年12月8日发(作者:典故故事)

小学二年级语文童话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3.懂得父母本事再大,也不能一辈子依赖父母生活,要自己学会生

活的本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认识16个生字及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懂得父母本事再大,也不能一辈子依赖父母生活,

要学会自立.

3.在现实生活中做一个不依赖别人、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头饰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观看《狮子王》。

2.提问:你喜欢影片中的小狮子吗?为什么?

3.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同学们都很喜欢这只小狮子,那么,

在它成长的过程中,曾经有一个故事,你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学习

《小狮子》这篇课文.

4.板书课题:小狮子.

学生活动:1.观看影片.2.积极思考,踊跃回答3.自由、轻声朗

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掌握认字方法

教师活动:

1.(初读课文)指名学生概括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概括理解能力】

3.指导认字方法:用你学过的识字方法去学习那些不认识的字.4.

纠正学生读音: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应该注意,或有什么识记方法,

请你当小老师教教大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5.引导学生把读得不通、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后,要求同桌互读

互评,读得不够好的同学,请你帮帮他.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留下足够的空间给

学生朗读、探究。】

6.丁丁考考你: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请学生领读.

学生活动:

1.初步概括课文内容.

2.再读课文,将生难字画上符号.

3.用所学的方法识字.如:加一加、猜一猜、查一查、减一减

等.4.当小老师强调读音、识记字形.

5.同桌互读、互评.

6.自由读、领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在强烈的参与欲中达到对生

字的再认。】

三.细读体会,读中感悟

教师活动:

1.齐读课文,说说你喜欢哪一部分.

2.齐读第一段,我们一起来看看初生的小狮子的照片.

5.提问:一棵大树看见后,对小狮子说了什么?小狮子是怎样回

答的?

听了小狮子的话,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狮子?你有什么话想

对它说?

(引导学生体会"自找苦吃""饭来张口、天天享福"的意思)6.引导

学生体会大树对小狮子的担忧之情,和小狮子怕吃苦的懒惰思

想.(学生分角色对读)

7.引导学生自由读7-8自然段.思考:小狮子的话被妈妈听到了,

她说了些什么?

[拓展:看图,想象爸爸对他说些什么?]

(1)解妈妈的话:什么叫"劝告"?"依赖"是什么意思?从妈妈的话

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小狮子听了妈妈的话是怎么做的?

8.引导学生模仿小狮子的动作,以此体会小狮子学会了滚、扑、

撕、咬的本领.

学生活动

1.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段意.

2.找出你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3.看小狮子的照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自渎课文,回答问题.

5.读一读大树对小狮子说的话.谈一谈自己对小狮子行为的看法,

并对小狮子谈出自己的看法.

6.分角色朗读3—6自然段,读后评议.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示范

朗读.

7.自由读7-8自然段,回答问题.

(1)理解词语,交流从妈妈的话中明白的道理.

(2)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8.模仿小狮子的动作,体会小狮子的本领.

四.回归整体,扩展思维

教师活动

1.丁丁给我们提了问题:

(1)你喜欢什么时候的小狮子?为什么?(板书:原来:懒洋洋、晒、

吃、睡、说

后来:努力学习、滚、扑、撕、咬)

(2)你认为真正的小狮子应该是什么样的?

2.总结并提问: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了什么收获和体会?

3.引导学生戴头饰表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活动

1.自由回答问题.

2.戴头饰表演]

【设计意图:新课标强调低年级的课堂教学应在生动、活泼、有

趣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借用“头饰”表演角色,既能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主动探求知识、

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活跃学生的思维,锻炼其口头表达及表演的能力.】

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小狮子这篇课文,希望同学们学习小狮子"

努力学习"的精神,不依赖父母和他人,做一个自强自立的孩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能够边读边想象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

的情景。感悟课文带给大家的乐趣。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

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敢于追求美好的童年,热爱

生活,敢于挑战。

2、增进孩子对文章的喜爱,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阅读能

力。体会文字的美。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童话故事和生词卡片;教师准备生字、生词卡片、音乐

磁带教学过程:

一、观察题目,导入新课

1、师:“大家请看题目,你们知道童话是什么意思吗?(学生自

由回答)你最喜欢的童话是什么?沙滩上的童话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大

家猜一猜!”(学生开始交流)

2、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这沙滩上,看一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动人的故事吧!生动的故事本身对孩子们就很有吸引力,不需要教师

过多的阐述,学生已经兴趣盎然了。再加上疑问的色彩就更能体现

故事的神秘感,让学生在猜想的过程中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提出质疑,理解词语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回答)

2、学生自己读课文,找出不明白的词语,小组内说一说。

3、出示词语卡片。

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问:“哪个词语不明白?”(学生提出

问题,学生和教师共同解决)

4、小组长用生字卡检查。

相信学生,给他们时间自主的读文识字,合作交流,然后教师做

一个查缺补漏,指导方法,巩固加深,引导点拔的工作。给学生充

足的时间提出问题,为更好的理解课文扫清障碍。用小组长检查的

形式巩固加深印象。

三、通过理解,概括全文

1、小组长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为读得好的同学颁发小标志。

3、分角色朗读。

本文发布于:2022-12-08 02:03: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31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外成语接龙
下一篇:掌掴读音
标签:童话的意思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