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简称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Qd—商品的需求量Q—商品数量P—商品价格
Qs-商品的供给量e—弹性系数
第三章消费者选择
TU-总效用MU—边际效用I-收入CS-消费
者剩余MRS—边际替代率
第四章生产函数
Q—产量L—劳动力K—资本N-土地
E—企业家才能TP—总产量AP—平均产量
MP-边际产量MRTS—边际技术替代率
第五章成本
C-厂商既定成本支出w—劳动的价格即工资率
r-资本的价格即利息率
TC-总成本STC—短期总成本LTC-长期总成本
VC-可变成本TVC—总可变成本AVC—平均可变成本
FC—固定成本TFC—总不变成本AFC-平均不变成本
AC—平均总成本SAC-短期平均总成本
LAC-长期平均总成本MC—边际成本
SMC—短期边际成本LMC-长期边际成本
2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TR—总收益AR—平均收益MR—边际收益
π-利润PS—生产者剩余
微观经济学第二至七章主要公式
第二章需求、供求和均衡价格
1。需求函数:Qd=f(p)=α—β•P(α、β为常数,且α、
β>0)
*注意与反需求函数区分:Pd=-Q
2.供给函数:Qd=f(p)=—δ+γ•P(δ、γ为常数,且δ、
γ〉0)
3.弹性的一般公式为:
弹性系数=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①еd=—=-•(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3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中点公式:ed=—•
②e
d
===(需求的价格点
弹性)*其中,是指Q对P求导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
e
xy
==•(商品X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弧弹性
公式)
e
xy
===(商品X的需求的
交叉价格点弹性公式)
4
•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
①еs==•(供给的价格弧弹性)
②е
s
==(供给的价格点弹
性)
•其他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
①е
M
==•(商品需求的收入弧弹性)
②е
M
=•=(商品需求的收入点
弹性)
第三章消费者选择
5
1.总效用函数:TU=f(Q)(Q为消费者的消费数量)
边际效用函数:MU==
当商品的增加量趋于无穷小时,即ΔQ→0时有:
MU==
2。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的公式(基数效用
论):
{P1X1+P2X2+…+PnXn=I}
3.效用函数(假定消费者只消费两种商品)
U=f(X1,X2)=U0(其中,X1和X2分别为两种商品的数量;U
为效用水平)
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公式
MRS
12
=-=
当商品数量的变化趋于无穷小时,即ΔX1→0时,有
MRS12==-
*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
斜率的绝对值
6
5.完全替代品的效用函数:
U(X1,,X2)=ax1+bx2→MRS12=(a、b〉0)
完全互补品的效用函数:
U(X1,,X2)=min{ax1,ax2}(a、b〉0)
6。预算等式:P1X1+P2X2=I»»X2=—X1+
由此可知,预算线的斜率为—,纵截距为
7。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的公式(序数效用
论):MRS12=
8.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第四章生产函数
1.生产函数:Q=f(L,K)(其中,L表示劳动投入数量,K
表示资本投入数量,Q为产量)
2.短期生产函数:Q=f(L,)(K为固定值)
劳动的总产量定义公式:TPL=f(L,)
劳动的平均产量定义公式:APL=
7
劳动的边际产量定义公式:MPL=
或MPL==
3。长期生产函数:Q=f(L,K)
4。等产量线对应的生产函数:Q=f(L,K)=Q0
5。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公式:
MRTSLK=-当ΔL→0,有:
MRTSLK==-(对L求导)
或MRTSLK=—
6。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
Q=aL+bK(常数a、b>0)
7。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
Q=min{(常数u、ν〉0,分别为固定的劳动和资本的
生产技术系数)
8。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Q=ALαKβ(α、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
要性,即劳动和资本各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
8
*此公式还可写成Q=A(λL)α•(λK)β=λα+βALαKβ,
因此,若α+β>1,则边际报酬递增;若α+β<1,则为边际报酬递减;
若α+β=1,则为边际报酬不变。
第五章成本
1。等成本线的成本方程:C=wL+rK
(其中,w为劳动的价格即工资率,r为资本的价格即利息率,
C为厂商既定的成本支出)
*上式又可写成K=-L+,由此得到等成本线,其中,为等
成本线的纵截距,—为等成本线的斜率
2。成本最小化的均衡条件:
MRTS
LK
==
3。产量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MRTS
LK
==
4。七类短期成本公式:
•总不变成本TFC=c(c为常数)
•总可变成本TVC=TVC(Q)
•总成本TC(Q)=TFC+TVC(Q)
9
•平均不变成本AFC(Q)=
•平均可变成本AVC(Q)=
•平均总成本AC(Q)==AFC(Q)+AVC(Q)
•边际成本MC(Q)=
或MC(Q)=(对Q求导)
5.三类长期成本公式:
•长期总成本LTC=LTC(Q)
•长期平均成本LAC(Q)=
•长期边际成本LMC(Q)=
或LMC(Q)==(对Q求
导)
6。学习效应公式:L=A+BN-β
(其中,L为单位产出的劳动投入量,N为累计的产出量;常数A、B〉
0;通常有0<β〈1)
10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1。三类厂商收益的公式
•总收益的定义公式:TR(Q)=P•Q
•平均收益的定义公式:AR(Q)=
•边际收益的定义公式:MR(Q)=
或
*MR===P=AR(三线合一)
2.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MR=MC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条件:MR=SMC(MR=AR=P)
•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条件:MR=LMC=SMC=LAC=SAC
(其中,MR=AR=P,单个厂商的利润为零)
3.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和行业的短期供给
函数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S(P)=i(P)
其中,Si(P)为第i个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S(P)表示行业
的短期供给函数,如果行业内的n个厂商具有相同的短期供给
11
函数,则上式可写成:
S(P)=n•Si(P)
4。厂商的短期生产者剩余公式:PS=TR-TVC,即有
PS=TR—TVC=π+TFC
(因此,若π≥0,则厂商的短期生产者剩余PS≥TFC;若π
〈0,则厂商的短期生产者剩余PS〈TFC)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1。垄断厂商收益的公式
反需求函数:P(Q)=a—bQ
总收益函数:TR=P(Q)*Q=aQ-bQ2
边际收益函数:MR=a—2bQ
注意:(1)垄断厂商的反需求函数(即需求曲线的真正函数)与边际
收益函数纵轴截距一样,为a;但是边际收益函数的斜率是反需求函
数的2倍.
(2)垄断厂商的总收益曲线为开口朝下的抛物线.
微观经济学第一至七章要点(从ppt
后面直接粘过来的,不要想太多)
第一章引论
12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2、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及其理解
3、经济资源的稀缺性的含义
4、经济学的边际分析方法
第二章需求、供求和均衡价格
1、经济学三个基本假设
2、需求和供给的含义
3、区分需求量变动VS.需求变动、供给量变动VS。供
给变动
4、供求定理中的各种变动
5、弹性的概念,尤其是需求弹性/交叉价格/收入弹性/
供给弹性的计算(弧弹性、中点公式和点弹性),字母
代表
6、需求弹性与厂商收入
7、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各种情况
8、限制价格和支持价格
第三章消费者选择
1、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2、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13
3、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的计算
4、预算线的移动
5、两种效用论下消费者均衡条件的理解
6、价格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价格—消费
曲线、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
7、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四章生产函数
1、企业的定义、存在的原因、追求目标
2、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划分标准、各自含义
3、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各自的含
义、计算公式、相互间的关系,三条曲线的画法(掌
握三个要点)
4、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短期生产论)、短期厂商生产
决策区间的起点和终点
5、等产量线与边际技术替代率(计算公式、经济含义)
6、三种长期生产函数形式
7、规模报酬(递增、不变、递减),长期生产中,厂
商从规模经济走向规模不经济
第五章成本
1、厂商生产的总成本=显成本+隐成本
2、经济利润(利润、超额利润)和正常利润的区别
14
3、厂商长期生产的均衡条件(MRTSLK=w/r)
4、扩展线
5、七种短期成本曲线的特征及关系(边际报酬递减规
律)
6、三种长期成本曲线的特征及关系(LTCvs。STC、
LACvs。SAC、LMC的推导)(规模报酬规律)
7、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决定LAC的U型特征;外在
经济和外在不经济决定LAC曲线位置的高低
8、干中学,规模经济与学习效应区别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1、厂商、行业和市场的区别
2、按不同市场结构分类:完竞、垄竞、寡头、垄断(4
个依据)
3、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4、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5、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
6、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条件、含义以及五种情况
7、完全竞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
8、完全竞争行业短期供给曲线
9、短期生产者剩余
10、厂商在长期生产中对全部生产要素调整的两种表
15
现
11、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条件、含义以及利润情况
12、完全竞争厂商和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成本不变、
递增、递减行业)
13、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14、完全竞争市场的福利变化:价格管制(最高限价、
最低限价)、销售税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1、垄断市场特征
2、垄断厂商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公式表达
3、价格歧视(一二三级定义和区别)
本文发布于:2022-12-08 01:39: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30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