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为设果读音

更新时间:2022-11-12 19:26:42 阅读: 评论:0

平几纲目有必要买吗-木字旁一个差


2022年11月12日发(作者:宋代)

1/7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全面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1.阅读理解。

钟氏之子

钟毓(yù)、钟会少有令誉①,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②其父钟繇(yá

o)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③。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

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

栗,汗不敢出。”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④,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⑤以观

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⑥,不敢

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注释)①令誉:美好的声誉。②语:对……说。③敕见:奉皇帝的诏令

觐见。④昼寝:午睡。⑤托寐:假装睡着。⑥酒以成礼:饮酒是用来完成礼节

的。

咏雪

谢太傅①寒雪日内集②,与儿女③讲论文义④。俄而⑤雪骤⑥,公欣然⑦

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⑧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⑨。”兄女曰:

“未若⑩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注释)①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jiǎ)(今

河南太康)人,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②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

起。③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④文义:文章的义理。⑤

俄而:不久,不一会儿。⑥骤:急。⑦欣然:高兴的样子。欣,高兴。

然,……的样子。⑧胡儿:即谢朗,字长度,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小名胡

儿。⑨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⑩未若:不如,不及。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

诗人谢道韫(yùn),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

奕。

[1]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大意,推测加点字词的正确意思。

(1)复问会:“卿何以不汗?”(_____)(_____)

复:A.回去,返回。B.回答,回报。C.又,再。D.重复,重叠。

何以:A.用什么。B.为什么。C.怎么样。D.做什么。

(2)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_____)(_____)

值:A.价格,价钱。B.物和价相当。C.值得,有意义。D.遇到。

服:A.衣服,衣裳。B.承当,担任。C.信服,服从。D.吃(药)。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毓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上面的小古文,借助注释理解文意,完成练习。

2/7

(1)选文(一)的两个主要人物是钟繇的儿子_______和_______。

(2)选文(一)写了钟氏之子的两件事,请你用通俗的话简单概括一下。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

(3)简单分析选文(一)中两个孩子的特点。对号入座。

兄弟俩虽然都聪明,但性格上各有千秋:_______遵守礼法而知畏惧,有忠臣的

品格;______则和钟毓不一样,他有智谋、有勇力。

[4]分析选文(二),探究语言的魅力。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上面这句话概括了谢太傅一家咏雪的背景,精练地交代了咏雪的时间是

________,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事件是__________。

(2)选文(二)中兄妹两人一个把雪比作盐,另一个把雪比作柳絮,谢太傅认

为哪一个更好呢?说说你的看法。

①“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与下落之态和盐比较接近。

②“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一种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出怎样的家庭氛围?

这些词语营造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家庭氛围。

2.读《自相矛盾》,回答问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

应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先解释句中加点字,再解释句子意思。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誉:_______________陷: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或: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同世而立

立: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的意思有:①好处,利益;②锋利,锐利(跟“钝”相对);③利

润或利息;④胜利,指赢的一方;⑤顺利,便利。

本文中“吾矛之利”的“利”是第______的意思;“出师不利”的“利”是第

_____的意思;“坐收渔翁之利”的“利”是第_______的意思。

[4]请用“自相矛盾”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推销你的矛和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3.重点段落品析。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

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

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

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

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方法。

A.排比B.比喻C.拟人

[2]第一自然段采用了()的结构方式。用横线画出中心句。

[3]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列举了这些事物,想告诉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杨氏之子》,回答问题。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

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__________________。”

[1]《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选自《_____________》。

[2]在横线上将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甚聪惠:________________乃呼儿出:________________

诣其父:________________指以示儿: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体现杨氏子“甚聪惠”的句子。

[5]杨氏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内阅读。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

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

义者也。”

1.这段话中,孟子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

2.在文中“”里加上标点。

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中,“二者”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得兼”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4.舍弃鱼而要熊掌,是因为熊掌更贵重、更稀有,而孟子为什么要宁可牺牲生

命也不违背道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古文阅读。

4/7

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

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

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盖士人读书__________第三要有恒__________

如井蛙之窥天________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轻松阅读快车。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

邪(yé)?”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

明。”

1.给短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孺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语之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理解。

文彦博树洞取球

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

彦博以盆取水,球遂浮出。

[1]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解释,画“√”。

(1)群儿谋取之(A.代词,指球B.代词,指树洞)

(2)球遂浮出(A.顺,如意B.于是,就)

[2]这件事的起因是_____(用原文回答)。

[3]其他小朋友没有拿到球的原因是_____。

[4]文彦博想到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那些古代智慧儿童的故事?请写出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①壳入口。或②曰:“食菱

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A我非不知,并壳者,欲③以去热也。”问

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B夫菱角生于

水中而曰土产,此坐④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连同。②有的人。③想要。④因为、由于。

5/7

[1]读注释,联系上下文,解释画线句子的意思。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对你的启发,可以用《论语》中的句子来说明。()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人不学而不蕴,不亦君子乎

10.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孔君平其父,父不在,呼儿出。为

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

[1]按原文填空,并解释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杨氏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阅读体会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个怎么样的一个小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会有怎样的反应?请从人物的动作、神态、

心理等方面加以描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品读上文,我们感受到语言的精妙。试着读读下面的话,你能否像杨

氏之子一样用精妙的语言回答。

阿凡提骑着驴来找本城的法官。法官望见了,就大声招呼道:“欢迎你们两位

一同光临!”阿凡提不慌不忙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小古文阅读。

高山流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

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

子期必得之。

——选自《列子·汤问》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伯牙善鼓琴(______)①善良;慈善。②擅长;长于。③赞许。

善哉(_____)①善良;慈善。②擅长;长于。③赞许。

志在高山(_____)①意向,心里想着。②记号。③记载的文字。

伯牙所念(_____)①惦记。②说,读,诵读。③心里想到的。

[2]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部分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可以看出()。

A.伯牙弹的曲子,钟子期都听得清清楚楚

B.伯牙弹什么,钟子期都听不懂

C.伯牙心里想什么,都能通过琴声传达出来

D.钟子期也很懂音乐,伯牙的琴声中听不出伯牙所想

6/7

[4]“高山流水”常用来比喻。

A.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B.有山有水的绝美风景

C.纤尘不染的美好境界

D.文笔流畅优美

12.阅读《孔子论学》,完成练习。

“三人行①,必有我师焉②。”“温故③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

时习④之,不亦说乎⑤。”

——(选自《论语》)

[注释]①行:行走。②焉:在其中。③故:旧的知识。④习:复习⑤说:

同“悦”高兴、快乐。

[1]请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说_____(shuōyuè)②矣_____(yǐài)

[2]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时可这样停顿:“三人/行,必有/我师/

焉。”

B.用以上句子选自《论语》。《论语》记录的全是孔子说的话。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讲的是学过的内容经常练习是愉快的事。

D.孔子通过以上句子告诉我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3]读了以上文段,你得到的启示是:学习应该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___________。孔君平______________其父,父不

在,___________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_______儿曰:“此是君

家果。”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课文补充完整。

[2]结合阅读体会,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A.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

B.杨氏之子以否认的语气表示出杨梅是自己家的果子。

C.指出了孔君平的“孔”是孔雀的“孔”。

D.既否定了孔君平的话,并不尊重。

[3]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会有怎样的反应?请从人物的动作、神态、

心理等方面加以描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

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皆无

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选文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___。

[2]按原文补充文中画“”内容,工整、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注意笔

画的变化。

7/7

[3]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1)士人:_______________(2)恒:___________

(3)下流:_______________

[4]解释“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古人谈过读书的方法,他们是怎么说的?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

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

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世说新语·容止》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毕,令间谍问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魏王雅望非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魏王为什么要“追杀此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一成语形容文中的魏王是否恰当?为

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19:26: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2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丢的结构
下一篇:care的用法
标签:为设果读音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