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学习目标]
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及
历史意义。
2.掌握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和
重要影响。
3.分析新时期中国外交取得成就的原因。
4.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
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①
1。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
国唯一合法政府.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2)美国采取抵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中国
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国民党集团非法占据.
(3)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
高.
(4)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
法席位。
2.过程: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
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意义
(1)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2)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
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1.中美关系正常化┄┄┄┄┄┄┄┄②
(1)背景:20世纪70年代,国际局势发生重大
变化,改善关系成为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2)过程
①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理举行会谈。
②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
署《联合公报》。
③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中日关系正常化
(1)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2)过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
署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3.影响
(1)国际上出现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2)打破了中国的外交僵局,我国外交出现了
新局面。
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点转移
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2。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成就
(1)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③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①表现: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
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形成“上海共识”。
②意义:为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
作出重大贡献.
(3)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④
①表现:2001年,中国、俄罗斯等六国在上海签
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②性质: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
区域合作组织。
③作用:加强了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
治和经济合作。,
①[辨析]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恢复”而
不是“获得",这是因为在1945年联合国创立之初,中
国既是创始会员国又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对联合国的筹建和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新中国
成立后,理应取代台湾国民党集团,享有在联合国的一
切权益,故1971年的中国不是“重新加入"联合国,
也不是“获得”合法席位,而是“恢复”在联合国的
合法权益。
②[点拨]1972年尼克松访华及《中美联合公报》
的签署,只是标志着中美两国结束二十多年的对抗,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中美签署《中美建交
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③[思考]中国的多边外交为什么以联合国为中
心来展开?
提示:联合国的宗旨、基本原则与中国和平共处
的外交政策相一致;有助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负
责任大国的作用,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一贯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有助于稳定国际和地区形
势,维护联合国权威。
④[思考]如图是上海合作组织的会徽。中国发起
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反映了中国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提示: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小结]我国对外关系的原则
(1)根本原则:独立自主。
(2)根本出发点:国家利益。
(3)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4)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基本立足点: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
作。
主题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
[核心必记]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1.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
不断提高。
2.客观原因: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对联合国
的控制减弱;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在联合
国中的作用大为加强。
3.直接原因:新中国历来重视发展与第三世界国
家的友好关系,而第三世界国家在第26届联大上支持
中国。
4.历史原因:中国既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
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史料印证]
材料一中国必须参加联
合国。我们还补充说,如
果联合国没有代表六亿人
民的中国参加,那么联合国
就变成了演滑稽戏的场
所……联合国里只能有一
材料一中毛泽东指出了中
国对于联合国的重要作
用,并强调在联合国的重
要作用,并强调在联合国
中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台湾无权代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个中国,不能有“两个中
国”,而那个中国是我们.
--《毛泽东外交文选》
表中国。
材料二中国在联合国获
得支持票数的增长
材料二表明联大在讨论恢
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时,支持中国的国家逐年
增多,这些国家大多是第
三世界国家。
材料三决定:恢复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
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
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
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
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
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
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
思考:材料三中恢复中国在
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根本原
因是什么?
提示: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
提高。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第2758号决议
[对点巩固]
1.“这是一个早就该取得的胜利,这是联合国的
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代
表站起来高喊:“我们胜利了!中国万岁!"出现了联合
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盛况,中国在外交上取得了划时
代的胜利。这描绘的是()
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联合国承认了新中国的独立自主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解析:选A本题主要再现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
合法席位时的情景。由“联合国”“第三世界"“中国”
“胜利”这些词语可以得出A项正确。联合国没有资
格承认一个国家是否为独立国家,B项错误;C、D两
项与题干不符。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主题二对中美关系的全面认识
[核心必记]
1.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是中国外交局面转变的关
键。受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影响,西方国家在中美关系
缓和之前大多未与中国建交,而中美关系的缓和使国
际上出现一个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2.《中美建交公报》是对《中美联合公报》的发
展,这主要体现在对“一个中国”的立场和对台湾问
题的态度上。另外,从影响看,《中美联合公报》为以
后进一步发展中美关系奠定了基础,《中美建交公报》
则使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3.由于意识形态分歧和社会制度差异,中美在许
多重大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台湾问题是影响两国关
系的关键因素,这预示着中美关系不会一帆风顺,曲
折发展在所难免。
[史料印证]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材料一美国意识到自己
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
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
人更产生了紧迫感。……
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
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
了接近中国的过程。
——《中国外交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材料一表明美国对华政策
从敌视中国转变为谋求与
中国改善关系。
材料二1972年2月21日
晚,周恩来举行了欢迎尼
克松的宴会。尼克松在祝
酒词中说:“过去的一些时
期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
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
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
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
材料二表明出于各自国家
利益的考虑,中美两国结
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
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
国
外交史》
材料三从某种角度看,毛
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
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
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
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
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
有接触了。……日本赶忙
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
北的关系.
—-罗斯·特里尔《毛泽东
传》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
学知识,谈谈你对中美关系
发展的认识。
提示:中美两国在事关世
界特别是亚太地区和平与
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
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面临
着诸多共同挑战,负有重
要的共同责任,中美关系
的正常发展,不仅有利于
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和平,
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
展。
[对点巩固]
2.美国前总统卡特在日记中写道:“在我和邓小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平的笔下,两国关系走入了一个崭新时代."这里“崭
新”的含义是()
A.中美打开了交往的大门
B.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
D.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解析:选D1971年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故A项不正确;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B、C两项不正确;1979
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使两国关系走入一个
崭新的时代,故选D项。
[随堂达标验收]
题组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1.为了保住国民党集团在联合国的席位,美国政
府使出浑身解数:尼克松亲自向许多国家的首脑写信,
开展“拉票外交”,和一百多个国家的代表谈话,并用
“准备提供援助”或“准备撤销援助”进行利诱或威
胁等.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还是得以恢复,其主
要国际因素是()
A.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B.中日关系的改善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中国的国际威望大大提高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
位恢复的原因。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一
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他们不畏
强权,仗义执言,且数量众多,直接促成中国在联合国
的合法席位的恢复.
2.下列关于1971年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
中国问题的决议,表述不确切的是()
A.挫败了美国制造的“一中一台”的阴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B.打破了超级大国把持和操纵国际事务的局
面
C.增强了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D.中国成为联合国的新成员
解析:选D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长期被国民
党当局所霸占,第26届联大恢复了新中国的合法席
位,因此D项不符合史实。
题组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3.周恩来曾向来访中国的美国客人说:“我们两
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
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现在,经过中美双方
的努力,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了.”“大家都知道
的原因"是()
A.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导致两国相互
敌视
B.中美两国在朝鲜战场上对峙
C.中美两国相距遥远,交通不便
D.美国曾经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中美断交的原因。因为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
主义国家包围、孤立和封锁新中国,中美两国处于敌对
的紧张状态。
4.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
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该公报()
A.确认了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
B.宣告了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C.提出了以互信求安全的主张
D.促进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
解析:选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
华,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中美双方发表的
《中美联合公报》确认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有利于
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定,故A项正确,D项错误.B项出
现于1979年。C项是上海合作组织的主张。
5.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策略体现了政策性和原
则性的灵活结合。为适应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
中国政府进行的外交活动是()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A.与苏联建交B.参加日内瓦会议
C.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D.建立上海合作组
织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
力。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出现是在20世纪六七十
年代。故选C。
题组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6.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
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
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
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
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
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历史材料信息的分析理解
能力。材料说明中国外交不受超级大国意图的影响和
控制,体现了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A、B、
D三项不符合题干信息.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7.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就是用自己的
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
负责任大国形象。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
点是()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C.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解析:选D根据题干关键信息“积极参与联合国
维和行动”可判断D项正确。A项表述不全面,B项
“世界大国”的表述不妥,C项材料中未涉及。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推动和开创新型区域
合作。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
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签署了
()
A.《阿拉木图宣言》
B.《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C.《联合国家宣言》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D.《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解析:选B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
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正式成立上海合作
组织。
[必清·线索导引]
线索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
议。
从新中国建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确
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并在日内瓦会
议和亚非会议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新中国
的国际地位,新中国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线索2:开创外交新局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
20世纪70年代,世界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
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两国均有了改善
关系的愿望。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
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关系的改善促使中日建交。在国
际上出现了一个与中国建交的热潮,使中国的国际地
位得到很大的提高,打破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形成
的外交僵局。
线索3:新时期的外交建树:不结盟政策→以联合
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
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成功举
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积极发展与
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
这些活动既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赢得和平的外交环
境,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必记·精要盘点]
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变化及原因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一直奉行独
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但在不同时期其内容和侧重
点有所变化.
1.新中国成立初期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因为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拒绝承认新中
国,对华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孤立的政策,中国
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是维护自身主权利益、维护
世界和平的正确选择。
2.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
中国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大力发展与
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原因是中美仍然处于敌对紧
张的状态,中苏关系恶化.
3.20世纪70年代
中国外交获得重大突破,中美、中日关系实现正常
化,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原因是美国
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急于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中国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在国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际事务中的巨大影响。
4.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不结盟政策
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由美苏两极
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
主题;中国的经济建设也需要一个和平安全的国际环
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和平相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
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现代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
时
间
新中国成立至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至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以来
特
征
尖锐对抗关系正常化曲折发展
原
因
两大阵营对立,
美国对中国政
治孤立、经济封
锁、军事威胁
中国国际地位
提高;美国霸权
地位衰弱,遏制
中国政策破产
共同的利益要
求和不同的国
家利益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表
现
美国与中国为
敌;发动朝鲜战
争,威胁中国安
全,阻挠中国解
放台湾,干涉中
国内政
尼克松总统访
华,中美关系正
常化;1979年中
美建交
反恐问题、经济
领域广泛合作,
在台湾问题、人
权问题等方面
有摩擦
本文发布于:2022-12-07 21:5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20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